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云又是随口拍了几句马屁,然后心里就琢磨着,如何给司徒宪开小灶,学点时人认为不务正业的东西了!理由也很简单,圣上你如今春秋鼎盛,让孩子多玩几年又怎么了?
司徒宪一点也不知道父母正在决定自己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命运,聪明的孩子对于学习一向兴头比较大,因为学习本身其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有的人越学越快乐,那是因为他学了就有收获,而一部分人呢,尽管非常努力,但是实际上却看不到什么效果,经历多次挫败之后,难免就会产生一定的厌学心理,这是人的本性。
司徒宪呢,他记性好,很多时候,大人就是不经意一句话,他也没仔细听,却也能记在心里,冷不丁就说出来了。舒云叫人做了些木片给他识字,他也很容易就能找出相应的字来,因此,他学习的积极性其实很高,所以,只要给司徒宪启蒙的不是什么腐儒一流,舒云还真是不太担心这些人将司徒宪的灵性弄没了。
大多数人都是喜欢聪明孩子的,司徒旻之所以对司徒宪非常关照,却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司徒宪在他几个儿子里头是最聪明的一个,而且胆子也大,就算是皇帝,也是不喜欢在自个面前唯唯诺诺的孩子的,其他几个皇子虽说不至于这样,但是,司徒宽和司徒实在司徒旻这个父皇面前总是会有些拘谨也就是了。
舒云并没有在司徒宪那里灌输要对司徒旻这个父皇敬畏的想法,人是需要有敬畏,但是,需要敬畏的仅仅只是司徒旻代表的权利而已,而不应该是司徒旻本身。见过的皇帝多了,舒云对司徒旻的评价并不算很高,这就是个典型的太平君主,上面长辈将基础都打得好好的,又是刚刚开国没多久,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只要他不胡作非为,那么就算败家一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很多时候,皇帝这个职业也是要看运气,看形势的,像是中晚唐的时候,那些皇帝又不是不励精图治,明君也很多,可是呢,再能干,情势在那里,内有权臣弄权,外面呢,一帮子节度使拥兵自重,还有外族虎视眈眈,根本无力回天,弄得所谓的中兴都有一种强行碰瓷一般的尴尬,毕竟,比起真正的盛唐来说,差得实在是太远了。
司徒旻运气就非常好,满手都是好牌,就算是不小心打错了,几个炸弹扔出去,也就能一路横推了!所以呢,这样的皇帝,能有多少需要敬畏的地方呢?所以,让司徒宪将司徒旻当做一个父亲,反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日后怎么样,那等到日后再说吧!真要是司徒旻为了保证自己的皇权,要对司徒宪下手,那么,他们母子还能束手待毙不成?起码舒云并不是什么会将命运寄托在其他人身上的人。
司徒旻那边开始在国子监里头挑选合适的人给司徒宪启蒙,他要求也比较苛刻,学问要好,讲课水平也要高,最好呢,要能够因材施教,当然,最重要的是,人品要好,不能将自个的儿子给教歪了。
司徒旻这么多的条件,自然不能随随便便就将人选出来,所以,都得花费不少时间进行调查。而舒云这边呢,更是不着急,虽说司徒宪的确是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了,但是,学习的事情本来也不用太着急,舒云自个带着教一教,她自信可不比那些所谓的大儒学士差。起码她之前那些儿子没一个没出息的!
朝堂上头对于给中宫嫡子做先生的事情还是比较积极的,翰林院那边对于圣上居然要从国子监挑选皇子师颇有些愤愤不平。国子监里头,除了祭酒和司业还算是比较入流之外,其他的就是些六七品的小官,前程并不明朗,在翰林院的人看来,其实几乎跟失败者没什么差别了。
翰林院这边,起码都是二甲进士,虽说本朝没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如内阁的说法,但是呢,国子监那边,在翰林院的人嘴里,其实就差不多纯粹是养老的地方了,那里的博士助教什么的,听起来很好听,但是呢,他们敢去跟翰林院里头那些一甲二甲出身的翰林比拼文章学问吗?教学教得再好,他们将来最好的前程也就是外放到外头某个地方做个学政,实际上呢,依旧是没有太多实权的。翰林院里头虽说一个个官职也不高,但是人家前途无量啊!
中宫嫡子,将来就是太子,就是皇帝,跟着国子监那边有什么好学的,就等跟着他们这些未来的朝中重臣学习才对嘛!好在很快就有消息传出来,选取国子监的博士不过就是为了给三皇子启蒙而已,顿时,一帮子翰林学士们总算是消停了,不少人就开始琢磨着,等到三皇子完成了启蒙之后,谁能做真正的皇子师了!
朝堂上的事情,传到内宫的时候,一般都已经比较滞后了,而舒云呢,对于这些也不想理会,自古以来,哪个明君是这些大臣们教导出来的呢?当然,这话说出去就得罪人了,所以,舒云只是满脸信赖地表示,圣上,这些都靠你了!
不靠司徒旻也不行,舒云甚至没空问一下娘家那边有没有人推荐,当然就算问了也没用,舒云如今又怀上了!
中宫有子不是什么坏事,这种时代,儿子就是资本。像是唐朝长孙皇后,她一个人就三个嫡子,虽说最后窝里反了,但是肥水也没流外人田。礼法这玩意,这年头是真的很重要,在有嫡子的情况下,选择庶子就是违背了大多数人底线的行为,除非找个理由将皇后这一系全部打落,但是,这个付出的成本也不会低到哪儿去。
司徒宪一点也不知道父母正在决定自己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命运,聪明的孩子对于学习一向兴头比较大,因为学习本身其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有的人越学越快乐,那是因为他学了就有收获,而一部分人呢,尽管非常努力,但是实际上却看不到什么效果,经历多次挫败之后,难免就会产生一定的厌学心理,这是人的本性。
司徒宪呢,他记性好,很多时候,大人就是不经意一句话,他也没仔细听,却也能记在心里,冷不丁就说出来了。舒云叫人做了些木片给他识字,他也很容易就能找出相应的字来,因此,他学习的积极性其实很高,所以,只要给司徒宪启蒙的不是什么腐儒一流,舒云还真是不太担心这些人将司徒宪的灵性弄没了。
大多数人都是喜欢聪明孩子的,司徒旻之所以对司徒宪非常关照,却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司徒宪在他几个儿子里头是最聪明的一个,而且胆子也大,就算是皇帝,也是不喜欢在自个面前唯唯诺诺的孩子的,其他几个皇子虽说不至于这样,但是,司徒宽和司徒实在司徒旻这个父皇面前总是会有些拘谨也就是了。
舒云并没有在司徒宪那里灌输要对司徒旻这个父皇敬畏的想法,人是需要有敬畏,但是,需要敬畏的仅仅只是司徒旻代表的权利而已,而不应该是司徒旻本身。见过的皇帝多了,舒云对司徒旻的评价并不算很高,这就是个典型的太平君主,上面长辈将基础都打得好好的,又是刚刚开国没多久,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只要他不胡作非为,那么就算败家一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很多时候,皇帝这个职业也是要看运气,看形势的,像是中晚唐的时候,那些皇帝又不是不励精图治,明君也很多,可是呢,再能干,情势在那里,内有权臣弄权,外面呢,一帮子节度使拥兵自重,还有外族虎视眈眈,根本无力回天,弄得所谓的中兴都有一种强行碰瓷一般的尴尬,毕竟,比起真正的盛唐来说,差得实在是太远了。
司徒旻运气就非常好,满手都是好牌,就算是不小心打错了,几个炸弹扔出去,也就能一路横推了!所以呢,这样的皇帝,能有多少需要敬畏的地方呢?所以,让司徒宪将司徒旻当做一个父亲,反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日后怎么样,那等到日后再说吧!真要是司徒旻为了保证自己的皇权,要对司徒宪下手,那么,他们母子还能束手待毙不成?起码舒云并不是什么会将命运寄托在其他人身上的人。
司徒旻那边开始在国子监里头挑选合适的人给司徒宪启蒙,他要求也比较苛刻,学问要好,讲课水平也要高,最好呢,要能够因材施教,当然,最重要的是,人品要好,不能将自个的儿子给教歪了。
司徒旻这么多的条件,自然不能随随便便就将人选出来,所以,都得花费不少时间进行调查。而舒云这边呢,更是不着急,虽说司徒宪的确是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了,但是,学习的事情本来也不用太着急,舒云自个带着教一教,她自信可不比那些所谓的大儒学士差。起码她之前那些儿子没一个没出息的!
朝堂上头对于给中宫嫡子做先生的事情还是比较积极的,翰林院那边对于圣上居然要从国子监挑选皇子师颇有些愤愤不平。国子监里头,除了祭酒和司业还算是比较入流之外,其他的就是些六七品的小官,前程并不明朗,在翰林院的人看来,其实几乎跟失败者没什么差别了。
翰林院这边,起码都是二甲进士,虽说本朝没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如内阁的说法,但是呢,国子监那边,在翰林院的人嘴里,其实就差不多纯粹是养老的地方了,那里的博士助教什么的,听起来很好听,但是呢,他们敢去跟翰林院里头那些一甲二甲出身的翰林比拼文章学问吗?教学教得再好,他们将来最好的前程也就是外放到外头某个地方做个学政,实际上呢,依旧是没有太多实权的。翰林院里头虽说一个个官职也不高,但是人家前途无量啊!
中宫嫡子,将来就是太子,就是皇帝,跟着国子监那边有什么好学的,就等跟着他们这些未来的朝中重臣学习才对嘛!好在很快就有消息传出来,选取国子监的博士不过就是为了给三皇子启蒙而已,顿时,一帮子翰林学士们总算是消停了,不少人就开始琢磨着,等到三皇子完成了启蒙之后,谁能做真正的皇子师了!
朝堂上的事情,传到内宫的时候,一般都已经比较滞后了,而舒云呢,对于这些也不想理会,自古以来,哪个明君是这些大臣们教导出来的呢?当然,这话说出去就得罪人了,所以,舒云只是满脸信赖地表示,圣上,这些都靠你了!
不靠司徒旻也不行,舒云甚至没空问一下娘家那边有没有人推荐,当然就算问了也没用,舒云如今又怀上了!
中宫有子不是什么坏事,这种时代,儿子就是资本。像是唐朝长孙皇后,她一个人就三个嫡子,虽说最后窝里反了,但是肥水也没流外人田。礼法这玩意,这年头是真的很重要,在有嫡子的情况下,选择庶子就是违背了大多数人底线的行为,除非找个理由将皇后这一系全部打落,但是,这个付出的成本也不会低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