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带琇莹和嘉树回去补个觉了。rdquo;
苏明承站起身伸了个懒腰,从高奶奶怀里接过儿子小嘉树,苏嘉树的小手立即揪住他的衣服不放,苏琇莹也抓住了他的衣角。
去吧,晚上记得过来吃饭。rdquo;
不愧是母子,高奶奶和高建国说了一样的话。苏明承笑着点头,带着两个孩子回去了。
可能是见到了想念的爸爸,苏嘉树很是兴奋,苏明承把他放床上,他就扒着苏明承的衣服想要往苏明承身上爬,苏明承笑着把他放在肚子上,苏嘉树立即哇哇哇地叫了起来,手不断地拍着苏明承的胸膛。
苏琇莹睡在床的最里边笑着看弟弟拍爸爸,她现在七岁了,偶尔还能和爸爸弟弟睡一起,等她再大一点,就不能和爸爸睡一起了。
苏明承笑着抓住儿子不安分的手,嘉树这么凶的么?还会打爸爸了。爸爸好可怜啊。rdquo;
苏嘉树以为爸爸在和自己玩呢,他叫得更起劲了,小身体在苏明承的肚子上蹦来蹦去,笑得可开怀了。
苏琇莹也跟着笑了起来。
苏明承有些困了,他哄了一会苏嘉树把他哄睡了,再给苏琇莹哼了摇篮曲,一家三口都美美地入睡了。
第六十七章
春去秋来, 寒来暑往。
转眼苏明承在新家院前种的月季早已枝繁叶茂、花开满园。
在苏嘉树两岁的时候, 苏明承便将他带在身边, 面馆里的食客都知道小老板有一个长得无比可爱而且乖巧的小儿子。
苏嘉树很听苏明承的话, 即使他还没有自我的意识, 但是只要苏明承对他说要听话的时候, 他就会安静下来。厨房很大, 苏明承在厨房安了个小床,床的四边有栏杆围着,苏嘉树坐在床里边, 拿着玩具自娱自乐。
苏明承不那么忙的时候就搬个凳子在一旁和苏嘉树一起玩,或者牵着他去后院走一走。中午面馆关门了,父子俩就一起去接姐姐苏琇莹放学。
也就是这一年, 苏明承正式搬进了新家, 不过有空就会回下河村住一次,因为那里还有他的亲人在。
苏琇莹对一班兄弟姐妹很是不舍, 索性她一周能回两三次村里, 她才没有太过伤心。
苏嘉树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 学会走路了恨不得走上一天, 却乖巧无比地窝在面馆的小床里, 苏明承都替他觉得憋屈。
所以苏明承招收了三个学徒, 手把手教他们煮面,出师后把面馆交给了他们,自己只是每天去一趟煮个十几分钟就带着苏嘉树到处去浪。
食客们知道小老板极为疼自己的一双儿女, 现在孩子还小, 小老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也无可厚非,他们都能理解。再说了,小老板又不是不煮面了,只是时间比以前短了些而已。
苏明承三个学徒手艺都不错,虽然无法和苏明承媲美,但是煮出来的也算是上品了,食客们还能接受。
苏明承空闲下来后,每天带着儿子到处跑,女儿放学了,又把女儿给带上。他买了一个傻瓜相机,专门用来给儿子女儿拍照,洗出来的照片装订成册,放在新家的书架上。想看的时候就能拿下来翻看。
时间就在这样美妙的情况下快速划过,苏嘉树五岁了。
酱香厂的规模通过五年的发展变得更大了,成了镇里甚至是省内最大的私人工厂之一。名下的产品也增加了好几款酸甜宜人的果酱和鱼酱。
这些产品通过全国各地的超市和各大旗舰店进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成为了他们的居家旅行必备的良品。
苏氏这个牌子凭借优异的口感、丰富的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口碑,苏氏企业也顺应而生,苏明承在这个世界的第五年,终于又做回了总裁(可喜可贺)。
因为工厂需要大量的水果,苏明承承包了附近几个镇县的几片果园,开了农场,养牛养鱼,但是这些产出依然不够消耗。
苏明承便扶持了村里的人种果树养鱼养牛,他会以一个优惠的价格从他们手中购买这些产出,就当他给村里做贡献了。
村里的人都感念他的恩情。
高建邦这个二哥有生意头脑,他也不想到处跑了,只想在家里享受悠闲生活,苏明承便让他承包了一座山,专门用来种葡萄,等葡萄熟了他就派人来收购。这些葡萄可以做果酱也能做葡萄酒,用处多着呢。
高建邦相信苏明承不会坑他,和高建国一起,是的,高建国从邮局里辞职了,哥俩一同出钱承包了村里最大、最适合种葡萄的一座山,专门用来种葡萄,每年能赚几十万。
吴强紧跟着舅哥的脚步,没有钱承包一座山就向三舅哥借钱承包了一片荒地改造成果园,种起了水果,每年赚的钱也不少。
而附近的镇县也随之掀起了种果树养鱼养牛的热潮,发家致富的道路走得轰轰烈烈。苏明承怕他们大面积的种果树养鱼养牛没有经验,只是盲目跟风,到时候忙碌了一年却颗粒无收。所以他派了不少的技术人员下去,和这些农民签订了合同,他的公司给予技术支持,等这些产出成熟后统一收购。
老百姓们自然高兴地签了合同,有了技术指导后,他们更有信心能赚到钱了。
这也使得他们这片区域的经济增长很快,很快就成为省里的纳税大镇。一个苏氏企业养活了一片地区,这也让苏氏企业被点名表扬了好几次,被称为良心企业。
苏明承站起身伸了个懒腰,从高奶奶怀里接过儿子小嘉树,苏嘉树的小手立即揪住他的衣服不放,苏琇莹也抓住了他的衣角。
去吧,晚上记得过来吃饭。rdquo;
不愧是母子,高奶奶和高建国说了一样的话。苏明承笑着点头,带着两个孩子回去了。
可能是见到了想念的爸爸,苏嘉树很是兴奋,苏明承把他放床上,他就扒着苏明承的衣服想要往苏明承身上爬,苏明承笑着把他放在肚子上,苏嘉树立即哇哇哇地叫了起来,手不断地拍着苏明承的胸膛。
苏琇莹睡在床的最里边笑着看弟弟拍爸爸,她现在七岁了,偶尔还能和爸爸弟弟睡一起,等她再大一点,就不能和爸爸睡一起了。
苏明承笑着抓住儿子不安分的手,嘉树这么凶的么?还会打爸爸了。爸爸好可怜啊。rdquo;
苏嘉树以为爸爸在和自己玩呢,他叫得更起劲了,小身体在苏明承的肚子上蹦来蹦去,笑得可开怀了。
苏琇莹也跟着笑了起来。
苏明承有些困了,他哄了一会苏嘉树把他哄睡了,再给苏琇莹哼了摇篮曲,一家三口都美美地入睡了。
第六十七章
春去秋来, 寒来暑往。
转眼苏明承在新家院前种的月季早已枝繁叶茂、花开满园。
在苏嘉树两岁的时候, 苏明承便将他带在身边, 面馆里的食客都知道小老板有一个长得无比可爱而且乖巧的小儿子。
苏嘉树很听苏明承的话, 即使他还没有自我的意识, 但是只要苏明承对他说要听话的时候, 他就会安静下来。厨房很大, 苏明承在厨房安了个小床,床的四边有栏杆围着,苏嘉树坐在床里边, 拿着玩具自娱自乐。
苏明承不那么忙的时候就搬个凳子在一旁和苏嘉树一起玩,或者牵着他去后院走一走。中午面馆关门了,父子俩就一起去接姐姐苏琇莹放学。
也就是这一年, 苏明承正式搬进了新家, 不过有空就会回下河村住一次,因为那里还有他的亲人在。
苏琇莹对一班兄弟姐妹很是不舍, 索性她一周能回两三次村里, 她才没有太过伤心。
苏嘉树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 学会走路了恨不得走上一天, 却乖巧无比地窝在面馆的小床里, 苏明承都替他觉得憋屈。
所以苏明承招收了三个学徒, 手把手教他们煮面,出师后把面馆交给了他们,自己只是每天去一趟煮个十几分钟就带着苏嘉树到处去浪。
食客们知道小老板极为疼自己的一双儿女, 现在孩子还小, 小老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也无可厚非,他们都能理解。再说了,小老板又不是不煮面了,只是时间比以前短了些而已。
苏明承三个学徒手艺都不错,虽然无法和苏明承媲美,但是煮出来的也算是上品了,食客们还能接受。
苏明承空闲下来后,每天带着儿子到处跑,女儿放学了,又把女儿给带上。他买了一个傻瓜相机,专门用来给儿子女儿拍照,洗出来的照片装订成册,放在新家的书架上。想看的时候就能拿下来翻看。
时间就在这样美妙的情况下快速划过,苏嘉树五岁了。
酱香厂的规模通过五年的发展变得更大了,成了镇里甚至是省内最大的私人工厂之一。名下的产品也增加了好几款酸甜宜人的果酱和鱼酱。
这些产品通过全国各地的超市和各大旗舰店进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成为了他们的居家旅行必备的良品。
苏氏这个牌子凭借优异的口感、丰富的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口碑,苏氏企业也顺应而生,苏明承在这个世界的第五年,终于又做回了总裁(可喜可贺)。
因为工厂需要大量的水果,苏明承承包了附近几个镇县的几片果园,开了农场,养牛养鱼,但是这些产出依然不够消耗。
苏明承便扶持了村里的人种果树养鱼养牛,他会以一个优惠的价格从他们手中购买这些产出,就当他给村里做贡献了。
村里的人都感念他的恩情。
高建邦这个二哥有生意头脑,他也不想到处跑了,只想在家里享受悠闲生活,苏明承便让他承包了一座山,专门用来种葡萄,等葡萄熟了他就派人来收购。这些葡萄可以做果酱也能做葡萄酒,用处多着呢。
高建邦相信苏明承不会坑他,和高建国一起,是的,高建国从邮局里辞职了,哥俩一同出钱承包了村里最大、最适合种葡萄的一座山,专门用来种葡萄,每年能赚几十万。
吴强紧跟着舅哥的脚步,没有钱承包一座山就向三舅哥借钱承包了一片荒地改造成果园,种起了水果,每年赚的钱也不少。
而附近的镇县也随之掀起了种果树养鱼养牛的热潮,发家致富的道路走得轰轰烈烈。苏明承怕他们大面积的种果树养鱼养牛没有经验,只是盲目跟风,到时候忙碌了一年却颗粒无收。所以他派了不少的技术人员下去,和这些农民签订了合同,他的公司给予技术支持,等这些产出成熟后统一收购。
老百姓们自然高兴地签了合同,有了技术指导后,他们更有信心能赚到钱了。
这也使得他们这片区域的经济增长很快,很快就成为省里的纳税大镇。一个苏氏企业养活了一片地区,这也让苏氏企业被点名表扬了好几次,被称为良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