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页
“原谅我本有千言万语想要向你诉说,却又因文字无法将我对你的爱意表达出千分之一而感到沮丧,故此只能纸短情长,一言顶千言这般同你表诉衷情的行为。如果可以,真想抱你在怀,如临别前的那个拥抱一样,紧紧地、深深地、仿佛将你我融进彼此的身体,感受彼此心跳的速度。”
“实际上,到了国外,我才知原来爱意还有另一种说辞:你是我的肋骨。但我不喜欢这种表述,因为你本该是自由的独立体,而非从我身体里取出肋骨……在听到这个说法时,苗苗你一定猜不到我第一想到的是什么。我想的是,竟然只是一根肋骨吗?于我而言,苗苗你该是我为你狂跳的心脏,是我全身为你而奔腾的血液,是我不可缺失的一呼一吸……”
“其实,我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想你。但就如同苗苗你所言,我们是要携手走完一生的人。如今的分离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在一起,但我必须要说,等到我回国以后,我至死都不愿再离开祖国,这其中必然有对生我养我的土地的热爱,但更多的,是因我再不愿与你分开。”
“信的最后,请苗苗你原谅我难脱俗套地写下这一句:‘我将用我的全部来爱你,至死方休。’”
苏苗苗的心因为这封信的内容,而变得和顾岁安信中所说的那样——“因他而狂跳不已”。
上一次收到顾岁安写来的信,还是她刚入学时,顾岁安寄来的那一封“诀别信”。
那封信里的内容同这一封差不多,同样是情意绵绵,充斥着顾岁安对她的深情与不舍。
可那时的苏苗苗虽甜蜜却没有如今,因分别而格外激动的感受。
“我也很想你。”苏苗苗低声呢喃着,将信纸捧在胸口处,仰着头,如同以前她总觉太过夸张的古早爱情电影里那样,恨不得引吭高歌一番,以表达自己的喜悦。
而这份喜悦的心情,一直持续到苏苗苗坐上前往东三省的货车。
跟着苏苗苗一起来东三省准备与当地务农人达成订购大豆,作为他们食品厂原材料的人,除了方正义父子外,还有在家常春秋菜馆里跟着后厨帮忙的大军嫂子。
大军嫂子名叫刘月娥,因为她家男人叫大军,所以大家就都管她这么叫了。
因为她娘家就是东三省的,所以这一回,苏苗苗也带上了她。
苏苗苗坐在车里,感受着随着越靠近东三省,而越来越冷的气温,对大军嫂子道:“嫂子,等到了地方,您可一定得帮我掌掌眼,看看这黑土地上的豆子品质怎么样。”
大军嫂子向来是个敞亮人,面对苏苗苗这个给如自己这样的军人家属一个工作机会的小老板,她更是感恩不尽。
所以,在听到苏苗苗说的话后,她拍着胸脯保证道:“小老板你就放心吧,俺们这黑土地就是生存的根啊!那是种啥长啥,口感还都特别好!到时候,俺肯定给你好好瞅,保证选的都是最好的豆子!”
“那到时候我可得跟嫂子你长长见识也跟着学学咋挑豆子!”
…………
想要选出优质的大豆,首先要看颜色,要颗粒新鲜有光泽的才是上好的豆子;其次,要看这个大豆是否饱满,当然了肯定没办法一颗颗地去挑选,只要大致齐全就可以算过关;最后,还要捧起一把,捏一捏看,感受一下豆子是否干燥,再闻一闻味道,确定这是新下来的豆子,没有没霉味。
在这个年代,人们虽然因为化肥尚未普及,种子也没有研发出更多品种,而很难达成后世的出产率,但他们能保证的是产品的质量,每一颗豆子可以说,都是靠这群庄稼人辛苦劳作出来,不掺半点假。
所以,在大军嫂子把豆子挑了一挑后,苏苗苗只是跟着过了第二遍,确定的确不错,便直接去找当地的领导谈起了大豆批发的价格。
虽然现在已经是1980年,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的时候,但对于一些远离首都、沪市这些发展迅速城市较远的地方,当地的政府仍然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庄稼人种的、养的,甭管是啥,只要想卖,就只能卖给供销社。
这也造成了大批农产品卖不出去,大家辛苦努力却得不到金钱收入的情况。
实际上,政府的一部分领导也不想这样,毕竟供销社的购买能力很小,对于不少人而言,这简直是望梅止渴,根本得不到解决。
而这个时候,苏苗苗的到来对于当地政府而言,算是给解决了太多太多困难。
苏苗苗狐假虎威,借着停在政府大门口的军车,成功打入当地政府的内部,三言两语达成了友好协议,并在确定了合作具体内容,与价格后,同当地政府的领导,签下了这一份绝对是共赢的合同,让自己的工厂多了一个有政府盖章,非常有保障的原材料“仓库”。
因为路途遥远,车子也需要补给,司机也需要休息,所以在签完合同后,苏苗苗也没急着走,而是接受了县长给她们安排的处所,又跟着吃了一顿晚饭,体验了一把这个年代的,不喝酒的酒桌文化。同当地的县长商业互吹……不是,是进行了一番友好交谈。
“苏厂长,您可真是给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麻烦啊!”
“县长您客气了,咱们这里的大豆产量高,质量好,应该是您和大家伙儿帮了我才是!”
“苏厂长真是年轻有为啊!未来也一定大有发展!”
“实际上,到了国外,我才知原来爱意还有另一种说辞:你是我的肋骨。但我不喜欢这种表述,因为你本该是自由的独立体,而非从我身体里取出肋骨……在听到这个说法时,苗苗你一定猜不到我第一想到的是什么。我想的是,竟然只是一根肋骨吗?于我而言,苗苗你该是我为你狂跳的心脏,是我全身为你而奔腾的血液,是我不可缺失的一呼一吸……”
“其实,我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想你。但就如同苗苗你所言,我们是要携手走完一生的人。如今的分离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在一起,但我必须要说,等到我回国以后,我至死都不愿再离开祖国,这其中必然有对生我养我的土地的热爱,但更多的,是因我再不愿与你分开。”
“信的最后,请苗苗你原谅我难脱俗套地写下这一句:‘我将用我的全部来爱你,至死方休。’”
苏苗苗的心因为这封信的内容,而变得和顾岁安信中所说的那样——“因他而狂跳不已”。
上一次收到顾岁安写来的信,还是她刚入学时,顾岁安寄来的那一封“诀别信”。
那封信里的内容同这一封差不多,同样是情意绵绵,充斥着顾岁安对她的深情与不舍。
可那时的苏苗苗虽甜蜜却没有如今,因分别而格外激动的感受。
“我也很想你。”苏苗苗低声呢喃着,将信纸捧在胸口处,仰着头,如同以前她总觉太过夸张的古早爱情电影里那样,恨不得引吭高歌一番,以表达自己的喜悦。
而这份喜悦的心情,一直持续到苏苗苗坐上前往东三省的货车。
跟着苏苗苗一起来东三省准备与当地务农人达成订购大豆,作为他们食品厂原材料的人,除了方正义父子外,还有在家常春秋菜馆里跟着后厨帮忙的大军嫂子。
大军嫂子名叫刘月娥,因为她家男人叫大军,所以大家就都管她这么叫了。
因为她娘家就是东三省的,所以这一回,苏苗苗也带上了她。
苏苗苗坐在车里,感受着随着越靠近东三省,而越来越冷的气温,对大军嫂子道:“嫂子,等到了地方,您可一定得帮我掌掌眼,看看这黑土地上的豆子品质怎么样。”
大军嫂子向来是个敞亮人,面对苏苗苗这个给如自己这样的军人家属一个工作机会的小老板,她更是感恩不尽。
所以,在听到苏苗苗说的话后,她拍着胸脯保证道:“小老板你就放心吧,俺们这黑土地就是生存的根啊!那是种啥长啥,口感还都特别好!到时候,俺肯定给你好好瞅,保证选的都是最好的豆子!”
“那到时候我可得跟嫂子你长长见识也跟着学学咋挑豆子!”
…………
想要选出优质的大豆,首先要看颜色,要颗粒新鲜有光泽的才是上好的豆子;其次,要看这个大豆是否饱满,当然了肯定没办法一颗颗地去挑选,只要大致齐全就可以算过关;最后,还要捧起一把,捏一捏看,感受一下豆子是否干燥,再闻一闻味道,确定这是新下来的豆子,没有没霉味。
在这个年代,人们虽然因为化肥尚未普及,种子也没有研发出更多品种,而很难达成后世的出产率,但他们能保证的是产品的质量,每一颗豆子可以说,都是靠这群庄稼人辛苦劳作出来,不掺半点假。
所以,在大军嫂子把豆子挑了一挑后,苏苗苗只是跟着过了第二遍,确定的确不错,便直接去找当地的领导谈起了大豆批发的价格。
虽然现在已经是1980年,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的时候,但对于一些远离首都、沪市这些发展迅速城市较远的地方,当地的政府仍然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庄稼人种的、养的,甭管是啥,只要想卖,就只能卖给供销社。
这也造成了大批农产品卖不出去,大家辛苦努力却得不到金钱收入的情况。
实际上,政府的一部分领导也不想这样,毕竟供销社的购买能力很小,对于不少人而言,这简直是望梅止渴,根本得不到解决。
而这个时候,苏苗苗的到来对于当地政府而言,算是给解决了太多太多困难。
苏苗苗狐假虎威,借着停在政府大门口的军车,成功打入当地政府的内部,三言两语达成了友好协议,并在确定了合作具体内容,与价格后,同当地政府的领导,签下了这一份绝对是共赢的合同,让自己的工厂多了一个有政府盖章,非常有保障的原材料“仓库”。
因为路途遥远,车子也需要补给,司机也需要休息,所以在签完合同后,苏苗苗也没急着走,而是接受了县长给她们安排的处所,又跟着吃了一顿晚饭,体验了一把这个年代的,不喝酒的酒桌文化。同当地的县长商业互吹……不是,是进行了一番友好交谈。
“苏厂长,您可真是给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麻烦啊!”
“县长您客气了,咱们这里的大豆产量高,质量好,应该是您和大家伙儿帮了我才是!”
“苏厂长真是年轻有为啊!未来也一定大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