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联璧合 作者:泊烟
汉帝沉默了一下,缓缓说道:“撑了这些时日,也是不易了。先帝当初让魏国公出镇青州,就是为了防杨守贞这些人,倒不想将他置于如此险境。传令都承旨给使相发个诏令,务必将魏国公平安救出。”
“是。”宦官应了声。
汉帝去了李太后的宫中请安。李太后穿深色翟服,头戴凤冠,正倚在黄梨木雕刻莲纹凤鸾的榻上闭目养神。她用手轻垂着胸口,年近五十,脸上却无任何老态,皮肤光洁亮丽,犹如三十出头的妇人。太医跪在塌旁为她诊治,见汉帝进来,连忙行礼。
汉帝命他平身,自己也向李太后行礼。李太后神色平淡,眼睛也不睁,只叫宫女搬了杌子来给汉帝坐。
“太后的身体如何?”汉帝问太医。
太医恭敬地回道:“太后的凤体无恙,只……心绞痛乃是沉疴痼疾,微臣和太医院也是束手无策,只能用药慢慢调养着。”
汉帝皱起眉头,想训斥几句,李太后开口道:“皇上不用为难太医,哀家这是老毛病了,撑到几时便是几时。”
汉帝挥了下手,太医便躬身退下去了。
李太后扶着宫女坐起来,扶了扶发饰,抬眼看向汉帝。她对这个儿子的感情很复杂。因为他年纪最小,自出生便被众人宠着,没有受过正统的帝王教育。他上面本还有一个兄长封为魏王,贤达谦和,聪敏上进,极讨先帝的喜欢。可惜,魏王青年而薨,先帝忽然病重不起,连遗诏都来不及写,只托付了几个重臣,便撒手而去。
继位之初,汉帝还偶听李太后所言,只不过他从小就贪玩好逸,渐渐地不胜其烦。之后行事越发乖张,连李太后也管不住。每当有先帝遗臣跑到她这儿来告状哭诉,她心痛无奈之余,便想起先帝和魏王。幼子到底是不成器,端看他对萧毅等大臣的态度便叫人心寒。
但汉帝临危受命,身边虎狼环饲,他战战兢兢,举步维艰,又谈何容易。
“听说皇上没有封赏打赢契丹的萧军使?”李太后的口气十分寻常,为了不引汉帝反感,并没摆出规劝的态度。
汉帝的神色果然不太好,扯了下嘴角回道:“朕已经进封他为东京留守,是使相说东征要带他左右,这才作罢。又是谁到母后这里来嚼舌根了?刘寅?王汾?”
李太后叹道:“知道皇上不爱听,但作为母亲,大汉的太后,我也少不得要说两句。萧家父子这么多年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有他们在,大汉江山才可永固。皇上莫要做让忠臣良将寒心之事啊。”
汉帝这两年,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些话。萧毅父子功高这固然是事实,他却不想听旁人一遍遍地敲打提醒,哪怕这个人是他的母亲也不行。他站起来,面容低垂,看不清表情:“母后说的,朕都听见了。朕还要去上朝,先告退了。”说完,便行礼,大步走了出去。
李太后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暗暗摇了摇头。自汉帝继位以来,母子生分。她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只不过他这么一意孤行下去,早晚会失尽人心,到时候,先帝留下的江山……李太后觉得心口又隐隐作痛,复躺回了榻上。若是魏王没有早薨就好了。魏王若在,先帝也不会因过分悲痛而突然离世,江山也不用压在这么小的孩子肩上。
说到底,怪不得任何人。都是天意弄人。
这时,宦官低头跑进来,轻声道:“太后,魏国公府的二小姐求见。”
***
顾慎之到达京城的时候,韦懋恰好还未离开。韦姌收到消息,便立刻订了归云楼的雅间,与顾慎之约好见面。
顾慎之先到,坐在雅间里头饮茶。他戴着圆翅幞头,一身檀色圆领长袍,神色清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位微服民间的大人。小二上了茶之后,又殷勤地询问顾慎之还要不要再来些茶点,顾慎之摆摆手谢绝了。
京城不愧有天家气象,这楼底下的汴河繁华忙碌,舟船往来不休,人声嘈杂。但顾慎之天生喜欢清静,这热闹都吵得他有些头疼了。
“三叔公。”身后有人叫了一声,顾慎之转过头,见韦姌走进来,刚把帏帽摘下。一段时日不见,她的皮肤晶莹玉润,眉眼妩媚生辉,还有了独属于妇人的那种韵致。像被放在花房里头精心培育照顾的娇花,比在邺都初见之时,明艳亮烈了许多。想必这一切,萧铎功不可没。
他一时失神,直到韦懋开口叫道:“慎之。”
顾慎之起身一礼:“大祭司。”
“你我之间,直呼姓名就可以,不用客气。”韦懋与顾慎之也是多年未见了。小时候同在林桃手底下学医,林桃便总是夸赞顾慎之天赋极高,将来的造诣不在她之下。后来林桃辞世,没两年顾慎之也离开了九黎,出外闯荡。他们之间偶有书信往来,也并不觉得陌生。
韦姌坐下来,装作不高兴道:“阿哥要我叫三叔公,自己却直呼他姓名,这样我岂不是很吃亏?”
韦懋大笑起来,手指着顾慎之道:“说真的,这家伙性格古怪,我当初虽给了你神思香,却没把握他会帮你。所以你客气些总是没有错的。现在要你叫他的名字,你也叫不惯了吧?”
“为何叫不惯?”韦姌酝酿了下,朝着空气叫道,“顾慎之!”
韦懋敲了敲桌子:“没大没小。”
韦姌自己也觉得怪怪的,笑了笑:“的确是叫不惯,总觉得不顺口。还是叫三叔公比较顺口。”
兄妹俩在旁边谈笑,顾慎之低头倒茶,方才闻听她叫自己名字,手一抖,茶水便溅起几滴在袖子上。那柔柔软软的声线钻入耳朵里,犹如扑面而来的细雨微风,身心俱是说不出的畅快。他不动声色地继续倒茶,也没说话,只是心中久久无法平静。
“对了,你们说韦妡通过了火棘仪式,成为了先知?”顾慎之将那杯几乎满溢的茶杯轻轻推到旁边,取了新杯子重新倒茶。
韦姌看着他的动作,点头道:“正是。阿哥说几个长老和阿爹都是见证人。但我从前与她在一起时,从未听她说过有什么预知的能力。此事,三叔公怎么看?”
顾慎之的父母是九黎最负盛名的巫医,因着他们的缘故,顾慎之自小便能出入九黎收藏古老经卷典籍的地方,耳濡目染,对上古流传下来的文字记载也颇有研究。他知道火棘仪式也并非全无破绽,只要计划周全,并且接受仪式的人配合,完全可以通过。这么多年都没有人敢去尝试,一则是因为先知真的没有出现,二则因为大家都知道前面的先知都死于非命,所以没人会去冒充。
韦妡到底是不是先知,他还不敢下论断。但他很想知道她得了先知的身份,究竟要做什么?
“还有一件事,我一直都想不明白。”韦懋压低声音说道,“你还记得我跟你提过传国玉玺的事情吧?在杨信将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以前,玉玺的事情只有族中的几个长老,还有阿爹,我,夭夭等几人知道。我猜想泄露消息的一定是族中之人,可到底是谁被人收买,又为什么要这么做?”
顾慎之低头看着茶杯上光滑的釉色,淡淡地说道:“你确定是被收买么?而且,你们家可不止你们父子兄妹三人,另外两个人与你们一同生活这么多年,难道就没有机会知道?”
韦姌和韦懋双双震了一下,韦懋犹如醍醐灌顶:“你是说……邹氏和韦妡?可她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男人可以许以高官厚禄,金银财帛,她们出卖我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顾慎之扭头看向窗外:“我也不确定是她们,不过是猜测。我曾听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
作者有话要说: 我自己感觉一章塞太多字看得很累,还是分两章吧。
第78章 入宫
“我在邺都听到一则故事。说是从前有位小姐, 年轻时出外游玩, 不小心与人珠胎暗结。为了掩盖此事, 她匆匆回家嫁人。许多年后,那个孩子长大,生父忽然找上门, 要母子二人帮他谋夺夫家的财产。”顾慎之喝了口茶,徐徐说道。
韦懋听得一愣。这个故事说的虽是别人家的纠葛, 但引出的关系, 耐人寻味。
韦姌仔细琢磨, 觉得他们对邹氏的过往了解得太少。记忆中,自己很小的时候,邹氏就已经过门了,还带着韦妡。韦姌只知道邹氏进韦家之前嫁过人,却不知她到底怎么将阿爹从失去阿娘的悲痛中拉出来,顺利嫁给了阿爹。
应该说, 在巫神庙的抽签事件以前, 从没有人在意过邹氏这个活得无声无息的小人物。她平日话不多, 也不出风头, 待人接物也没有失礼之处。所以谁都不会相信她有能力制造一个陷阱,坑着韦姌往里跳。
若不是神技刚好找到了签筒, 她们的阴谋可能都不会被揭发。
邹氏若与外人有所勾结,很可能从那个时候开始,一场大戏就已经悄悄地拉开了帷幕。
韦姌越想越觉得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那幕后之人,将他们当做提线木偶, 每一个人都在其中扮演角色。他们是当局者迷,而这场戏似乎即将唱到高/潮。韦懋站起来说道:“我明日就把韦妡带回九黎去,好好调查一下邹氏的过去。也许谜底就在她的身上。”
顾慎之压了压手,让他坐下:“我们先这样设想:韦妡是假的先知,她来汉境是有所图谋。那人既然帮她拥有了先知的身份,必定还留有后招。不是我扫你的兴,我不认为你能轻易地再把她带回去。”
汉帝沉默了一下,缓缓说道:“撑了这些时日,也是不易了。先帝当初让魏国公出镇青州,就是为了防杨守贞这些人,倒不想将他置于如此险境。传令都承旨给使相发个诏令,务必将魏国公平安救出。”
“是。”宦官应了声。
汉帝去了李太后的宫中请安。李太后穿深色翟服,头戴凤冠,正倚在黄梨木雕刻莲纹凤鸾的榻上闭目养神。她用手轻垂着胸口,年近五十,脸上却无任何老态,皮肤光洁亮丽,犹如三十出头的妇人。太医跪在塌旁为她诊治,见汉帝进来,连忙行礼。
汉帝命他平身,自己也向李太后行礼。李太后神色平淡,眼睛也不睁,只叫宫女搬了杌子来给汉帝坐。
“太后的身体如何?”汉帝问太医。
太医恭敬地回道:“太后的凤体无恙,只……心绞痛乃是沉疴痼疾,微臣和太医院也是束手无策,只能用药慢慢调养着。”
汉帝皱起眉头,想训斥几句,李太后开口道:“皇上不用为难太医,哀家这是老毛病了,撑到几时便是几时。”
汉帝挥了下手,太医便躬身退下去了。
李太后扶着宫女坐起来,扶了扶发饰,抬眼看向汉帝。她对这个儿子的感情很复杂。因为他年纪最小,自出生便被众人宠着,没有受过正统的帝王教育。他上面本还有一个兄长封为魏王,贤达谦和,聪敏上进,极讨先帝的喜欢。可惜,魏王青年而薨,先帝忽然病重不起,连遗诏都来不及写,只托付了几个重臣,便撒手而去。
继位之初,汉帝还偶听李太后所言,只不过他从小就贪玩好逸,渐渐地不胜其烦。之后行事越发乖张,连李太后也管不住。每当有先帝遗臣跑到她这儿来告状哭诉,她心痛无奈之余,便想起先帝和魏王。幼子到底是不成器,端看他对萧毅等大臣的态度便叫人心寒。
但汉帝临危受命,身边虎狼环饲,他战战兢兢,举步维艰,又谈何容易。
“听说皇上没有封赏打赢契丹的萧军使?”李太后的口气十分寻常,为了不引汉帝反感,并没摆出规劝的态度。
汉帝的神色果然不太好,扯了下嘴角回道:“朕已经进封他为东京留守,是使相说东征要带他左右,这才作罢。又是谁到母后这里来嚼舌根了?刘寅?王汾?”
李太后叹道:“知道皇上不爱听,但作为母亲,大汉的太后,我也少不得要说两句。萧家父子这么多年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有他们在,大汉江山才可永固。皇上莫要做让忠臣良将寒心之事啊。”
汉帝这两年,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些话。萧毅父子功高这固然是事实,他却不想听旁人一遍遍地敲打提醒,哪怕这个人是他的母亲也不行。他站起来,面容低垂,看不清表情:“母后说的,朕都听见了。朕还要去上朝,先告退了。”说完,便行礼,大步走了出去。
李太后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暗暗摇了摇头。自汉帝继位以来,母子生分。她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只不过他这么一意孤行下去,早晚会失尽人心,到时候,先帝留下的江山……李太后觉得心口又隐隐作痛,复躺回了榻上。若是魏王没有早薨就好了。魏王若在,先帝也不会因过分悲痛而突然离世,江山也不用压在这么小的孩子肩上。
说到底,怪不得任何人。都是天意弄人。
这时,宦官低头跑进来,轻声道:“太后,魏国公府的二小姐求见。”
***
顾慎之到达京城的时候,韦懋恰好还未离开。韦姌收到消息,便立刻订了归云楼的雅间,与顾慎之约好见面。
顾慎之先到,坐在雅间里头饮茶。他戴着圆翅幞头,一身檀色圆领长袍,神色清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位微服民间的大人。小二上了茶之后,又殷勤地询问顾慎之还要不要再来些茶点,顾慎之摆摆手谢绝了。
京城不愧有天家气象,这楼底下的汴河繁华忙碌,舟船往来不休,人声嘈杂。但顾慎之天生喜欢清静,这热闹都吵得他有些头疼了。
“三叔公。”身后有人叫了一声,顾慎之转过头,见韦姌走进来,刚把帏帽摘下。一段时日不见,她的皮肤晶莹玉润,眉眼妩媚生辉,还有了独属于妇人的那种韵致。像被放在花房里头精心培育照顾的娇花,比在邺都初见之时,明艳亮烈了许多。想必这一切,萧铎功不可没。
他一时失神,直到韦懋开口叫道:“慎之。”
顾慎之起身一礼:“大祭司。”
“你我之间,直呼姓名就可以,不用客气。”韦懋与顾慎之也是多年未见了。小时候同在林桃手底下学医,林桃便总是夸赞顾慎之天赋极高,将来的造诣不在她之下。后来林桃辞世,没两年顾慎之也离开了九黎,出外闯荡。他们之间偶有书信往来,也并不觉得陌生。
韦姌坐下来,装作不高兴道:“阿哥要我叫三叔公,自己却直呼他姓名,这样我岂不是很吃亏?”
韦懋大笑起来,手指着顾慎之道:“说真的,这家伙性格古怪,我当初虽给了你神思香,却没把握他会帮你。所以你客气些总是没有错的。现在要你叫他的名字,你也叫不惯了吧?”
“为何叫不惯?”韦姌酝酿了下,朝着空气叫道,“顾慎之!”
韦懋敲了敲桌子:“没大没小。”
韦姌自己也觉得怪怪的,笑了笑:“的确是叫不惯,总觉得不顺口。还是叫三叔公比较顺口。”
兄妹俩在旁边谈笑,顾慎之低头倒茶,方才闻听她叫自己名字,手一抖,茶水便溅起几滴在袖子上。那柔柔软软的声线钻入耳朵里,犹如扑面而来的细雨微风,身心俱是说不出的畅快。他不动声色地继续倒茶,也没说话,只是心中久久无法平静。
“对了,你们说韦妡通过了火棘仪式,成为了先知?”顾慎之将那杯几乎满溢的茶杯轻轻推到旁边,取了新杯子重新倒茶。
韦姌看着他的动作,点头道:“正是。阿哥说几个长老和阿爹都是见证人。但我从前与她在一起时,从未听她说过有什么预知的能力。此事,三叔公怎么看?”
顾慎之的父母是九黎最负盛名的巫医,因着他们的缘故,顾慎之自小便能出入九黎收藏古老经卷典籍的地方,耳濡目染,对上古流传下来的文字记载也颇有研究。他知道火棘仪式也并非全无破绽,只要计划周全,并且接受仪式的人配合,完全可以通过。这么多年都没有人敢去尝试,一则是因为先知真的没有出现,二则因为大家都知道前面的先知都死于非命,所以没人会去冒充。
韦妡到底是不是先知,他还不敢下论断。但他很想知道她得了先知的身份,究竟要做什么?
“还有一件事,我一直都想不明白。”韦懋压低声音说道,“你还记得我跟你提过传国玉玺的事情吧?在杨信将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以前,玉玺的事情只有族中的几个长老,还有阿爹,我,夭夭等几人知道。我猜想泄露消息的一定是族中之人,可到底是谁被人收买,又为什么要这么做?”
顾慎之低头看着茶杯上光滑的釉色,淡淡地说道:“你确定是被收买么?而且,你们家可不止你们父子兄妹三人,另外两个人与你们一同生活这么多年,难道就没有机会知道?”
韦姌和韦懋双双震了一下,韦懋犹如醍醐灌顶:“你是说……邹氏和韦妡?可她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男人可以许以高官厚禄,金银财帛,她们出卖我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顾慎之扭头看向窗外:“我也不确定是她们,不过是猜测。我曾听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
作者有话要说: 我自己感觉一章塞太多字看得很累,还是分两章吧。
第78章 入宫
“我在邺都听到一则故事。说是从前有位小姐, 年轻时出外游玩, 不小心与人珠胎暗结。为了掩盖此事, 她匆匆回家嫁人。许多年后,那个孩子长大,生父忽然找上门, 要母子二人帮他谋夺夫家的财产。”顾慎之喝了口茶,徐徐说道。
韦懋听得一愣。这个故事说的虽是别人家的纠葛, 但引出的关系, 耐人寻味。
韦姌仔细琢磨, 觉得他们对邹氏的过往了解得太少。记忆中,自己很小的时候,邹氏就已经过门了,还带着韦妡。韦姌只知道邹氏进韦家之前嫁过人,却不知她到底怎么将阿爹从失去阿娘的悲痛中拉出来,顺利嫁给了阿爹。
应该说, 在巫神庙的抽签事件以前, 从没有人在意过邹氏这个活得无声无息的小人物。她平日话不多, 也不出风头, 待人接物也没有失礼之处。所以谁都不会相信她有能力制造一个陷阱,坑着韦姌往里跳。
若不是神技刚好找到了签筒, 她们的阴谋可能都不会被揭发。
邹氏若与外人有所勾结,很可能从那个时候开始,一场大戏就已经悄悄地拉开了帷幕。
韦姌越想越觉得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那幕后之人,将他们当做提线木偶, 每一个人都在其中扮演角色。他们是当局者迷,而这场戏似乎即将唱到高/潮。韦懋站起来说道:“我明日就把韦妡带回九黎去,好好调查一下邹氏的过去。也许谜底就在她的身上。”
顾慎之压了压手,让他坐下:“我们先这样设想:韦妡是假的先知,她来汉境是有所图谋。那人既然帮她拥有了先知的身份,必定还留有后招。不是我扫你的兴,我不认为你能轻易地再把她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