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槐听到叶侯愿意拿出二十万石粮食,顿时大喜:“叶侯果然是寡人的肱骨之臣!”
叶侯淡淡的笑着拱手道:“能为大王分忧,这是臣的荣幸。”
叶侯说着,眼中的余光不由撇了撇一旁的栋君与詹阳君。
这次楚王召集他们六个封君来,本来就是为了教训一下栋君他们,并提醒其他贵族,叶侯自然会为楚王分忧。而且二十万石粮食,对叶侯来说,虽然也是一大笔粮食,但是并不伤筋动骨。
再说,大家全都心中有数,这次粮价上涨,并不是楚国缺粮,而是为了限制齐国,所以,叶侯也不担心楚王在秋收以后还不上粮食。
叶侯说完,阴君与盛君对视一眼,接着,阴君开口道:“大王,臣愿献上十万石粮食,以备国用。”
盛君紧跟其后,道:“大王,臣愿献上七万石粮食。”
栋君詹阳君听着阴君盛君的话,顿时心惊肉跳,阴君这是要顺着楚王的意逼迫他们俩啊!
熊槐闻言顿时笑了笑,这阴君盛君果然善解人意。
虽然他们出的粮食没有叶侯多,但是熊槐心中也清楚,阴君盛君比不得叶侯,不仅封地的人口封地全都不比叶侯,而且粮食产量也比不上叶侯,其中阴君的的实力又要比盛君强上一筹。
如果说叶侯一次性拿出二十万石粮食还犹有余力,那么阴君二人所拿出的粮食,就已经快接近他们的极限了。
“阴君、盛君二位贤卿有心了。”
说着,熊槐面无表情的看向身下还未开口的二人,没有任何言语。
二人沉默了一下,感到殿中略带压抑,连呼吸斗由一些急促。
现在他们哪能不知道,其他的四位封君就是楚王为他们两设下的标准。
论领地实力,他们与阴君相差不大,而且都与金君这种主要收入靠冶铁的封君不同,他们也是靠种地收税的。
所以说,既然阴君拿出十万石粮食,那么他们俩,也应该拿出十万粮食。
只是,若是没有卖粮以前,倒也勉强够了,但是现在,若想维持领地稳定,他们俩最多也就能拿出两三万石粮食罢了,五万石粮食,已经接近极限了。
再多···
就要向其他封君购粮了。
可是,他们俩也就差不多卖了五万石粮食左右,而且还是以市价的八成卖给楚王的。现在用十成的价格购粮···
这不仅恶了楚王,还亏出去一大笔钱。
就在二人隐隐下定决心准备大出血之际。
熊槐见栋君二人已经有所决定,抢在他们之前开口道:“诸卿,如今楚国缺粮,但是齐国狼子野心,趁机抬高粮价,如今各国粮食全都流向齐国。所以,寡人决定抬高粮价,将粟米价格抬到一百三十钱。”
此言一出,栋君詹阳君原本纠结的脸顿时变得苍白,以一百三十钱的价格向其他封君购粮,这已经不是让出血而是断臂了。
想着,栋君突然意识到楚王将这个消息提前告知他们,或许就是网开一面,没有把他们往死里逼。
既然楚王网开一面,那么···
栋君盛君相互一望,心有灵犀一般,双双走到大殿中,拜道:“大王,臣有罪!”
熊槐眼睛半眯着道:“两位贤卿何罪只有?”
栋君应道:“大王,这几年来,臣因为食用面粉,耗费巨大,以至于手中缺粮。如今楚国有事,臣本应为国效力,但是如今臣已粮可用。”
“所以,臣请大王开恩,让臣拿出五万石粮食,然后再向太府献上千金,以资国用。”
盛君亦道:“大王,臣也是如此,愿献上五万石粮食,外加千金,以备国用。”
熊槐冷冷的看着二人,这一千金,比起二人牟利所得,还差了一些,但是如果加上这五万石粮食,也就差不多了。
只是这粮食是借的。
良久,熊槐开口道:“好!”
······
金君等六位封君离去后不久,熊槐就等到斗由进来。
斗由坐下后,熊槐问道:“如何?”
斗由应道:“大王,栋君詹阳君已经向臣说明,愿意借五万石粮食以备国用,并以目前的粮价为标准,支助太府千金购粮,等今年秋收以后,再归还他们粮食。另外,二人听闻太府缺钱,愿献出千金以资国用。”
熊槐听着后面一句话,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算他们识相。
“将这个消息传给广陵的鄂君,让鄂君把栋君詹阳君献金的事情传给逯君四人,让他们四个人看着办吧。”
“另外,将这件事散步出去,别让其他的封君又有不长眼的!”
斗由拱手道:“唯!”
接着,熊槐继续说起齐国的事情,道:“自从齐国粮价涨到一百二十钱一石,已经有二十来天过去,直到现在,齐国一直没有降价吧?”
“从齐国传回的消息,正是如此。”斗由点头应道。
“而现在寡人已经对越线的封君敲打了一番,所以···”熊槐看着斗由道:“所以寡人决定继续涨价,免得麦米成熟后,各国的麦米全都流入齐国!”
斗由应道:“臣领命。”
齐国。
听到季子的禀报,齐王冷冷的一笑,道:“季子尽管放手去做,楚国要涨价,难道寡人还会怕他,比钱财,寡人不惧任何国家。”
“传令,立即将粟米与麦米的价格涨到一百五十钱,寡人倒要看看,楚王是不是敢继续与寡人抬价。”
季子迟疑了一下,开口道:“大王,粮价涨到一百五十钱,以齐国的财力,自然能坚持下去,但是,臣担心,齐国的百姓恐怕会难以承受。”
“原本我们将粮价涨到一百二十钱,百姓们就怨声载道,若是继续涨三十钱,若是与楚国僵持数月,直到麦米收获,臣担心许多百姓会因此而破产。”
齐王一滞,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面色沉重。
百姓难堪其负的问题,的确是一个大问题。
若是为了麦米而失去民心人望,即便获得大量的麦米,恐怕也得不偿失。
想着,齐王开口问道:“季子,这个问题的确不可不察,不知季子可有解决之法?”
ps:昨日出现一个失误,哪陵君被灭族我自己也给忘了,导致出现死而复生的情况,多谢书友提醒!
已修改,致歉!
(未完待续)
叶侯淡淡的笑着拱手道:“能为大王分忧,这是臣的荣幸。”
叶侯说着,眼中的余光不由撇了撇一旁的栋君与詹阳君。
这次楚王召集他们六个封君来,本来就是为了教训一下栋君他们,并提醒其他贵族,叶侯自然会为楚王分忧。而且二十万石粮食,对叶侯来说,虽然也是一大笔粮食,但是并不伤筋动骨。
再说,大家全都心中有数,这次粮价上涨,并不是楚国缺粮,而是为了限制齐国,所以,叶侯也不担心楚王在秋收以后还不上粮食。
叶侯说完,阴君与盛君对视一眼,接着,阴君开口道:“大王,臣愿献上十万石粮食,以备国用。”
盛君紧跟其后,道:“大王,臣愿献上七万石粮食。”
栋君詹阳君听着阴君盛君的话,顿时心惊肉跳,阴君这是要顺着楚王的意逼迫他们俩啊!
熊槐闻言顿时笑了笑,这阴君盛君果然善解人意。
虽然他们出的粮食没有叶侯多,但是熊槐心中也清楚,阴君盛君比不得叶侯,不仅封地的人口封地全都不比叶侯,而且粮食产量也比不上叶侯,其中阴君的的实力又要比盛君强上一筹。
如果说叶侯一次性拿出二十万石粮食还犹有余力,那么阴君二人所拿出的粮食,就已经快接近他们的极限了。
“阴君、盛君二位贤卿有心了。”
说着,熊槐面无表情的看向身下还未开口的二人,没有任何言语。
二人沉默了一下,感到殿中略带压抑,连呼吸斗由一些急促。
现在他们哪能不知道,其他的四位封君就是楚王为他们两设下的标准。
论领地实力,他们与阴君相差不大,而且都与金君这种主要收入靠冶铁的封君不同,他们也是靠种地收税的。
所以说,既然阴君拿出十万石粮食,那么他们俩,也应该拿出十万粮食。
只是,若是没有卖粮以前,倒也勉强够了,但是现在,若想维持领地稳定,他们俩最多也就能拿出两三万石粮食罢了,五万石粮食,已经接近极限了。
再多···
就要向其他封君购粮了。
可是,他们俩也就差不多卖了五万石粮食左右,而且还是以市价的八成卖给楚王的。现在用十成的价格购粮···
这不仅恶了楚王,还亏出去一大笔钱。
就在二人隐隐下定决心准备大出血之际。
熊槐见栋君二人已经有所决定,抢在他们之前开口道:“诸卿,如今楚国缺粮,但是齐国狼子野心,趁机抬高粮价,如今各国粮食全都流向齐国。所以,寡人决定抬高粮价,将粟米价格抬到一百三十钱。”
此言一出,栋君詹阳君原本纠结的脸顿时变得苍白,以一百三十钱的价格向其他封君购粮,这已经不是让出血而是断臂了。
想着,栋君突然意识到楚王将这个消息提前告知他们,或许就是网开一面,没有把他们往死里逼。
既然楚王网开一面,那么···
栋君盛君相互一望,心有灵犀一般,双双走到大殿中,拜道:“大王,臣有罪!”
熊槐眼睛半眯着道:“两位贤卿何罪只有?”
栋君应道:“大王,这几年来,臣因为食用面粉,耗费巨大,以至于手中缺粮。如今楚国有事,臣本应为国效力,但是如今臣已粮可用。”
“所以,臣请大王开恩,让臣拿出五万石粮食,然后再向太府献上千金,以资国用。”
盛君亦道:“大王,臣也是如此,愿献上五万石粮食,外加千金,以备国用。”
熊槐冷冷的看着二人,这一千金,比起二人牟利所得,还差了一些,但是如果加上这五万石粮食,也就差不多了。
只是这粮食是借的。
良久,熊槐开口道:“好!”
······
金君等六位封君离去后不久,熊槐就等到斗由进来。
斗由坐下后,熊槐问道:“如何?”
斗由应道:“大王,栋君詹阳君已经向臣说明,愿意借五万石粮食以备国用,并以目前的粮价为标准,支助太府千金购粮,等今年秋收以后,再归还他们粮食。另外,二人听闻太府缺钱,愿献出千金以资国用。”
熊槐听着后面一句话,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算他们识相。
“将这个消息传给广陵的鄂君,让鄂君把栋君詹阳君献金的事情传给逯君四人,让他们四个人看着办吧。”
“另外,将这件事散步出去,别让其他的封君又有不长眼的!”
斗由拱手道:“唯!”
接着,熊槐继续说起齐国的事情,道:“自从齐国粮价涨到一百二十钱一石,已经有二十来天过去,直到现在,齐国一直没有降价吧?”
“从齐国传回的消息,正是如此。”斗由点头应道。
“而现在寡人已经对越线的封君敲打了一番,所以···”熊槐看着斗由道:“所以寡人决定继续涨价,免得麦米成熟后,各国的麦米全都流入齐国!”
斗由应道:“臣领命。”
齐国。
听到季子的禀报,齐王冷冷的一笑,道:“季子尽管放手去做,楚国要涨价,难道寡人还会怕他,比钱财,寡人不惧任何国家。”
“传令,立即将粟米与麦米的价格涨到一百五十钱,寡人倒要看看,楚王是不是敢继续与寡人抬价。”
季子迟疑了一下,开口道:“大王,粮价涨到一百五十钱,以齐国的财力,自然能坚持下去,但是,臣担心,齐国的百姓恐怕会难以承受。”
“原本我们将粮价涨到一百二十钱,百姓们就怨声载道,若是继续涨三十钱,若是与楚国僵持数月,直到麦米收获,臣担心许多百姓会因此而破产。”
齐王一滞,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面色沉重。
百姓难堪其负的问题,的确是一个大问题。
若是为了麦米而失去民心人望,即便获得大量的麦米,恐怕也得不偿失。
想着,齐王开口问道:“季子,这个问题的确不可不察,不知季子可有解决之法?”
ps:昨日出现一个失误,哪陵君被灭族我自己也给忘了,导致出现死而复生的情况,多谢书友提醒!
已修改,致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