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复杂很陌生的情绪,陆启沛垂下眼眸,心中思量更甚。
殿中渐渐喧闹起来,原本正襟危坐的众人也开始与左右议论起了比试的事。
虽然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个提议甚是儿戏, 甚至怀疑荣国正使并没有资格改变国书上的条款。亦或者退让的尺度有限, 是原本谈判就能得到的结果, 根本不用多此一举……
众人渐渐议论开来,虽然大多数人都觉得比试的提议不靠谱,但意外的却没多少人反对——许是被这些荣国人的无礼刺激到了, 也不知他们那儿来的优越感咄咄逼人,当下不少人心里还真生出了与之比试,然后压对方一头,让他们灰头土脸滚回荣国的心思。
因此在一阵议论声过后,便有人问到:“使者说要比试, 不知比试什么?别又是角抵之类, 我等都是文人, 可比不过尔等。”
殿中也不是没有武将与宴, 不过这会儿都不说话,只假装自己不存在。
太子和皇帝也都没阻拦,仿佛对事态的发展冷眼旁观。
正使闻言一笑,又低头瞥了眼坐得笔直的少年,接着说道:“自然不比角抵。这等活动,玩闹尚可,怎能登大雅之堂?”说完也没卖关子,便又道:“我等听闻梁国泱泱大国,君子之邦。既然要比试,也不好比试小道,那不妨便比君子六艺如何?”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古来文人立身之本。不过话又说回来,自科举取士后,因科考内容大多不包含其中,这六艺便渐渐衰落了下来,除了真正有底蕴的人家已经很少有专精的了。
荣国正使此言一出,殿中顿时响起一片哗然,显然没想到他会如此提议。而后便是气愤难当,众臣只觉荣国使节以六艺做比,根本就是挑衅与不自量力!
大殿里吵吵嚷嚷闹个不休,皇帝终于开口压下了吵闹声:“这比试,赢了如何,输了又如何?”
祁阳和陆启沛都有些意外的看向了皇帝所在的上首,没想到这般儿戏的提议,他竟是回应了。不过转念想想,似乎答应下来也不吃亏,毕竟在场所有梁国人都自觉底气十足。
也确实是底气十足。荣国新建还不到一年,之前戎狄蛮夷只知放牧抢掠,哪怕是其中的贵胄,又有几人真读过书?更别提学习六艺了。甚至在梁国不少百姓眼中,这些蛮夷几乎与茹毛饮血的野人没什么不同,要与他们比六艺,简直是笑话!
因皇帝开口,大殿之中一时安静下来,数十双眼睛齐齐盯着荣国正使,等他回答。
正使倒是不慌不忙,从怀中又掏出一封条陈,递交上去:“便以此为赌,陛下以为如何?”
皇帝接过张俭递来的条陈细细看过,这一回双方的条件倒是平等了许多。比如岁币布帛都做了大半消减,荣国回报的骏马牛羊却是不变。再比如通商依旧,但铁器已经从原本的货物中划去,转而强调了茶叶食盐等物……简单看来,诚意比之前多了太多。
如果一开始荣国拿出的便是这样的国书,皇帝或许并不会犹豫太久,便能达成两国休战结盟。但这条陈却在此情此景下拿出,却让皇帝不得不多几分思量。
不过想归想,怀疑归怀疑,在满殿之人的注视下,他还是很快点头道:“不错,便以此为赌吧。”
这是胜利的条件,至于输这样的选项,荣国正使没提,皇帝更是想都没想过这个可能。双方似乎就此达成了一致,接下来便是比试人选的问题了。
荣国正使倒是对此提出了要求:“梁国之大,人才济济,我等使节不过数十人尔。想来陛下也不愿背负以多欺少的名声,那么今次比试的人选,不如就在这殿中挑选吧。”
陆启沛听到这里,心中只道一声“果然”。
陆启沛已经猜到异族少年有意针对自己了,却没想到他的挑衅来得如此直接——见众人推选始终没有提及她,谢弘毅竟是直接站起身来点名要求与她比试。
少年衣着华贵,气度桀骜,看上去比之正使更为尊贵,本就是众人暗自瞩目的焦点。此时一站出来,顿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连带着被他点名的陆启沛也被众人关注了几分。
然后众人看看对面,再看看己方,陡然间发现这二人竟生得几分相似!
祁阳难得紧张,在案几下抓住了陆启沛的手。后者这时反倒镇定了下来,她在祁阳的手上抓着自己的手上轻轻拍了拍,聊作安抚,神态自若。
果不其然,两人很快就听到有人嘀咕:“这两人生得这般像,莫不是兄弟吧?”
说话的是终于解了禁足被放出来的三皇子,他看了眼太子身后的祁阳,语气中满是幸灾乐祸,声音也并不算小,足够身边的人都听见了。
三皇子的本意是构陷陆启沛与荣国勾结,甚至本就是荣国安插而来的奸细,继而打压近来春风得意的祁阳。若是能顺势拉太子一把,那就更好了。至于陆启沛本身如何,他才不在意。
可谁知这话出口,陆启沛还没来得及辩解,便听对面少年不满道:“谁与他是兄弟?!我不过是见他与我生得像,有些看他不喜罢了。”
少年耳聪目明,显然是听到了三皇子的话。他反驳时眉宇间具是桀骜,语气中还带着显而易见的嫌弃,看向陆启沛的目光中更是带着毫不掩饰的挑衅,让人一看便知他真心实意。
事实上也没几个人真信了三皇子的话,就算有些怀疑的,也在思忖片刻后将这个怀疑抛诸脑后了。毕竟陆启沛若真是荣国奸细,在这样的情况下低调还来不及。荣国人又不是傻的,还专门在别人的地盘上将自家细作点出来,是嫌安插个准驸马入梁国太容易了吗?
殿中渐渐喧闹起来,原本正襟危坐的众人也开始与左右议论起了比试的事。
虽然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个提议甚是儿戏, 甚至怀疑荣国正使并没有资格改变国书上的条款。亦或者退让的尺度有限, 是原本谈判就能得到的结果, 根本不用多此一举……
众人渐渐议论开来,虽然大多数人都觉得比试的提议不靠谱,但意外的却没多少人反对——许是被这些荣国人的无礼刺激到了, 也不知他们那儿来的优越感咄咄逼人,当下不少人心里还真生出了与之比试,然后压对方一头,让他们灰头土脸滚回荣国的心思。
因此在一阵议论声过后,便有人问到:“使者说要比试, 不知比试什么?别又是角抵之类, 我等都是文人, 可比不过尔等。”
殿中也不是没有武将与宴, 不过这会儿都不说话,只假装自己不存在。
太子和皇帝也都没阻拦,仿佛对事态的发展冷眼旁观。
正使闻言一笑,又低头瞥了眼坐得笔直的少年,接着说道:“自然不比角抵。这等活动,玩闹尚可,怎能登大雅之堂?”说完也没卖关子,便又道:“我等听闻梁国泱泱大国,君子之邦。既然要比试,也不好比试小道,那不妨便比君子六艺如何?”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古来文人立身之本。不过话又说回来,自科举取士后,因科考内容大多不包含其中,这六艺便渐渐衰落了下来,除了真正有底蕴的人家已经很少有专精的了。
荣国正使此言一出,殿中顿时响起一片哗然,显然没想到他会如此提议。而后便是气愤难当,众臣只觉荣国使节以六艺做比,根本就是挑衅与不自量力!
大殿里吵吵嚷嚷闹个不休,皇帝终于开口压下了吵闹声:“这比试,赢了如何,输了又如何?”
祁阳和陆启沛都有些意外的看向了皇帝所在的上首,没想到这般儿戏的提议,他竟是回应了。不过转念想想,似乎答应下来也不吃亏,毕竟在场所有梁国人都自觉底气十足。
也确实是底气十足。荣国新建还不到一年,之前戎狄蛮夷只知放牧抢掠,哪怕是其中的贵胄,又有几人真读过书?更别提学习六艺了。甚至在梁国不少百姓眼中,这些蛮夷几乎与茹毛饮血的野人没什么不同,要与他们比六艺,简直是笑话!
因皇帝开口,大殿之中一时安静下来,数十双眼睛齐齐盯着荣国正使,等他回答。
正使倒是不慌不忙,从怀中又掏出一封条陈,递交上去:“便以此为赌,陛下以为如何?”
皇帝接过张俭递来的条陈细细看过,这一回双方的条件倒是平等了许多。比如岁币布帛都做了大半消减,荣国回报的骏马牛羊却是不变。再比如通商依旧,但铁器已经从原本的货物中划去,转而强调了茶叶食盐等物……简单看来,诚意比之前多了太多。
如果一开始荣国拿出的便是这样的国书,皇帝或许并不会犹豫太久,便能达成两国休战结盟。但这条陈却在此情此景下拿出,却让皇帝不得不多几分思量。
不过想归想,怀疑归怀疑,在满殿之人的注视下,他还是很快点头道:“不错,便以此为赌吧。”
这是胜利的条件,至于输这样的选项,荣国正使没提,皇帝更是想都没想过这个可能。双方似乎就此达成了一致,接下来便是比试人选的问题了。
荣国正使倒是对此提出了要求:“梁国之大,人才济济,我等使节不过数十人尔。想来陛下也不愿背负以多欺少的名声,那么今次比试的人选,不如就在这殿中挑选吧。”
陆启沛听到这里,心中只道一声“果然”。
陆启沛已经猜到异族少年有意针对自己了,却没想到他的挑衅来得如此直接——见众人推选始终没有提及她,谢弘毅竟是直接站起身来点名要求与她比试。
少年衣着华贵,气度桀骜,看上去比之正使更为尊贵,本就是众人暗自瞩目的焦点。此时一站出来,顿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连带着被他点名的陆启沛也被众人关注了几分。
然后众人看看对面,再看看己方,陡然间发现这二人竟生得几分相似!
祁阳难得紧张,在案几下抓住了陆启沛的手。后者这时反倒镇定了下来,她在祁阳的手上抓着自己的手上轻轻拍了拍,聊作安抚,神态自若。
果不其然,两人很快就听到有人嘀咕:“这两人生得这般像,莫不是兄弟吧?”
说话的是终于解了禁足被放出来的三皇子,他看了眼太子身后的祁阳,语气中满是幸灾乐祸,声音也并不算小,足够身边的人都听见了。
三皇子的本意是构陷陆启沛与荣国勾结,甚至本就是荣国安插而来的奸细,继而打压近来春风得意的祁阳。若是能顺势拉太子一把,那就更好了。至于陆启沛本身如何,他才不在意。
可谁知这话出口,陆启沛还没来得及辩解,便听对面少年不满道:“谁与他是兄弟?!我不过是见他与我生得像,有些看他不喜罢了。”
少年耳聪目明,显然是听到了三皇子的话。他反驳时眉宇间具是桀骜,语气中还带着显而易见的嫌弃,看向陆启沛的目光中更是带着毫不掩饰的挑衅,让人一看便知他真心实意。
事实上也没几个人真信了三皇子的话,就算有些怀疑的,也在思忖片刻后将这个怀疑抛诸脑后了。毕竟陆启沛若真是荣国奸细,在这样的情况下低调还来不及。荣国人又不是傻的,还专门在别人的地盘上将自家细作点出来,是嫌安插个准驸马入梁国太容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