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拱手道:“都安排下去了。”
天是淡淡的青色,下合着墨绿、浅绿层层浸染的青山黛树。天地交会间留有一道窄窄缝隙,内藏着乾坤万物,十丈软红。元朗目送着那人车的马被缝隙吞没,薄唇抿紧,转身走下城楼。
这是唐挽十几年来第一次离开京城。马车沿着平坦官道达达而行,两侧景物飞速变换。唐挽看着车窗外向后退去的屋舍、良田,还有田地中辛勤劳作着的百姓们,忽从心中激起一阵激荡之情。
唐挽原计划沿着她当初上任苏州时的那条路线下江南。可卢凌霄却说什么也不愿路过苏州,于是他们只能走新开通的胶莱运河。一路水道畅通,到达浙江境内,已是十日之后了。
让唐挽欣慰的是,这一路上所经府县十余个,没有一个地方长官大肆招待,行奉承之事。可见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大庸的吏治已渐渐清澈起来。
藏污纳垢之处自然还会有,但廉洁奉公已成主流。这便是新法的成果。
“下官江浙总督谢昭,见过唐公。”
驿官门前,前来迎接的当地官员列作两排。唐挽下了马车,拱手见礼:“诸公辛苦。”
“唐公辛苦,”谢昭道,“快请入内。”
这谢昭已近不惑之年,眉眼气度,竟果真与元朗有几分相似。世家门楣之下教养出来的子弟,终究与常人不同。
谢昭陪着唐挽一起,在官驿用了午饭。菜上桌时,唐挽特意观察,见是四菜一汤,符合规制,便也吃得放心。谢昭是翰林党人,唐挽原还想着是否要将自己代元朗前来视察的关系吐露一二。未曾想他对待唐挽却无丝毫保留,将织造园建立的计划和盘托出,还邀请唐挽下午一同去附近的织造工坊参观。
自江南建区的国策施行之后,余杭附近已成了生丝生产的集中地,吸引了不少丝绸商人来此就近建立工坊。今日他们参观的是其中最大的一家。上百台织机同时运作,工坊内坐满了工人,却不闻人声,唯有机器吱吱呀呀的声响。
唐挽被这场面震撼了,缓步穿行其中,问身边的谢昭道:“这样的工坊,一年产量能有多少?”
谢昭答道:“每年可产丝绸十五万匹。这样规模的工坊,本地共有四家。”
四家,每家十五万匹,加起来就是六十万匹。唐挽想起来之前听冯晋阳说起,南阳商人仅一个订单就要五十万匹。于是问道:“够用么?”
谢昭说道:“除了外商的订单之外,还要供给本地的市场和宫廷用度。所以我们的织造规模急需提升。”
唐挽点点头,道:“不能只重规模,更重要的是效率。土地就这么多,若都养了桑树,还如何种粮食呢?粮食自足是朝廷稳定的第一要务。要多想办法,在有限的土地上取得更多的收获。”
眼下虽然盛世太平,可朝廷却必须时刻做好开战的准备。什么都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只有粮食不行。国库的粮食必须自足。
“唐阁老说的是,”谢昭道,“此处还有一件宝物,想请唐阁老一观。”
唐挽挑眉:“什么宝物?”
谢昭含笑道:“能使丝绸产量翻倍的宝物。”
第191章
工坊的老板在前面带路, 引着唐挽和谢昭来到后堂。后堂内一应的红木家具, 装饰摆设清新雅致。老板命人煮上茶,请唐挽和谢昭小坐, 自己下去准备了。
“这位崔老板可不是一般的平头百姓。他的身上有举人的功名。”谢昭喝着茶, 向唐挽介绍道。
“哦?”唐挽挑眉,“那他为何不去参加会试?”
谢昭笑道:“我也曾问过他,大好的年华何不去求取功名。你道他说什么?”
“说什么?”
“功名如浮云,还是真金白银更实在些。”
唐挽哑然失笑。从来读书人都是重名而轻利, 即便心里爱财爱得紧,表面上也都要做出一副是金钱如粪土的样子。倒是少见如崔老板这样, 堂而皇之地将“利”字宣之于口的。
两人笑过一阵, 唐挽说道:“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崔老板能将自家产业经营得如此红火, 不给官府添麻烦不说, 还帮着养活了这么多工人,已是大善。”
谢昭眸色一亮,道:“唐公所言甚是。”
说话间,崔老板已经回来了,说是“宝物”已经准备好了,请他们二人往后院去。
后院里有一间小房子。刚走到门外, 便可听到里面传来吱吱呀呀的声音。崔老板上前将房门打开, 只见屋子正中摆着一张硕大的织机, 一个工人正在背后操作。说是织机也不像, 四周延伸出八个錠子, 像是蜘蛛的八只脚。机器下另有一个巨大的齿轮,齿轮连带着两张脚踏板,正在工人的蹬动下飞速旋转,
唐挽对丝绸织造的工序并不熟悉,故而问道:“这是什么?”
崔老板躬身答道:“回大人,这是缫丝机。”
崔老板继续解释道:“蚕茧变成生丝,需要经历的一个沸水化胶的步骤,便是缫丝,八根蚕绪绞为一缕丝线。往常一个工人一天下来也不过缫丝半斤。这缫丝机利用齿轮带动,一个工人可同时处理十六绪,则一天之内生丝的产量就翻了一倍。”
唐挽虽不知其中工艺,可崔老板的话她听懂了。按照先前一年六十万匹丝绸的量来计算,翻一倍便是一百二十万匹。这样的贸易量,外商的财富便可大量流入中原。
天是淡淡的青色,下合着墨绿、浅绿层层浸染的青山黛树。天地交会间留有一道窄窄缝隙,内藏着乾坤万物,十丈软红。元朗目送着那人车的马被缝隙吞没,薄唇抿紧,转身走下城楼。
这是唐挽十几年来第一次离开京城。马车沿着平坦官道达达而行,两侧景物飞速变换。唐挽看着车窗外向后退去的屋舍、良田,还有田地中辛勤劳作着的百姓们,忽从心中激起一阵激荡之情。
唐挽原计划沿着她当初上任苏州时的那条路线下江南。可卢凌霄却说什么也不愿路过苏州,于是他们只能走新开通的胶莱运河。一路水道畅通,到达浙江境内,已是十日之后了。
让唐挽欣慰的是,这一路上所经府县十余个,没有一个地方长官大肆招待,行奉承之事。可见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大庸的吏治已渐渐清澈起来。
藏污纳垢之处自然还会有,但廉洁奉公已成主流。这便是新法的成果。
“下官江浙总督谢昭,见过唐公。”
驿官门前,前来迎接的当地官员列作两排。唐挽下了马车,拱手见礼:“诸公辛苦。”
“唐公辛苦,”谢昭道,“快请入内。”
这谢昭已近不惑之年,眉眼气度,竟果真与元朗有几分相似。世家门楣之下教养出来的子弟,终究与常人不同。
谢昭陪着唐挽一起,在官驿用了午饭。菜上桌时,唐挽特意观察,见是四菜一汤,符合规制,便也吃得放心。谢昭是翰林党人,唐挽原还想着是否要将自己代元朗前来视察的关系吐露一二。未曾想他对待唐挽却无丝毫保留,将织造园建立的计划和盘托出,还邀请唐挽下午一同去附近的织造工坊参观。
自江南建区的国策施行之后,余杭附近已成了生丝生产的集中地,吸引了不少丝绸商人来此就近建立工坊。今日他们参观的是其中最大的一家。上百台织机同时运作,工坊内坐满了工人,却不闻人声,唯有机器吱吱呀呀的声响。
唐挽被这场面震撼了,缓步穿行其中,问身边的谢昭道:“这样的工坊,一年产量能有多少?”
谢昭答道:“每年可产丝绸十五万匹。这样规模的工坊,本地共有四家。”
四家,每家十五万匹,加起来就是六十万匹。唐挽想起来之前听冯晋阳说起,南阳商人仅一个订单就要五十万匹。于是问道:“够用么?”
谢昭说道:“除了外商的订单之外,还要供给本地的市场和宫廷用度。所以我们的织造规模急需提升。”
唐挽点点头,道:“不能只重规模,更重要的是效率。土地就这么多,若都养了桑树,还如何种粮食呢?粮食自足是朝廷稳定的第一要务。要多想办法,在有限的土地上取得更多的收获。”
眼下虽然盛世太平,可朝廷却必须时刻做好开战的准备。什么都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只有粮食不行。国库的粮食必须自足。
“唐阁老说的是,”谢昭道,“此处还有一件宝物,想请唐阁老一观。”
唐挽挑眉:“什么宝物?”
谢昭含笑道:“能使丝绸产量翻倍的宝物。”
第191章
工坊的老板在前面带路, 引着唐挽和谢昭来到后堂。后堂内一应的红木家具, 装饰摆设清新雅致。老板命人煮上茶,请唐挽和谢昭小坐, 自己下去准备了。
“这位崔老板可不是一般的平头百姓。他的身上有举人的功名。”谢昭喝着茶, 向唐挽介绍道。
“哦?”唐挽挑眉,“那他为何不去参加会试?”
谢昭笑道:“我也曾问过他,大好的年华何不去求取功名。你道他说什么?”
“说什么?”
“功名如浮云,还是真金白银更实在些。”
唐挽哑然失笑。从来读书人都是重名而轻利, 即便心里爱财爱得紧,表面上也都要做出一副是金钱如粪土的样子。倒是少见如崔老板这样, 堂而皇之地将“利”字宣之于口的。
两人笑过一阵, 唐挽说道:“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崔老板能将自家产业经营得如此红火, 不给官府添麻烦不说, 还帮着养活了这么多工人,已是大善。”
谢昭眸色一亮,道:“唐公所言甚是。”
说话间,崔老板已经回来了,说是“宝物”已经准备好了,请他们二人往后院去。
后院里有一间小房子。刚走到门外, 便可听到里面传来吱吱呀呀的声音。崔老板上前将房门打开, 只见屋子正中摆着一张硕大的织机, 一个工人正在背后操作。说是织机也不像, 四周延伸出八个錠子, 像是蜘蛛的八只脚。机器下另有一个巨大的齿轮,齿轮连带着两张脚踏板,正在工人的蹬动下飞速旋转,
唐挽对丝绸织造的工序并不熟悉,故而问道:“这是什么?”
崔老板躬身答道:“回大人,这是缫丝机。”
崔老板继续解释道:“蚕茧变成生丝,需要经历的一个沸水化胶的步骤,便是缫丝,八根蚕绪绞为一缕丝线。往常一个工人一天下来也不过缫丝半斤。这缫丝机利用齿轮带动,一个工人可同时处理十六绪,则一天之内生丝的产量就翻了一倍。”
唐挽虽不知其中工艺,可崔老板的话她听懂了。按照先前一年六十万匹丝绸的量来计算,翻一倍便是一百二十万匹。这样的贸易量,外商的财富便可大量流入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