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L的接球跑动路线错综复杂,堪比棋局。
首先必须区分档数,一档、二档、三档,还是强打四档;短码数还是长码数,亦或者是犯规之后面临超长码数?
其次必须区分球员的比赛风格,擅长密集区域寻找空档还是甩开防守球员制造空档;擅长面对面的贴身强打还是以绝对速度形成优势;擅长自己制造机会还是依赖队友拆挡;擅长阵地战还是运动战?
诸如此类等等。
也正是得益于如此丰富又如此多样的接球跑动路线,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球员都能在职业联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最重要的,还是主教练如何利用战术布局来挖掘球队的进攻火力,这也是橄榄球的魅力之一。
不过,在NCAA,战术则相对没有那么复杂。
NCAA的进攻战术同样拥有自己的战术体系和特色,但整体而言,更加依赖球员天赋,战术体系很有可能因为一名天才球员而发生重心转移。
比如说,大学球队挖掘到了一名天赋超群的跑卫,那么球队战术就可能将围绕着这名跑卫来全面打造,全然不顾现在NFL职业联盟的整体趋势都正在朝传球倾斜;更加不像职业球队那样围绕着主教练的战术体系和核心四分卫来打造球队。
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却不是“绝对”。
最典型的范例就是“无聚商进攻”。
橄榄球是一项回合制运动,每一次攻防开始之前,双方都拥有四十秒的战术布置调整时间,主动权掌握在进攻组一侧,四分卫将队友们聚集起来传达教练战术,这被称为“聚商”;而“无聚商进攻”就是一种跳过聚商环节的进攻方式。
因为省略了聚商环节,这也就意味着教练组的战术无法传达到球员身上,指挥权也就落在了四分卫肩膀上;并且,四分卫和队友们也没有沟通时间,全然凭借着日常的默契和球员的自身能力来完成进攻。
简单来说,就是随机应变。
在高强度高对抗高智商的职业橄榄球赛场,这被认为是“非常冒险”的举动,因为缺少战术布局也就等于进攻组放弃自己的主动权,本来就处于随机应变位置的防守组反而能够提前嗅到危机,扼杀进攻。
最初,“无聚商进攻”是在NCAA赛场兴起——简化战术、依靠天赋、相信直觉,这将大学赛场的天赋属性发挥到了极致;但这一战术却被认为在NFL是行不通的,“因为防守组能够轻松地压制住对手”。
其中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控制权。
“无聚商进攻”,也就意味着教练组必须将临场指挥权交给四分卫,这不仅可能会架空教练组的权力;但同时比赛一旦出现问题,黑锅就由教练来背,而不是四分卫——没有人希望把自己命运的主动权交出去。
但是,2013年到2015年,俄勒冈大学的主教练奇普凯利(ChipKelly)前往NFL的费城老鹰担任主教练,他就大胆地将“无聚商进攻”带到了职业赛场,并且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连续两个赛季率领球队杀入季后赛,同时还让籍籍无名的四分卫尼克福尔斯(NikcFoles)大放异彩,闪耀全联盟。
奇普凯利的成功,迫使联盟教练组不得不开始正视“无聚商进攻”,随后,他们意识到,如果四分卫的防守阅读足够准确、战局判断足够清晰、传球出手足够果断,那么“无聚商进攻”就能够尽可能加快进攻节奏,把整个比赛状况纳入进攻组最熟悉最擅长最喜欢的模式,水银泻地式地一举击溃防守组。
后来,“无聚商进攻”在NFL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四分卫的地位——那些能够熟悉运用无聚商进攻完成致命一击的,无一不是顶尖四分卫,这也意味着四分卫的战术位置越发凸显出来。
不过,此类进攻战术过度依赖球员能力,尤其是四分卫能力,当变化被识破之后,职业联盟的防守强度就如同此前预料的一般,逐渐占据上风,轻而易举就能够掌控局面——毕竟顶级四分卫可遇而不可求,奇普凯利的神奇光环也就被打破了。
离开费城老鹰之后,奇普又前往旧金山49人担任了一年主教练,两胜十四负的糟糕战绩让他直接失业,赋闲在家一年之后,又回到了NCAA赛场,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主教练。
按照历史发展轨迹来看,“无聚商进攻”现在就已经出现在了NCAA赛场,但暂时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战术概念,一直等到2009年、2010年前后,整个战术体系才完全成型,进而从NCAA流传到NFL之中。
现在,陆一奇就准备在堪萨斯州立大学建立“无聚商进攻”体系。
和防守组一样,陆一奇必须在短时间之内,为球队战术注入更多活力,却又尽可能避免大刀阔斧地改变战术框架而导致球员们糊里糊涂地迷失自我,经过深思熟虑,他认为,这就是最适合野猫队现阶段的进攻战术选择。
更何况,正如上面所述,即使是同样的“无聚商进攻”,在NFL和NCAA也还是有所区别的。
放在大学赛场之上,整个战术体系就简单许多,外接手和近端锋的比赛风格与个人能力都没有详细具体的划分,更多时候就是在训练过程中,由进攻组教练制定出跑动路线套路,然后让球员们反反复复地练习,真正地形成一种本能,烙印在身体里;投入正式比赛之中,不管是谁,球员只需按照套路跑动,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即可。
在时间有限、球员能力有限、战术变动框架有限的情况下,陆一奇相信,这就是短时间之内能够立竿见影的最佳选项。
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野猫队球员们的理解能力与执行效果,与陆一奇期待之中的画面,还是有着明显差距。
“班克斯,右侧内切的时候,需要注意队友,队友!直线前冲就卡住了对方的路线,那不就是撞车了吗?”
“墨菲!墨菲!停下!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当四分卫选择假跑真传的时候,你需要率先内切内切内切!明白吗?内切!内切结束之后,再根据自己周围的状况作出判断和选择,但没有内切,你就无法为队友掩护!”
“停下!停停停!那谁!夸勒斯!对,夸勒斯,回忆一下,33号路线是什么?是的,前冲回跑横向扯动,那么,你的回跑呢?回跑呢?前冲停步横向扯动,这是32号路线!现在我需要回跑,你必须回跑,否则四分卫的传球是找不到你的。因为他没有时间慢慢观察,然后再做出调整!回跑,明白吗?”
“不,不不不不不,尼尔森,前冲!前冲起来!你必须把脚步冲刺起来,不要停下!冲出十五码之后再控制脚步观察防守,明白吗?前十五码之内,把速度完全爆发出来,以绝对速度来反超防守球员。”
“不,不对,不对,还是不对,重来一遍!”
首先必须区分档数,一档、二档、三档,还是强打四档;短码数还是长码数,亦或者是犯规之后面临超长码数?
其次必须区分球员的比赛风格,擅长密集区域寻找空档还是甩开防守球员制造空档;擅长面对面的贴身强打还是以绝对速度形成优势;擅长自己制造机会还是依赖队友拆挡;擅长阵地战还是运动战?
诸如此类等等。
也正是得益于如此丰富又如此多样的接球跑动路线,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球员都能在职业联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最重要的,还是主教练如何利用战术布局来挖掘球队的进攻火力,这也是橄榄球的魅力之一。
不过,在NCAA,战术则相对没有那么复杂。
NCAA的进攻战术同样拥有自己的战术体系和特色,但整体而言,更加依赖球员天赋,战术体系很有可能因为一名天才球员而发生重心转移。
比如说,大学球队挖掘到了一名天赋超群的跑卫,那么球队战术就可能将围绕着这名跑卫来全面打造,全然不顾现在NFL职业联盟的整体趋势都正在朝传球倾斜;更加不像职业球队那样围绕着主教练的战术体系和核心四分卫来打造球队。
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却不是“绝对”。
最典型的范例就是“无聚商进攻”。
橄榄球是一项回合制运动,每一次攻防开始之前,双方都拥有四十秒的战术布置调整时间,主动权掌握在进攻组一侧,四分卫将队友们聚集起来传达教练战术,这被称为“聚商”;而“无聚商进攻”就是一种跳过聚商环节的进攻方式。
因为省略了聚商环节,这也就意味着教练组的战术无法传达到球员身上,指挥权也就落在了四分卫肩膀上;并且,四分卫和队友们也没有沟通时间,全然凭借着日常的默契和球员的自身能力来完成进攻。
简单来说,就是随机应变。
在高强度高对抗高智商的职业橄榄球赛场,这被认为是“非常冒险”的举动,因为缺少战术布局也就等于进攻组放弃自己的主动权,本来就处于随机应变位置的防守组反而能够提前嗅到危机,扼杀进攻。
最初,“无聚商进攻”是在NCAA赛场兴起——简化战术、依靠天赋、相信直觉,这将大学赛场的天赋属性发挥到了极致;但这一战术却被认为在NFL是行不通的,“因为防守组能够轻松地压制住对手”。
其中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控制权。
“无聚商进攻”,也就意味着教练组必须将临场指挥权交给四分卫,这不仅可能会架空教练组的权力;但同时比赛一旦出现问题,黑锅就由教练来背,而不是四分卫——没有人希望把自己命运的主动权交出去。
但是,2013年到2015年,俄勒冈大学的主教练奇普凯利(ChipKelly)前往NFL的费城老鹰担任主教练,他就大胆地将“无聚商进攻”带到了职业赛场,并且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连续两个赛季率领球队杀入季后赛,同时还让籍籍无名的四分卫尼克福尔斯(NikcFoles)大放异彩,闪耀全联盟。
奇普凯利的成功,迫使联盟教练组不得不开始正视“无聚商进攻”,随后,他们意识到,如果四分卫的防守阅读足够准确、战局判断足够清晰、传球出手足够果断,那么“无聚商进攻”就能够尽可能加快进攻节奏,把整个比赛状况纳入进攻组最熟悉最擅长最喜欢的模式,水银泻地式地一举击溃防守组。
后来,“无聚商进攻”在NFL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四分卫的地位——那些能够熟悉运用无聚商进攻完成致命一击的,无一不是顶尖四分卫,这也意味着四分卫的战术位置越发凸显出来。
不过,此类进攻战术过度依赖球员能力,尤其是四分卫能力,当变化被识破之后,职业联盟的防守强度就如同此前预料的一般,逐渐占据上风,轻而易举就能够掌控局面——毕竟顶级四分卫可遇而不可求,奇普凯利的神奇光环也就被打破了。
离开费城老鹰之后,奇普又前往旧金山49人担任了一年主教练,两胜十四负的糟糕战绩让他直接失业,赋闲在家一年之后,又回到了NCAA赛场,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主教练。
按照历史发展轨迹来看,“无聚商进攻”现在就已经出现在了NCAA赛场,但暂时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战术概念,一直等到2009年、2010年前后,整个战术体系才完全成型,进而从NCAA流传到NFL之中。
现在,陆一奇就准备在堪萨斯州立大学建立“无聚商进攻”体系。
和防守组一样,陆一奇必须在短时间之内,为球队战术注入更多活力,却又尽可能避免大刀阔斧地改变战术框架而导致球员们糊里糊涂地迷失自我,经过深思熟虑,他认为,这就是最适合野猫队现阶段的进攻战术选择。
更何况,正如上面所述,即使是同样的“无聚商进攻”,在NFL和NCAA也还是有所区别的。
放在大学赛场之上,整个战术体系就简单许多,外接手和近端锋的比赛风格与个人能力都没有详细具体的划分,更多时候就是在训练过程中,由进攻组教练制定出跑动路线套路,然后让球员们反反复复地练习,真正地形成一种本能,烙印在身体里;投入正式比赛之中,不管是谁,球员只需按照套路跑动,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即可。
在时间有限、球员能力有限、战术变动框架有限的情况下,陆一奇相信,这就是短时间之内能够立竿见影的最佳选项。
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野猫队球员们的理解能力与执行效果,与陆一奇期待之中的画面,还是有着明显差距。
“班克斯,右侧内切的时候,需要注意队友,队友!直线前冲就卡住了对方的路线,那不就是撞车了吗?”
“墨菲!墨菲!停下!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当四分卫选择假跑真传的时候,你需要率先内切内切内切!明白吗?内切!内切结束之后,再根据自己周围的状况作出判断和选择,但没有内切,你就无法为队友掩护!”
“停下!停停停!那谁!夸勒斯!对,夸勒斯,回忆一下,33号路线是什么?是的,前冲回跑横向扯动,那么,你的回跑呢?回跑呢?前冲停步横向扯动,这是32号路线!现在我需要回跑,你必须回跑,否则四分卫的传球是找不到你的。因为他没有时间慢慢观察,然后再做出调整!回跑,明白吗?”
“不,不不不不不,尼尔森,前冲!前冲起来!你必须把脚步冲刺起来,不要停下!冲出十五码之后再控制脚步观察防守,明白吗?前十五码之内,把速度完全爆发出来,以绝对速度来反超防守球员。”
“不,不对,不对,还是不对,重来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