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页
弘时和弘晙精神抖擞;弘历、弘昼、雅南上了马车就继续睡。
到了宫里,弘时和弘晙去上书房,弘历、弘昼、雅南揉着眼睛醒来,还没彻底醒困,模模糊糊看到玛麽,一下扑到玛麽的怀里。
“玛麽,弘历/弘昼/雅南想玛麽啊。”小嗓门里尽管带着困意,还是欢快无比。
乐得德妃娘娘合不拢嘴。
双手拦住三个孩子,德妃娘娘在他们期待的目光下,很干脆地回答:“玛麽也想弘历/弘昼/雅南。”
“玛麽,弘历/弘昼/雅南乖乖。”挨个亲一口玛麽。
“玛麽,弘历/弘昼/雅南进学。”眼巴巴地看着玛麽。
德妃娘娘因为孩子们的亲近眉开眼笑,误以为他们是说两个哥哥进学的事情,乐哈哈地配合:“好,我们弘历、弘昼、雅南乖乖,也进学。”
本来站成背景板的四福晋……
四福晋张张口,想提醒德妃娘娘一句,宫女来禀告,十三福晋和十四福晋来了。
十三福晋带着粉妆玉琢的二格格陶陶,四阿哥弘晈;十四福晋一个人,大人孩子五个人按规矩给德妃娘娘请安,然后五个孩子转眼间又玩到一块儿去了。
大人的关系影响到孩子们的关系,雍亲王府和十三阿哥府里的孩子们向来亲近,陶陶今年七岁,很有姐姐的范儿,领着弟弟妹妹们玩乐。
厚厚的地毯上,各色小儿玩具摆开来,不满三岁的弘晈和雅南差不多岁数,两个孩子玩着布老虎愉快地说话,弘历和弘昼好像裁判一样也说个不停,陶陶在一边笑着照看他们。
德妃娘娘和三个儿媳妇说话,时不时地看一眼孩子们,疼爱之情溢于言表。
“待会儿我带他们去给太后娘娘请安,晚些你们来接。”德妃娘娘不舍得孩子们跟着儿媳妇离开。
四福晋心里打鼓,生怕孩子们到了太后娘娘宫里也是一句,“乌库玛麽,弘历/弘昼/雅南进学”……
可四福晋此时还不好多说,只得答应一声“是。”
十三福晋没想那么多,虽然月份很浅,可她有感觉,应该是又怀上了。
想着反正孩子们要留在宫里进学,有长辈们看着,她不光可以放心,还有工夫调养身体,就很是感激地答应下来。
十四福晋装作没收到婆婆的暗示,学着四嫂平时的做派隐形人一样地站着。
她的性子和十四阿哥差不多,“爱憎分明”那一挂,自己只有两个儿子,还都到了正式进学的年纪,今天一起带进宫送进上书房。至于府里的其他孩子,平时全部甩手给他们的亲娘,当然不会带进宫。
德妃娘娘将三个儿媳妇的模样看在眼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对四儿媳妇的反应,心里纳闷;对十三儿媳妇,只有更欢喜;对十四儿媳妇,只有叹气,和他那十四儿子一样,两口子天生的性子,神仙也拗不过来。
“没事都回去吧。”德妃娘娘想起十四儿子府里其他的孙子孙女们,堪称天生地长,无人管无人问,意兴阑珊,只想多和这五个讨喜的孙子孙女一起乐一乐。
三个媳妇一起答应一声,出去永和宫后想说几句话,想着宫里头也不好闲聊,各自回家。
永和宫里,五个孩子玩起来完全忘记了进学的大事,高高兴兴地跟着德妃娘娘去给太后娘娘请安。
慈宁宫里,更是撒欢,太后娘娘本来听了十福晋的话,想起娘家人心情不大好,也被逗得笑出来。
太后娘娘和孩子们一起乐呵,听着他们的童言童语,那个高兴,想着弘晙下学后也会来请安,看看时辰,亲自安排小厨房的人将她给弘晙准备的吃食都备好。其他的娘娘们想起今天是孩子们进学的日子,有孙子的也都忙乎起来。
而乾清宫里,皇上听这些儿子们的请求,一时呆愣。
“蒙学班是什么?”皇上环视一圈不省心的儿子,实在闹不明白,小娃娃玩乐一样的开蒙识字还要开班?
皇上直觉,这就是儿子们想要偷懒,连孩子开蒙的事情也推给他一个老人家,生气。
一圈不省心的儿子们瞧见汗阿玛的反应,不敢吱声,一起用余光瞄向他们的四弟/四哥。
四弟/四哥不负众望,“勇敢”地回话:“回汗阿玛,儿臣一开始也不大明白,后来看了弘晙写得章程,才知道自己大误。”
雍亲王从袖子里掏出来儿子写的章程,双手呈上。
乖孙孙写的章程?皇上疑惑得来。
皇上接过来看一眼,愣住。
再看两眼,眼睛瞪大。
看到一半儿,气笑了。
就是乖孙孙贪玩,不光不想学习,还想做“老师”?
瞧瞧,礼仪、常识之类的就不说了,数学、技艺、医药……这不就是刚刚进学的孩子要学的内容?
好嘛,乖孙孙认为他进学的时候学得内容太浅显了,都给划到蒙学班。
不过,好在皇上“火眼金睛”,看完后,看懂了这份章程里独到的一面。
启蒙性、乐趣性、全面性……寓教于乐,培养兴趣为主。
“弘晙写的章程,朕看着可行。在你们府里请老师不一样,送到宫里,也吃住在宫里?”
雍亲王对答如流:“回汗阿玛,可以吃住在宫里,也可以早上送来,晚上接回家。”
皇上瞪眼。
刚刚的想法更清晰了有没有。
到了宫里,弘时和弘晙去上书房,弘历、弘昼、雅南揉着眼睛醒来,还没彻底醒困,模模糊糊看到玛麽,一下扑到玛麽的怀里。
“玛麽,弘历/弘昼/雅南想玛麽啊。”小嗓门里尽管带着困意,还是欢快无比。
乐得德妃娘娘合不拢嘴。
双手拦住三个孩子,德妃娘娘在他们期待的目光下,很干脆地回答:“玛麽也想弘历/弘昼/雅南。”
“玛麽,弘历/弘昼/雅南乖乖。”挨个亲一口玛麽。
“玛麽,弘历/弘昼/雅南进学。”眼巴巴地看着玛麽。
德妃娘娘因为孩子们的亲近眉开眼笑,误以为他们是说两个哥哥进学的事情,乐哈哈地配合:“好,我们弘历、弘昼、雅南乖乖,也进学。”
本来站成背景板的四福晋……
四福晋张张口,想提醒德妃娘娘一句,宫女来禀告,十三福晋和十四福晋来了。
十三福晋带着粉妆玉琢的二格格陶陶,四阿哥弘晈;十四福晋一个人,大人孩子五个人按规矩给德妃娘娘请安,然后五个孩子转眼间又玩到一块儿去了。
大人的关系影响到孩子们的关系,雍亲王府和十三阿哥府里的孩子们向来亲近,陶陶今年七岁,很有姐姐的范儿,领着弟弟妹妹们玩乐。
厚厚的地毯上,各色小儿玩具摆开来,不满三岁的弘晈和雅南差不多岁数,两个孩子玩着布老虎愉快地说话,弘历和弘昼好像裁判一样也说个不停,陶陶在一边笑着照看他们。
德妃娘娘和三个儿媳妇说话,时不时地看一眼孩子们,疼爱之情溢于言表。
“待会儿我带他们去给太后娘娘请安,晚些你们来接。”德妃娘娘不舍得孩子们跟着儿媳妇离开。
四福晋心里打鼓,生怕孩子们到了太后娘娘宫里也是一句,“乌库玛麽,弘历/弘昼/雅南进学”……
可四福晋此时还不好多说,只得答应一声“是。”
十三福晋没想那么多,虽然月份很浅,可她有感觉,应该是又怀上了。
想着反正孩子们要留在宫里进学,有长辈们看着,她不光可以放心,还有工夫调养身体,就很是感激地答应下来。
十四福晋装作没收到婆婆的暗示,学着四嫂平时的做派隐形人一样地站着。
她的性子和十四阿哥差不多,“爱憎分明”那一挂,自己只有两个儿子,还都到了正式进学的年纪,今天一起带进宫送进上书房。至于府里的其他孩子,平时全部甩手给他们的亲娘,当然不会带进宫。
德妃娘娘将三个儿媳妇的模样看在眼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对四儿媳妇的反应,心里纳闷;对十三儿媳妇,只有更欢喜;对十四儿媳妇,只有叹气,和他那十四儿子一样,两口子天生的性子,神仙也拗不过来。
“没事都回去吧。”德妃娘娘想起十四儿子府里其他的孙子孙女们,堪称天生地长,无人管无人问,意兴阑珊,只想多和这五个讨喜的孙子孙女一起乐一乐。
三个媳妇一起答应一声,出去永和宫后想说几句话,想着宫里头也不好闲聊,各自回家。
永和宫里,五个孩子玩起来完全忘记了进学的大事,高高兴兴地跟着德妃娘娘去给太后娘娘请安。
慈宁宫里,更是撒欢,太后娘娘本来听了十福晋的话,想起娘家人心情不大好,也被逗得笑出来。
太后娘娘和孩子们一起乐呵,听着他们的童言童语,那个高兴,想着弘晙下学后也会来请安,看看时辰,亲自安排小厨房的人将她给弘晙准备的吃食都备好。其他的娘娘们想起今天是孩子们进学的日子,有孙子的也都忙乎起来。
而乾清宫里,皇上听这些儿子们的请求,一时呆愣。
“蒙学班是什么?”皇上环视一圈不省心的儿子,实在闹不明白,小娃娃玩乐一样的开蒙识字还要开班?
皇上直觉,这就是儿子们想要偷懒,连孩子开蒙的事情也推给他一个老人家,生气。
一圈不省心的儿子们瞧见汗阿玛的反应,不敢吱声,一起用余光瞄向他们的四弟/四哥。
四弟/四哥不负众望,“勇敢”地回话:“回汗阿玛,儿臣一开始也不大明白,后来看了弘晙写得章程,才知道自己大误。”
雍亲王从袖子里掏出来儿子写的章程,双手呈上。
乖孙孙写的章程?皇上疑惑得来。
皇上接过来看一眼,愣住。
再看两眼,眼睛瞪大。
看到一半儿,气笑了。
就是乖孙孙贪玩,不光不想学习,还想做“老师”?
瞧瞧,礼仪、常识之类的就不说了,数学、技艺、医药……这不就是刚刚进学的孩子要学的内容?
好嘛,乖孙孙认为他进学的时候学得内容太浅显了,都给划到蒙学班。
不过,好在皇上“火眼金睛”,看完后,看懂了这份章程里独到的一面。
启蒙性、乐趣性、全面性……寓教于乐,培养兴趣为主。
“弘晙写的章程,朕看着可行。在你们府里请老师不一样,送到宫里,也吃住在宫里?”
雍亲王对答如流:“回汗阿玛,可以吃住在宫里,也可以早上送来,晚上接回家。”
皇上瞪眼。
刚刚的想法更清晰了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