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会逐渐向京城汇聚,京城的房子总不够用,只能越来越贵。”
菜做好了,男生们回到屋里,自然而然地加入议论,钱进坐在王晓霞身边,意见却与她相反,“随着知青返城,北京的人口确实越来越多,住房也越来越紧张,不过眼下北京各单位都在建房解决这个问题,大家能分到房子当然不会去买——我是学经济的,这叫‘非经济发行’,所以房价并不会涨价。”
“我倒是支持小霞,北京的房子现在就供不应求,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人来北京,只能越来越贵。”
杨瑾也表明观点。
两方争论起来,涉及面也越来越大,经济问题、人口问题种种,又旁征博引,举出无数的事例……
鲁盼儿打开一瓶通体葡萄酒给大家倒上,“大家只说蔡姐的房子是不是应该买吧。”
钱进却先问:
“毛巾厂盖新房子了吗?”
“盖是盖了,不过只盖了两栋楼,一共六十多户,现在大家都盯着呢。
听我爸说,要按工龄、职务、家里人口、住房情况分配,蔡叔叔已经退休不能再分,倒是蔡大哥有可能分到别个腾出来的一间小房,蔡二哥和小弟都没有希望。”
“就算蔡大哥一家搬出去了,家里住房宽松一点儿,但小弟迟早也会结婚,又回归了原点。”
鲁盼儿就说:
“所以我觉得蔡姐还是应该买房。”
“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不能混为一谈,眼下大多数人不必买房,当然大家也买不起,单位会根据情况分配住房的。”
钱进摇摇头说:
“但是蔡颖情况不一样,她近期不可能有工作,也不可能分到住房,倒是可以买。”
“蔡颖本可以再等等,毛巾厂迟早会给她家再分房子,居住条件一定会改善的。”
陈大为说:
“不过,你弟弟太自私了,就怕你家分到房子也没有你的住处,还是买吧。”
“毛巾厂明年还打算盖两栋楼,可是还不知道上面会不会批呢。”
因此赵新月也说:
“蔡颖,我也支持你买房子。”
大家思路虽然不同,但落到蔡颖买房的问题上,最后的想法竟然是一致的,蔡颖就下了决心,“你们肯定都是为了我好,我就买吧。”
第169章 一个条件
蔡颖虽然决定买房, 但是她又提出一个条件, “我只买一间房, 不能超过三百块钱。”
“哪里有不超过三百元的房子?”
赵新月就说:
“杨瑾的房子花了一千二百元呢。”
一个生产队的,鲁盼儿最了解蔡颖的情况,她应该只有三百元钱, 便笑着说:
“房子不同别的,要一直住着, 总要买差不多的, 钱不够的话我可以先借你。”
大家都想帮蔡颖的忙, 但是在座的都是学生,尚且向家里要生活费呢,谁也拿不出不钱。
“百无一用是书生。”
陈大为叹了一声气, “下学期我省点生活费借你。”
钱进倒好些, “我还有二十元钱,你先拿去。”
“不用,不用!
谁的钱我也不借!”
蔡颖赶紧摆手, 她最怕借了钱还不上, “要是附近买不到,我就到阜成门外买, 那里一准儿便宜。”
“那里倒是能便宜,不过你接毛线活儿就远了, 坐公交车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市中心, 恐怕会耽误交活儿呢。”
鲁盼儿就说。
陈大为也说:
“最好离同学们近一些, 大家来往方便。”
“买房子又不是想买就能买的, ”赵新月就说:
“我们明天就分头找一找,还要看能遇到什么样的。”
同学们都特别热心,又发动了亲朋好友寻找,最后还真找到了一处符合蔡颖要求的房子。
房子在鲁盼儿家东边牛毛胡同的大杂院里,西北角,小小的一间,不到十平米,可是蔡颖特别高兴,兴奋地对大家讲:
“这房子要价三百元钱,我讲了价,房主又让了二十元,一共二百八十元,再便宜不过了!”
“西北角虽然进不来多少阳光,可是一点儿也不潮。”
“院子里有自来水,洗菜洗衣服都方便。”
“以后我和小豆儿就能在床上睡觉了!”
大杂院拥挤而混乱,这间房子是其中最差的一间,低矮又狭窄,听说原是储存杂物用的,但蔡颖看着房子的眼睛亮得跟星星似的,仿佛冒着光。
办好房产证,大家帮她把屋子打扫了一遍,安上铁皮炉子,接好排烟筒,到王爷爷的家具店花五元钱抬来一张旧床,再将蔡颖放在娘家的东西搬过来。
房子小,东西少,人又多,不到半天工夫就全做完了。
蔡颖就张罗,“今天中午我请大家去吃饭!”
陈大为就说:
“还不到中午呢,吃饭早了点儿,我正好还有点事儿,先回家了。”
钱进也要走,“我妈做了饭,不回去吃她该生气了。”
蔡颖一边拉住一个,“谁也不许走!
今天我和小豆儿终于有自己的家了,大家一定陪我庆祝!”
说着就带头向剪刀胡同口的火锅店走去。
赵新月就说:
“我不爱吃羊肉,不如大家去吃卤煮火烧吧。”
涮火锅一盘肉就要两元钱,而卤煮火烧就很便宜,大家都想给蔡颖省钱,鲁盼儿也一样,“早听说卤煮火烧是北京知名小吃,我还没尝过呢。”
菜做好了,男生们回到屋里,自然而然地加入议论,钱进坐在王晓霞身边,意见却与她相反,“随着知青返城,北京的人口确实越来越多,住房也越来越紧张,不过眼下北京各单位都在建房解决这个问题,大家能分到房子当然不会去买——我是学经济的,这叫‘非经济发行’,所以房价并不会涨价。”
“我倒是支持小霞,北京的房子现在就供不应求,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人来北京,只能越来越贵。”
杨瑾也表明观点。
两方争论起来,涉及面也越来越大,经济问题、人口问题种种,又旁征博引,举出无数的事例……
鲁盼儿打开一瓶通体葡萄酒给大家倒上,“大家只说蔡姐的房子是不是应该买吧。”
钱进却先问:
“毛巾厂盖新房子了吗?”
“盖是盖了,不过只盖了两栋楼,一共六十多户,现在大家都盯着呢。
听我爸说,要按工龄、职务、家里人口、住房情况分配,蔡叔叔已经退休不能再分,倒是蔡大哥有可能分到别个腾出来的一间小房,蔡二哥和小弟都没有希望。”
“就算蔡大哥一家搬出去了,家里住房宽松一点儿,但小弟迟早也会结婚,又回归了原点。”
鲁盼儿就说:
“所以我觉得蔡姐还是应该买房。”
“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不能混为一谈,眼下大多数人不必买房,当然大家也买不起,单位会根据情况分配住房的。”
钱进摇摇头说:
“但是蔡颖情况不一样,她近期不可能有工作,也不可能分到住房,倒是可以买。”
“蔡颖本可以再等等,毛巾厂迟早会给她家再分房子,居住条件一定会改善的。”
陈大为说:
“不过,你弟弟太自私了,就怕你家分到房子也没有你的住处,还是买吧。”
“毛巾厂明年还打算盖两栋楼,可是还不知道上面会不会批呢。”
因此赵新月也说:
“蔡颖,我也支持你买房子。”
大家思路虽然不同,但落到蔡颖买房的问题上,最后的想法竟然是一致的,蔡颖就下了决心,“你们肯定都是为了我好,我就买吧。”
第169章 一个条件
蔡颖虽然决定买房, 但是她又提出一个条件, “我只买一间房, 不能超过三百块钱。”
“哪里有不超过三百元的房子?”
赵新月就说:
“杨瑾的房子花了一千二百元呢。”
一个生产队的,鲁盼儿最了解蔡颖的情况,她应该只有三百元钱, 便笑着说:
“房子不同别的,要一直住着, 总要买差不多的, 钱不够的话我可以先借你。”
大家都想帮蔡颖的忙, 但是在座的都是学生,尚且向家里要生活费呢,谁也拿不出不钱。
“百无一用是书生。”
陈大为叹了一声气, “下学期我省点生活费借你。”
钱进倒好些, “我还有二十元钱,你先拿去。”
“不用,不用!
谁的钱我也不借!”
蔡颖赶紧摆手, 她最怕借了钱还不上, “要是附近买不到,我就到阜成门外买, 那里一准儿便宜。”
“那里倒是能便宜,不过你接毛线活儿就远了, 坐公交车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市中心, 恐怕会耽误交活儿呢。”
鲁盼儿就说。
陈大为也说:
“最好离同学们近一些, 大家来往方便。”
“买房子又不是想买就能买的, ”赵新月就说:
“我们明天就分头找一找,还要看能遇到什么样的。”
同学们都特别热心,又发动了亲朋好友寻找,最后还真找到了一处符合蔡颖要求的房子。
房子在鲁盼儿家东边牛毛胡同的大杂院里,西北角,小小的一间,不到十平米,可是蔡颖特别高兴,兴奋地对大家讲:
“这房子要价三百元钱,我讲了价,房主又让了二十元,一共二百八十元,再便宜不过了!”
“西北角虽然进不来多少阳光,可是一点儿也不潮。”
“院子里有自来水,洗菜洗衣服都方便。”
“以后我和小豆儿就能在床上睡觉了!”
大杂院拥挤而混乱,这间房子是其中最差的一间,低矮又狭窄,听说原是储存杂物用的,但蔡颖看着房子的眼睛亮得跟星星似的,仿佛冒着光。
办好房产证,大家帮她把屋子打扫了一遍,安上铁皮炉子,接好排烟筒,到王爷爷的家具店花五元钱抬来一张旧床,再将蔡颖放在娘家的东西搬过来。
房子小,东西少,人又多,不到半天工夫就全做完了。
蔡颖就张罗,“今天中午我请大家去吃饭!”
陈大为就说:
“还不到中午呢,吃饭早了点儿,我正好还有点事儿,先回家了。”
钱进也要走,“我妈做了饭,不回去吃她该生气了。”
蔡颖一边拉住一个,“谁也不许走!
今天我和小豆儿终于有自己的家了,大家一定陪我庆祝!”
说着就带头向剪刀胡同口的火锅店走去。
赵新月就说:
“我不爱吃羊肉,不如大家去吃卤煮火烧吧。”
涮火锅一盘肉就要两元钱,而卤煮火烧就很便宜,大家都想给蔡颖省钱,鲁盼儿也一样,“早听说卤煮火烧是北京知名小吃,我还没尝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