宋清华小心翼翼的推开门,侧过身让苏锦绣进去。
那小姑娘立刻凑过来,小声问道:“你们是有什么事?”
“这位是连环画《英雄之花——胡春传》的原作者,她过来看一看进度。”宋清华用同样小的声音回答道。
“原作者?”
那小姑娘眼睛顿时亮了,一脸激动的伸手握住苏锦绣:“久仰大名了,我很喜欢胡春传,您画的也很好,尤其是其中真挚的感情,每一次看我都忍不住的热泪盈眶。”
“你喜欢就好。”苏锦绣也笑着和她握了握手,说着又自我介绍道:“我是苏锦绣,你叫我小苏就行。”
“那可不行,得叫你苏老师才行。”
小姑娘笑了笑,然后带着他们去了最里间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面坐着的正是去过纺织厂的临平,他本来也在画图,看见苏锦绣过来了立刻放下手中笔:“苏干事,你可是个大忙人,怎么有空来制片厂的?”
“清华说已经制作完一集了,特意带我来看看。”
“片子确实已经出来了,不过只是咱们内部的人看过,正好你来了,也看看,给我们提一提意见。”
苏锦绣也没推辞,而是点点头:“好。”
不过她还是多嘴了一句:“对待工作我可是很严格的,若是哪里不好我可是会直接说出来的。”
“哈哈,欢迎批评,就怕你不批评。”
有了临平的态度,苏锦绣这才放了心。
她就怕这群老知识分子太固执,以至于她说了不好听的,这群人会不高兴。
“既然这样,你们稍微等一会儿,我去外头和他们说一声。”
苏锦绣点点头,临平将那个小姑娘留下招待,自己则是去外面宣布等会儿要加一场试映会,因为连环画的原作者来了,外面的人先是不高兴,等听到原作者,一个个又积极了起来。
不到半个小时,试映的房间就准备好了。
一群年过半百的工作人员一人夹着一个笔记本,鱼贯的进了房间。
作为连环画的原作者,自然是坐在最中央。
看看周围的人,苏锦绣也掏出一本笔记本,准备开始记录。
随着音乐的响起,幕布上面开始出现几个大字《英雄之花——胡春传》,然后幕布一黑,再亮起的时候,就是一个女孩子在家里洗碗的背影画面,这是连环画上的第一幕。
苏锦绣看着电影,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了几个字。
随着剧情的发展,情节开始激烈了,一直到最后,胡春同志壮烈牺牲,悲壮的音乐响起,所有人都忍不住的站起身来鼓掌,紧接着,画面又是一黑,就出现了那些扫盲用的字,还有个声音在读这些字,仿佛引导着观众读书似的,这一段放了有十分钟画面才彻底消失了。
影片结束,现场久久没人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临平站起来看向苏锦绣:“怎么样?苏干事看后感觉如何?”
苏锦绣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本子,然后站起来。
面带笑容,先对着大家鞠了一躬:“首先,感谢各位的努力,画的很好,可以看出大家的用心。”
下面的人听了,忍不住的又鼓了一次掌。
紧接着,苏锦绣话音一转:“不过,也确实有点问题需要和大家探讨一下,我虽然是原作者,但在做电影方面却是个局外人,如果我说的哪里不对,还希望大家海涵。”
“苏干事直接说吧,我们啥都能接受。”坐在前面的一个男人喊道。
“谢谢大家的理解,首先,第一个问题,作为一个观众,我觉得这片子前期平淡的生活有些过于冗长了,我想说的是,连环画和电影是不同的,连环画是可以直接翻页到后面,然后看到不理解的地方,又可以反复回头的一种阅读方式,而电影却不一样,它不能回头,所以需要在一开头的时候,紧紧的抓住观众的视线,让他们能立刻沉浸入剧情里。”
苏锦绣摊开笔记本,看着自己之前写的提议说道:“我的建议是,使用倒叙的手法,开篇便是救火英雄胡春同志下班回家时走在路上的画面,紧接着,看见一个地方着火了,胡春同志想也没想的冲入火场,然后画面黑,再亮起时就是小胡春同志洗碗的画面,这样观众会猜测,胡春同志到底有没有救下来火,有没有受伤。”
苏锦绣说着,就看见下面的人一个个的低头开始记笔记。
“第二点,我觉得既然是扫盲,一定要配上字幕,而且字幕中我们要教导的字,还要刻意放大,让观众们能看的更清晰,这样他们会有个印象,这个字是谁说的,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只在最后扫盲,力度不够。”
“第三点,就是这配乐了。”
苏锦绣说道这里,忍不住勾唇笑了笑:“可以和文工团合作嘛,兄弟单位互相帮助,既能联络感情,还能加深对彼此工作的了解,对以后新电影拍摄也有很大的帮助嘛。”
临平闻言,下意识的点点头。
“确实,我们制片厂也该和兄弟单位多联系联系。”
临平看着苏锦绣,觉得这姑娘脑子可真好,这一推一拉的,就让制片厂和文工团关系好了。
苏锦绣一脸正直:“正是该这样,大家伙都是搞文艺的,有来有往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嘛。”
临平忍不住的伸手拍拍宋清华的肩膀。
那小姑娘立刻凑过来,小声问道:“你们是有什么事?”
“这位是连环画《英雄之花——胡春传》的原作者,她过来看一看进度。”宋清华用同样小的声音回答道。
“原作者?”
那小姑娘眼睛顿时亮了,一脸激动的伸手握住苏锦绣:“久仰大名了,我很喜欢胡春传,您画的也很好,尤其是其中真挚的感情,每一次看我都忍不住的热泪盈眶。”
“你喜欢就好。”苏锦绣也笑着和她握了握手,说着又自我介绍道:“我是苏锦绣,你叫我小苏就行。”
“那可不行,得叫你苏老师才行。”
小姑娘笑了笑,然后带着他们去了最里间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面坐着的正是去过纺织厂的临平,他本来也在画图,看见苏锦绣过来了立刻放下手中笔:“苏干事,你可是个大忙人,怎么有空来制片厂的?”
“清华说已经制作完一集了,特意带我来看看。”
“片子确实已经出来了,不过只是咱们内部的人看过,正好你来了,也看看,给我们提一提意见。”
苏锦绣也没推辞,而是点点头:“好。”
不过她还是多嘴了一句:“对待工作我可是很严格的,若是哪里不好我可是会直接说出来的。”
“哈哈,欢迎批评,就怕你不批评。”
有了临平的态度,苏锦绣这才放了心。
她就怕这群老知识分子太固执,以至于她说了不好听的,这群人会不高兴。
“既然这样,你们稍微等一会儿,我去外头和他们说一声。”
苏锦绣点点头,临平将那个小姑娘留下招待,自己则是去外面宣布等会儿要加一场试映会,因为连环画的原作者来了,外面的人先是不高兴,等听到原作者,一个个又积极了起来。
不到半个小时,试映的房间就准备好了。
一群年过半百的工作人员一人夹着一个笔记本,鱼贯的进了房间。
作为连环画的原作者,自然是坐在最中央。
看看周围的人,苏锦绣也掏出一本笔记本,准备开始记录。
随着音乐的响起,幕布上面开始出现几个大字《英雄之花——胡春传》,然后幕布一黑,再亮起的时候,就是一个女孩子在家里洗碗的背影画面,这是连环画上的第一幕。
苏锦绣看着电影,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了几个字。
随着剧情的发展,情节开始激烈了,一直到最后,胡春同志壮烈牺牲,悲壮的音乐响起,所有人都忍不住的站起身来鼓掌,紧接着,画面又是一黑,就出现了那些扫盲用的字,还有个声音在读这些字,仿佛引导着观众读书似的,这一段放了有十分钟画面才彻底消失了。
影片结束,现场久久没人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临平站起来看向苏锦绣:“怎么样?苏干事看后感觉如何?”
苏锦绣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本子,然后站起来。
面带笑容,先对着大家鞠了一躬:“首先,感谢各位的努力,画的很好,可以看出大家的用心。”
下面的人听了,忍不住的又鼓了一次掌。
紧接着,苏锦绣话音一转:“不过,也确实有点问题需要和大家探讨一下,我虽然是原作者,但在做电影方面却是个局外人,如果我说的哪里不对,还希望大家海涵。”
“苏干事直接说吧,我们啥都能接受。”坐在前面的一个男人喊道。
“谢谢大家的理解,首先,第一个问题,作为一个观众,我觉得这片子前期平淡的生活有些过于冗长了,我想说的是,连环画和电影是不同的,连环画是可以直接翻页到后面,然后看到不理解的地方,又可以反复回头的一种阅读方式,而电影却不一样,它不能回头,所以需要在一开头的时候,紧紧的抓住观众的视线,让他们能立刻沉浸入剧情里。”
苏锦绣摊开笔记本,看着自己之前写的提议说道:“我的建议是,使用倒叙的手法,开篇便是救火英雄胡春同志下班回家时走在路上的画面,紧接着,看见一个地方着火了,胡春同志想也没想的冲入火场,然后画面黑,再亮起时就是小胡春同志洗碗的画面,这样观众会猜测,胡春同志到底有没有救下来火,有没有受伤。”
苏锦绣说着,就看见下面的人一个个的低头开始记笔记。
“第二点,我觉得既然是扫盲,一定要配上字幕,而且字幕中我们要教导的字,还要刻意放大,让观众们能看的更清晰,这样他们会有个印象,这个字是谁说的,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只在最后扫盲,力度不够。”
“第三点,就是这配乐了。”
苏锦绣说道这里,忍不住勾唇笑了笑:“可以和文工团合作嘛,兄弟单位互相帮助,既能联络感情,还能加深对彼此工作的了解,对以后新电影拍摄也有很大的帮助嘛。”
临平闻言,下意识的点点头。
“确实,我们制片厂也该和兄弟单位多联系联系。”
临平看着苏锦绣,觉得这姑娘脑子可真好,这一推一拉的,就让制片厂和文工团关系好了。
苏锦绣一脸正直:“正是该这样,大家伙都是搞文艺的,有来有往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嘛。”
临平忍不住的伸手拍拍宋清华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