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无良 作者:古锦
奶奶若受了寒凉之物不能生了,小少爷就是独子了。二爷宠着她,她才心飘了不知道自己身份了。最近奶奶又对她不咋热乎了,她担心奶奶又罚她,干脆先下手为强了……嗯,就是这样没错的。
反正不管别人信不信,她先把自己说信了。
等见这些猜测并没有引起程向腾对武梁的怒火,秦姨娘便知道这些话大概还是不够分量,想了想开始有理有据起来:说五姨娘对她说,她身子折损坏了再怀不上身子了都是奶奶害的,挑唆着让她去对付奶奶。
说她去云姨娘院里拜奠,那也是五姨娘出的主意,原来是想让她吓坏了奶奶去。五姨娘还散播谣言,说云姨娘留下了证物,证明自己遇害时已经身怀有孕,二奶奶容不得她才害得她一尸两命……
秦姨娘哭哭涕涕真真假假说了许多,总之“是她是她都是她”的一番剖析,最后总结:二爷你看,她早就对奶奶居心不良了呀,不是她还能是谁。
可惜她不懂,要想让别人信,至少七八成真话里,掺那么一两分就够了。多了,连那点儿真话,也会被人质疑它的真实性。
程向腾皱眉听着,却始终不置一词。
最后,程向腾道:“知道你们的不同么?五姨娘只关心她自己,而你,却从头到尾忙着琢磨别人。好好想想你自己的事,想好了再说。”
没说信谁,没说是谁,就那么走了。
秦姨娘怔怔的,不明白自己到底还是疑犯呢,还是已经脱了嫌。
但是程向腾心里,却明显有了答案。
如果药汤一定是两个人中之一换的话,那就一定会是秦姨娘。
为什么信武梁,为什么偏武梁,和宠爱无关更和人品无关,因为男人也有直觉。
首先换药这种简单的手法,程向腾觉得不象是出自武梁之手的。若是她,就算没新的花样,至少也是象黑鬼白鬼那样,让别人趋前放枪,而她自己,可能片叶不沾。
还有太明显的就是,看得出来有人对武梁提起过十寒汤,所以她才会大意的说出来。但秦姨娘却知道那只是寒凉之物。
就行事来说,这种用药都只用一半的谨慎小心作风,才不是武梁那人的一贯行事准则。更象是谁的习惯?程向腾自然知道。
第62章 。横死2
虽然私下这么判定,但以程向腾的意思,还是谁说什么都无用,要证据说话才行的。这药怎么来的?在哪儿熬的?经了谁的手?药渣去哪儿了这些都得一一查个清楚明白,落实到谁是谁,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漏过一个坏人。清查嘛,就要把那些污秽查个明白清个干净。
但这只是他的想法,唐氏却显然不这样想。
多难得的机会啊,为什么要查那么清楚弄那么明白?
她就要这样糊涂着,或者说她就要咬死了五姨娘那贱人不放。证据?药被换了,五姨娘亲自端上来的,那就是证据,是铁证。
至于秦姨娘,最后能把她捎带折进去最好,便是不能,这女人能顶什么事儿?对她也不用证据,关起来三打两吓的就能招了个干净,是她不是她的就能撂明白了。
她何苦先对她下手?何苦让她撂得那么明白?什么都说清楚弄明白了,她还怎么揪住五姨娘不放?
所以唐氏要找娘家,要让娘家快点儿来人撑腰,要把事儿往大里闹,往糊涂里闹,往让五姨娘没活路上闹。
让她后悔无比气恨无比的是,她不过作态一句,说“再也不想看到她了”,然后男人就将五姨娘连夜送走,让她再也看不到了。
相比送到庄子上,她当然更愿意将人一顿打死痛快些,男人为什么就不往后者的方向上去理解去考虑呢。
还是偏袒,严重的偏袒。怕她对那贱人不利,就匆匆忙忙的送走,竟是连个招呼都没给她打!她身上的嫌疑还没除去呢不是吗?
唐氏气得什么似的。这段时间积压的怒火,都全部拱着上头上心,让人不点就想爆出来。
第二天唐家人上门,对着十寒汤的小半成品大惊小怪得不得了,好像唐氏无子,就是毁在这东西上面了,然后把这种猜测推测当千真万确,在程家闹得不亦乐乎。
无子可是毁了唐氏的前半生啊,让她过得不痛快不舒畅,忍了多少憋屈。这还将深深秧及她的后半生啊,让她眼见的前景凄凉……
总之这事儿可是大了去了,这得给个说法!必须的!
五姨娘施药害人还将人送走了?就算她未遂,这结果未免也太过便宜!这绝对不行,得快些把人给揪回来处置了。
秦姨娘知情不报是帮凶,也不能放过。还有小程熙,唐氏这样谁害的?程家得赔给她一个儿子啊,小程熙就得永远养在唐氏身边,谁也别惦记了去……
——这么一档事儿,收拾两个姨娘,要回一个儿子,顺便踩踩程家母子的脸,长了唐氏威风,值!该当这么做。
可惜程向腾也不这么认为。并且他的态度也很坚决,程家的事儿,唐家做什么一趟趟的来掺和?
他问唐夫人,岳母你从没在唐家有过什么事儿吗?外祖家里也象你这样时常找上门去不依?
大舅嫂二舅嫂没遇过任何事儿吗?她们娘家又是怎么做的?
你们唐家都知道不喜欢人家这样,偏来我程家这样,这是什么意思,当他程家无人不是?
程向腾说,唐家一口咬定这个害人那个帮凶的,证据呢?查不清之前,他的人谁都不许动。查清了之后,该谁负责谁负责。
并且,太医可说了,十寒汤虽然药性烈,但四寒汤的药性却远远不到十寒汤的四成。也就是说,这并不能造成个什么严重后果,最多让女子体寒一些,赶上时候了让女子闭个经啥的,不过用温热的药方补补也就好了。
这样的药能出什么大事儿?值当的要这个命那个命的么?程向腾说,换药总归是大错,待查出来,定把那人关起来好好的改造。——就是明明白白告诉唐氏,告诉唐家人,不许借机发挥弄出人命来。
实际上,不得不说,武梁的话还是起了点儿作用的。程向腾有疑的,其实也包括唐氏。
四味药,需要去至少两个铺子上抓。并且很可能两个铺子正好重了样,那就得跑三个甚至更多铺子去凑。
秦姨娘自己没机会出门,她的丫头出门的次数也有限,这种私隐事儿又不好交给外人去办,所以,除非她从很早就开始攒起,否则她抓齐四味并不容易。
拿了秦姨娘的丫头审问,那丫头知道个药房的名字,具体在那里买过什么竟说不清。程向腾于是亲自带了人去药房查问。
唐氏见程向腾出了府,迅速就刑讯了秦姨娘。
怎么讯?猛打呗,打到招为止。唐氏的一贯手法。
那时候,秦姨娘就关在自己的院子里,正在那里惶惶然,为自己看不透二爷的心思不安呢,结果进来一群虎狼婆子,将她拖进院里一间小黑屋里,关门打狗,边打边审问。
于是什么哭诉都不好使了,眼泪鼻涕在强权面前,只是应景的音效。然后七打八问的,秦姨娘就扛不住招了……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奶奶若受了寒凉之物不能生了,小少爷就是独子了。二爷宠着她,她才心飘了不知道自己身份了。最近奶奶又对她不咋热乎了,她担心奶奶又罚她,干脆先下手为强了……嗯,就是这样没错的。
反正不管别人信不信,她先把自己说信了。
等见这些猜测并没有引起程向腾对武梁的怒火,秦姨娘便知道这些话大概还是不够分量,想了想开始有理有据起来:说五姨娘对她说,她身子折损坏了再怀不上身子了都是奶奶害的,挑唆着让她去对付奶奶。
说她去云姨娘院里拜奠,那也是五姨娘出的主意,原来是想让她吓坏了奶奶去。五姨娘还散播谣言,说云姨娘留下了证物,证明自己遇害时已经身怀有孕,二奶奶容不得她才害得她一尸两命……
秦姨娘哭哭涕涕真真假假说了许多,总之“是她是她都是她”的一番剖析,最后总结:二爷你看,她早就对奶奶居心不良了呀,不是她还能是谁。
可惜她不懂,要想让别人信,至少七八成真话里,掺那么一两分就够了。多了,连那点儿真话,也会被人质疑它的真实性。
程向腾皱眉听着,却始终不置一词。
最后,程向腾道:“知道你们的不同么?五姨娘只关心她自己,而你,却从头到尾忙着琢磨别人。好好想想你自己的事,想好了再说。”
没说信谁,没说是谁,就那么走了。
秦姨娘怔怔的,不明白自己到底还是疑犯呢,还是已经脱了嫌。
但是程向腾心里,却明显有了答案。
如果药汤一定是两个人中之一换的话,那就一定会是秦姨娘。
为什么信武梁,为什么偏武梁,和宠爱无关更和人品无关,因为男人也有直觉。
首先换药这种简单的手法,程向腾觉得不象是出自武梁之手的。若是她,就算没新的花样,至少也是象黑鬼白鬼那样,让别人趋前放枪,而她自己,可能片叶不沾。
还有太明显的就是,看得出来有人对武梁提起过十寒汤,所以她才会大意的说出来。但秦姨娘却知道那只是寒凉之物。
就行事来说,这种用药都只用一半的谨慎小心作风,才不是武梁那人的一贯行事准则。更象是谁的习惯?程向腾自然知道。
第62章 。横死2
虽然私下这么判定,但以程向腾的意思,还是谁说什么都无用,要证据说话才行的。这药怎么来的?在哪儿熬的?经了谁的手?药渣去哪儿了这些都得一一查个清楚明白,落实到谁是谁,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漏过一个坏人。清查嘛,就要把那些污秽查个明白清个干净。
但这只是他的想法,唐氏却显然不这样想。
多难得的机会啊,为什么要查那么清楚弄那么明白?
她就要这样糊涂着,或者说她就要咬死了五姨娘那贱人不放。证据?药被换了,五姨娘亲自端上来的,那就是证据,是铁证。
至于秦姨娘,最后能把她捎带折进去最好,便是不能,这女人能顶什么事儿?对她也不用证据,关起来三打两吓的就能招了个干净,是她不是她的就能撂明白了。
她何苦先对她下手?何苦让她撂得那么明白?什么都说清楚弄明白了,她还怎么揪住五姨娘不放?
所以唐氏要找娘家,要让娘家快点儿来人撑腰,要把事儿往大里闹,往糊涂里闹,往让五姨娘没活路上闹。
让她后悔无比气恨无比的是,她不过作态一句,说“再也不想看到她了”,然后男人就将五姨娘连夜送走,让她再也看不到了。
相比送到庄子上,她当然更愿意将人一顿打死痛快些,男人为什么就不往后者的方向上去理解去考虑呢。
还是偏袒,严重的偏袒。怕她对那贱人不利,就匆匆忙忙的送走,竟是连个招呼都没给她打!她身上的嫌疑还没除去呢不是吗?
唐氏气得什么似的。这段时间积压的怒火,都全部拱着上头上心,让人不点就想爆出来。
第二天唐家人上门,对着十寒汤的小半成品大惊小怪得不得了,好像唐氏无子,就是毁在这东西上面了,然后把这种猜测推测当千真万确,在程家闹得不亦乐乎。
无子可是毁了唐氏的前半生啊,让她过得不痛快不舒畅,忍了多少憋屈。这还将深深秧及她的后半生啊,让她眼见的前景凄凉……
总之这事儿可是大了去了,这得给个说法!必须的!
五姨娘施药害人还将人送走了?就算她未遂,这结果未免也太过便宜!这绝对不行,得快些把人给揪回来处置了。
秦姨娘知情不报是帮凶,也不能放过。还有小程熙,唐氏这样谁害的?程家得赔给她一个儿子啊,小程熙就得永远养在唐氏身边,谁也别惦记了去……
——这么一档事儿,收拾两个姨娘,要回一个儿子,顺便踩踩程家母子的脸,长了唐氏威风,值!该当这么做。
可惜程向腾也不这么认为。并且他的态度也很坚决,程家的事儿,唐家做什么一趟趟的来掺和?
他问唐夫人,岳母你从没在唐家有过什么事儿吗?外祖家里也象你这样时常找上门去不依?
大舅嫂二舅嫂没遇过任何事儿吗?她们娘家又是怎么做的?
你们唐家都知道不喜欢人家这样,偏来我程家这样,这是什么意思,当他程家无人不是?
程向腾说,唐家一口咬定这个害人那个帮凶的,证据呢?查不清之前,他的人谁都不许动。查清了之后,该谁负责谁负责。
并且,太医可说了,十寒汤虽然药性烈,但四寒汤的药性却远远不到十寒汤的四成。也就是说,这并不能造成个什么严重后果,最多让女子体寒一些,赶上时候了让女子闭个经啥的,不过用温热的药方补补也就好了。
这样的药能出什么大事儿?值当的要这个命那个命的么?程向腾说,换药总归是大错,待查出来,定把那人关起来好好的改造。——就是明明白白告诉唐氏,告诉唐家人,不许借机发挥弄出人命来。
实际上,不得不说,武梁的话还是起了点儿作用的。程向腾有疑的,其实也包括唐氏。
四味药,需要去至少两个铺子上抓。并且很可能两个铺子正好重了样,那就得跑三个甚至更多铺子去凑。
秦姨娘自己没机会出门,她的丫头出门的次数也有限,这种私隐事儿又不好交给外人去办,所以,除非她从很早就开始攒起,否则她抓齐四味并不容易。
拿了秦姨娘的丫头审问,那丫头知道个药房的名字,具体在那里买过什么竟说不清。程向腾于是亲自带了人去药房查问。
唐氏见程向腾出了府,迅速就刑讯了秦姨娘。
怎么讯?猛打呗,打到招为止。唐氏的一贯手法。
那时候,秦姨娘就关在自己的院子里,正在那里惶惶然,为自己看不透二爷的心思不安呢,结果进来一群虎狼婆子,将她拖进院里一间小黑屋里,关门打狗,边打边审问。
于是什么哭诉都不好使了,眼泪鼻涕在强权面前,只是应景的音效。然后七打八问的,秦姨娘就扛不住招了……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