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段大章跟孙家兄弟开怀畅饮之时,百十个纤夫喊着号子拉着六条大船逆流而上,拉到了朝天门下游的唐家沱。
    在此帮着抽厘的保甲局茶勇挥舞着刀枪嚷嚷着让靠岸,站在船头的男子微皱起眉头,跟守在边上的一个家人道:“去请杜老爷,请杜老爷去跟他们交涉。”
    “遵命。”家人应了一声,便回头俯身钻进船舱。
    不一会儿,一个身着官服的武官钻出船舱,从随从手中接过官帽,站在看着既不大像读书人也不像商人的男子身边,紧盯着那几个撑船过来的茶勇问:“你们是哪个衙门的,为何要拦本官的船!”
    保甲局的茶勇们愣住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拦的竟是官船,正不晓得该如何回话,坐在小船里的一个书吏连忙站起身,挤到船头躬身行了一礼,旋即拱手问:“禀老爷,小的是厘金局帮办委员,奉县太爷之命在此设卡抽厘。敢问老爷尊姓大名,来我巴县有何公干,小的也好赶紧去向县尊禀报。”
    都已经到家门口了居然被一帮抽厘的给拦下,并且听口音他们都不是本地人,杜三实在是懒得搭理他们。
    刚才那个脸上有道恐怖狰狞刀疤的家人反应过来,立马扯着嗓子吼道:“我家老爷姓杜,名卫方,官居正四品,加都司衔!我家老爷奉总揽江南军务的钦差大臣向荣向大帅之命,护送战死沙场的巴县子弟骸骨回乡安葬,还不赶紧让开!”
    书吏早听说过向荣,但对杜三等人的身份深表怀疑,毕竟川江因长毛作乱梗阻已久,而向荣正领兵在两江平乱,想把战死在两江的四川兵骸骨运回乡谈何容易,于是再次躬身行了一礼:“小的李远长拜见杜老爷,敢问杜老爷能否让小的上船瞧瞧。”
    杜三火了,阴沉脸问:“你想瞧什么?”
    “杜老爷恕罪,小的职责在身,不瞧个明白真不能让您过去。”
    “一定要上船?”
    “不上船恐怕不行,这是县尊交办的差事,杜老爷,您能不能别为难小的。”
    这儿是巴县,不是瓜洲也不是江宁,提心吊胆了一路,装了一路缩头乌龟的杜三,又怎会怕一个连官都不是的书吏,顿时脸色一变:“弟兄们,抄家伙!给爷瞄准点,谁要是敢上船,格杀勿论!”
    “遵命!”刀疤脸缓过神,立马取出一面令旗,朝后面的那几条船挥了挥。
    不一会儿,几十个绿营兵钻出船舱,有的持刀,有的持长矛,有的甚至开弓搭箭瞄着岸上的那些茶勇。
    李远长本就不什么书吏,只是一个账房先生,因为东家做上了厘金局局绅,才跟着捞着这个抽厘的差事,见着架势顿时吓傻了,急忙道:“杜老爷恕罪,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小的这就给那些纤夫让路。”
    “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就这么大点胆还设卡抽厘!”杜三冷哼了一声,回头示意随行的兵勇收起兵器。
    ……
    消息传得很快,杜三等人的船还没到南纪门,重庆镇总兵、副将、参将等武官就收到了消息,跟营里的都司、游击、千总一起赶到码头。
    杜三在唐家沱厘卡并非信口开河,是真奉钦差大臣向荣之命护送战死兄弟的骸骨回来的,六条船上装了四十几口棺材,甚至随身带着盖有钦差关防大印的公文!
    在两江平乱的许多四川兵是从重庆镇各营调去的,看着一口口棺材被脚夫们从船上抬上岸,营里的老弱妇孺嚎啕大哭起来,哭得是昏天暗地,也不管棺材里躺的是不是她们的亲人。结果这一哭引来更多百姓围观,城里堪称万人空巷。
    刚从走马岗回到县城的段吉庆也收到了消息,正犹豫要不要去瞧瞧,关班头竟带着三个人火急火燎地找上了门。
    “段经承,您看看谁回来了!”
    “长生拜见段叔!”
    段吉庆急忙将潘二扶起,看着潘二老泪纵横地问:“长生……真是长生,你啥时候回来的?”
    再次见着段吉庆,想到再也见不着自个儿的爹,潘二实在控制不住了,泪流满面地说:“我一接到您老的信就动身回来的,原本打算走陆路回来,郭大人说山东正在闹长毛,河南正在闹捻匪,担心这一路不好走,就让我去上海乘沙船去天津,从天津去直隶,再沿京西官道去陕西,从‘北大路’回来。
    没想到赶到上海找着苏觉明,就是四哥以前在泰州收的那个家人,才晓得他刚收到四哥的信,才晓得桐梓有奸民犯上作乱,老家也不太平。他和薛老爷、刘老爷正在商量咋办四哥交代的事……”
    段吉庆见潘二说着说着欲言又止,干脆让关班头帮着招呼潘二的随从,就这么把潘二领进书房,带上门急切地问:“长生,你说得是薛焕薛老爷和刘存厚刘老爷?”
    “正是。”
    潘二擦了把泪,哽咽地说:“四哥担心老家安危,在半路上发急件给正在上海平乱的薛老爷、刘老爷和已革苏松太道吴健彰,请他们想办法买两百杆洋枪和五千斤火药铅子儿。吴健彰倒是很帮忙,帮着垫银子跟法兰西的一个商行买了两百六十杆洋枪和六千多斤火药铅子儿。”
    “枪和火药呢?”段吉庆追问道。
    “运回来了。”潘二深吸口气,接着道:“老家不太平,薛老爷和刘老爷一样着急,本打算从营里抽调五十个兵勇,让我领着那些兵勇把枪和火药铅子送回来,结果杜三正好到了上海,就让我和杜三领着五十个同乡以护送战死兄弟骸骨回乡安葬为名押解枪和火药回来的。
    这一路不好走,只能搭乘洋人的船,没想到那些洋人走了一路竟跟长毛做了一路买卖。在长毛盘踞的瓜洲、江宁等地方,前前后后加起来逗留了十四天!吓得我们不敢露头,只能把官服、关防全藏在棺材里,更别说上岸。就这么跟着洋人的船到了武昌,然后再换船,再雇脚夫,然后再换船……”
    四十几口棺材,只有二十口棺材里有骸骨。
    确认剩下的棺材里装的全是洋枪,火药和铅子儿也藏得很好,段吉庆终于松下口气,想想又问道:“咋你们都到家了,志行到现在都没到家?”
    “琴儿嫂子就这两个月生,您老不晓得?”
    “琴儿有身孕,琴儿要生了!”
    “四哥在信中是这么跟薛老爷和刘老爷说的,他不晓得我会先去上海,所以没给我信。”
    “原来如此,哎呦,其实我早该想到的。”总算有了女婿和女儿的消息,段吉庆的心情一下子好了,权衡了一番拍着潘二胳膊道:“杜卫方正在右营署等消息是吧,贤侄,我不方便抛头露面,还得劳烦你跑一趟,让他赶紧把洋枪和火药铅子送走马去。”
    “送走马去做啥子,四哥不是要回来办团练吗?”潘二不解地问。
    “我们巴县的那些读书人不安生,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你先听我的,何况你也要回走马岗给你爹尽孝,先把枪和火药铅子儿运回去,剩下的事等你四哥到了家再说。”段吉庆顿了顿,又补充道:“你们先过去,我收拾一下直接去走马,去走马岗等志行!”
    “行,我听您老爷的,我这就去右营署找杜三。”
    “对了,你爹生前跟我合股开的两个铺子就在南纪门,你大哥和大嫂在那儿照应,你跟兄嫂一别好几年,顺便去跟他们打个招呼,我估摸他们会跟你一道回走马老家。毕竟你哥是长子,上坟祭奠这么大事少不了他。”
    “好,那我先过去。”
    ……
    一起送走潘二,关班头急切地问:“段经承,潘二回来了,志行在信里说得那个结义兄弟杜卫方也回来了,志行和琴儿咋到今天也没到家?”
    “琴儿有身孕,而且就这两个月生,所以在路上耽搁了。”想到女儿生狗蛋儿时那么差点丢了性命,段吉庆急忙打水洗手洗脸,然后整整衣冠跑到案前上香,祈求观世音菩萨和韩家的列祖列宗保佑琴儿母子平安。
    关班头跟着拜了拜,又苦笑道:“段经承,潘二刚才找着我时,县太爷也收到了他护送巴县战死子弟骸骨回乡的消息,让我问问你有没有空,要是有空能不能帮着问问龚老爷、崔老爷和杨老爷他们,能不能捐点银子买块地,好安葬那些殉国的巴县子弟,好给那些殉国的巴县子弟做几天水陆道场。”
    段吉庆沉思了片刻,回头道:“这种积德行善的事咱们是该出钱出力,可咋也轮不着我段吉庆去召集士绅。要是没猜错县太爷不是想让我牵这个头,而是想见见我,想探探我的口风。”
    “四娃子帮办团练的事?”
    “除了这事还能有啥事,你就说我是回来拿换洗衣裳的,待会儿就得回走马岗。至于筹钱买地安葬战死子弟骸骨和筹钱请和尚道士办水陆道场的事,人家捐多少我和志行也捐多少。”

章节目录

韩四当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卓牧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卓牧闲并收藏韩四当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