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一个人影自外头冲进来,还不等大家反应,尤其是欧阳志还未消化完何岩和李善二人的话,那黑影便已一把将欧阳志抱住,接着,一把鼻涕一把泪,滔滔大哭着道:“鞑靼人……撤了啊……撤了……”
    “天哪……咱们活下来了。”是那中官王宝。
    王宝哭成了泪人,死死拉着欧阳志不肯放开,犹如一个孩子,脑袋拼命往欧阳志的怀里钻。
    众人好不容易才将王宝扯开,欧阳志才醒悟了过来,他看向何岩道:“鞑靼人撤走了?”
    众人忍不住感激地看了欧阳志一眼。
    若非是他不顾一切的贯彻坚壁清野,就算站在这里的人在城里可以没心没肺,不管城外军民的死活,鞑靼人搜刮到了粮食,坚持围城,还不知是什么样子呢。
    若非是他镇定自若,坚持守城,鼓舞三军,现在……只怕大家早已身首异处。
    现在看他泰然自若的样子,心里真是无比的感慨,如此镇定冷静,且谋略过人,即便是到了这个时候,依旧还如此稳重,真是非常人啊。
    “是的,鞑靼人撤了。”
    他们很希望,欧阳志能露出一点高兴的样子。
    毕竟,大家坚持了这么久,熬过了这么多艰苦的岁月,欧阳修撰一直不苟言笑,此时好不容易守得云开见月明,他们真希望欧阳志能与他们同乐啊。
    可是,他们还是失望了。
    片刻……之后……
    似乎欧阳修撰即便到了此时,还在思考。
    思考了一会儿,欧阳志才抬眸道:“走,上城楼去看看。”
    欧阳志登上了城楼,看着城外一片狼藉,尸横遍野,他沉默着,任由北风朴面,一旁的何岩兴奋地道:“欧阳修撰,要不要追击?此时鞑靼人仓皇而逃,若是追击,便是大功一件。”
    他一说,那王宝也心热了,不由道:“这倒是好主意。”
    “任何人……不得出城!”欧阳志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
    这是恩师说过的,到了城中,什么都不许做,死守。
    死守的意思,就是不得出城。
    欧阳志绝不会对恩师的话打什么折扣。
    王宝却是有些急了:“此乃大功啊……”
    可欧阳志不理他,默默的转过身,已是下城去了。
    何岩等人虽然觉得可惜,而欧阳修撰显然官职比他低很多,可经历了这些日子,他对欧阳修撰,已是崇拜到了五体投地的地步,欧阳修撰既然不许,他也无可奈何。
    王宝依旧有些不甘,还想追上去劝一劝,李善却是拦住了他:“王公公,欧阳修撰打定主意的事,就休要多言了。”
    王宝本就和李善不对付,若是以往,早就争执起来了,可李善却是打着欧阳修撰的名义,最终,王宝还是没有再做声。
    足足等了几日……
    城外,却又有鞑靼人飞骑而来。
    众人登上了城楼,看着那密密麻麻的鞑靼人,方才醒悟过来。
    “欧阳修撰……”
    一干人等,是真的彻底服了。
    纷纷跪在欧阳志的脚下,个个涕泪直流地道:“欧阳修撰料事如神哪……若非欧阳修撰不急不躁,深谋远虑,我等俱死……”
    欧阳志看着众人痛哭流涕,这一次,反应快了一些,心里却是叹了口气,他们……真是聪明的过了头,个个都如戏子一般,昼夜之间,万般的喜怒哀乐,俱都流露出来。
    …………
    在这锦州城下,却又是另一番光景!
    吃完了最后一个蒸饼的小王子,定定地看着这依旧还是大门紧闭,枕戈待旦的锦州城。
    眼角,突然凝结了一层冰霜。
    原来是那滚烫的泪落下,随即便又凝结在了一起。
    他受够了!
    受够了这该死的锦州城,受够了吃马肉和蒸饼了,受够了在这里毫无意义的疲于奔命。
    他想跳下马去,双手擎天,质问这长生天为何要如此对待自己。
    他想杀人。
    可是四顾之后,却无人可杀。
    终于,他的脸麻木了。
    现在,他算是彻彻底底的服了锦州城里这些该死的人,他甚至想丢下一句狠话,无非是下次不要撞到本汗,否则屠尽你们这些汉狗。
    可后来,他发现这些话毫无意义,有的……只是徒增悲伤而已。
    鞑靼人一个个骨瘦如柴,喘着粗气,座下的战马,也是喘着粗气,开始不堪重负。
    他们绝望地看着自己的大汗,终于,大汗大手一挥,撤!
    他们再不愿来锦州了,再不愿来了……
    浩浩荡荡的骑兵,开始原路而返,消失在了茫茫的大雪之中。
    ………………
    在宏大安逸的紫禁城里弘治皇帝,其实这些日子都寝食难安,他已经不知多少次召见了方继藩。
    每一次方继藩在场时,兵部尚书马文升也都在场,这位兵部尚书大人,显然显得忧虑,虽然……他已下了公文,命大宁的朵颜三卫随时准备伏击鞑靼人,不过……锦州的结局,依旧难料。
    锦州的军情,偶尔也会来一些,不过都是语焉不详,君臣们对于十数万军民的关注,显然已经超过了眼下所有的问题。
    兵部已经研拟了关乎于锦州告破之后,明军的一切补救的措施,不过这都是亡羊补牢。
    小王子这个人,开始渐渐被弘治皇帝所熟知。
    皇帝陛下不得不开始审慎的看待起这个对手起来。
    今日的奇袭,使弘治皇帝已有了彻底打压鞑靼,就如当初如何削弱瓦剌人一般的念头。
    只是……
    今日,所有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弘治皇帝坐在上首,死死地盯着马文升。
    马文升显得有些心虚。
    方继藩倒是没有多少压力,之所以陛下屡屡召自己入宫,是因为自己预测了鞑靼人奇袭锦州的事,这令陛下对自己的预判开始倚重起来。
    兵部这些日子很不好过,不过……好像和自己没关系,自己最为惦念的,其实是欧阳志,可怜的门生啊。
    弘治皇帝在凝视了马文升之后,又开始低头看着奏疏,才慢悠悠地道:“朵颜三卫蛇鼠两端,为何此前不及早奏报?”
    马文升忙道:“朵颜卫当初随文皇帝靖难,立下大功,文皇帝对他们甚是优渥,因而朵颜卫对我大明,也一直忠心耿耿,只是等到土木堡之后,朵颜部开始对我大明稍有怠慢起来。朝廷为了复仇,竭力对瓦剌人进行打压,因而一直联合鞑靼部,这鞑靼部在我大明的支持下,逐渐壮大,在此过程之中,朵颜部也与鞑靼部开始交好……”
    方继藩在一旁听着,其实也大抵知道此中的内情。
    一方面,是明朝自土木堡之变后,对大漠不再处于攻势,而逐渐转为被动,这使朵颜部开始对大明生出了疏离之心,再加上,为了对付瓦剌人,大明一直给予朵颜部和鞑靼部支持,鞑靼人与朵颜人在大漠,也齐心协力对付瓦剌,而今瓦剌几乎已经衰弱不堪,覆灭只是迟早的事,这两部蒙古人,却也在此过程中,关系日益的紧密,现在朝廷与鞑靼人开始交恶,朵颜部自然不太愿意与鞑靼人彻底的反目。
    何况,鞑靼人在大漠日益的强势,现在竟开始袭击锦州,这在朵颜部的眼里,一旦鞑靼人横扫辽东,那么整个关外就都是鞑靼人的天下了,此时彻底开罪鞑靼人,实为不智,他们毕竟不愿意拿数十万部族的人口去为大明卖命。
    马文升接着道:“鞑靼人袭锦州之前,朵颜部对朝廷并不算离心离德,可自从鞑靼人倾巢袭击锦州,朵颜卫想来……是想看看风向。”
    弘治皇帝目光一冷:“果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因而这锦州能否守住,至关重要,一旦锦州失守,老臣恐怕,朵颜卫未雨绸缪,怕要彻底离心离德了。”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随即看向了方继藩:“方卿家,有什么看法?”
    方继藩想了想道:“胡人畏威而不怀德,倘若大明能痛击鞑靼人,他们势必乖乖会上表请罪。”
    “如何痛击呢?”弘治皇帝苦笑。
    方继藩双手一摊:“臣的门生欧阳志……乃是门生之中,最不成器的一个,人有点蠢,臣一向不太看得上他,可现在也只能将希望放在他的身上了。”
    “……”
    最不成器的一个。
    亏得你方继藩说的出口……
    弘治皇帝沉默了良久:“但愿如此吧。”
    马文升却是摇头苦笑:“兵部是不敢有太大的奢望啊。”
    ………………
    山海关,一封封奏报,已飞马传入了关中。
    急递铺的快马,一路南行,转瞬之间,已抵京师。
    “捷报,捷报……”马上的骑士气喘吁吁:“锦州大捷,杀贼七千……锦州大捷……”
    这一通大吼,立即引来了路人的侧目。
    锦州之事,京师中的百姓多有耳闻,现在听说大捷,有人有些分不清真假,可随后,一封奏报已送至了兵部……
    “锦州大捷!”武官按着刀柄,一听口音,就知是自关外来的,他用关外的口音道:“吾奉中屯卫指挥之命,特来报捷!”
    …………
    凌晨的时候花了些时间构思,这章有点晚了,第二更尽量早些,望谅解!另外在此推荐一个历史小伙伴的书《北上伐清》,好像答应了很多作者,可最近忙的晕头晕脑,都忘了,一屁股的债啊。

章节目录

明朝败家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额并收藏明朝败家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