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家风虽好,男人虽然纳妾的少,但也没规定不能纳的。裴吟兰姨娘是因为裴桓十几年前外放,詹氏正怀着裴吟怡不能随行,安排了裴吟兰姨娘去伺候裴桓。可惜他姨娘命薄,在他六岁的时候一场风寒去了,裴吟兰后来一直养在嫡母身边。前几年他爹起了花花心思,又纳了一个良家子,生了个庶弟出来。
大哥能不能顶住嫡母的压力不纳妾,裴吟兰也不知道。
“这些事情咱们说说就好了,你可别在外边说呀。”裴栖叮嘱裴吟兰。
裴吟兰当然知道。
他一个庶哥儿关心嫡出大哥的房里事,要是说出去,自己也没脸。
接下来他们不再谈裴晗和曹氏的事情,裴栖带着裴吟兰走到哪里逛到哪里。裴吟兰见裴栖对一些他不熟悉的地方张口就来,心里又开始冒酸气了。
为了能好好游玩,酸了一会儿他自己压下去了。
“咦,浅荷,前头那个铺子人那么多,是在卖烤红薯?”裴栖模模糊糊地看着铺子上的招牌道。
“是的,主夫。这是咱们老爷五堂叔家新开的铺子,卖烤红薯给附近的百姓尝鲜的,价格定得不贵,一文钱一根。每天都有不少人排队来买,要不是一个人最多能买五根,这位堂老太爷家的铺子早就让人搬空了。”浅荷道。
“糖葫芦都要三文钱一串,一文钱一根真的是良心价了。”裴吟兰道,“小叔叔,咱们也买一些照顾一下这位堂爷爷的生意吧。”
“兰少爷,堂老太爷家的生意非常好,每日不到午时,当天的烤红薯就能卖完,用不到咱们照顾。我听人说,现在不少人慕名前去忠孝村买红薯回去种呢。”浅荷道。
如此,裴吟兰打散了去买红薯的做法。小叔叔给家里送了不少红薯,他们都吃不完,不需要在外边买。
“村子是怎么往外卖红薯的。”裴栖好奇地问。
他还记得在乡下过年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当时想偷偷把红薯十文钱一根卖给外面的行商,后面还是被他夫君给阻止了。
“我听管家媳妇说,村子里往外卖红薯三文钱一斤。”浅荷道,他口里的管家媳妇是赵贵的妻子,“要是让乡亲教导种红薯的话,只要额外再给他们两百文钱,包教包会。”
裴栖惊讶了,村子里的人竟然变得这么厚道了。
其实村里人没有厚道,放着钱不赚,甚至没有趁机太高物价,是被忠孝的盛名给累了。皇上给了他们一个忠孝村的牌匾,他们自然要拿出自己的气度的,再加上村子里正在修祠堂,也不好意思去坑人。
村长都没怎么出面,这些人就忍痛商定好,按照当时给朝廷的价格,将红薯卖给了前来求买的人。
甚至,卖给商人的时候,还要求他们售卖的时候不能抬高红薯的价格。
商人们有没有照做离得远了谁也不知道,但忠孝村的人又传出一波勤劳朴实诚信无欺的美名来。
五堂叔的红薯多,在直隶就开了铺子,这些天呆在京城又在京城的粮店旁边开了售卖红薯的铺子,十分受人追捧。
五堂婶本来埋怨五堂叔听了村长忽悠捐的红薯太多,等皇上给了嘉奖后,分到一块上好的绸缎后,到没有那么多的怨言了。
好在他们当初去直隶置办产业的时候,将户籍留在了京城。如今走出去,说自己是忠孝村的人,都会引来一堆羡慕的目光和夸赞。
裴栖他们没在铺子前停留太久,又去街头看了会儿杂耍,才去了常去的书铺。
裴栖想买一些关于母子之间相处的话本备着,将来好借鉴着和赵竹心相处。
裴栖实在是没有办法像许多父母一样,将孩子当做自己的所有物甚至财产一样对待。赵竹心是个大活人,不是东西。
于是裴栖就想从话本子里借鉴借鉴。
但是掌柜的这里关于这类的话本很少,给裴栖拿出了一堆孝经、二十四孝图之类的书,极力推荐裴栖购买。
裴栖:……。
鬼才要看这些东西呢。
掌柜的知道自己拿出来的东西遭了嫌弃也没有气馁,裴栖以前是经常光临他们书铺的大主顾,掌柜的早就知道怎么顺毛了,“夫郎这次要的话本子咱们没有存货,老朽这就吩咐下边的人去给您寻找货源,只是那些书生心气都高,定制的话本价格上可能有些高。”
浅荷上前给了掌柜的二两定金。
掌柜的生怕裴栖反悔,赶紧将银子收起来,谄媚地道,“夫郎只管十天后派人来取话本子,老朽保证当时一定有货。”
裴栖话本子众多且贴合生活阶段的谜题有了答案。那些不常见的话本子,都是他花了十几二十倍的价钱,掌柜的专门找人写给他的。
“兰儿,你也挑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咱们一会儿一起结账。”裴栖道。
裴吟兰点头。
等两人一起出书铺的时候,迎面遇到了周文彦和张茹燕两人。
周文彦是来陪张茹燕买诗集的,没想到竟然会遇到裴栖等人。
裴栖直接当做没看到他,目不斜视地带着裴吟兰还有浅荷他们往外走。
“裴栖,见到人都不知道打声招呼,这就是你们裴家的教养!”周文彦在裴栖走过他身旁的时候指责道。
“你谁呀,要是不认识的人我都挨个儿去打招呼,我还出不出门了。”裴栖不屑地道,“兰儿这里有疯狗出来咬人,咱们快走。”
大哥能不能顶住嫡母的压力不纳妾,裴吟兰也不知道。
“这些事情咱们说说就好了,你可别在外边说呀。”裴栖叮嘱裴吟兰。
裴吟兰当然知道。
他一个庶哥儿关心嫡出大哥的房里事,要是说出去,自己也没脸。
接下来他们不再谈裴晗和曹氏的事情,裴栖带着裴吟兰走到哪里逛到哪里。裴吟兰见裴栖对一些他不熟悉的地方张口就来,心里又开始冒酸气了。
为了能好好游玩,酸了一会儿他自己压下去了。
“咦,浅荷,前头那个铺子人那么多,是在卖烤红薯?”裴栖模模糊糊地看着铺子上的招牌道。
“是的,主夫。这是咱们老爷五堂叔家新开的铺子,卖烤红薯给附近的百姓尝鲜的,价格定得不贵,一文钱一根。每天都有不少人排队来买,要不是一个人最多能买五根,这位堂老太爷家的铺子早就让人搬空了。”浅荷道。
“糖葫芦都要三文钱一串,一文钱一根真的是良心价了。”裴吟兰道,“小叔叔,咱们也买一些照顾一下这位堂爷爷的生意吧。”
“兰少爷,堂老太爷家的生意非常好,每日不到午时,当天的烤红薯就能卖完,用不到咱们照顾。我听人说,现在不少人慕名前去忠孝村买红薯回去种呢。”浅荷道。
如此,裴吟兰打散了去买红薯的做法。小叔叔给家里送了不少红薯,他们都吃不完,不需要在外边买。
“村子是怎么往外卖红薯的。”裴栖好奇地问。
他还记得在乡下过年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当时想偷偷把红薯十文钱一根卖给外面的行商,后面还是被他夫君给阻止了。
“我听管家媳妇说,村子里往外卖红薯三文钱一斤。”浅荷道,他口里的管家媳妇是赵贵的妻子,“要是让乡亲教导种红薯的话,只要额外再给他们两百文钱,包教包会。”
裴栖惊讶了,村子里的人竟然变得这么厚道了。
其实村里人没有厚道,放着钱不赚,甚至没有趁机太高物价,是被忠孝的盛名给累了。皇上给了他们一个忠孝村的牌匾,他们自然要拿出自己的气度的,再加上村子里正在修祠堂,也不好意思去坑人。
村长都没怎么出面,这些人就忍痛商定好,按照当时给朝廷的价格,将红薯卖给了前来求买的人。
甚至,卖给商人的时候,还要求他们售卖的时候不能抬高红薯的价格。
商人们有没有照做离得远了谁也不知道,但忠孝村的人又传出一波勤劳朴实诚信无欺的美名来。
五堂叔的红薯多,在直隶就开了铺子,这些天呆在京城又在京城的粮店旁边开了售卖红薯的铺子,十分受人追捧。
五堂婶本来埋怨五堂叔听了村长忽悠捐的红薯太多,等皇上给了嘉奖后,分到一块上好的绸缎后,到没有那么多的怨言了。
好在他们当初去直隶置办产业的时候,将户籍留在了京城。如今走出去,说自己是忠孝村的人,都会引来一堆羡慕的目光和夸赞。
裴栖他们没在铺子前停留太久,又去街头看了会儿杂耍,才去了常去的书铺。
裴栖想买一些关于母子之间相处的话本备着,将来好借鉴着和赵竹心相处。
裴栖实在是没有办法像许多父母一样,将孩子当做自己的所有物甚至财产一样对待。赵竹心是个大活人,不是东西。
于是裴栖就想从话本子里借鉴借鉴。
但是掌柜的这里关于这类的话本很少,给裴栖拿出了一堆孝经、二十四孝图之类的书,极力推荐裴栖购买。
裴栖:……。
鬼才要看这些东西呢。
掌柜的知道自己拿出来的东西遭了嫌弃也没有气馁,裴栖以前是经常光临他们书铺的大主顾,掌柜的早就知道怎么顺毛了,“夫郎这次要的话本子咱们没有存货,老朽这就吩咐下边的人去给您寻找货源,只是那些书生心气都高,定制的话本价格上可能有些高。”
浅荷上前给了掌柜的二两定金。
掌柜的生怕裴栖反悔,赶紧将银子收起来,谄媚地道,“夫郎只管十天后派人来取话本子,老朽保证当时一定有货。”
裴栖话本子众多且贴合生活阶段的谜题有了答案。那些不常见的话本子,都是他花了十几二十倍的价钱,掌柜的专门找人写给他的。
“兰儿,你也挑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咱们一会儿一起结账。”裴栖道。
裴吟兰点头。
等两人一起出书铺的时候,迎面遇到了周文彦和张茹燕两人。
周文彦是来陪张茹燕买诗集的,没想到竟然会遇到裴栖等人。
裴栖直接当做没看到他,目不斜视地带着裴吟兰还有浅荷他们往外走。
“裴栖,见到人都不知道打声招呼,这就是你们裴家的教养!”周文彦在裴栖走过他身旁的时候指责道。
“你谁呀,要是不认识的人我都挨个儿去打招呼,我还出不出门了。”裴栖不屑地道,“兰儿这里有疯狗出来咬人,咱们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