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做的,还是顺利的将使团带到鄂罗斯,然后经莫斯科前往法兰西。”皇帝一件事一件事的交代,“争取与海上去法兰西的那队人汇合,然后尽量让欧罗巴的学者前往我朝。”
“至于二阿哥,他还有旁的事情要做,朕会交待他,也会告诫他有事和你商量。你且退下罢。”
胤禔原想让皇后回京,然后他带着儿女前往黑龙江,但看皇后的状态,还沉浸在弘昱离家的伤感中。仔细想想,这次来承德,来盛京,时间的确排的太满了,没必要这样的。
于是在夫妻说私房话的时候,胤禔就道:“朕打算下月返京。”
“……不去墨尔根了吗?”道琴精神好了许多,闻言先是惊讶,而后有些不安:“我不要紧,爷还是以大事为要。”
胤禔甩开靴子,和她并着肩坐着,笑道:“不全是为着你,我也想了,又不是日后都不出京,何必这么紧赶慢赶的带着孩子们过去。放在明后年也是一样的,黑龙江那边很安稳,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放在后年,弘晗也能独当一面,便是叫他过去也是可以的。”
“孩子总要长大,自己出去闯荡,和底下人打交道,学着办事,学着不被坑了。朕也是忽然发现,孩子都大了,也不能总手把手的牵着他们走路。”
道琴感受到了他的劝慰,也点头道:“是啊,凡事总要让他们自己去处置……对了,苏日格的婚事咱们商量了,弘晗到底怎么办呢?那几个姑娘我瞧着都不错,家中不是世宦也是大族,真是难选。”
看她有兴头琢磨弘晗的婚事,胤禔也就放下心,顺势靠在竹枕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和道琴说起了弘晗的福晋人选。
“出孝之后给他那两个伺候的人,也没见弘晗多喜欢。”道琴笑叹:“我也问过他,这孩子就知道说让咱们做主,唉。”
弘晗的福晋人选,有钮祜禄家的、董鄂家的、赫舍里家的,还有如富察氏、舒穆禄氏等等,都是好孩子。有些还在宫里读过两年书,帝后都大约知道孩子的脾性。
“我告诉他,让他自己也多想想,婚姻大事,固然是父母之命,也得他瞧着差不多才好。”胤禔噗嗤笑了一声,“就像咱们那会,早早的见过面。先帝指婚的时候,我就想,这是多难得的缘分啊。”
老夫老妻在回忆往事,互诉衷肠,而弘晗则沉浸在了“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老婆”这个问题中。
这孩子很清楚父母那辈的事情,所以在他这里,所谓“挑姑娘本人,不如挑姑娘阿玛”是不存在的。他外公当年也是深得先帝信任的大臣,结果呢?因为和舅公明珠结党,被勒令致仕,好悬家族败落一蹶不振。
朝廷上下还有哪家的权势高的过爱新觉罗吗?
与其挑未来的岳父,还不如好生挑自己未来的媳妇,起码岳父就算倒霉了,也不妨碍自己和福晋正常过日子。就像阿玛和额娘似的,携手至今,不是好好的。
大阿哥抓抓头,可能被父母相中的姑娘都是好姑娘,他要怎么选……唉,怎么成婚比挑选朝廷大臣还难呢?
作者有话要说:
皇太极大约是明末清初的各路带头大哥里最懂政治那个了……多尔衮在这方面,给皇太极提鞋都不配,压根不是一个量级。
第265章 下一代的阶段性总结
八月之前, 皇帝回到了京城,直入畅春园,从畅春园里发布了一系列旨意:涉及指婚、宗室封爵,降爵, 等等等等。
但被指婚的人家来不及高兴, 打算给自家儿女合计婚事的也来不及高兴, 一向没什么存在感的太医院就蹦了出来。
要知道, 自打前朝洪武皇帝明令太医院医正最高五品之后, 大夫这个职业就成为了下下选。李时珍的父亲就不愿意让儿子干这一行……
所以太医院在前朝和本朝, 一向是有用笑脸, 没用白眼。此刻他们突然跳出来, 真是出乎意料, 但更让人没想到的,居然是太医院给皇上递的奏折内容,这并不是要求提高待遇什么的, 而是关于婚姻的。
太医院和教士们查阅了前朝和本朝所有的医疗记录,包括皇族宗室和达官显贵在内的所有数据, 显示了一个非常可怕的事实:大人们,你们的崽子成活率很低啊!
哪怕是鲁钝狭隘的读书人, 只要他们认字, 都不需要懂什么人情世故, 都能看明白刊登在朝廷邸报上的这份奏折是什么意思,而且必须认同其中的观点。
在社会主流看来, 一个孩子年少夭折, 是对父母的不孝。同样的, 一个难产或者要了母亲性命的孩子,也是生而原罪的……关于这一条, 先帝还为它背过书。
而通过对如今的京城显贵和关外时候进行的对比,很明显的说明了一个事实:虽然搬进京城环境变好了,但女人们因为开始接受前朝贵人们的生活,还是更倾向于开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虽然世祖、先帝二位都在提倡保持尚武精神和关外旧俗,但追求美好闲适的生活是人类本能,并不是出于习俗原因,只是地理和人的惰性,就足够将风气改变了。
想到这,就难免想起乌兰布通那个钻进帐篷装死的都统,胤禔叹息着,又将奏折翻过了一页。太医院这份奏折发布,自然是皇帝钦命的,甚至是胤禔叫人修改过措辞的版本。
元起皇帝利用太医院试水,不只是打算修改太医院的待遇问题,还有官学里的“格致课程”。但在那之前他召见了一对兄弟,年羹尧和年希尧。
“至于二阿哥,他还有旁的事情要做,朕会交待他,也会告诫他有事和你商量。你且退下罢。”
胤禔原想让皇后回京,然后他带着儿女前往黑龙江,但看皇后的状态,还沉浸在弘昱离家的伤感中。仔细想想,这次来承德,来盛京,时间的确排的太满了,没必要这样的。
于是在夫妻说私房话的时候,胤禔就道:“朕打算下月返京。”
“……不去墨尔根了吗?”道琴精神好了许多,闻言先是惊讶,而后有些不安:“我不要紧,爷还是以大事为要。”
胤禔甩开靴子,和她并着肩坐着,笑道:“不全是为着你,我也想了,又不是日后都不出京,何必这么紧赶慢赶的带着孩子们过去。放在明后年也是一样的,黑龙江那边很安稳,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放在后年,弘晗也能独当一面,便是叫他过去也是可以的。”
“孩子总要长大,自己出去闯荡,和底下人打交道,学着办事,学着不被坑了。朕也是忽然发现,孩子都大了,也不能总手把手的牵着他们走路。”
道琴感受到了他的劝慰,也点头道:“是啊,凡事总要让他们自己去处置……对了,苏日格的婚事咱们商量了,弘晗到底怎么办呢?那几个姑娘我瞧着都不错,家中不是世宦也是大族,真是难选。”
看她有兴头琢磨弘晗的婚事,胤禔也就放下心,顺势靠在竹枕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和道琴说起了弘晗的福晋人选。
“出孝之后给他那两个伺候的人,也没见弘晗多喜欢。”道琴笑叹:“我也问过他,这孩子就知道说让咱们做主,唉。”
弘晗的福晋人选,有钮祜禄家的、董鄂家的、赫舍里家的,还有如富察氏、舒穆禄氏等等,都是好孩子。有些还在宫里读过两年书,帝后都大约知道孩子的脾性。
“我告诉他,让他自己也多想想,婚姻大事,固然是父母之命,也得他瞧着差不多才好。”胤禔噗嗤笑了一声,“就像咱们那会,早早的见过面。先帝指婚的时候,我就想,这是多难得的缘分啊。”
老夫老妻在回忆往事,互诉衷肠,而弘晗则沉浸在了“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老婆”这个问题中。
这孩子很清楚父母那辈的事情,所以在他这里,所谓“挑姑娘本人,不如挑姑娘阿玛”是不存在的。他外公当年也是深得先帝信任的大臣,结果呢?因为和舅公明珠结党,被勒令致仕,好悬家族败落一蹶不振。
朝廷上下还有哪家的权势高的过爱新觉罗吗?
与其挑未来的岳父,还不如好生挑自己未来的媳妇,起码岳父就算倒霉了,也不妨碍自己和福晋正常过日子。就像阿玛和额娘似的,携手至今,不是好好的。
大阿哥抓抓头,可能被父母相中的姑娘都是好姑娘,他要怎么选……唉,怎么成婚比挑选朝廷大臣还难呢?
作者有话要说:
皇太极大约是明末清初的各路带头大哥里最懂政治那个了……多尔衮在这方面,给皇太极提鞋都不配,压根不是一个量级。
第265章 下一代的阶段性总结
八月之前, 皇帝回到了京城,直入畅春园,从畅春园里发布了一系列旨意:涉及指婚、宗室封爵,降爵, 等等等等。
但被指婚的人家来不及高兴, 打算给自家儿女合计婚事的也来不及高兴, 一向没什么存在感的太医院就蹦了出来。
要知道, 自打前朝洪武皇帝明令太医院医正最高五品之后, 大夫这个职业就成为了下下选。李时珍的父亲就不愿意让儿子干这一行……
所以太医院在前朝和本朝, 一向是有用笑脸, 没用白眼。此刻他们突然跳出来, 真是出乎意料, 但更让人没想到的,居然是太医院给皇上递的奏折内容,这并不是要求提高待遇什么的, 而是关于婚姻的。
太医院和教士们查阅了前朝和本朝所有的医疗记录,包括皇族宗室和达官显贵在内的所有数据, 显示了一个非常可怕的事实:大人们,你们的崽子成活率很低啊!
哪怕是鲁钝狭隘的读书人, 只要他们认字, 都不需要懂什么人情世故, 都能看明白刊登在朝廷邸报上的这份奏折是什么意思,而且必须认同其中的观点。
在社会主流看来, 一个孩子年少夭折, 是对父母的不孝。同样的, 一个难产或者要了母亲性命的孩子,也是生而原罪的……关于这一条, 先帝还为它背过书。
而通过对如今的京城显贵和关外时候进行的对比,很明显的说明了一个事实:虽然搬进京城环境变好了,但女人们因为开始接受前朝贵人们的生活,还是更倾向于开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虽然世祖、先帝二位都在提倡保持尚武精神和关外旧俗,但追求美好闲适的生活是人类本能,并不是出于习俗原因,只是地理和人的惰性,就足够将风气改变了。
想到这,就难免想起乌兰布通那个钻进帐篷装死的都统,胤禔叹息着,又将奏折翻过了一页。太医院这份奏折发布,自然是皇帝钦命的,甚至是胤禔叫人修改过措辞的版本。
元起皇帝利用太医院试水,不只是打算修改太医院的待遇问题,还有官学里的“格致课程”。但在那之前他召见了一对兄弟,年羹尧和年希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