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一向热衷于讨好它的受众,也就是说,它之所以发表谴责夜魔侠的观点,是因为它的读者们爱看。
这也足以说明绝大多数纽约人对蒙面义警的看法。
哪怕是风评最好的超人,也被大都会很多人排斥,更别提是其他人了。
一身泛绿光的绿灯侠,常年和空军牵扯不休,他每次出现在人前时,身后都跟着气急败坏追杀他的战斗机。
穿着红色制服的闪电侠,则是中心城犯罪科的首要追缉目标,在这道红色闪电出现过的地方,
总会迎来中心城警察的调查。
至于救了薇拉的蝙蝠侠,大概是七个人中最奇葩的那一个——因为在他真正出现在华盛顿大战之前,所有人都以为蝙蝠侠就是哥谭市的恐怖都市传说。
还是说出来可以吓哭小孩的那种= =
在这其中,身份最特殊的神奇女侠,是天堂岛派遣来美国的特使。
鉴于她并非人类,以及一些特立独行的举动,这位女英雄反倒成为了人们反对最激烈的那一个。
讲真,如果不是华盛顿之战中,这七人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战斗力,估计他们现在还在被通缉、被抵制、被列为都市传说。
更惨的是,就连现在这幅全民狂欢的架势……也是幕后团队故意放出来造势的。
查到最后,一直保持观望态度的玛丽都无语了,有点同情地道:
“……这群人到底是怎么把名声混得这么惨的啊?”
“等过了这几天之后,他们只会更惨。”
薇拉就把笔记本朝着玛丽的方向转过去。
电脑屏幕上,赫然显示着一个复杂却缜密的表格。
这是薇拉通过分析数据资料和舆论走向,利用程序临时搞出来的模型图。
这个特殊的图表,是根据当前媒体的宣传力度和整体的舆论反馈模拟出来的,它的全称是“舆论生命周期模型”,用以模拟超级英雄们在社会舆论上的影响力。
而根据这个模型图的展示,能很清楚地看出来:
从华盛顿大战之后,到薇拉苏醒过来为止,全美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争相报道“超级英雄”,让这七个人的声望在短短五天的时间内,就抵达了巅峰的水平。
“看明白了吗?”
薇拉用手指点了点那根不断向上弯曲的曲线图,嘴唇凉凉地勾了勾:
“几乎全美稍有影响力的媒体都联合起来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在这几天内,它们不断地对超级英雄们进行绝对正面的宣传,重复、重复、再重复——以这种洗脑式传播模式,试图让这七个人的声望达到巅峰。”
玛丽有点不解:“是了,这有什么问题吗?”
薇拉很耐心地解释:“……然而他们宣传的对象,却在之前这一年内,一直被所有媒体、被一切官方排斥谴责。”
“这说明现在这七个人被官方正名了,”玛丽还是不解,“这不是好事吗?”
薇拉:“……”
她面无表情地打开了亚马逊,替玛丽订购了一本《乌合之众》。
并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公众的群体意识是一个很微妙的存在,这种意识极易受到舆论的引导,却也极为固执,难以撼动。
试想一下吧。
一个普通人,在被整个社会潜移默化地熏陶了整整一年,对这些超能人士的印象已经变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厌恶——而此时,舆论天翻地覆,超能人士获得盛赞,被誉为美国未来的守护者,
这个人看了会是什么感受?
固执如他,绝不会按照舆论引导的那样去喜欢超英,而是加倍地厌恶他们。
别看这个时候,全美包括总统在内都表现得特别喜欢这七个人,一旦有任何一个意见领袖公然发布反对这些人的意见,又或者是爆出了这七个人之前的黑历史,整个群体就会分分钟倒戈。
那些一直厌恶着超英的人,更会如逢甘霖,紧密地团结在这些意见领袖的身后,和这七人不死不休。
这就是薇拉一眼看出所有媒体,包括党媒在内,都对这七个人不怀好意的关键:
这些党媒曾经经历过无数次总统选举,他们太清楚如何为一个人造势了,如果他们真的想替超英们宣扬名声,就绝不会采用这种方法。
更何况,如果是单纯为超英扬名,他们有利可图吗?
“也就是说……是政府内部有人要制裁这七个人吗?”
玛丽总算搞明白了这一点,更困惑了,
“我不明白……他们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真的排斥这些超能人士,打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利用媒体全方面地抹除掉他们的功绩不就行了?”
如果政府对超英的态度依旧警惕,按照之前的办法,利用媒体直接消除掉这些人的影响力,把他们塑造成大战中添乱的不就行了?
再恶毒一点,直接把他们当成引来外星人的罪魁祸首,不就更直截了当了吗?
听玛丽这样一说,薇拉欣慰地鼓起了掌:
“亲爱的,恭喜你!你猜中了媒体在五天之后将要报道的内容,你是预言家啊!”
玛丽:“……说人话!”
她到底是怎么忍了薇拉.塞纳这个不正经的混蛋四年而没有直接掐死她的??
“原因很简单。”
这也足以说明绝大多数纽约人对蒙面义警的看法。
哪怕是风评最好的超人,也被大都会很多人排斥,更别提是其他人了。
一身泛绿光的绿灯侠,常年和空军牵扯不休,他每次出现在人前时,身后都跟着气急败坏追杀他的战斗机。
穿着红色制服的闪电侠,则是中心城犯罪科的首要追缉目标,在这道红色闪电出现过的地方,
总会迎来中心城警察的调查。
至于救了薇拉的蝙蝠侠,大概是七个人中最奇葩的那一个——因为在他真正出现在华盛顿大战之前,所有人都以为蝙蝠侠就是哥谭市的恐怖都市传说。
还是说出来可以吓哭小孩的那种= =
在这其中,身份最特殊的神奇女侠,是天堂岛派遣来美国的特使。
鉴于她并非人类,以及一些特立独行的举动,这位女英雄反倒成为了人们反对最激烈的那一个。
讲真,如果不是华盛顿之战中,这七人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战斗力,估计他们现在还在被通缉、被抵制、被列为都市传说。
更惨的是,就连现在这幅全民狂欢的架势……也是幕后团队故意放出来造势的。
查到最后,一直保持观望态度的玛丽都无语了,有点同情地道:
“……这群人到底是怎么把名声混得这么惨的啊?”
“等过了这几天之后,他们只会更惨。”
薇拉就把笔记本朝着玛丽的方向转过去。
电脑屏幕上,赫然显示着一个复杂却缜密的表格。
这是薇拉通过分析数据资料和舆论走向,利用程序临时搞出来的模型图。
这个特殊的图表,是根据当前媒体的宣传力度和整体的舆论反馈模拟出来的,它的全称是“舆论生命周期模型”,用以模拟超级英雄们在社会舆论上的影响力。
而根据这个模型图的展示,能很清楚地看出来:
从华盛顿大战之后,到薇拉苏醒过来为止,全美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争相报道“超级英雄”,让这七个人的声望在短短五天的时间内,就抵达了巅峰的水平。
“看明白了吗?”
薇拉用手指点了点那根不断向上弯曲的曲线图,嘴唇凉凉地勾了勾:
“几乎全美稍有影响力的媒体都联合起来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在这几天内,它们不断地对超级英雄们进行绝对正面的宣传,重复、重复、再重复——以这种洗脑式传播模式,试图让这七个人的声望达到巅峰。”
玛丽有点不解:“是了,这有什么问题吗?”
薇拉很耐心地解释:“……然而他们宣传的对象,却在之前这一年内,一直被所有媒体、被一切官方排斥谴责。”
“这说明现在这七个人被官方正名了,”玛丽还是不解,“这不是好事吗?”
薇拉:“……”
她面无表情地打开了亚马逊,替玛丽订购了一本《乌合之众》。
并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公众的群体意识是一个很微妙的存在,这种意识极易受到舆论的引导,却也极为固执,难以撼动。
试想一下吧。
一个普通人,在被整个社会潜移默化地熏陶了整整一年,对这些超能人士的印象已经变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厌恶——而此时,舆论天翻地覆,超能人士获得盛赞,被誉为美国未来的守护者,
这个人看了会是什么感受?
固执如他,绝不会按照舆论引导的那样去喜欢超英,而是加倍地厌恶他们。
别看这个时候,全美包括总统在内都表现得特别喜欢这七个人,一旦有任何一个意见领袖公然发布反对这些人的意见,又或者是爆出了这七个人之前的黑历史,整个群体就会分分钟倒戈。
那些一直厌恶着超英的人,更会如逢甘霖,紧密地团结在这些意见领袖的身后,和这七人不死不休。
这就是薇拉一眼看出所有媒体,包括党媒在内,都对这七个人不怀好意的关键:
这些党媒曾经经历过无数次总统选举,他们太清楚如何为一个人造势了,如果他们真的想替超英们宣扬名声,就绝不会采用这种方法。
更何况,如果是单纯为超英扬名,他们有利可图吗?
“也就是说……是政府内部有人要制裁这七个人吗?”
玛丽总算搞明白了这一点,更困惑了,
“我不明白……他们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真的排斥这些超能人士,打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利用媒体全方面地抹除掉他们的功绩不就行了?”
如果政府对超英的态度依旧警惕,按照之前的办法,利用媒体直接消除掉这些人的影响力,把他们塑造成大战中添乱的不就行了?
再恶毒一点,直接把他们当成引来外星人的罪魁祸首,不就更直截了当了吗?
听玛丽这样一说,薇拉欣慰地鼓起了掌:
“亲爱的,恭喜你!你猜中了媒体在五天之后将要报道的内容,你是预言家啊!”
玛丽:“……说人话!”
她到底是怎么忍了薇拉.塞纳这个不正经的混蛋四年而没有直接掐死她的??
“原因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