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对于这个高楼,是没有丝毫兴趣的。
    起初搭建起来的时候,人们觉得这是佛塔。
    因为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于高楼的印象,大抵和佛塔有关。
    后来才发现,这大厦和佛塔又有不同。
    建起这么高的楼来,这不是吃饱了撑着?
    谁也不知方继藩葫芦里卖着什么药。
    可方继藩随即打头,进了这还未完工的大厦。
    主要的框架已经完成。
    可内部的修饰,却还需花费许多时日。
    先进入的,乃是一层的大厅,方继藩随即道:“这楼中,统统都会贴上瓷砖,不但是地面,亦或者是墙面,来来来,随我来。”
    拐过了一道墙,这里还是毛坯,不过……一排奇怪的门却是出现了。
    有专门的人推开门。
    这里头只是一个一丈方圆的空间,方继藩率先进入,其他人蜂拥进来,只是人太多,却是挤不下,随即外头有人将门关上。
    “此乃升降梯。”方继藩解释道:“这梯箱上头,由牢固的缆绳拉升,揽绳有特殊的滑轮相连,在这儿,会有专门的人员将这升降梯升起,拉下。”
    说话之间,这升降梯果然动了。
    里头的人个个脸色惨然。
    每到了一个楼层,升降梯便会暂时停留,而后有专门的人员关门,接着升降梯继续到下一个楼层。
    这是人力升降。
    大明最不缺的,就是人力。
    整个大厦里,有七个梯组,每个梯组分配五个人力,分毫不停,一个个楼层上下。
    当然……这样做是需要成本的。这也是为何,即便是西山新城,造出超过八层的高楼,也是寥寥无几。
    等到了最后,升降梯终于打开,这是整个大厦的最顶层。
    方继藩步出升降梯子,其他楼层虽未修饰,还在施工,可这里……却已加急的调拨了人手,进行修饰了。
    前头是一个长廊,长廊四壁和地面都铺垫了瓷砖。
    靠墙,是一盏盏的煤油灯,灯火的照耀,加上瓷砖对光线的折射,使这里灯火通明。
    过了长廊,这里便看到了一个招牌。
    这招牌上写着‘西山钱庄’四字。
    这一下子,上了楼来的人顿时哗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窃窃私语。
    方继藩道:“等这大厦完工之日,西山钱庄便要搬迁至此,这里一整层,都将是西山钱庄的办公所在。不只如此,二十九楼,乃是西山建业;二十八楼,为西山煤业;二十七楼,为西山铁业……”
    此言一出,又不免引发了喧哗。
    要知道……西山的产业,和许多的买卖都是紧紧相连的。
    商贾们需要借贷,需要还贷,就必须得前往西山钱庄办理手续。
    而有些人需要建作坊,需要大量的煤铁,也大多自西山这里采买,若是量大,更是少不了和这里打交道。
    方继藩又道:“以往的时候,西山占地很大,许多办公的地方,散落在各地,跑起来不方便,管理起来,也是极为不便,而如今,西山诸业,统统在此,楼上楼下都可随时办公,岂不是好?”
    进入了这西山钱庄,这里占地极大,眼前一片开朗,几乎四面都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再加上又在高处,光线充裕,这诺大的西山钱庄里,前头是一个个木桌,是一排排的资料储存柜子,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两侧,则是一个个分隔开的小公房,这显然是给司吏或是掌柜用的。
    “买卖的本质,在于互通有无,人无我有,亦或者是人有我无,于是方才有了交易。可如何知道人有人无呢?这便这座大厦的根本,大家伙儿,聚集在一起办公,不但可促成交易,也大量的节省了用地。等将来,西山的各个产业在此入驻,其他的各个商行,想来也都会入住。诸位……你们看……”
    方继藩走到了尽头,尽头是一大片的玻璃,自这玻璃上朝下看去,整个西山新城,便落在自己的脚下。
    许多人纷纷尾随而来,站在此处,竟也觉得稀罕起来。
    朱厚照左看看,右瞧瞧,他胆子大,到了玻璃前,用拳头先轻轻砸了砸,发出咚咚的声音。而后,朱厚照开始加大气力,敲得玻璃哐哐的响。
    大家却是被吓得面如土色,生恐这玻璃碎了。
    方继藩拉下脸来:“那个……那个……”
    朱厚照回过头,一脸极认真的样子:“这玻璃,牢靠不牢靠啊?”
    方继藩咳嗽:“这用的……乃是特制的玻璃,轻易之下,不会碎裂的。”
    但是这玩意,历来不防手贱,方继藩连忙将话题转到别处:“自然,今日只是带你们来看看,这座大厦竣工,只怕还有两年,这两年之中会有什么改进,还是未知的事,今日请大家来,自是给大家一个实惠。”
    众人只想着西山钱庄等大商行要入住。
    敏锐的人立即意识到,若是自己的商行能和西山钱庄和西山建业的商行在同一座大厦中办公,这对自己的商誉而言,定有莫大的帮助。
    大家伙儿每日打理自己,坐着最好的马车,戴着最时新的墨镜和大金链子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实力吗?
    这大厦若真如镇国公所言,那么这座大厦,势必要成为整个西山新城,乃至于整个京师的地标,这对于自己的买卖,有着莫大的好处。
    这样的大厦,自然是不适合居住的,可大家都是买卖人,归根到底是为了赚银子,若能赚银子,其他的……都是小事。
    可当听到方继藩口称这是两年之后的事,不免有些遗憾。
    既然两年之后……那你现在说个啥?
    刘宽等翰林和御史也厚着脸皮跟了来。
    他们心里吐槽着这大厦统统都是一些奇淫巧技的东西,一点都不实用,一面伸长着脖子,却见方继藩已到了公房里,公房里取了一张舆图,摊开。
    就在所有人一头雾水的时候,方继藩道:“这新城,现已卖了十数万宅邸,未来的规划,将要容纳五十万户,甚至更多。诸位请看,这儿……这儿是三百亩地,占地并不大,可是诸位可知,在这里,会有多少户即将入住吗?”
    这个位置,靠着大厦。
    商贾们纷纷皱眉。
    方继藩就道:“是七千九百六十户。这一户人家,便以最少的四五口人来算,那么这区区三百亩的地方,便有三万至四万人口,诸位若是在新城和旧城,可见过这样的地方?”
    方继藩这一句反问,却是让大家愣住了。
    这个时代,人口的密布不高,毕竟……城镇化才刚开始。
    寻常的府城,县城,能住在城里的,也不过是数千人罢了,若是人口上万,便算是大城了。
    当然,北京城是个例外,在弘治年间的时候,京师已是极为鼎盛,可谓是生齿日繁,物货盆满,其人口,已抵达了百万之数。
    当然,这个百万之数,是有水分的。
    毕竟……大量的京营,还有禁卫,以及许多的宦官,也在其中。
    而真正的居住人口,大抵是在七八十万之间。
    这几乎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无出其右。
    等到了新政开始,大量的外来人口流入,建起了新城,这人口,也如滚雪球球一般的增加,以至于京师的人口,在三百万上下。
    这是一个可怕的数目。
    只是这些人口,却如摊大饼一般,散落在京师的各个角落。
    毕竟这个时代的建筑密度低,且不说那些达官贵人,随随便便就占地数亩的土地营造宅邸,便是寻常的百姓,那也是用百丈的地,搭起一个小院子居住。
    同样一亩地,在以往,倘若能住三户人家,十几口人的话。
    那么……在西山新城,便可达到三十户,数百人口。
    方继藩随即又问道:“敢问这三百亩土地,数千户人家,数万人丁,他们要不要衣食住行,他们要不要做工,要不要开销?”
    这一番话绝对是效果巨大的,许多人已是身躯一震,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们诧异的看着方继藩……突然有一种……惊为天人的感觉。
    朱厚照还是一头雾水,不明白方继藩的意思。
    刘宽等人,只是一脸挑剔的样子,心里只想着方继藩能赶紧的将宅子炒起来。
    只见方继藩继续道:“各位,这个世上缺的,永远都不是土地,缺乏的,乃是人口啊,有了人,才有财富,才有买卖,才能兴旺,如若不然,那黄金洲的土地,为何一钱不值,现在谁有兴趣去黄金洲,我爹在黄金洲,为了招揽流民,所有投靠黄金洲的,赠予土地一千亩,这一千亩地,是白送的,有没有人对此有兴趣?”
    大家连忙如拨浪鼓似的摇头,生怕镇国公对自己会产生什么误会。
    方继藩眯着眼:“那么……各位,若是在这三百亩地里,建一排的铺面,这一百两一丈,不算贵吧?”
    一百两……一丈?
    刘宽下意识的就道:“那还不如去抢呢!”
    可这时……
    却有人道:“不知铺面具体坐落在何处,百两银子,可以现在给付吗?”

章节目录

明朝败家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额并收藏明朝败家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