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呢,东胡人没有了,匈奴一家独大,他们就不需要再看月氏人的脸色了,自然,月氏人就变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比起素来没有信义的匈奴人来说,月氏人对汉人就比较放心了,汉人是个典型的农耕民族,草原上又不能耕种,汉人占了也没用,而隔着个大草原还有中间的瀚海,月氏人跟汉人能够接壤的地方真的很小,而且根据祖先的记载,中原的王朝总是比较要面子的,到时候名义上臣服一下,回头就能坐收丝绸之路上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
跟月氏人达成了一致之后,汉家这边就已经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在长城外围,还有就是河套草原上,给匈奴人一个惨痛入骨的教训。
匈奴人压根不知道汉人到底准备了什么,事实上,他们能够想象得到的中原最强大的战阵就是秦朝时候的弓弩军阵了,但是匈奴人的战术也在与时俱进,尤其在上一次遭遇了汉人的箭雨覆盖式打击之后,匈奴人呢,也开始对自己的战术进行了调整,另外呢,他们从汉人那里弄到了不少青铜器和铁器,加上如今匈奴人在跟汉人的贸易中也学了不少,如今他们制作的皮甲更加科学,甚至已经开始学着制作头盔之类的金属护甲了。而箭矢这种东西,如果能够被甲胄抵挡,那就算是准头再强,也就是那样了。因此,他们相信,他们可以成功。
自信是一件好事,盲目自信可就不是了,汉人如今呢,高级将领已经开始穿上了一个个甲片串联起来的锁子甲,而中低层军官呢,使用的皮甲呢,更是用多层的皮革,通过水力反复捶打制作而成,一般的箭矢,压根无法穿透,另外就是。汉人如今的弓弩已经分成了好几种规格,正常适用于骑兵和步兵的弓弩,虽说规格有些不同,但是都已经做到了上弦方便,可以连射,射速也很快,因为采用的还是规模化的流水线制作,所有的零件都是可以通用的,就算是受损了,回头几个弓弩拆开来拼接一下,继续还能用。
另外呢,还制作出了床子弩,还有神臂弓之类的大型弓弩,这些对臂力要求比较高,而且呢,想要提升准头也许多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但是相应的,只要准头足够,那么,即便是铁甲,百步之内,也能穿透三层。
步兵使用陌刀,骑兵使用弯刀,甚至舒云连小说演义里头的连环铁甲骑兵都搞出来了,当然,用得是轻甲,要不然,马匹负重不足,根本无法冲锋,而且这个只适用于小范围的作战,一方面合适的马数量不多,另一方面对于骑兵的素质要求太高,毕竟,他们需要有一定的协调性,根本不容易做到。
总之,当匈奴人进入了汉人为他们准备的包围圈之后,就发现自己陷入了绝境之中。
他们的木弓,角弓根本无法射穿汉军的防御,而汉军的箭雨呢,不光是覆盖范围广,而且,还有着强大的穿透力,尤其是在近距离交锋的时候,那连发的手弩简直就是噩梦!
不过是第一次的交锋,匈奴人就损失惨重,原本他们一开始派出来的本来就不是什么多精锐的骑兵,实际上,匈奴人最喜欢干的就是本部在后面看热闹,刚开始出战的都是那些附属的部族,为的就是消耗这些附属部族的力量,胜了呢,成绩是整个匈奴的,是单于领导得当,输了呢,自然是这些附属的部族太过软弱无能,罪责也不是单于的。
只是,比起这些部族的损失来说,汉人的损失简直是微乎其微,这就让匈奴人有些受不了了。
更让他们受不了的事情还在后头呢!
匈奴人本来就兵分了好几路,毕竟,几十万人马还有携带着当做军粮的牲畜也有几百万头,这些都是需要足够的空间的,真要是放在一起,两天的工夫,就能让原本的环境变成废墟。
结果汉人这边的情报实在是比较到位,狼烟燃起之后,匈奴人来不及休整,就不得不投入战斗。
要么就是前面有个甜美的胡萝卜吊着,城池似乎摇摇欲坠,立刻就能被攻打下来,偏偏就是打不下来,只能一次次往里头增加力量,要么呢,就是一个不小心,就被汉人抄了后路,不得不想办法突围。可以说,几支大军都陷入了一个进退不得的窘境,等到冒顿那边得到了相对准确的消息之后,他立刻就明白,自个落入了汉人的陷阱,如果不想将匈奴的精华留在汉匈边境,那么最好就是赶紧撤退。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是这一篇的最后一章,下一个就是另一篇了!
第115章 吕后
事实上,这个时候再想要撤退,已经晚了。
汉室这边主要对付匈奴人的还是步兵,而汉朝这边的骑兵却已经悄悄绕过了南池出塞了,汉朝根本没有将希望完全寄托在月氏人身上,他们自个就打算攻下幕南,截断匈奴人的退路。
当然,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要不是上一世的时候,舒云将原本幕南那边的地图,乃至是小道都记了下来,还派人反复打探了几次,免得因为气候还有其他的缘故导致地图出现一些疏漏。
有了大致的情况,甚至是只有一些常年待在幕南的人才知道的小道,这些骑兵一人双马甚至是三马,另外呢,随身携带了半个月的干粮,主要是奶酪,还有加了油脂,加了红枣,栗子,红糖之类的东西制作成的炒面,还有就是肉脯还有肉干什么的,这些骑兵骑在马上,饿了在袋子里抓上一把就能吃,省去了许多麻烦。
比起素来没有信义的匈奴人来说,月氏人对汉人就比较放心了,汉人是个典型的农耕民族,草原上又不能耕种,汉人占了也没用,而隔着个大草原还有中间的瀚海,月氏人跟汉人能够接壤的地方真的很小,而且根据祖先的记载,中原的王朝总是比较要面子的,到时候名义上臣服一下,回头就能坐收丝绸之路上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
跟月氏人达成了一致之后,汉家这边就已经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在长城外围,还有就是河套草原上,给匈奴人一个惨痛入骨的教训。
匈奴人压根不知道汉人到底准备了什么,事实上,他们能够想象得到的中原最强大的战阵就是秦朝时候的弓弩军阵了,但是匈奴人的战术也在与时俱进,尤其在上一次遭遇了汉人的箭雨覆盖式打击之后,匈奴人呢,也开始对自己的战术进行了调整,另外呢,他们从汉人那里弄到了不少青铜器和铁器,加上如今匈奴人在跟汉人的贸易中也学了不少,如今他们制作的皮甲更加科学,甚至已经开始学着制作头盔之类的金属护甲了。而箭矢这种东西,如果能够被甲胄抵挡,那就算是准头再强,也就是那样了。因此,他们相信,他们可以成功。
自信是一件好事,盲目自信可就不是了,汉人如今呢,高级将领已经开始穿上了一个个甲片串联起来的锁子甲,而中低层军官呢,使用的皮甲呢,更是用多层的皮革,通过水力反复捶打制作而成,一般的箭矢,压根无法穿透,另外就是。汉人如今的弓弩已经分成了好几种规格,正常适用于骑兵和步兵的弓弩,虽说规格有些不同,但是都已经做到了上弦方便,可以连射,射速也很快,因为采用的还是规模化的流水线制作,所有的零件都是可以通用的,就算是受损了,回头几个弓弩拆开来拼接一下,继续还能用。
另外呢,还制作出了床子弩,还有神臂弓之类的大型弓弩,这些对臂力要求比较高,而且呢,想要提升准头也许多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但是相应的,只要准头足够,那么,即便是铁甲,百步之内,也能穿透三层。
步兵使用陌刀,骑兵使用弯刀,甚至舒云连小说演义里头的连环铁甲骑兵都搞出来了,当然,用得是轻甲,要不然,马匹负重不足,根本无法冲锋,而且这个只适用于小范围的作战,一方面合适的马数量不多,另一方面对于骑兵的素质要求太高,毕竟,他们需要有一定的协调性,根本不容易做到。
总之,当匈奴人进入了汉人为他们准备的包围圈之后,就发现自己陷入了绝境之中。
他们的木弓,角弓根本无法射穿汉军的防御,而汉军的箭雨呢,不光是覆盖范围广,而且,还有着强大的穿透力,尤其是在近距离交锋的时候,那连发的手弩简直就是噩梦!
不过是第一次的交锋,匈奴人就损失惨重,原本他们一开始派出来的本来就不是什么多精锐的骑兵,实际上,匈奴人最喜欢干的就是本部在后面看热闹,刚开始出战的都是那些附属的部族,为的就是消耗这些附属部族的力量,胜了呢,成绩是整个匈奴的,是单于领导得当,输了呢,自然是这些附属的部族太过软弱无能,罪责也不是单于的。
只是,比起这些部族的损失来说,汉人的损失简直是微乎其微,这就让匈奴人有些受不了了。
更让他们受不了的事情还在后头呢!
匈奴人本来就兵分了好几路,毕竟,几十万人马还有携带着当做军粮的牲畜也有几百万头,这些都是需要足够的空间的,真要是放在一起,两天的工夫,就能让原本的环境变成废墟。
结果汉人这边的情报实在是比较到位,狼烟燃起之后,匈奴人来不及休整,就不得不投入战斗。
要么就是前面有个甜美的胡萝卜吊着,城池似乎摇摇欲坠,立刻就能被攻打下来,偏偏就是打不下来,只能一次次往里头增加力量,要么呢,就是一个不小心,就被汉人抄了后路,不得不想办法突围。可以说,几支大军都陷入了一个进退不得的窘境,等到冒顿那边得到了相对准确的消息之后,他立刻就明白,自个落入了汉人的陷阱,如果不想将匈奴的精华留在汉匈边境,那么最好就是赶紧撤退。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是这一篇的最后一章,下一个就是另一篇了!
第115章 吕后
事实上,这个时候再想要撤退,已经晚了。
汉室这边主要对付匈奴人的还是步兵,而汉朝这边的骑兵却已经悄悄绕过了南池出塞了,汉朝根本没有将希望完全寄托在月氏人身上,他们自个就打算攻下幕南,截断匈奴人的退路。
当然,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要不是上一世的时候,舒云将原本幕南那边的地图,乃至是小道都记了下来,还派人反复打探了几次,免得因为气候还有其他的缘故导致地图出现一些疏漏。
有了大致的情况,甚至是只有一些常年待在幕南的人才知道的小道,这些骑兵一人双马甚至是三马,另外呢,随身携带了半个月的干粮,主要是奶酪,还有加了油脂,加了红枣,栗子,红糖之类的东西制作成的炒面,还有就是肉脯还有肉干什么的,这些骑兵骑在马上,饿了在袋子里抓上一把就能吃,省去了许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