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朕不能死 作者:喏言
“皇上未必知道,军机大臣却肯定是知道的。”
军机大臣既然知道却还放任这种不法之事横行?让百姓陷于如此境地?皇上想来肯定是被蒙蔽的吧。
“这件事,待我回京之后一定会禀报皇上!”
奕询铿锵的说道。
夏昌平与李怀华闻言,心下感叹,不再多话,到底是年纪轻,一腔热血啊,一行人又快马加鞭的向着安徽驾去。
出了两河地界,入了安徽之后,这景象又是一变。原本在两河的农田上还是能看见些许农庄,行人的,这到了安徽之后,别说行人了,就连农田都像是很长时间没有被耕种过了,看上去破败的很,有些偏远些的农村更是看上去和死城一样。
这,不用说,奕询也是能猜到,定是连年的战乱才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田亩荒废了吧?
哎。一时间,奕询心中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觉得如今的乱世,反贼有罪,洋人有罪,朝廷的腐败也有罪,算来算去,竟没有一处能让人舒心的,也不知皇上高坐在乾清宫里,每日看着这些个从各地上奏的奏章,心里又是个什么心思。
于是,出京后的几日,奕询显得沉默了不少,整个人身上也多了一丝颓废的气息,远没有刚出京的时候那股子欢快劲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说好每周三休息的。。为了短小。。还是发了。。
其实这文不写情爱,全部靠剧情推动,还蛮费脑子的
第48章 太平天国(七)
奕询如此沉默了不少,也就光顾着赶路, 又过了一日, 总算到达了湘军如今主力所在的安庆。当下入得安庆,奕询一行人直奔军营, 在营口出示了钦差办案的牌子,便骑马至军营主帐前求见曾国藩。
曾国藩在得知京中来人后, 心里就多少猜到了朝廷如今的用意, 忙亲自出帐迎接钦差。但见来者十多人, 为首的乃是一身着满族华服的少年, 身后一左一右又有二人,左的年纪大些,看上去四十左右, 肤色很白,脸上挂着一股和气的笑容,这人曾国藩倒是认得粘杆处的统领夏昌平,右边的一看就是一武将, 身着劲装,三十左右,倒是面生,不知道是个什么路数。
“兵部尚书曾国藩见过钦差。”曾国藩至此鞠了一躬,算是极尽礼数了。
奕询见得这位手握重兵, 看上去似乎比自己父王还要大些的老者,忙不受礼,上前搀住:“奕询乃是小辈, 怎么敢当尚书大人之礼,万万使不得。”
曾国藩见奕询说的真诚,便也不推脱,缓缓起身,心里想想,知道这“奕”字辈乃是和先皇一辈的贵戚,只是不知道具体是哪位亲王的孩子。
“夏都统也来啦。”
曾国藩复又向夏昌平点头,说道。
“是啊,皇上重视前线的事,自是要来一次,想来也是很久没有见尚书大人了。”
夏昌平微微一笑,惨白的脸上倒不见什么阴毒之气,反而很让人觉得亲近,不似一般血滴子。
“有六年了,上次还是咸丰五年的时候,那时候老朽还是戴罪之身,也亏得夏都统手下留情,不提也罢。”
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总攻湘军水营于湖口,烧毁湘军战船100余艘。曾国藩跳船得免,座船被俘,后押解回京述职,自少不了要被粘杆处一番调查,也亏得夏昌平得了咸丰的指示,手下留情了不少,否则曾国藩身子怕也好废了。
“尚书大人乃朝廷重臣,皇上所也多次在朝中赞许大人,往日暗沉又何须再说呢?”
说到此,夏昌平又为曾国藩引荐道:“这位乃是兵部员外李怀华李大人,是皇上现在面前得脸的红人。”
李怀化听得夏昌平此言,又见得曾国藩这位兵部的最高领导人,忙说“不敢,不敢”,上前行了一个见过长者的揖礼:“下官李怀化,拜见尚书大人。”
李怀化?
曾国藩虽然远在前线,但是他对于京中兵部的人员变动也是清楚的很,自然知道此人的底细。倒是没想到这传言中和大太监安德海走的很近的武将居然看上去还挺憨厚的,倒不似传言中阉党一流。
“同朝为官,好生为皇上效力吧。”
遂,曾国藩略微的说了一些勉励的话,就引着众人进了主帐。血滴子的随从们走到主帐前,自下意识的就散开,把主帐围了起来,不让人靠近,曾国藩的亲兵见此,都有点不满,但被曾国藩呵住。
当下主帐内只有了曾国藩,奕询,夏昌平与李怀化四人。
奕询知道事态紧急,至此也不多寒暄,取出圣旨就宣读起来。曾国藩一边跪下接旨,一边心里思量,他想了想圣旨里的话,又念叨了下这钦差的组成人员,便多少能揣度出七分圣心,想来皇上如今对他还是很信任的,否则也不会亲自派了一位老亲王的嫡子老劳军。
当下接过圣旨,曾国藩便问道:“不知皇上打算如何劳军?”
“就明日吧,先认识认识几位将领,旁的再看。也就两三日的功夫。”说话的是夏昌平,先显然他出京前在面圣的时候已经得了皇上的细节吩咐了。
曾国藩算了算日子,大约也就还有十日就元旦了,没说什么,点头应允,便带着钦差们亲自去安排了住处。
按着往日的规矩,军营里在除夕前五日就会开始休憩,虽不会把备战的将领士兵们放回家,但多少也会开始组织杀牛杀羊,分发年响,开始贴告元月的轮休安排了。如今还有十日就元月了,将士们久久不见贴告,心里都开始纳闷起来,多少也有些兵油子开始问东问西。
因着湘军将领众多,所以能匀出来给钦差居住的大帐篷倒不多,先也只匀出了一个,自留给了奕询,夏昌平与李怀华便只能与旁的将领挤一挤。曾国藩因着有些私下的话要与夏昌平说,便邀了夏昌平一道暂住,李怀华则居住到了营地旁的内军械所内。
自然,这帐篷便是再大,也不过是粗布做的,就是点上了木炭取暖,也是比不得京中的地龙,奕询入了帐篷后看了看四周的布置,便皱了皱眉头。走到床上,摸了摸,感觉这床的木料黑的很,也不知道是什么木头做的,闻上去也有股说不出的味道。被子看着倒还成,有着素棉的贴面,像是刚洗过,只不过挨着皮肤终究还是有点隔得慌。
奕询在帐篷里晃了几圈,也是睡不着,更觉得南边的冬天竟瞅着比北方的还要冷一些,遂起床,穿了衣服,打算再去要点被子。
未曾想,这刚出帐篷,一阵扑面而来的冷风就冻的他一个激灵,而正在他帐前站岗的小兵一见的奕询,忙提神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奕询看着帐篷前的小兵,似乎比自己还小一些,穿的一身单薄的军装,手握着长矛,在风中瑟瑟发抖,见得他,还硬要挤出一脸笑容。
“你不冷吗?”
奕询下意识的问出了这句话。
小兵摸了摸脑袋:“还好吧,晚上是要冷些。”
奕询不忍,遂转身回了帐篷,捧出了一些木炭,丢到帐篷前照明的火盆子里:“你靠着点火,也能暖些。”
小兵见此,抖了抖身子,往火盆出靠了靠,果真,木炭要比普通的干柴烧起来暖和多了,脸上的笑意也更加真诚了些“大人心肠真好。”
奕询闻言,不知该怎么答,这还是他这辈子以来,第一次有人这么称赞他。心也是一暖。
“当兵很辛苦吧?你几岁了?”
“小的十七了,还成,总能有衣服穿,不至于饿死。偶尔还能吃上顿肉,不错了。”
小兵咧了咧嘴显得很朴质。
“皇上未必知道,军机大臣却肯定是知道的。”
军机大臣既然知道却还放任这种不法之事横行?让百姓陷于如此境地?皇上想来肯定是被蒙蔽的吧。
“这件事,待我回京之后一定会禀报皇上!”
奕询铿锵的说道。
夏昌平与李怀华闻言,心下感叹,不再多话,到底是年纪轻,一腔热血啊,一行人又快马加鞭的向着安徽驾去。
出了两河地界,入了安徽之后,这景象又是一变。原本在两河的农田上还是能看见些许农庄,行人的,这到了安徽之后,别说行人了,就连农田都像是很长时间没有被耕种过了,看上去破败的很,有些偏远些的农村更是看上去和死城一样。
这,不用说,奕询也是能猜到,定是连年的战乱才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田亩荒废了吧?
哎。一时间,奕询心中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觉得如今的乱世,反贼有罪,洋人有罪,朝廷的腐败也有罪,算来算去,竟没有一处能让人舒心的,也不知皇上高坐在乾清宫里,每日看着这些个从各地上奏的奏章,心里又是个什么心思。
于是,出京后的几日,奕询显得沉默了不少,整个人身上也多了一丝颓废的气息,远没有刚出京的时候那股子欢快劲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说好每周三休息的。。为了短小。。还是发了。。
其实这文不写情爱,全部靠剧情推动,还蛮费脑子的
第48章 太平天国(七)
奕询如此沉默了不少,也就光顾着赶路, 又过了一日, 总算到达了湘军如今主力所在的安庆。当下入得安庆,奕询一行人直奔军营, 在营口出示了钦差办案的牌子,便骑马至军营主帐前求见曾国藩。
曾国藩在得知京中来人后, 心里就多少猜到了朝廷如今的用意, 忙亲自出帐迎接钦差。但见来者十多人, 为首的乃是一身着满族华服的少年, 身后一左一右又有二人,左的年纪大些,看上去四十左右, 肤色很白,脸上挂着一股和气的笑容,这人曾国藩倒是认得粘杆处的统领夏昌平,右边的一看就是一武将, 身着劲装,三十左右,倒是面生,不知道是个什么路数。
“兵部尚书曾国藩见过钦差。”曾国藩至此鞠了一躬,算是极尽礼数了。
奕询见得这位手握重兵, 看上去似乎比自己父王还要大些的老者,忙不受礼,上前搀住:“奕询乃是小辈, 怎么敢当尚书大人之礼,万万使不得。”
曾国藩见奕询说的真诚,便也不推脱,缓缓起身,心里想想,知道这“奕”字辈乃是和先皇一辈的贵戚,只是不知道具体是哪位亲王的孩子。
“夏都统也来啦。”
曾国藩复又向夏昌平点头,说道。
“是啊,皇上重视前线的事,自是要来一次,想来也是很久没有见尚书大人了。”
夏昌平微微一笑,惨白的脸上倒不见什么阴毒之气,反而很让人觉得亲近,不似一般血滴子。
“有六年了,上次还是咸丰五年的时候,那时候老朽还是戴罪之身,也亏得夏都统手下留情,不提也罢。”
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总攻湘军水营于湖口,烧毁湘军战船100余艘。曾国藩跳船得免,座船被俘,后押解回京述职,自少不了要被粘杆处一番调查,也亏得夏昌平得了咸丰的指示,手下留情了不少,否则曾国藩身子怕也好废了。
“尚书大人乃朝廷重臣,皇上所也多次在朝中赞许大人,往日暗沉又何须再说呢?”
说到此,夏昌平又为曾国藩引荐道:“这位乃是兵部员外李怀华李大人,是皇上现在面前得脸的红人。”
李怀化听得夏昌平此言,又见得曾国藩这位兵部的最高领导人,忙说“不敢,不敢”,上前行了一个见过长者的揖礼:“下官李怀化,拜见尚书大人。”
李怀化?
曾国藩虽然远在前线,但是他对于京中兵部的人员变动也是清楚的很,自然知道此人的底细。倒是没想到这传言中和大太监安德海走的很近的武将居然看上去还挺憨厚的,倒不似传言中阉党一流。
“同朝为官,好生为皇上效力吧。”
遂,曾国藩略微的说了一些勉励的话,就引着众人进了主帐。血滴子的随从们走到主帐前,自下意识的就散开,把主帐围了起来,不让人靠近,曾国藩的亲兵见此,都有点不满,但被曾国藩呵住。
当下主帐内只有了曾国藩,奕询,夏昌平与李怀化四人。
奕询知道事态紧急,至此也不多寒暄,取出圣旨就宣读起来。曾国藩一边跪下接旨,一边心里思量,他想了想圣旨里的话,又念叨了下这钦差的组成人员,便多少能揣度出七分圣心,想来皇上如今对他还是很信任的,否则也不会亲自派了一位老亲王的嫡子老劳军。
当下接过圣旨,曾国藩便问道:“不知皇上打算如何劳军?”
“就明日吧,先认识认识几位将领,旁的再看。也就两三日的功夫。”说话的是夏昌平,先显然他出京前在面圣的时候已经得了皇上的细节吩咐了。
曾国藩算了算日子,大约也就还有十日就元旦了,没说什么,点头应允,便带着钦差们亲自去安排了住处。
按着往日的规矩,军营里在除夕前五日就会开始休憩,虽不会把备战的将领士兵们放回家,但多少也会开始组织杀牛杀羊,分发年响,开始贴告元月的轮休安排了。如今还有十日就元月了,将士们久久不见贴告,心里都开始纳闷起来,多少也有些兵油子开始问东问西。
因着湘军将领众多,所以能匀出来给钦差居住的大帐篷倒不多,先也只匀出了一个,自留给了奕询,夏昌平与李怀华便只能与旁的将领挤一挤。曾国藩因着有些私下的话要与夏昌平说,便邀了夏昌平一道暂住,李怀华则居住到了营地旁的内军械所内。
自然,这帐篷便是再大,也不过是粗布做的,就是点上了木炭取暖,也是比不得京中的地龙,奕询入了帐篷后看了看四周的布置,便皱了皱眉头。走到床上,摸了摸,感觉这床的木料黑的很,也不知道是什么木头做的,闻上去也有股说不出的味道。被子看着倒还成,有着素棉的贴面,像是刚洗过,只不过挨着皮肤终究还是有点隔得慌。
奕询在帐篷里晃了几圈,也是睡不着,更觉得南边的冬天竟瞅着比北方的还要冷一些,遂起床,穿了衣服,打算再去要点被子。
未曾想,这刚出帐篷,一阵扑面而来的冷风就冻的他一个激灵,而正在他帐前站岗的小兵一见的奕询,忙提神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奕询看着帐篷前的小兵,似乎比自己还小一些,穿的一身单薄的军装,手握着长矛,在风中瑟瑟发抖,见得他,还硬要挤出一脸笑容。
“你不冷吗?”
奕询下意识的问出了这句话。
小兵摸了摸脑袋:“还好吧,晚上是要冷些。”
奕询不忍,遂转身回了帐篷,捧出了一些木炭,丢到帐篷前照明的火盆子里:“你靠着点火,也能暖些。”
小兵见此,抖了抖身子,往火盆出靠了靠,果真,木炭要比普通的干柴烧起来暖和多了,脸上的笑意也更加真诚了些“大人心肠真好。”
奕询闻言,不知该怎么答,这还是他这辈子以来,第一次有人这么称赞他。心也是一暖。
“当兵很辛苦吧?你几岁了?”
“小的十七了,还成,总能有衣服穿,不至于饿死。偶尔还能吃上顿肉,不错了。”
小兵咧了咧嘴显得很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