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在胤祯接触过的人里,像弘昌这样自律的不在少数,这也是一个极大的优点,胤祯一直都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四哥、十三哥他们一样自律,只不过自律不等同于自虐。
他希望弘昌可以在自律的同时,也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了,又不是机器人,当然得讲究劳逸结合了,生活中也要多一些别的趣味才可。
跟弘昌比起来,年纪更小的弘暲,反倒是更让他更省心一点,该做事的时候做事,该玩的时候就玩,生活作息良好,更重要的是这孩子压根儿就没什么心理上的负担。
不像弘昌,批评的时候,遣词造句要格外注意,就怕生着孩子的自尊心,夸奖的时候也不能太过了,免得一亢奋起来,又继续做起了‘拼命三郎’。
好在小心翼翼的过程并不是特别长,胤祯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度,弘昌虽然心理负担特别大,但这段时间的变化也很大,而且也并非‘玻璃心’的人,特别抗压,而且有韧性。
到雍正十二年三月份的时候,弘昌和弘暲已经是他的很得力的小助手了,前者认真负责,后者脑子灵活,把他俩放到一块儿,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雍正十二年的三月份,对于勤亲王府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个月。
皇室当中出了名的人丁单薄,十几年了,都只有三个主子的亲王府,终于要迎来第四位主子了。
托宁楚格的福,儿媳妇还没进门呢,当婆婆的就已经与之处成了‘好伙伴’。
琉璃相当适应婆婆这个身份,妯娌们可是跟她传授了很多的经验,除了十三嫂之外,与她相熟的妯娌们,基本上都跟她一样只有一个儿子,没什么偏心不偏心的说法。
虽说婆媳之间肯定会有点儿不太对付的地方,但作为一个阵营的人,天生的队友,还是以和睦为主。
琉璃不光是跟妯娌们取经,前边还有太后给她做榜样呢,太后的榜样是已经故去的太皇太后,榜样的榜样,自然也能算是她的榜样。
向这二位学习,那就是该管事的时候管事,能够管事的时候就绝不管事,跟儿媳之间的关系,那就是随缘了,性格合得来,跟亲母女俩一样处着也无妨,若是性格合不来,那就敬而远之,趁早别往一块儿掺和,维持一个面子挺就是了。
这心态就很平稳了,一点压力都没有,在经过宁楚格跟未来儿媳妇吃了一顿茶点之后,这对未来的婆媳来往也就慢慢多了。
琉!琉璃甚至还私底下做起了儿子和未来儿媳之间的信使,也不能说是信使,两个人压根就不互相写信,而是送点小东西,什么糕点、荷包、帕子、蜜饯,都是些寻常的小玩意儿,也就是年轻人了,才会送得起劲儿,接得起劲儿。
时间久了,胤祯对这事儿也是知情的,现在的风气开放,未婚夫妻之间多些来往也没什么,就算是见面,那也是合情合理的,除了一些顽固不化之人,现在谁还管这些。
准备做公公,和马上做公公还是不一样的。
儿子大婚的头几日,胤祯就有些坐立难安了,心情甚是复杂,有几分期盼,有几分迷茫,还有几分烦躁。
四爷看着十四弟又一次拿着奏折走神,实在有几分好笑,散了站在大殿内的太监和宫女,又拿起茶碗来抿了一口,这才略带无奈的道,“要不要也给你放几天假”
人家弘晖大婚,放几日的假是应该的,总不能大婚的头一日还在丰台大营待着。
但是十四弟,今年都已经三十六周岁了,已经是可以做祖父的年纪了,在朝堂上历练了那么多年,堂堂的铁帽子王,这事上紧张什么。
“还是算了吧,再过半个月,朝廷就要进行下一次出海了,工部这边我还是亲自盯着比较放心。”胤祯颇有几分遗憾的拒绝道。
自己好像是有一点儿大惊小怪了,不过他觉得自己好像是才刚刚当了父亲,马上就要做公公了,紧跟着可能还要做祖父,这个心理准备不是一年就能完成的。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这话四爷在十四弟身上体会了个十成十,读书的时候他操心,娶妻生子的时候他操心,如今到了要做公公的时候,他居然还跟着操心。
“既然不想放假,那就好好办差,等过了这段时间,就跟着朕一块儿出巡塞外,你之前不是最喜欢在草原上骑马了,正好这一次把一家子都带过去,弘晖留下监国,朕的两个小儿子,也是纯粹过去玩儿的,到时候把你们的帐子和车队安排到一块儿去,人多了才热闹。”
不同于先帝,每年都要出巡,要么是去塞外,要么是下江南,要么是去盛京谒陵,要么是去祭泰山,总之是经常往外跑,有时候一年就折腾好几趟呢。
到了四爷这儿,就很少往外走了,避暑也只是到城郊的庄子上去。
一开始不往外走,纯粹是因为事儿多钱少,后来是不需要他再往外走了,皇阿玛出巡塞外大多是为了!了震慑蒙古。
但最近这些年,蒙古完全是依附于大清的存在,武力没法跟大清比,而且一旦与大清起了冲突,那大批的牛羊马皮还卖给谁去,当地的生意也做不成了。
不光是不需要把公主嫁过去抚蒙,也不需要每隔几年就走一趟去震慑。
江南的情况也是如此,经过了这么多年了,皇阿玛的努力也有成效,不说人心所向,但有反叛之心的真不剩几个了,而且河道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一年一年的加固,情况大有改善。
他希望弘昌可以在自律的同时,也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了,又不是机器人,当然得讲究劳逸结合了,生活中也要多一些别的趣味才可。
跟弘昌比起来,年纪更小的弘暲,反倒是更让他更省心一点,该做事的时候做事,该玩的时候就玩,生活作息良好,更重要的是这孩子压根儿就没什么心理上的负担。
不像弘昌,批评的时候,遣词造句要格外注意,就怕生着孩子的自尊心,夸奖的时候也不能太过了,免得一亢奋起来,又继续做起了‘拼命三郎’。
好在小心翼翼的过程并不是特别长,胤祯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度,弘昌虽然心理负担特别大,但这段时间的变化也很大,而且也并非‘玻璃心’的人,特别抗压,而且有韧性。
到雍正十二年三月份的时候,弘昌和弘暲已经是他的很得力的小助手了,前者认真负责,后者脑子灵活,把他俩放到一块儿,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雍正十二年的三月份,对于勤亲王府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个月。
皇室当中出了名的人丁单薄,十几年了,都只有三个主子的亲王府,终于要迎来第四位主子了。
托宁楚格的福,儿媳妇还没进门呢,当婆婆的就已经与之处成了‘好伙伴’。
琉璃相当适应婆婆这个身份,妯娌们可是跟她传授了很多的经验,除了十三嫂之外,与她相熟的妯娌们,基本上都跟她一样只有一个儿子,没什么偏心不偏心的说法。
虽说婆媳之间肯定会有点儿不太对付的地方,但作为一个阵营的人,天生的队友,还是以和睦为主。
琉璃不光是跟妯娌们取经,前边还有太后给她做榜样呢,太后的榜样是已经故去的太皇太后,榜样的榜样,自然也能算是她的榜样。
向这二位学习,那就是该管事的时候管事,能够管事的时候就绝不管事,跟儿媳之间的关系,那就是随缘了,性格合得来,跟亲母女俩一样处着也无妨,若是性格合不来,那就敬而远之,趁早别往一块儿掺和,维持一个面子挺就是了。
这心态就很平稳了,一点压力都没有,在经过宁楚格跟未来儿媳妇吃了一顿茶点之后,这对未来的婆媳来往也就慢慢多了。
琉!琉璃甚至还私底下做起了儿子和未来儿媳之间的信使,也不能说是信使,两个人压根就不互相写信,而是送点小东西,什么糕点、荷包、帕子、蜜饯,都是些寻常的小玩意儿,也就是年轻人了,才会送得起劲儿,接得起劲儿。
时间久了,胤祯对这事儿也是知情的,现在的风气开放,未婚夫妻之间多些来往也没什么,就算是见面,那也是合情合理的,除了一些顽固不化之人,现在谁还管这些。
准备做公公,和马上做公公还是不一样的。
儿子大婚的头几日,胤祯就有些坐立难安了,心情甚是复杂,有几分期盼,有几分迷茫,还有几分烦躁。
四爷看着十四弟又一次拿着奏折走神,实在有几分好笑,散了站在大殿内的太监和宫女,又拿起茶碗来抿了一口,这才略带无奈的道,“要不要也给你放几天假”
人家弘晖大婚,放几日的假是应该的,总不能大婚的头一日还在丰台大营待着。
但是十四弟,今年都已经三十六周岁了,已经是可以做祖父的年纪了,在朝堂上历练了那么多年,堂堂的铁帽子王,这事上紧张什么。
“还是算了吧,再过半个月,朝廷就要进行下一次出海了,工部这边我还是亲自盯着比较放心。”胤祯颇有几分遗憾的拒绝道。
自己好像是有一点儿大惊小怪了,不过他觉得自己好像是才刚刚当了父亲,马上就要做公公了,紧跟着可能还要做祖父,这个心理准备不是一年就能完成的。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这话四爷在十四弟身上体会了个十成十,读书的时候他操心,娶妻生子的时候他操心,如今到了要做公公的时候,他居然还跟着操心。
“既然不想放假,那就好好办差,等过了这段时间,就跟着朕一块儿出巡塞外,你之前不是最喜欢在草原上骑马了,正好这一次把一家子都带过去,弘晖留下监国,朕的两个小儿子,也是纯粹过去玩儿的,到时候把你们的帐子和车队安排到一块儿去,人多了才热闹。”
不同于先帝,每年都要出巡,要么是去塞外,要么是下江南,要么是去盛京谒陵,要么是去祭泰山,总之是经常往外跑,有时候一年就折腾好几趟呢。
到了四爷这儿,就很少往外走了,避暑也只是到城郊的庄子上去。
一开始不往外走,纯粹是因为事儿多钱少,后来是不需要他再往外走了,皇阿玛出巡塞外大多是为了!了震慑蒙古。
但最近这些年,蒙古完全是依附于大清的存在,武力没法跟大清比,而且一旦与大清起了冲突,那大批的牛羊马皮还卖给谁去,当地的生意也做不成了。
不光是不需要把公主嫁过去抚蒙,也不需要每隔几年就走一趟去震慑。
江南的情况也是如此,经过了这么多年了,皇阿玛的努力也有成效,不说人心所向,但有反叛之心的真不剩几个了,而且河道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一年一年的加固,情况大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