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主[GL] 作者:允
而他们一旦失去理性,除非作弄到众叛亲离、家国倾覆,旁人铤而走险、改朝易代,否则竟无半点可制约的制度。
隋朝建立了可制衡君权的三省六部,开国之文帝却自己便常践踏省官的尊严,本朝自秦王谋反之后,尚书令之职便虚而不授,传至母亲摄政时,不肯奉未经门下审议的制令的刘祎之被未经门下审议的手敕赐死,自那以后,三省六部虽还正常地运转着,凤阁成为代皇帝拟制的私人秘书般的存在,鸾台则成为了皇帝意志的传声筒,再无人能抵挡为政者的坚定意志,无论这意志是好或是坏。
而我与母亲分开了。不能随时窥知她的情绪和心意,不能随时进宫向她或解释或撒娇或谈判,守礼与我的生死,或只在一个陌生的内侍手持的一份陌生的、盖着玉玺的制书之上。
我再次感到了强烈的畏惧,这畏惧甚而更胜过阿欢与我携手同赴甘露殿时,那时我们至少还有彼此,此刻我们却相距数百里,她与她名义上的丈夫、实际上的主人在一起,我则留在都城,忐忑不安地等候着阿欢的书信消息。
二月的第三天,我终于等来了第一封阿欢亲自手写的家信,附在高力士送来的、母亲的手书之后。信上没有封印,示以不怕人看的意思。内容没什么特殊的,不过是细细地述说她近来的身体状况,多谢我为她做的护膝、轮椅,同时嘱咐我早睡早起、饮食有节。信的语气说来算不上逾越,若叫人看见,至多会觉得细致得不正常,不过在知道我二人关系的人眼中,这大概可算是一封甜得能腻死人的情书——尤其是在看见这封书信的字数之后。
母亲送来的手书不过寥寥数十字,除了说她打算过完生日再回来之外,又问到守礼的册立典礼的准备——立太孙的制书虽已发出,母亲却嫌冬日太冷,将册立典礼延至了三月,若将这事与守礼留守的事合在一处想,便知母亲多少也有几分考验守礼的意思,此后便是意思意思地问了一句我的病情如何,连命我向她回信这事都没提起。
阿欢的信却足足写了上千字,难为她能将那么几样内容扩出这么些字数,看起来还能这么通顺,我抚着这信,想象着她摈退从人,自己在灯下对着书一个字一个字斟酌内容的模样,不觉面露微笑,按照我们约好的数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在这信上找她真正想和我说的话:太子口吐怨言,觉得为太子尚不如为亲王时自由,结交朝臣十三人,提拔举子六人,名录如左。
第507章 心魔(四十二)
温泉殿中暖融融的, 热气自水面扶摇而起,蒸腾出一片白茫茫的水雾。隔着这白雾,一尺之外, 便只能见模糊的人影,三尺以外,则连人影也氤氲在雾气中, 虽凝神细视却也难得发现——譬如此刻的武曌。
婉儿在池边张望了一圈, 依然不见武曌的面,手撑着池边滑下去, 轻轻唤:“阿曌。”
声音在殿中回响, 良久方绝,却久不闻武曌回音, 婉儿不觉便蹙了眉, 沿着池边向出水的龙头处游动,又唤一声“阿曌”。
远处似有扑水之声, 隔着白雾,分辨不出是在哪里, 九个白玉龙头不断注水,发出阵阵声响, 又令婉儿疑心方才只是错觉, 心下愈急,游到龙头处,踩着台阶立起,转头四顾, 颇带了些懊恼地唤:“陛下!”
武曌蓦地自雾中钻了出来,在岸浅处台阶上吐出一大口水,弯腰喘了好一会气,才扶着婉儿站起,望向她的第一眼便噙了笑,声音中颇带着些玩味:“这衣裳好看。”
婉儿一低头,见自己一件白底红梅的长绫衫经了水,紧紧贴在身上,肌肤的颜色与身体的曲线俱透过轻薄衣料露了出来,衣襟在胸前开来一条长缝,衣摆则垂至臀下、膝上,水珠滴滴答答落下,如珠帘上散开的珍珠。
武曌的眼光顺着衣衫而下,又沿着水珠而上,本已平复的呼吸又渐渐乱起来,握着婉儿的手,轻笑着问她:“你猜我想到了什么?”
婉儿在水中微一顿足,溅起一圈水花:“这池子这样热这样深,你一个人久在里面,叫又不应,你猜我想到了什么?!”
武曌对她的怒气故作不觉:“我想到了珠帘,还有珠帘之后坐着的美人。”见婉儿眉眼轻横,忙将两手扶着她,在阶上缓缓坐下:“我没向深里去,就在这阶上挨着,专等你来——你可算来了!”
婉儿方敛了怒气,挨着她在阶上坐着,道:“神都传来消息,括户事已毕…”
武曌便以指覆了她的唇:“晚些再说那个——你这衣裳挺好看的,是奉天局当季新品?”
婉儿道:“不是奉天局,是长乐公主新设立的承天局做的。”
武曌终是起了些兴致:“承天局?”
婉儿点头:“括户事毕,公主盘算得天下人口,加以天下赋税及田亩粮产,决意再开一个衣饰局,经营民人衣裳。”
武曌好奇地道:“奉天局不是早已在卖民人的衣服了么?”
婉儿便笑:“奉天局所卖,皆是华服,且多是女装,承天局卖的,却是各种实用的衣裳,譬如雨天的雨衣,夏天的凉爽短衫,冬日的厚布衣,可做被褥又可做衣裳的行军袄,可下田用的短裳,可翻山而行的便捷布衣,以及浴衣、泳衣之属。公主开奉天局时,命他们研制纺机,数年间颇有改进。而今绸缎等布虽还不能用这纺机织造,如粗麻等料却已可以大批制作,如此则布匹价益低。又去年年末括天下之户,得数六百万,按税赋比得田亩所产之粮,再与各地刺史一一比对,统算得一个‘人均收入’,以这人均收入为比,得出民人所能负担的衣裳造价,以此价为上限,再命人严格限价,使各州商户竞价,每州或三家,或五家商户,竞得价目,联合承包了这一笔生意,将来朝廷设店铺贩卖衣裳,号为‘承天局’,专做民人衣物。”
武曌挑了眉:“朝廷自有官奴婢及匠人,何以又要引进其他商户?有了奉天局,再另开承天局,也是多余。”
婉儿轻笑道:“公主的意思,一则因此业利润微薄,朝廷经营,无利可图,二则因奉天局开设已久,无可匹敌之对手,意在扶植一处,使知上进,不失忠敬之心,三则…想以此试手,看能不能开公开竞标之先。”
武曌道:“公开竞标?”
婉儿点点头:“因奉天局有柳厚德贪污之事,公主府又查处了冯永昌,公主痛定思痛,决意日后慈善堂与奉天局的所有采买,都公开悬在门前,商人们写得各自的价底,以纸糊住,公平竞价。”
武曌眯了眼:“怕不止罢。奉天局是朝廷产业,民人难以与之相竞。最有利润的部分,利害相关,盘根错节,连太平都未必能一下厘清。承天局却将这些生意包出去,大商人不屑于追逐这等蝇头小利,那些无门路的小商人,甚而是耕地的农丁,只要有胆识,却大可混得一笔生意,如此承天局不需要投入大本钱便可轻松建立,遍布各州,当地的小商贩,也颇多得利之处——想必那些纺织的,多又是女工了?”
婉儿笑道:“承天局不用工匠,至于包出去的商户是自己找人织造,还是自民人那里收购布匹,也不在朝廷考量。公主要的,不过是有个可以廉价卖衣裳的商铺,进而再促使民人各自竞争,更改良织造之法。使这天下,能人人都负担得起冬夏衣裳,再不至发生括户时听闻的,兄弟四人为争父亲的棉衣而打得头破血流的事。”
武曌哂笑道:“她就不曾想过改良田亩出产,使天下再无饥馑?”
婉儿凝视着她:“这便是今日我所看的疏奏所说了。长乐公主使人自江东访得曲辕之犁,交奉天局研制更新,造得更小巧、更便捷的犁具,献予陛下为万寿节礼。此新犁毋须耕牛,只要驴、骡,甚至力气大些的人便可使用。陛下若不放心,可先在都中试用,知其优劣,再推行天下。届时造犁亦如今日承天局竞标之法,使户户皆可负担。公主并请将前些年所编得的农,择其要略选为节本,大量印刷,颁赐州县,使州县设先农官,用陈年老农农闲时兼而为之,教里保使用新犁,背诵农书诀要,习唱卫生歌诀。里保再推诸乡里,务使五年之内,黄口童子亦能背诵。”
武曌沉默良久,方叹息一声:“太平。”向婉儿看一眼,又道:“你赞同她?”
婉儿看着水面,轻声问道:“阿曌可曾想过,将你所开创的、这万年未有之功业长久传下去?”
武曌哂笑不语。
婉儿掰着她的肩膀,迫她回头,认认真真地道:“阿曌可曾想过,日后你将以何等身份去见先帝,乃至见你的子孙?是配享帝庙的皇后么?”
武曌深深地望着婉儿,望了许久,方扬眉一笑,抚着她的脸,轻轻吻下去:“既如此,不要令我失望。”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第508章 计划
自去年动念括户时起, 我便已有了一整个大计划:第一是推广新制的犁具,促进农耕;第二是在奉天局之外,更设平民化的企业, 防止垄断;第三是在乡里广设义学和图书馆,虽做不到义务教育,至少要使一乡中多几个能看懂朝廷布告的人, 此外还要在民间推广阿拉伯数字——现在叫做万寿字——和基本的算术技巧;第四是推广卫生——记得从前的某位老师说过, 真正大幅促进人均寿命的并不是医疗技术的进步,而是卫生条件的改善, 那位老师本意是向我们强调手术环境和卫生护理的重要, 我们记得更多的,却是她所列举的古人“坐月子”习俗的由来;第五是促进江南的商业。
去岁岁中, 自十数年前便开始研制的犁具终于有了进展, 奉天局将我自己庄园中原本的江东犁更加改进,变成一名丁壮即可拖动的小巧犁具, 同时又更设计出一种双人犁,若是实在连丁壮也没有, 那么两个弱男弱女,也能勉强动得——最好自然还是要有耕牛, 或至少有个驴、骡, 但考虑到这犁具的造价只有原本的一半,那么耕田速度慢些,也可接受。我的设想,最好是能将这犁具推广至全国, 而且价格要再更便宜些,务使家家户户都能承担。
这事我却不打算交给奉天局。一则因奉天局局中上下都是精挑细选的工匠,一向用的也都是好东西,从来都不知节约成本为何物,何况还有各种商路渠道、人员等成本在,一旦交由奉天局去办,价钱决计便宜不了。二则奉天局已是垄断,我不愿它再涉足基本民生行当。三则因奉天局实已机构臃肿,且又树大招风,若再管了农具,恐更要受到非议。想来想去,还是崔明德提议,效仿我设承天局的意思,立一先农局,将这生产制作的事交给民间去做,朝廷只负责质量和店铺专营,不负责生产,同时因农具特殊,先农局还务必承担协调物价、平衡市场的责任——承天局是我早就想好了要办的,主要是用以制衡奉天局,其次则立意为平民百姓提供实用的衣裳,当时为此搜肠刮肚地想了些“竞标价目”、“外包生产”、“授权经营”的主意,主要目的还在降低物价成本、促进当地纺织商业,不曾想倒被崔明德借鉴过来,用在犁具上。
我身边许多人都提出过改进的主意,阿欢以为主管竞标之人与在当地经营之人当分开、所有管事限在三年一任,崔明德与崔秀认为所有商户必须每年竞标,并且一州之中,所有县的竞标地点都在一处,柳厚德认为这地点也该每年一变,徐真如海提议说这犁具应当限在内地销售,不能出关外,贺娄则以为只要我们能够控制成本,被人学走也不怕——大不了就派兵出去抢回来嘛。独孤绍还因犁具之事,向我提议专设一司钻研器具,不仅包括农具,还有兵器,因这事实在有些敏感,且有与尚方抢功之嫌,暂先按下。其余又有各种防止舞弊之法,不能一一尽述。守礼提出以长短偏差和使用次数作为验货标准,并且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来检验——这是最使我惊异的,盖因其他人说的都是我大致能想到的东西,守礼所提的却真真正正是我所全不熟悉的领域。
义学与图书馆之事,因在省中已经推过,我倒是有了些经验,此事因有着教化的名分,倒不及承天局和先农局推行起来那么难,却也有两个最大的难点:第一是人员,第二是财用。括户计得天下户、口之数,以及各州县的赋税田亩,因此轻松便可估量此事所需财物——反正绝不是母亲会批给我的数字。而比财物更难之处,则在人员的分派。时下能读书识字的人,多以功名为务,功名中又以为朝官、为上州官、为上县官、参军为上,边远地方,连刺史、县令都没人愿意做,何况是留在乡闾之间,做些抄的流外吏事?这事议到最后,终是将天下州县分了三批,拟一批一批推行,而正式推第一批之前,又将在益州先行试验,使崔秀之才,必能发现此事实行中的优与劣,到时在加以改进,当更稳妥。
推广卫生的事乃是所有事中最简单,也是眼下便可实行的,总不过交各州刺史推行而已。至于江南的商业,亦只能先托柳厚德在当地看看,是否有能可为之处。柳厚德倒是满口答应,后效如何,却远未知。
这计划自去年开始,到今年一月间,括户等预备事项都已完成,却逢母亲不在,又稍稍耽搁了下来。守礼既未经典礼,便还不算名正言顺,且他又是“留守”而非“监国”——哪怕是“监国”,也没有哪一位太子或太孙敢不报君父,便擅自做这样的决定——何况都中还有武三思虎视眈眈,疏奏不比面见,能尽言此事利弊,易于说服,我只得将大部分的步骤都按下来,先把推广卫生以及承天局——这事因能直接增加国家岁入,又有奉天局在前,母亲和宰相们倒都乐见其成——的事疏奏母亲,怕母亲不愿意,特地写了一封书信给阿欢,请她托婉儿从中转圆,结果母亲倒是极爽快地允准,又直接命守礼与我全权负责。
疏奏连同犁具都是二月十日送到汝州的,批复在万寿节当日便到了都城,守礼即发鸾台施行,除了武三思从中讨了几个紧要官缺之外,大致都还算顺利。
不顺利的,却是我这一阵未及顾及到一头——女人社。
而他们一旦失去理性,除非作弄到众叛亲离、家国倾覆,旁人铤而走险、改朝易代,否则竟无半点可制约的制度。
隋朝建立了可制衡君权的三省六部,开国之文帝却自己便常践踏省官的尊严,本朝自秦王谋反之后,尚书令之职便虚而不授,传至母亲摄政时,不肯奉未经门下审议的制令的刘祎之被未经门下审议的手敕赐死,自那以后,三省六部虽还正常地运转着,凤阁成为代皇帝拟制的私人秘书般的存在,鸾台则成为了皇帝意志的传声筒,再无人能抵挡为政者的坚定意志,无论这意志是好或是坏。
而我与母亲分开了。不能随时窥知她的情绪和心意,不能随时进宫向她或解释或撒娇或谈判,守礼与我的生死,或只在一个陌生的内侍手持的一份陌生的、盖着玉玺的制书之上。
我再次感到了强烈的畏惧,这畏惧甚而更胜过阿欢与我携手同赴甘露殿时,那时我们至少还有彼此,此刻我们却相距数百里,她与她名义上的丈夫、实际上的主人在一起,我则留在都城,忐忑不安地等候着阿欢的书信消息。
二月的第三天,我终于等来了第一封阿欢亲自手写的家信,附在高力士送来的、母亲的手书之后。信上没有封印,示以不怕人看的意思。内容没什么特殊的,不过是细细地述说她近来的身体状况,多谢我为她做的护膝、轮椅,同时嘱咐我早睡早起、饮食有节。信的语气说来算不上逾越,若叫人看见,至多会觉得细致得不正常,不过在知道我二人关系的人眼中,这大概可算是一封甜得能腻死人的情书——尤其是在看见这封书信的字数之后。
母亲送来的手书不过寥寥数十字,除了说她打算过完生日再回来之外,又问到守礼的册立典礼的准备——立太孙的制书虽已发出,母亲却嫌冬日太冷,将册立典礼延至了三月,若将这事与守礼留守的事合在一处想,便知母亲多少也有几分考验守礼的意思,此后便是意思意思地问了一句我的病情如何,连命我向她回信这事都没提起。
阿欢的信却足足写了上千字,难为她能将那么几样内容扩出这么些字数,看起来还能这么通顺,我抚着这信,想象着她摈退从人,自己在灯下对着书一个字一个字斟酌内容的模样,不觉面露微笑,按照我们约好的数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在这信上找她真正想和我说的话:太子口吐怨言,觉得为太子尚不如为亲王时自由,结交朝臣十三人,提拔举子六人,名录如左。
第507章 心魔(四十二)
温泉殿中暖融融的, 热气自水面扶摇而起,蒸腾出一片白茫茫的水雾。隔着这白雾,一尺之外, 便只能见模糊的人影,三尺以外,则连人影也氤氲在雾气中, 虽凝神细视却也难得发现——譬如此刻的武曌。
婉儿在池边张望了一圈, 依然不见武曌的面,手撑着池边滑下去, 轻轻唤:“阿曌。”
声音在殿中回响, 良久方绝,却久不闻武曌回音, 婉儿不觉便蹙了眉, 沿着池边向出水的龙头处游动,又唤一声“阿曌”。
远处似有扑水之声, 隔着白雾,分辨不出是在哪里, 九个白玉龙头不断注水,发出阵阵声响, 又令婉儿疑心方才只是错觉, 心下愈急,游到龙头处,踩着台阶立起,转头四顾, 颇带了些懊恼地唤:“陛下!”
武曌蓦地自雾中钻了出来,在岸浅处台阶上吐出一大口水,弯腰喘了好一会气,才扶着婉儿站起,望向她的第一眼便噙了笑,声音中颇带着些玩味:“这衣裳好看。”
婉儿一低头,见自己一件白底红梅的长绫衫经了水,紧紧贴在身上,肌肤的颜色与身体的曲线俱透过轻薄衣料露了出来,衣襟在胸前开来一条长缝,衣摆则垂至臀下、膝上,水珠滴滴答答落下,如珠帘上散开的珍珠。
武曌的眼光顺着衣衫而下,又沿着水珠而上,本已平复的呼吸又渐渐乱起来,握着婉儿的手,轻笑着问她:“你猜我想到了什么?”
婉儿在水中微一顿足,溅起一圈水花:“这池子这样热这样深,你一个人久在里面,叫又不应,你猜我想到了什么?!”
武曌对她的怒气故作不觉:“我想到了珠帘,还有珠帘之后坐着的美人。”见婉儿眉眼轻横,忙将两手扶着她,在阶上缓缓坐下:“我没向深里去,就在这阶上挨着,专等你来——你可算来了!”
婉儿方敛了怒气,挨着她在阶上坐着,道:“神都传来消息,括户事已毕…”
武曌便以指覆了她的唇:“晚些再说那个——你这衣裳挺好看的,是奉天局当季新品?”
婉儿道:“不是奉天局,是长乐公主新设立的承天局做的。”
武曌终是起了些兴致:“承天局?”
婉儿点头:“括户事毕,公主盘算得天下人口,加以天下赋税及田亩粮产,决意再开一个衣饰局,经营民人衣裳。”
武曌好奇地道:“奉天局不是早已在卖民人的衣服了么?”
婉儿便笑:“奉天局所卖,皆是华服,且多是女装,承天局卖的,却是各种实用的衣裳,譬如雨天的雨衣,夏天的凉爽短衫,冬日的厚布衣,可做被褥又可做衣裳的行军袄,可下田用的短裳,可翻山而行的便捷布衣,以及浴衣、泳衣之属。公主开奉天局时,命他们研制纺机,数年间颇有改进。而今绸缎等布虽还不能用这纺机织造,如粗麻等料却已可以大批制作,如此则布匹价益低。又去年年末括天下之户,得数六百万,按税赋比得田亩所产之粮,再与各地刺史一一比对,统算得一个‘人均收入’,以这人均收入为比,得出民人所能负担的衣裳造价,以此价为上限,再命人严格限价,使各州商户竞价,每州或三家,或五家商户,竞得价目,联合承包了这一笔生意,将来朝廷设店铺贩卖衣裳,号为‘承天局’,专做民人衣物。”
武曌挑了眉:“朝廷自有官奴婢及匠人,何以又要引进其他商户?有了奉天局,再另开承天局,也是多余。”
婉儿轻笑道:“公主的意思,一则因此业利润微薄,朝廷经营,无利可图,二则因奉天局开设已久,无可匹敌之对手,意在扶植一处,使知上进,不失忠敬之心,三则…想以此试手,看能不能开公开竞标之先。”
武曌道:“公开竞标?”
婉儿点点头:“因奉天局有柳厚德贪污之事,公主府又查处了冯永昌,公主痛定思痛,决意日后慈善堂与奉天局的所有采买,都公开悬在门前,商人们写得各自的价底,以纸糊住,公平竞价。”
武曌眯了眼:“怕不止罢。奉天局是朝廷产业,民人难以与之相竞。最有利润的部分,利害相关,盘根错节,连太平都未必能一下厘清。承天局却将这些生意包出去,大商人不屑于追逐这等蝇头小利,那些无门路的小商人,甚而是耕地的农丁,只要有胆识,却大可混得一笔生意,如此承天局不需要投入大本钱便可轻松建立,遍布各州,当地的小商贩,也颇多得利之处——想必那些纺织的,多又是女工了?”
婉儿笑道:“承天局不用工匠,至于包出去的商户是自己找人织造,还是自民人那里收购布匹,也不在朝廷考量。公主要的,不过是有个可以廉价卖衣裳的商铺,进而再促使民人各自竞争,更改良织造之法。使这天下,能人人都负担得起冬夏衣裳,再不至发生括户时听闻的,兄弟四人为争父亲的棉衣而打得头破血流的事。”
武曌哂笑道:“她就不曾想过改良田亩出产,使天下再无饥馑?”
婉儿凝视着她:“这便是今日我所看的疏奏所说了。长乐公主使人自江东访得曲辕之犁,交奉天局研制更新,造得更小巧、更便捷的犁具,献予陛下为万寿节礼。此新犁毋须耕牛,只要驴、骡,甚至力气大些的人便可使用。陛下若不放心,可先在都中试用,知其优劣,再推行天下。届时造犁亦如今日承天局竞标之法,使户户皆可负担。公主并请将前些年所编得的农,择其要略选为节本,大量印刷,颁赐州县,使州县设先农官,用陈年老农农闲时兼而为之,教里保使用新犁,背诵农书诀要,习唱卫生歌诀。里保再推诸乡里,务使五年之内,黄口童子亦能背诵。”
武曌沉默良久,方叹息一声:“太平。”向婉儿看一眼,又道:“你赞同她?”
婉儿看着水面,轻声问道:“阿曌可曾想过,将你所开创的、这万年未有之功业长久传下去?”
武曌哂笑不语。
婉儿掰着她的肩膀,迫她回头,认认真真地道:“阿曌可曾想过,日后你将以何等身份去见先帝,乃至见你的子孙?是配享帝庙的皇后么?”
武曌深深地望着婉儿,望了许久,方扬眉一笑,抚着她的脸,轻轻吻下去:“既如此,不要令我失望。”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第508章 计划
自去年动念括户时起, 我便已有了一整个大计划:第一是推广新制的犁具,促进农耕;第二是在奉天局之外,更设平民化的企业, 防止垄断;第三是在乡里广设义学和图书馆,虽做不到义务教育,至少要使一乡中多几个能看懂朝廷布告的人, 此外还要在民间推广阿拉伯数字——现在叫做万寿字——和基本的算术技巧;第四是推广卫生——记得从前的某位老师说过, 真正大幅促进人均寿命的并不是医疗技术的进步,而是卫生条件的改善, 那位老师本意是向我们强调手术环境和卫生护理的重要, 我们记得更多的,却是她所列举的古人“坐月子”习俗的由来;第五是促进江南的商业。
去岁岁中, 自十数年前便开始研制的犁具终于有了进展, 奉天局将我自己庄园中原本的江东犁更加改进,变成一名丁壮即可拖动的小巧犁具, 同时又更设计出一种双人犁,若是实在连丁壮也没有, 那么两个弱男弱女,也能勉强动得——最好自然还是要有耕牛, 或至少有个驴、骡, 但考虑到这犁具的造价只有原本的一半,那么耕田速度慢些,也可接受。我的设想,最好是能将这犁具推广至全国, 而且价格要再更便宜些,务使家家户户都能承担。
这事我却不打算交给奉天局。一则因奉天局局中上下都是精挑细选的工匠,一向用的也都是好东西,从来都不知节约成本为何物,何况还有各种商路渠道、人员等成本在,一旦交由奉天局去办,价钱决计便宜不了。二则奉天局已是垄断,我不愿它再涉足基本民生行当。三则因奉天局实已机构臃肿,且又树大招风,若再管了农具,恐更要受到非议。想来想去,还是崔明德提议,效仿我设承天局的意思,立一先农局,将这生产制作的事交给民间去做,朝廷只负责质量和店铺专营,不负责生产,同时因农具特殊,先农局还务必承担协调物价、平衡市场的责任——承天局是我早就想好了要办的,主要是用以制衡奉天局,其次则立意为平民百姓提供实用的衣裳,当时为此搜肠刮肚地想了些“竞标价目”、“外包生产”、“授权经营”的主意,主要目的还在降低物价成本、促进当地纺织商业,不曾想倒被崔明德借鉴过来,用在犁具上。
我身边许多人都提出过改进的主意,阿欢以为主管竞标之人与在当地经营之人当分开、所有管事限在三年一任,崔明德与崔秀认为所有商户必须每年竞标,并且一州之中,所有县的竞标地点都在一处,柳厚德认为这地点也该每年一变,徐真如海提议说这犁具应当限在内地销售,不能出关外,贺娄则以为只要我们能够控制成本,被人学走也不怕——大不了就派兵出去抢回来嘛。独孤绍还因犁具之事,向我提议专设一司钻研器具,不仅包括农具,还有兵器,因这事实在有些敏感,且有与尚方抢功之嫌,暂先按下。其余又有各种防止舞弊之法,不能一一尽述。守礼提出以长短偏差和使用次数作为验货标准,并且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来检验——这是最使我惊异的,盖因其他人说的都是我大致能想到的东西,守礼所提的却真真正正是我所全不熟悉的领域。
义学与图书馆之事,因在省中已经推过,我倒是有了些经验,此事因有着教化的名分,倒不及承天局和先农局推行起来那么难,却也有两个最大的难点:第一是人员,第二是财用。括户计得天下户、口之数,以及各州县的赋税田亩,因此轻松便可估量此事所需财物——反正绝不是母亲会批给我的数字。而比财物更难之处,则在人员的分派。时下能读书识字的人,多以功名为务,功名中又以为朝官、为上州官、为上县官、参军为上,边远地方,连刺史、县令都没人愿意做,何况是留在乡闾之间,做些抄的流外吏事?这事议到最后,终是将天下州县分了三批,拟一批一批推行,而正式推第一批之前,又将在益州先行试验,使崔秀之才,必能发现此事实行中的优与劣,到时在加以改进,当更稳妥。
推广卫生的事乃是所有事中最简单,也是眼下便可实行的,总不过交各州刺史推行而已。至于江南的商业,亦只能先托柳厚德在当地看看,是否有能可为之处。柳厚德倒是满口答应,后效如何,却远未知。
这计划自去年开始,到今年一月间,括户等预备事项都已完成,却逢母亲不在,又稍稍耽搁了下来。守礼既未经典礼,便还不算名正言顺,且他又是“留守”而非“监国”——哪怕是“监国”,也没有哪一位太子或太孙敢不报君父,便擅自做这样的决定——何况都中还有武三思虎视眈眈,疏奏不比面见,能尽言此事利弊,易于说服,我只得将大部分的步骤都按下来,先把推广卫生以及承天局——这事因能直接增加国家岁入,又有奉天局在前,母亲和宰相们倒都乐见其成——的事疏奏母亲,怕母亲不愿意,特地写了一封书信给阿欢,请她托婉儿从中转圆,结果母亲倒是极爽快地允准,又直接命守礼与我全权负责。
疏奏连同犁具都是二月十日送到汝州的,批复在万寿节当日便到了都城,守礼即发鸾台施行,除了武三思从中讨了几个紧要官缺之外,大致都还算顺利。
不顺利的,却是我这一阵未及顾及到一头——女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