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皇帝留下的底子非常深厚,库房里头的铜钱堆积得连绳子都朽烂了,但是刘彻上台之后呢,要养兵,要扩建上林苑,要修建宫殿,总之,就没有过消停的时候,等到先帝驾崩,少府这些年铸造的各种金器,还有各种其他的冥器摆设之类的,几乎也都一块跟着陪葬下去了。
等到太后当政,少府几乎是要欢呼雀跃起来。以前太后还是皇后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了她点石成金的能力,不管是纸张还有调版印刷术,这些都为少府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少府因为掌握的资源很多,能够将成本压缩到一般的商人根本不能想象的地步,所以,即便造纸术后来流传出去了,造出来的白纸也没有少府的纸好用,价钱也降不下来。
至于面食的出现,少府倒是没在里头多挣什么钱,但是少府能够干别的啊,少府直接在上林苑中架设水车,还有水力推动的磨坊,水力不比人力,几乎日日夜夜都能使用,每时每刻都能够磨面,所以,之后呢,就有意识到了面食美味的列侯,还有关中的公卿地主们,开始掏钱让少府帮忙修建水车磨坊,水车可以灌溉土地,磨坊可以磨面还有磨豆浆,点豆腐。光是这些,少府就赚了许多。
如今,关中的小麦种植已经比较普及了,少府中还有农家的门徒正在研究冬小麦,还有其他作物的种植技术,回头关中也能一年两熟,那就能养活更多一倍的人口了!
事实上,舒云更期待的还是张骞他们的使团从西域回来,可惜的是,如今可不像是后世,出个国也就是办理签证多费点功夫,坐上飞机,就算是去大洋彼岸,都不需要一天的工夫,而现在呢,想要骑快马出关中,都需要两三天工夫。
因此,人都出去两三年了,依旧没有使团的消息,甚至有人都疑心他们在路上遇到了匈奴人,被匈奴人干掉了。
舒云觉得,对于使团也不能太依赖了,有的东西,完全可以靠着别的手段获得嘛!似乎匈奴人几次西征,都从西域弄到了不少好东西,不如让那些商人通过走私的手段从匈奴那里弄。
官方如今跟匈奴还处在战争阶段,许多事情不能做,但是许多商人还是能做的嘛!事实上,在云中,上谷,雁门那些地方,一些走私商人甚至是得到了当地郡守私下支持的,因为他们需要这些商人从匈奴人那里获得情报,只要这些人没有将什么大黄弩之类的利器走私出去,那么,官府那边,对此根本就是睁只眼闭只眼而已。
琢磨了一下,舒云便直接吩咐少府令贴出赏格,主要就是针对各种中原没有的作物,不管是西域的,还是闽越的,还是西南那边的都可以。
这年头,打败一个朝代的,其实最多的不是外敌,而是饥荒,因为饥荒,还有严重的土地兼并,才会引起严重的农民起义,在战乱中,消耗大量的人口,然后,再次恢复到每每开国时候地广人稀的阶段,土地资源重新洗牌,原本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再次得到土地,只要统治者不那么白痴,几十年的时间,就是新一轮的所谓盛世了。
舒云见识过的这些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人们总是喜欢将灾难归结于王朝末年,皇帝昏庸,政治不够清明,没有用什么贤臣君子,用的都是佞臣小人,所以天下就乱了!
实际上,这些根本就是甩锅,当雪崩发生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大家都在忙着土地兼并,即便是那些商人,在有钱之后,也不会继续投入生产,去做更大的生意,而是回去盖房置地,将自己变成地主。因为商人虽然有钱,政治地位却很低下,他们不能科举,不能当官,按照严格的法律规定,连丝绸都不能穿。
当然,这些其实现在都是空话,科举现在根本没这回事,商人花上一笔钱,很快就能改掉自己的户籍,至于什么衣服坐车什么的,民不举官不究,朝廷就算是要追究那些商人,也不会从这种事情上来追究。资本自来到世间以来就是沾满了鲜血和原罪的,尤其,在这个时代,那些商人就没几个真的守法的,真要是守法的,也没几个干得下去。
舒云呢,想要减少将来可能出现的粮食缺口,抑制土地兼并,一开始能下手的也就是那些商人了。
那等在市井里头做一些小买卖的小商人也就算了,这些人也没多少油水能捞,很多时候,他们这些小买卖其实就是兼职而已。而舒云呢,如今要做的,就是坐实了那些商人的户籍,别想着一边做生意挣钱,一边还要购买大量的土地做地主。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他们这些商人征税。
如今是没有商业税的,大家都知道商人有钱,缺钱的时候,找几个狗大户问罪,然后抄家就完了!而商人呢,也宁可花大价钱给自己找保护伞,给上头交保护费,也不肯交税。之前晁错推行过一些政策,那就是商人可以花钱买爵位,不过呢,这个爵位呢,是有极限的,再高,你就得有军功,或者是有其他的功劳。另外呢,汉室还有一种官,就是花钱买的,像是桑弘羊,就是通过这种途径入仕的。这也是商人保护自己的一个策略,事实上,这种策略最后证明,用处不大。商人真正具备了自保能力,还是在明朝那会儿,他们跟士大夫联系太紧密了,朝廷一喊着要征商税,下面就在那里一个劲的反对,而商人呢,甚至可以对朝堂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力。但是在汉室,这是不可能的,对商人下手,几乎已经是诸多大臣最喜欢做的事情了,有钱拿,还没风险。
等到太后当政,少府几乎是要欢呼雀跃起来。以前太后还是皇后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了她点石成金的能力,不管是纸张还有调版印刷术,这些都为少府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少府因为掌握的资源很多,能够将成本压缩到一般的商人根本不能想象的地步,所以,即便造纸术后来流传出去了,造出来的白纸也没有少府的纸好用,价钱也降不下来。
至于面食的出现,少府倒是没在里头多挣什么钱,但是少府能够干别的啊,少府直接在上林苑中架设水车,还有水力推动的磨坊,水力不比人力,几乎日日夜夜都能使用,每时每刻都能够磨面,所以,之后呢,就有意识到了面食美味的列侯,还有关中的公卿地主们,开始掏钱让少府帮忙修建水车磨坊,水车可以灌溉土地,磨坊可以磨面还有磨豆浆,点豆腐。光是这些,少府就赚了许多。
如今,关中的小麦种植已经比较普及了,少府中还有农家的门徒正在研究冬小麦,还有其他作物的种植技术,回头关中也能一年两熟,那就能养活更多一倍的人口了!
事实上,舒云更期待的还是张骞他们的使团从西域回来,可惜的是,如今可不像是后世,出个国也就是办理签证多费点功夫,坐上飞机,就算是去大洋彼岸,都不需要一天的工夫,而现在呢,想要骑快马出关中,都需要两三天工夫。
因此,人都出去两三年了,依旧没有使团的消息,甚至有人都疑心他们在路上遇到了匈奴人,被匈奴人干掉了。
舒云觉得,对于使团也不能太依赖了,有的东西,完全可以靠着别的手段获得嘛!似乎匈奴人几次西征,都从西域弄到了不少好东西,不如让那些商人通过走私的手段从匈奴那里弄。
官方如今跟匈奴还处在战争阶段,许多事情不能做,但是许多商人还是能做的嘛!事实上,在云中,上谷,雁门那些地方,一些走私商人甚至是得到了当地郡守私下支持的,因为他们需要这些商人从匈奴人那里获得情报,只要这些人没有将什么大黄弩之类的利器走私出去,那么,官府那边,对此根本就是睁只眼闭只眼而已。
琢磨了一下,舒云便直接吩咐少府令贴出赏格,主要就是针对各种中原没有的作物,不管是西域的,还是闽越的,还是西南那边的都可以。
这年头,打败一个朝代的,其实最多的不是外敌,而是饥荒,因为饥荒,还有严重的土地兼并,才会引起严重的农民起义,在战乱中,消耗大量的人口,然后,再次恢复到每每开国时候地广人稀的阶段,土地资源重新洗牌,原本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再次得到土地,只要统治者不那么白痴,几十年的时间,就是新一轮的所谓盛世了。
舒云见识过的这些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人们总是喜欢将灾难归结于王朝末年,皇帝昏庸,政治不够清明,没有用什么贤臣君子,用的都是佞臣小人,所以天下就乱了!
实际上,这些根本就是甩锅,当雪崩发生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大家都在忙着土地兼并,即便是那些商人,在有钱之后,也不会继续投入生产,去做更大的生意,而是回去盖房置地,将自己变成地主。因为商人虽然有钱,政治地位却很低下,他们不能科举,不能当官,按照严格的法律规定,连丝绸都不能穿。
当然,这些其实现在都是空话,科举现在根本没这回事,商人花上一笔钱,很快就能改掉自己的户籍,至于什么衣服坐车什么的,民不举官不究,朝廷就算是要追究那些商人,也不会从这种事情上来追究。资本自来到世间以来就是沾满了鲜血和原罪的,尤其,在这个时代,那些商人就没几个真的守法的,真要是守法的,也没几个干得下去。
舒云呢,想要减少将来可能出现的粮食缺口,抑制土地兼并,一开始能下手的也就是那些商人了。
那等在市井里头做一些小买卖的小商人也就算了,这些人也没多少油水能捞,很多时候,他们这些小买卖其实就是兼职而已。而舒云呢,如今要做的,就是坐实了那些商人的户籍,别想着一边做生意挣钱,一边还要购买大量的土地做地主。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他们这些商人征税。
如今是没有商业税的,大家都知道商人有钱,缺钱的时候,找几个狗大户问罪,然后抄家就完了!而商人呢,也宁可花大价钱给自己找保护伞,给上头交保护费,也不肯交税。之前晁错推行过一些政策,那就是商人可以花钱买爵位,不过呢,这个爵位呢,是有极限的,再高,你就得有军功,或者是有其他的功劳。另外呢,汉室还有一种官,就是花钱买的,像是桑弘羊,就是通过这种途径入仕的。这也是商人保护自己的一个策略,事实上,这种策略最后证明,用处不大。商人真正具备了自保能力,还是在明朝那会儿,他们跟士大夫联系太紧密了,朝廷一喊着要征商税,下面就在那里一个劲的反对,而商人呢,甚至可以对朝堂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力。但是在汉室,这是不可能的,对商人下手,几乎已经是诸多大臣最喜欢做的事情了,有钱拿,还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