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页
想着自己今后注定漂泊坎坷的奋斗生涯,郭瑾心生不忍,老生常谈道:“青童若听我的,最近便收拾行装,回阳翟去罢。”
青童见她欲再次撇开自己,也顾不得心中羞郝,急急握住郭瑾的袖角:“公子可是嫌我累赘?”
郭瑾也不挣脱,只任凭她小心翼翼地攥着,“青童无需多想,瑾不过感于天下将乱,颍川物阜民丰,恐难逃劫虏厄运。”
等到董卓进京,西凉兵大肆洗劫雒阳世族,又变本加厉地席卷至雒阳周边地区时,世家遍布的颍川沃土必是首先遭难的一方。
此时若不迁移,那便是在劫难逃了。
郭禧虽不是自己的生父,但好歹对她怜爱有加,就算看在原主的份上,她也不能任由这般年纪的老人家被西凉军侮辱折磨。
思及此处,郭瑾接道:“瑾书信一封,青童若肯回乡代为转达,使我郭氏举族迁往荆蜀一带,瑾自当铭记深恩,来日厚谢。”
原是想让她回家送信?
青童当即叩首称诺,她对自家公子的判断从无疑虑,她就是这般毫无顾忌地相信眼前的端端少年,公子便似书中所谓的人间瑶华一般。
人间自有瑶华馆,何必仍寻弱水船?能追随这样的人,哪怕穷极一生,也是值得的。
既已应允下来,不出三日,郭瑾便已帮她打点好出入雒阳的事宜,然后就着秋高气爽的天气,郭瑾拉着兄长一同来到城郊,亲自为青童送行。
郭瑾道声“珍重”,青童忙自车架上伏跪行礼,待骏马嘶鸣着遥遥远去,青童方如梦初醒般掀开绛色车帘,冲着郭瑾二人的方向拼命挥手道:“公子且等我回来!”
郭瑾笑一笑,即已离开这纷争之地,但凡聪明一点,都不会再搅入这汹涌逆流之中。
祝你此程顺帆顺水,无病无疾,平淡一生。
……
何进死后,何进的部曲疯了般冲入宫内。袁术亦趁机攻入宫城,张让等人携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仓皇出逃。
袁绍更是乘机佯称奉诏,封闭宫门,大肆搜查宦官,无论老幼皆尽杀绝。就在袁绍杀人杀上头的时候,早些时日因为袁绍的提议而被何进征驻上林苑的董卓坐不住了。
眼瞅着京师大乱,自知机不可失的董卓开始举兵向雒阳进发。真是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董卓仆至西郊,便于北邙阪下同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相遇。
简直是天赐的王牌,董卓兴高采烈收下这一神来之礼,直接浩浩荡荡率军进驻了雒阳城。
袁绍傻眼了,郭瑾也傻眼了。
袁绍素见事迟,直到董卓以障眼法将手底下的西凉兵来来回回涌进城中数次,他这才扼腕叹息,深觉为时晚矣,又恐为董卓加害,遂狼狈逃往冀州。
而郭瑾傻眼的却是,二郎不见了。
董卓进京之初,便装模作样地开始广征名士,郭瑾本想着此人心胸狭隘,虽不能接受旁人拒绝之意,但好歹也要互留些颜面,谁知留守京师的荀攸小天使却冲她怒骂几声,说是荀爽被董卓这贼人强制征辟,逃避不得,已被押去平原赴任。
郭瑾:“……”
这是要么死要么工作的节奏啊喂!
深觉装病在强盗思维的董卓这里明显行不通了,郭瑾与郭嘉商议许久,两人规划之后,终是敲定了徐州此地。
徐州沃野千里、风调雨顺。在曹老板打着为父报仇的名义大肆攻掠徐州一带之前,陶谦任人推行屯田制,此处可谓是百姓富足、州里相附。
在这里尝试推行自己的新型农业理念,显然是再适合不过了。
可就在郭瑾卷起行李,又磨好佩剑,并把马厩中的快马喂得心满意足时,郭瑾后知后觉地发现,二郎不见了?!
任她寻遍郭府,又与郭嘉分头拜访了祢衡与荀攸府中,甚至连曹昂处都不死心地缠问了几遍。
都没有,就似凭空消失一般。
郭瑾彻底慌了,拼命回忆着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可任她如何努力,脑中仍是一点印象都没有。见郭瑾失了理智般日日出府寻找二郎,郭嘉心有不忍,也不劝阻,只日日随在她身后。
时间一长,郭瑾心中的念头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个不停。
二郎他……莫非遭难了?
想着最近雒阳城中流传的西凉军恶行,郭瑾只觉浑身冰凉,他不过是个未满十岁的孩子,到底是怎样的丧心病狂,要这般针对一个毫无还手之力的孩童?
这不是禽兽又是什么?
中平六年(189)九月,董卓妄行废立之事,拥立刘协登基,是为“献帝”。不消两日,何太后被毒杀身亡。
由于二郎失踪的缘故,原本定于中平六年九月份便要跑路徐州一事,竟直接拖到了年后二月。
初平元年二月,董卓迫于袁绍联军之胁,竟开始蛮横强迫迁都。郭瑾没有等来二郎的消息,只得被迫登上早便备好的车架,计划赶在武力驱赶之前安全出城而去。
雒阳城内一片狼藉,东倒西歪的摊贩上,撒落着七零八落的瓜果时蔬。
郭瑾掀开布帘遥遥远望,身后的雒阳宫城火光冲天,一时间妇孺尖叫声、嘈杂争闹声与铁甲烈烈声不绝于耳,滚滚乌烟笼罩整个京师,郭瑾瞧见已经不见其形的巍峨宫殿,心中突然就有些难过。
两宫起火、雒阳大乱,挖陵盗墓、恶行难堪。这一刻的雒阳,就如世界末日一般。
青童见她欲再次撇开自己,也顾不得心中羞郝,急急握住郭瑾的袖角:“公子可是嫌我累赘?”
郭瑾也不挣脱,只任凭她小心翼翼地攥着,“青童无需多想,瑾不过感于天下将乱,颍川物阜民丰,恐难逃劫虏厄运。”
等到董卓进京,西凉兵大肆洗劫雒阳世族,又变本加厉地席卷至雒阳周边地区时,世家遍布的颍川沃土必是首先遭难的一方。
此时若不迁移,那便是在劫难逃了。
郭禧虽不是自己的生父,但好歹对她怜爱有加,就算看在原主的份上,她也不能任由这般年纪的老人家被西凉军侮辱折磨。
思及此处,郭瑾接道:“瑾书信一封,青童若肯回乡代为转达,使我郭氏举族迁往荆蜀一带,瑾自当铭记深恩,来日厚谢。”
原是想让她回家送信?
青童当即叩首称诺,她对自家公子的判断从无疑虑,她就是这般毫无顾忌地相信眼前的端端少年,公子便似书中所谓的人间瑶华一般。
人间自有瑶华馆,何必仍寻弱水船?能追随这样的人,哪怕穷极一生,也是值得的。
既已应允下来,不出三日,郭瑾便已帮她打点好出入雒阳的事宜,然后就着秋高气爽的天气,郭瑾拉着兄长一同来到城郊,亲自为青童送行。
郭瑾道声“珍重”,青童忙自车架上伏跪行礼,待骏马嘶鸣着遥遥远去,青童方如梦初醒般掀开绛色车帘,冲着郭瑾二人的方向拼命挥手道:“公子且等我回来!”
郭瑾笑一笑,即已离开这纷争之地,但凡聪明一点,都不会再搅入这汹涌逆流之中。
祝你此程顺帆顺水,无病无疾,平淡一生。
……
何进死后,何进的部曲疯了般冲入宫内。袁术亦趁机攻入宫城,张让等人携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仓皇出逃。
袁绍更是乘机佯称奉诏,封闭宫门,大肆搜查宦官,无论老幼皆尽杀绝。就在袁绍杀人杀上头的时候,早些时日因为袁绍的提议而被何进征驻上林苑的董卓坐不住了。
眼瞅着京师大乱,自知机不可失的董卓开始举兵向雒阳进发。真是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董卓仆至西郊,便于北邙阪下同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相遇。
简直是天赐的王牌,董卓兴高采烈收下这一神来之礼,直接浩浩荡荡率军进驻了雒阳城。
袁绍傻眼了,郭瑾也傻眼了。
袁绍素见事迟,直到董卓以障眼法将手底下的西凉兵来来回回涌进城中数次,他这才扼腕叹息,深觉为时晚矣,又恐为董卓加害,遂狼狈逃往冀州。
而郭瑾傻眼的却是,二郎不见了。
董卓进京之初,便装模作样地开始广征名士,郭瑾本想着此人心胸狭隘,虽不能接受旁人拒绝之意,但好歹也要互留些颜面,谁知留守京师的荀攸小天使却冲她怒骂几声,说是荀爽被董卓这贼人强制征辟,逃避不得,已被押去平原赴任。
郭瑾:“……”
这是要么死要么工作的节奏啊喂!
深觉装病在强盗思维的董卓这里明显行不通了,郭瑾与郭嘉商议许久,两人规划之后,终是敲定了徐州此地。
徐州沃野千里、风调雨顺。在曹老板打着为父报仇的名义大肆攻掠徐州一带之前,陶谦任人推行屯田制,此处可谓是百姓富足、州里相附。
在这里尝试推行自己的新型农业理念,显然是再适合不过了。
可就在郭瑾卷起行李,又磨好佩剑,并把马厩中的快马喂得心满意足时,郭瑾后知后觉地发现,二郎不见了?!
任她寻遍郭府,又与郭嘉分头拜访了祢衡与荀攸府中,甚至连曹昂处都不死心地缠问了几遍。
都没有,就似凭空消失一般。
郭瑾彻底慌了,拼命回忆着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可任她如何努力,脑中仍是一点印象都没有。见郭瑾失了理智般日日出府寻找二郎,郭嘉心有不忍,也不劝阻,只日日随在她身后。
时间一长,郭瑾心中的念头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个不停。
二郎他……莫非遭难了?
想着最近雒阳城中流传的西凉军恶行,郭瑾只觉浑身冰凉,他不过是个未满十岁的孩子,到底是怎样的丧心病狂,要这般针对一个毫无还手之力的孩童?
这不是禽兽又是什么?
中平六年(189)九月,董卓妄行废立之事,拥立刘协登基,是为“献帝”。不消两日,何太后被毒杀身亡。
由于二郎失踪的缘故,原本定于中平六年九月份便要跑路徐州一事,竟直接拖到了年后二月。
初平元年二月,董卓迫于袁绍联军之胁,竟开始蛮横强迫迁都。郭瑾没有等来二郎的消息,只得被迫登上早便备好的车架,计划赶在武力驱赶之前安全出城而去。
雒阳城内一片狼藉,东倒西歪的摊贩上,撒落着七零八落的瓜果时蔬。
郭瑾掀开布帘遥遥远望,身后的雒阳宫城火光冲天,一时间妇孺尖叫声、嘈杂争闹声与铁甲烈烈声不绝于耳,滚滚乌烟笼罩整个京师,郭瑾瞧见已经不见其形的巍峨宫殿,心中突然就有些难过。
两宫起火、雒阳大乱,挖陵盗墓、恶行难堪。这一刻的雒阳,就如世界末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