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页
除此之外,通过蚯蚓的活动,还可以降解、疏散土壤中的污染物,达到优化土壤结构的效果。
如此想着,郭瑾忙提笔为自己做好规划。从制作培养基,到温度与湿度调节,再到控制蚯蚓生长周期,以及后期的投放使用,可谓面面俱到。
瞧见自己面前那密密麻麻记满一页的白纸,郭瑾终是长舒一口气。
如今正值192年春天,若是今年实验种田小有所成,那她还来得及奏请陶谦于徐州全境推广,若是事情发展顺利,至少194年的大旱,徐州百姓可以安然度过。
接下来两月,郭瑾便开始了自己两点一线的耕种生活。
每日除却饲养蚯蚓,剩下的时间几乎全数泡在地头上,祢衡起先几日还被蚯蚓吓得花容失色,连续半月下来,便已习惯了蚯蚓爬来爬去的蠢笨身姿,有时心血来潮,还会恶趣味地抓起几只蚯蚓,跑去吓唬家中年纪最小的女僮。
郭瑾无奈地想,有些人及冠了,却又好像从未成年。
如此躬耕一段时日,左右邻人路过,看到郭瑾投放的蚯蚓与有机肥,总是忍不住好奇停下步伐,向她询问其中奥妙,郭瑾每每皆耐心讲解,事了还会为对方送上一筐蚯蚓,教他如何简单饲养,并投放使用。
邻人为表谢意,常邀她家中做客。一来二去,因为郭瑾所居之所是方圆几里唯一的重顶草庐,人们多习惯称她为重庐先生。
重庐?郭瑾啧啧而叹。
幸好不是蚯蚓先生,否则她会立马表演一个当场去世。
……
事罢已至六月。
是日,郭瑾如往常般前去查看田麦长势,正弯腰查看新出的麦穗,背后恰传来一阵烈烈马蹄响。
不及回身,便有一道浑厚清亮的声音自耳边乍响,“阁下可知艾山距离此处还需多远?又该朝哪个方向赶路?”
艾山?郭瑾疑惑回身,对面的青年身骑高头骏马,腰挎长剑,声姿高畅、意气不凡。单看长相,必也是位意气风发的世家公子。
郭瑾憾然摇头:“在下本非徐州人士,不过避难此处,并不知晓兄台所言艾山何在。”
青年眉宇微紧,似乎一时进退两难。
倒是不远处那位身着粗布麻衣的中年妇人上前解围道:“想必这位郎君定是去寻郑君?”
青年从郭瑾身上移开视线,冲着中年妇人微微颔首。
那妇人含笑接道:“由此处向北行去,不过三里,郎君便能瞧见郑君所居之石屋。”
青年匆忙答是,而后便拍马而起,直直向北行去,顷刻间便隐于远处的雾濛山色里。
郑君又是哪位?
郭瑾见那妇人冲自己温和笑笑,亦跟着拱手而言:“不知夫人所言郑君是何高人?”
那妇人如梦初醒,忙解释道:“先生有所不知,这郑君便是名满天下的硕儒郑玄郑康成,其自去年避难徐州,隐居艾山业已一年有余。”
卧槽槽槽,郑玄?!
就是那位创立了“郑学”,堪称汉代经学集大成者的超级大佬,郑玄?
据说郑玄曾在避难途中,偶遇大批黄巾军,然而黄巾军却对郑玄分外尊崇,“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郑玄的老家高密全县,竟因为郑玄一人,而全数逃过黄巾军抄掠之难。
就连黄巾军都奉之若神的人,郭瑾觉得,自己要是不赶紧抓住机会,狠狠抱住郑玄的大腿,那她就是一个绝世大傻逼。
许是觉得郭瑾神游在外,对面的妇人复出声提议:“重庐先生仁笃高德,乡人无不慨然称颂,先生何不就此机会向郑君求学?”
郭瑾闻声,忙拱手再谢:“夫人肺腑之言,瑾定当从之。”
话罢,便与对方拜别欲回,想着筹备登门拜访事宜。
谁知方才的妇人再次将她唤住:“先生纵马朝南,不过半个时辰,便可及至艾山,山栖迟岩之下有一石屋,郑君便居于此处。”
郭瑾:“……”
她犹记得这位大姐对方才的青年说是向北?
对上郭瑾疑惑的视线,那妇人只狡狯一笑,并不细言,转而折身离去。
此刻正越走越远的孙策:“……”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第56章 吴郡孙策
山光水色, 绿树成阴。
踏着布满青苔的石阶而上,郭瑾遥遥望去,远处青山与碧水接连呼应, 直像要漫到天上去。揩去额角的细汗,郭瑾不由深沉地想,这已是自己第十次拜访郑玄了吧?
郭瑾知道, 大佬总是要高傲难缠一些,就像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才将诸葛亮磨请出山,自己如今可是奔着拜师来的, 既是有求于人,那她就算三十顾茅庐也在所不惜。
正是有此心态, 郭瑾自打第一次吃了闭门羹起, 非但没有泄气, 反倒日复一日地勤快懂事起来。
每次前往艾山拜见郑玄,除去将自己亲手栽种的蔬菜瓜果悉数带些放到郑玄门前, 她还做足了思想功课,将自己每日读书所得恳切摘录, 并趁着拜访之期,一同留到郑玄门前,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度。
皇天不负苦心人。
就在郭瑾死缠烂打的第九次, 郑玄终是被她打动,特地在自家门口放了张粗木小案,案上丢着一块木牍, 大致意思是让她谈谈自己对方今天下之势的看法。
命题作文?
郭瑾想着这可是自己求学大师的高级入场券,须得慎重再慎重才行,这才将木牍收回怀中,即刻回程归家, 昼夜伏案而作。
如此想着,郭瑾忙提笔为自己做好规划。从制作培养基,到温度与湿度调节,再到控制蚯蚓生长周期,以及后期的投放使用,可谓面面俱到。
瞧见自己面前那密密麻麻记满一页的白纸,郭瑾终是长舒一口气。
如今正值192年春天,若是今年实验种田小有所成,那她还来得及奏请陶谦于徐州全境推广,若是事情发展顺利,至少194年的大旱,徐州百姓可以安然度过。
接下来两月,郭瑾便开始了自己两点一线的耕种生活。
每日除却饲养蚯蚓,剩下的时间几乎全数泡在地头上,祢衡起先几日还被蚯蚓吓得花容失色,连续半月下来,便已习惯了蚯蚓爬来爬去的蠢笨身姿,有时心血来潮,还会恶趣味地抓起几只蚯蚓,跑去吓唬家中年纪最小的女僮。
郭瑾无奈地想,有些人及冠了,却又好像从未成年。
如此躬耕一段时日,左右邻人路过,看到郭瑾投放的蚯蚓与有机肥,总是忍不住好奇停下步伐,向她询问其中奥妙,郭瑾每每皆耐心讲解,事了还会为对方送上一筐蚯蚓,教他如何简单饲养,并投放使用。
邻人为表谢意,常邀她家中做客。一来二去,因为郭瑾所居之所是方圆几里唯一的重顶草庐,人们多习惯称她为重庐先生。
重庐?郭瑾啧啧而叹。
幸好不是蚯蚓先生,否则她会立马表演一个当场去世。
……
事罢已至六月。
是日,郭瑾如往常般前去查看田麦长势,正弯腰查看新出的麦穗,背后恰传来一阵烈烈马蹄响。
不及回身,便有一道浑厚清亮的声音自耳边乍响,“阁下可知艾山距离此处还需多远?又该朝哪个方向赶路?”
艾山?郭瑾疑惑回身,对面的青年身骑高头骏马,腰挎长剑,声姿高畅、意气不凡。单看长相,必也是位意气风发的世家公子。
郭瑾憾然摇头:“在下本非徐州人士,不过避难此处,并不知晓兄台所言艾山何在。”
青年眉宇微紧,似乎一时进退两难。
倒是不远处那位身着粗布麻衣的中年妇人上前解围道:“想必这位郎君定是去寻郑君?”
青年从郭瑾身上移开视线,冲着中年妇人微微颔首。
那妇人含笑接道:“由此处向北行去,不过三里,郎君便能瞧见郑君所居之石屋。”
青年匆忙答是,而后便拍马而起,直直向北行去,顷刻间便隐于远处的雾濛山色里。
郑君又是哪位?
郭瑾见那妇人冲自己温和笑笑,亦跟着拱手而言:“不知夫人所言郑君是何高人?”
那妇人如梦初醒,忙解释道:“先生有所不知,这郑君便是名满天下的硕儒郑玄郑康成,其自去年避难徐州,隐居艾山业已一年有余。”
卧槽槽槽,郑玄?!
就是那位创立了“郑学”,堪称汉代经学集大成者的超级大佬,郑玄?
据说郑玄曾在避难途中,偶遇大批黄巾军,然而黄巾军却对郑玄分外尊崇,“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郑玄的老家高密全县,竟因为郑玄一人,而全数逃过黄巾军抄掠之难。
就连黄巾军都奉之若神的人,郭瑾觉得,自己要是不赶紧抓住机会,狠狠抱住郑玄的大腿,那她就是一个绝世大傻逼。
许是觉得郭瑾神游在外,对面的妇人复出声提议:“重庐先生仁笃高德,乡人无不慨然称颂,先生何不就此机会向郑君求学?”
郭瑾闻声,忙拱手再谢:“夫人肺腑之言,瑾定当从之。”
话罢,便与对方拜别欲回,想着筹备登门拜访事宜。
谁知方才的妇人再次将她唤住:“先生纵马朝南,不过半个时辰,便可及至艾山,山栖迟岩之下有一石屋,郑君便居于此处。”
郭瑾:“……”
她犹记得这位大姐对方才的青年说是向北?
对上郭瑾疑惑的视线,那妇人只狡狯一笑,并不细言,转而折身离去。
此刻正越走越远的孙策:“……”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第56章 吴郡孙策
山光水色, 绿树成阴。
踏着布满青苔的石阶而上,郭瑾遥遥望去,远处青山与碧水接连呼应, 直像要漫到天上去。揩去额角的细汗,郭瑾不由深沉地想,这已是自己第十次拜访郑玄了吧?
郭瑾知道, 大佬总是要高傲难缠一些,就像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才将诸葛亮磨请出山,自己如今可是奔着拜师来的, 既是有求于人,那她就算三十顾茅庐也在所不惜。
正是有此心态, 郭瑾自打第一次吃了闭门羹起, 非但没有泄气, 反倒日复一日地勤快懂事起来。
每次前往艾山拜见郑玄,除去将自己亲手栽种的蔬菜瓜果悉数带些放到郑玄门前, 她还做足了思想功课,将自己每日读书所得恳切摘录, 并趁着拜访之期,一同留到郑玄门前,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度。
皇天不负苦心人。
就在郭瑾死缠烂打的第九次, 郑玄终是被她打动,特地在自家门口放了张粗木小案,案上丢着一块木牍, 大致意思是让她谈谈自己对方今天下之势的看法。
命题作文?
郭瑾想着这可是自己求学大师的高级入场券,须得慎重再慎重才行,这才将木牍收回怀中,即刻回程归家, 昼夜伏案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