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下面没有了 作者:渔小乖乖
会试尚未放榜时,考生们难得有几日还算轻松的闲暇时光,边静玉便回自己家住了几天。他本就很孝敬长辈,如今兄长带着家眷赴任去了,他更要加倍地孝敬长辈,连同兄长的那份一块儿孝敬了。
老实说,边静玉不在家的日子,老夫人宋氏和鲁氏都有些寂寞。
边静玉这次回家时,被关了几个月小黑屋的边慈终于被放出来了,连着边雅一起学着打理家事。鲁氏派了自己身边信任的老嬷嬷们去辅佐她们,然后就彻底脱开手不管了。边静玉在老夫人那里看到过边慈一回,只觉得这姑娘身上好像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斗志。她步走生风,仿佛身后燃着熊熊火焰。
“大妹妹这是怎么了?”待边慈走后,边静玉问宋氏,
老夫人道:“她姨娘还关着,万不敢把她放出来教坏了姑娘。至于她,大概是被你那几个话本激励的吧。她这儿算是知道了,世间万物都靠不住,不如靠自己。”结果又有些过了,边慈硬生生把自己改成了一个斗士,瞧着她每日的精神状态,好像随时能上战场似的。老夫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边静玉沉默片刻,道:“她现在……到底明白了一些事理,总比以前好些吧?”
老夫人其实对边慈没什么感情,她是老侯爷的继室,府上的这些小辈都和她没有血缘关系,也就是边静玉常来她面前请安,这么些年个真诚相待下来,她非常看重边静玉,像边慈那样的,好坏都不会被她放在心上。她笑着说:“就是让你娘受累了,如今越发不知道该给她寻一门怎样的亲事了……”
边静玉微微皱了眉。
老夫人伸出手在边静玉的手背上拍了两下,道:“好啦,家里有我和你娘看着呢,出不了大事的。你安心做着外头的事情就好了。”她虽然平日里不管事,看上去就像是个菩萨一般的人物,但毕竟是安平侯府里辈分最高的人。如果内院里真出了什么能影响到边静玉的事,她都能把安平侯拎来骂一顿。
“就知道祖母疼我!”边静玉对着老夫人说。
会试过后还有殿试,既然沈德源觉得边静玉与姚和风肯定能过了会试,因此边静玉只在安平侯府住了三天,就又被沈德源叫去了沈家。沈德源以为这次殿试的考试内容很好猜,八成会和玉米有关。但玉米这事确实重大,估计大家都能猜到玉米,考生都会提前做准备,因此这也不算是什么优势了。
沈德源一连猜了好几个题目。
浅一些的题目就类似于“由玉米引出来的对显武帝的歌功颂德”这样的。深一些的题目则类似于“由玉米引出来的田地制度改革”这样的。显武帝为什么如此看重玉米?不仅仅是因为它高产,主要是因为它能在山地上种植!其实,从现在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来看,人均良田拥有率是很高的,那为什么还有大量的人吃不饱饭,每年都会饿死很多人,使得很多老百姓的日子过下去呢?那是因为大量的良田都被地主占有了。老百姓手里并没有什么田地,他们只能去贫瘠的山地开荒,玉米就管了大用了!
面对这种情况,玉米的出现只能治标,只有田地制度彻底改革才能治本!
沈德源作为官场的老狐狸,自然看得比一般人要透彻。
边静玉与姚和风每日就根据沈德源给出的题目写文章,再接受他深入浅出的指点。
沈德源在书房里设了模拟考场,他布置了题目后,就让边静玉与姚和风在模拟考场里写文章,全程按照殿试的流程走。其中有跪拜皇上的那一段,沈德源也让边静玉与姚和风对着皇城的方向磕头。考试时,他故意让盼归或妮儿在书房外头忽然尖叫,或者让谁忽然闯进书房里去。起初,边静玉与姚和风在受到惊吓时难免手抖,而手一抖卷面就有可能被污了,这就不行。到后来,他们渐渐习惯了。
再后来,沈德源还扎稻草人立在考生身边,让稻草人的阴影洒在卷面上,又让沈怡踩着木屐在考场里走来走去,发出哒哒哒的脚步声。用沈德源的话来说,这是因为殿试中有巡场的太监走动,或在考生身边长时间站立,或发出声音,这难免会影响到边静玉与姚和风的发挥,于是让他们提前适应。
但其实大家都知道,巡场太监哪敢真的发出声音影响到考生呢?真正能毫无顾忌走来走去影响考生的就只有皇上啊!只是,沈德源不能直接说这稻草人就好比是皇上,便用巡场太监来含糊过去了。
身为沈德源的脑残粉,边静玉顺利地接收到了沈德源的暗示,在殿试时就把皇上当稻草人好了!
什么,这对皇上不恭敬?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皇上他老人家又不知道。
第83章
会试放榜的那日,是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
边静玉与姚和风一早上起来就被关进了模拟考场中。看榜这种事是沈怡打发人去做的。乡试放榜时仅仅是把录取名单贴出来,到了会试放榜时,却还有一小吏站在公开的名单前,从最后一名念起,把所有的录取人员的名字都念出来。他念得很有意思,必须要拖长了音调,把名字、籍贯都念对了。
朝廷安排的念名单的小吏其实就只有这么一位,但是会试三年一次,是件大喜事,就有那种好事者依次排开,从放榜处一直排到外头的长街上。等小吏念了一位新科贡士的名字后,这些好事者就依次重复念诵,一直把新科贡士的名字念到外头长街上的人都能听见。这些好事者多由闲汉们组成,他们也不是做白工的。长街上专门候着他们的人呢,他们不挤到里头去看榜,等听清楚了新科贡士的名字后,就立即去找这位贡士报喜,好得到赏银。哪怕有贡士囊中羞涩,遇到这等喜事都要借钱打赏。
不仅沈家安排人去看榜了,安平侯府也安排了小厮去看榜。然而,会试放榜处挤着太多的人,有好些人都是天不亮就来这儿围着的。那些指着榜单名录赚赏钱的闲汉们更是早两天就来这里候着了,他们为了能占据最好的位置,夜间就直接在原地打地铺。如此一来,真正要看榜的人就挤不进去了。
沈家的小厮和边家的小厮都急得团团转。
他们这两家的主子关系亲密,就连两家的小厮好像都经营出了一些兄弟情谊。边家小厮认得沈家的那位,连忙蹲下身,说:“老弟,要不你踩我肩膀上吧,我把你扛起来,你应该就能看到名单了。”
沈家小厮也不客气,说了一声得罪了,就踩上了边家小厮的肩膀。结果,他确实是能够看到名单了,但这么远远瞧过去,名单上的字却看不清楚。两位小厮对视一眼,得了,还是奋力往里头挤吧!
一边挤着,他们也一边注意负责放榜事宜的小吏的唱诵。
本次会试一共录取了两百一十三人。两人始终没有听到边静玉与姚和风的名字。起初他们还能互相安慰,自家主子少爷和客家少爷的名次肯定得靠前一点,后一百名没有少爷的名字,这是很正常的嘛!不过,等唱诵到了前一百名却还没有听到两位少爷的名字时,小厮们终于有些紧张了,两人都屏住呼吸竖直了耳朵就怕错过少爷的名字。结果,一直唱诵到第五十名,他们还没有听到想听的名字。
接下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非常漫长。
等唱诵到第二十一名时,他们终于听到了姚和风的名字。边家的小厮叫沈家小厮赶紧回去报喜。沈家小厮摇了摇头,真诚地道:“再等等,等听到了边少爷的喜讯,正好能一块儿回去报喜。”他这话一说,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朝他看了一眼,似乎想看看到底是谁在说大话。边家小厮却听得非常感动。
前二十名到前十名之间没有边静玉的名字。
小吏唱诵第十名的名字时,边家小厮和沈家小厮的表情都渐渐凝重,恨不得唱诵官能一口气把前十名的名字都念出来。偏偏事不与人愿,在唱诵前十的名单时,唱诵官竟然把每个名字都唱了三遍。
旁边有人嘲笑沈家小厮,道:“看来你家少爷要高中会元啦!”他说这话当然不是真觉得沈家小厮口中的“边少爷”真能高中会元,这人甚至一时间没想起来那位“边少爷”是谁,他是在说反话和风凉话。
沈家小厮却没理会这人。这人自讨了没趣,就撇了撇嘴,翻了个白眼。
一直唱诵到第四名时,依然没有边静玉的名字。沈家小厮和边家小厮紧张得握住了对方的手。很快,第三名揭晓了,并不是边静玉。接下去只有两个名字了,会有一个是边静玉吗?即使是对着自家主子有着盲目自信的边家小厮,他这会儿也不敢说任何的话了。他只是在心里念着各路菩萨的名号。
唱诵官念出了第二名的名字:“恩科第二名,京籍,边静玉。”
沈家小厮和边家小厮激动地欢呼了一声。他们把三遍唱诵都听全了,这才转身朝外头挤去,一边挤着一边高声呼喊:“中了中了!我家主子高中第二名!各位大爷且让让,好叫我们快些回去报喜!”
方才讽刺过沈家小厮的人忙遮了脸躲进了人群里,但这会儿谁顾得上他呢!
两位小厮快马加鞭地回了家。
边家这边已经有人先来报喜了,比着小厮还要早一步。就是那支由闲汉组成的报喜队,因为边静玉高中第二名,又是贵勋出身(这意味着赏钱多),报喜的队伍很舍得下本钱,竟然还有人舞狮。浩浩荡荡十几人的队伍,一路上高喊着“恭贺某某老爷高中会试某某名”,弄得几条街上的人都知道安平侯府的边静玉高中了会试第二名。侯府正门大开,府里早就备好了喜钱,这会儿直接朝着路面撒去。
小厮是第二个来报喜了。在小厮的后头,朝廷安排的报喜的小吏才姗姗来迟。
安平侯亲自招待了报喜官,各种打赏都给足了,又说:“小儿在外闭关苦读,今日不在府里,不然少不得让他出来亲自见一见礼。”他一个侯爷,地位比着这种不入流的小官高多了,态度却如此和善。
报喜官忙说:“梅花香自苦寒来,边贡士在学业上如此兢兢业业,日后的成就定不可限量啊!”他这话也不全是为了讨赏而说的空泛的吉利话,里头含着几分真心。自从本朝科考制度改革后,会试中的成绩优异者已经很少有边静玉这个年纪的人了。再有,今日是放榜日,边静玉却还能稳得住,竟然还在外头闭关苦读。这样的年纪,又有这样的心性,报喜官是真觉得边静玉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了。
送走了几轮报喜的人,安平侯喜得去给祖宗上了一炷香。
鲁氏忙里忙外地收拾东西,说:“要给世子去一封信。世子临行前还关心着静玉的成绩呢,快些把这个喜讯告诉他,也好叫他放心。再收拾一些东西给沈家送去,静玉一直在沈家读书,沈家人厚道,对着他肯定是倾囊相授了……哎!瞧我这记性,还有太学里的那几位先生的谢师礼也要一一备齐了。”
除此以外,鲁家那边要派人去说一说,柳佳慧的娘家柳家也要派人去说一说。柳佳慧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知道边静玉本科参试,命人送来很多整理成册的往年卷子及优秀答卷,这就非常贴心了。
“不急在一时,不急在一时!”安平侯整个人好像年轻了十岁,“先别管谢礼了,先给静玉送些用得上的东西去,衣服也好,吃食也好,万万不可叫他亏着了。接下来还有殿试呢,莫叫他为小事分心。”
会试尚未放榜时,考生们难得有几日还算轻松的闲暇时光,边静玉便回自己家住了几天。他本就很孝敬长辈,如今兄长带着家眷赴任去了,他更要加倍地孝敬长辈,连同兄长的那份一块儿孝敬了。
老实说,边静玉不在家的日子,老夫人宋氏和鲁氏都有些寂寞。
边静玉这次回家时,被关了几个月小黑屋的边慈终于被放出来了,连着边雅一起学着打理家事。鲁氏派了自己身边信任的老嬷嬷们去辅佐她们,然后就彻底脱开手不管了。边静玉在老夫人那里看到过边慈一回,只觉得这姑娘身上好像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斗志。她步走生风,仿佛身后燃着熊熊火焰。
“大妹妹这是怎么了?”待边慈走后,边静玉问宋氏,
老夫人道:“她姨娘还关着,万不敢把她放出来教坏了姑娘。至于她,大概是被你那几个话本激励的吧。她这儿算是知道了,世间万物都靠不住,不如靠自己。”结果又有些过了,边慈硬生生把自己改成了一个斗士,瞧着她每日的精神状态,好像随时能上战场似的。老夫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边静玉沉默片刻,道:“她现在……到底明白了一些事理,总比以前好些吧?”
老夫人其实对边慈没什么感情,她是老侯爷的继室,府上的这些小辈都和她没有血缘关系,也就是边静玉常来她面前请安,这么些年个真诚相待下来,她非常看重边静玉,像边慈那样的,好坏都不会被她放在心上。她笑着说:“就是让你娘受累了,如今越发不知道该给她寻一门怎样的亲事了……”
边静玉微微皱了眉。
老夫人伸出手在边静玉的手背上拍了两下,道:“好啦,家里有我和你娘看着呢,出不了大事的。你安心做着外头的事情就好了。”她虽然平日里不管事,看上去就像是个菩萨一般的人物,但毕竟是安平侯府里辈分最高的人。如果内院里真出了什么能影响到边静玉的事,她都能把安平侯拎来骂一顿。
“就知道祖母疼我!”边静玉对着老夫人说。
会试过后还有殿试,既然沈德源觉得边静玉与姚和风肯定能过了会试,因此边静玉只在安平侯府住了三天,就又被沈德源叫去了沈家。沈德源以为这次殿试的考试内容很好猜,八成会和玉米有关。但玉米这事确实重大,估计大家都能猜到玉米,考生都会提前做准备,因此这也不算是什么优势了。
沈德源一连猜了好几个题目。
浅一些的题目就类似于“由玉米引出来的对显武帝的歌功颂德”这样的。深一些的题目则类似于“由玉米引出来的田地制度改革”这样的。显武帝为什么如此看重玉米?不仅仅是因为它高产,主要是因为它能在山地上种植!其实,从现在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来看,人均良田拥有率是很高的,那为什么还有大量的人吃不饱饭,每年都会饿死很多人,使得很多老百姓的日子过下去呢?那是因为大量的良田都被地主占有了。老百姓手里并没有什么田地,他们只能去贫瘠的山地开荒,玉米就管了大用了!
面对这种情况,玉米的出现只能治标,只有田地制度彻底改革才能治本!
沈德源作为官场的老狐狸,自然看得比一般人要透彻。
边静玉与姚和风每日就根据沈德源给出的题目写文章,再接受他深入浅出的指点。
沈德源在书房里设了模拟考场,他布置了题目后,就让边静玉与姚和风在模拟考场里写文章,全程按照殿试的流程走。其中有跪拜皇上的那一段,沈德源也让边静玉与姚和风对着皇城的方向磕头。考试时,他故意让盼归或妮儿在书房外头忽然尖叫,或者让谁忽然闯进书房里去。起初,边静玉与姚和风在受到惊吓时难免手抖,而手一抖卷面就有可能被污了,这就不行。到后来,他们渐渐习惯了。
再后来,沈德源还扎稻草人立在考生身边,让稻草人的阴影洒在卷面上,又让沈怡踩着木屐在考场里走来走去,发出哒哒哒的脚步声。用沈德源的话来说,这是因为殿试中有巡场的太监走动,或在考生身边长时间站立,或发出声音,这难免会影响到边静玉与姚和风的发挥,于是让他们提前适应。
但其实大家都知道,巡场太监哪敢真的发出声音影响到考生呢?真正能毫无顾忌走来走去影响考生的就只有皇上啊!只是,沈德源不能直接说这稻草人就好比是皇上,便用巡场太监来含糊过去了。
身为沈德源的脑残粉,边静玉顺利地接收到了沈德源的暗示,在殿试时就把皇上当稻草人好了!
什么,这对皇上不恭敬?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皇上他老人家又不知道。
第83章
会试放榜的那日,是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
边静玉与姚和风一早上起来就被关进了模拟考场中。看榜这种事是沈怡打发人去做的。乡试放榜时仅仅是把录取名单贴出来,到了会试放榜时,却还有一小吏站在公开的名单前,从最后一名念起,把所有的录取人员的名字都念出来。他念得很有意思,必须要拖长了音调,把名字、籍贯都念对了。
朝廷安排的念名单的小吏其实就只有这么一位,但是会试三年一次,是件大喜事,就有那种好事者依次排开,从放榜处一直排到外头的长街上。等小吏念了一位新科贡士的名字后,这些好事者就依次重复念诵,一直把新科贡士的名字念到外头长街上的人都能听见。这些好事者多由闲汉们组成,他们也不是做白工的。长街上专门候着他们的人呢,他们不挤到里头去看榜,等听清楚了新科贡士的名字后,就立即去找这位贡士报喜,好得到赏银。哪怕有贡士囊中羞涩,遇到这等喜事都要借钱打赏。
不仅沈家安排人去看榜了,安平侯府也安排了小厮去看榜。然而,会试放榜处挤着太多的人,有好些人都是天不亮就来这儿围着的。那些指着榜单名录赚赏钱的闲汉们更是早两天就来这里候着了,他们为了能占据最好的位置,夜间就直接在原地打地铺。如此一来,真正要看榜的人就挤不进去了。
沈家的小厮和边家的小厮都急得团团转。
他们这两家的主子关系亲密,就连两家的小厮好像都经营出了一些兄弟情谊。边家小厮认得沈家的那位,连忙蹲下身,说:“老弟,要不你踩我肩膀上吧,我把你扛起来,你应该就能看到名单了。”
沈家小厮也不客气,说了一声得罪了,就踩上了边家小厮的肩膀。结果,他确实是能够看到名单了,但这么远远瞧过去,名单上的字却看不清楚。两位小厮对视一眼,得了,还是奋力往里头挤吧!
一边挤着,他们也一边注意负责放榜事宜的小吏的唱诵。
本次会试一共录取了两百一十三人。两人始终没有听到边静玉与姚和风的名字。起初他们还能互相安慰,自家主子少爷和客家少爷的名次肯定得靠前一点,后一百名没有少爷的名字,这是很正常的嘛!不过,等唱诵到了前一百名却还没有听到两位少爷的名字时,小厮们终于有些紧张了,两人都屏住呼吸竖直了耳朵就怕错过少爷的名字。结果,一直唱诵到第五十名,他们还没有听到想听的名字。
接下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非常漫长。
等唱诵到第二十一名时,他们终于听到了姚和风的名字。边家的小厮叫沈家小厮赶紧回去报喜。沈家小厮摇了摇头,真诚地道:“再等等,等听到了边少爷的喜讯,正好能一块儿回去报喜。”他这话一说,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朝他看了一眼,似乎想看看到底是谁在说大话。边家小厮却听得非常感动。
前二十名到前十名之间没有边静玉的名字。
小吏唱诵第十名的名字时,边家小厮和沈家小厮的表情都渐渐凝重,恨不得唱诵官能一口气把前十名的名字都念出来。偏偏事不与人愿,在唱诵前十的名单时,唱诵官竟然把每个名字都唱了三遍。
旁边有人嘲笑沈家小厮,道:“看来你家少爷要高中会元啦!”他说这话当然不是真觉得沈家小厮口中的“边少爷”真能高中会元,这人甚至一时间没想起来那位“边少爷”是谁,他是在说反话和风凉话。
沈家小厮却没理会这人。这人自讨了没趣,就撇了撇嘴,翻了个白眼。
一直唱诵到第四名时,依然没有边静玉的名字。沈家小厮和边家小厮紧张得握住了对方的手。很快,第三名揭晓了,并不是边静玉。接下去只有两个名字了,会有一个是边静玉吗?即使是对着自家主子有着盲目自信的边家小厮,他这会儿也不敢说任何的话了。他只是在心里念着各路菩萨的名号。
唱诵官念出了第二名的名字:“恩科第二名,京籍,边静玉。”
沈家小厮和边家小厮激动地欢呼了一声。他们把三遍唱诵都听全了,这才转身朝外头挤去,一边挤着一边高声呼喊:“中了中了!我家主子高中第二名!各位大爷且让让,好叫我们快些回去报喜!”
方才讽刺过沈家小厮的人忙遮了脸躲进了人群里,但这会儿谁顾得上他呢!
两位小厮快马加鞭地回了家。
边家这边已经有人先来报喜了,比着小厮还要早一步。就是那支由闲汉组成的报喜队,因为边静玉高中第二名,又是贵勋出身(这意味着赏钱多),报喜的队伍很舍得下本钱,竟然还有人舞狮。浩浩荡荡十几人的队伍,一路上高喊着“恭贺某某老爷高中会试某某名”,弄得几条街上的人都知道安平侯府的边静玉高中了会试第二名。侯府正门大开,府里早就备好了喜钱,这会儿直接朝着路面撒去。
小厮是第二个来报喜了。在小厮的后头,朝廷安排的报喜的小吏才姗姗来迟。
安平侯亲自招待了报喜官,各种打赏都给足了,又说:“小儿在外闭关苦读,今日不在府里,不然少不得让他出来亲自见一见礼。”他一个侯爷,地位比着这种不入流的小官高多了,态度却如此和善。
报喜官忙说:“梅花香自苦寒来,边贡士在学业上如此兢兢业业,日后的成就定不可限量啊!”他这话也不全是为了讨赏而说的空泛的吉利话,里头含着几分真心。自从本朝科考制度改革后,会试中的成绩优异者已经很少有边静玉这个年纪的人了。再有,今日是放榜日,边静玉却还能稳得住,竟然还在外头闭关苦读。这样的年纪,又有这样的心性,报喜官是真觉得边静玉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了。
送走了几轮报喜的人,安平侯喜得去给祖宗上了一炷香。
鲁氏忙里忙外地收拾东西,说:“要给世子去一封信。世子临行前还关心着静玉的成绩呢,快些把这个喜讯告诉他,也好叫他放心。再收拾一些东西给沈家送去,静玉一直在沈家读书,沈家人厚道,对着他肯定是倾囊相授了……哎!瞧我这记性,还有太学里的那几位先生的谢师礼也要一一备齐了。”
除此以外,鲁家那边要派人去说一说,柳佳慧的娘家柳家也要派人去说一说。柳佳慧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知道边静玉本科参试,命人送来很多整理成册的往年卷子及优秀答卷,这就非常贴心了。
“不急在一时,不急在一时!”安平侯整个人好像年轻了十岁,“先别管谢礼了,先给静玉送些用得上的东西去,衣服也好,吃食也好,万万不可叫他亏着了。接下来还有殿试呢,莫叫他为小事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