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的信使入内,发现中军帐内竟然这么多人,而且还都是大清最有权势的一群王公贝勒,不由得心中暗暗叫苦。
    如果这种情况下,不管怎么样,他都得面对了。
    于是,他只好跪下见礼,而后双手奉上信筒道:“奉天大将军的奏章,请陛下御览!”
    看着那个信筒转呈皇太极,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那个信使。娘的,按照礼制,你不是好歹要简要说明下情况么?怎么,哑巴了?
    看到这情况,不少人心中一咯噔,该不会,多尔衮出了啥事吧?要不然,好歹信使会说大捷什么的吧?
    多铎顿时担心了起来,特别是他看到了阿济格横过来的一眼,心中更是一紧,于是,他直接问道:“战果如何?”
    多尔衮的信使,自然是认得多铎的,知道他们兄弟非常亲。
    这时候问了,他不能不回答,便中气不足地说道:“此次杀明国蓟辽总督吴阿衡,灭孙承宗极其家人满门,生擒明国藩王,济南府的德王朱由枢、郡王朱慈颖、奉国将军朱慈赏、监军太监冯允许,掠回了二十万来人畜,白银七十多万两,其他物资……”
    听着信使地说话,多铎脸上的担忧一下就没了。想想看,大清什么时候杀掉过明国总督了?还有那个孙承宗,可以说是大清的老对手了,如今更是被灭门,真是痛快。还有,连明国藩王都活捉了,这更是大清从未有过的事情。多尔衮这次,可以说是大捷,完胜阿济格那一次了。
    这么想着,他特意转向阿济格,仰着头颅,鼻孔对着他出气,一脸地鄙视。
    其他建虏头目,对于多尔衮的这个战果,也是相当满意的。毕竟开创了建虏历史上的好几个第一了。
    唯独阿济格,脸色有点难看,虽然可以说掠回的人畜数目,和他相差不大,可其他战果辉煌啊!综合起来看得话,确实多尔衮的战果要更辉煌一些。
    就这样,中军帐内,气氛倒是不错。甚至有几个都忘记了皇太极坐在那里,更是呵呵地点评了起来。
    “这次竟然还活捉了藩王,这明军还真是够无能的。回头我们再入关,干脆把明国皇帝也掠了来好了!”
    “对,就和我们先祖一样,当初可是掠了宋国的两个皇帝,还有无数妃子,啧啧!”
    “……”
    一直以来,建虏都是以后金自居,却不知道,后世会扒了他们这层皮,证明他们压根就不是后金。
    上面坐着地皇太极,一开始看多尔衮的奏章时,脸色还是笑呵呵地,可是,慢慢地,那脸上的笑容就少了,最后,甚至是阴沉着脸,就仿佛跟狂风暴雨来临前的天色一样。
    突然,就听到“啪”地一声响,顿时吓了中军帐内的这些人一跳,那些说话的建虏头目立刻闭嘴,带着一丝不解和惧怕,转头看向帅座上的满清皇帝。
    只见那封奏章被拍在案几上,而皇太极冷着一张胖脸,似乎在努力压抑自己的怒意。
    阿济格一见,心中一喜,眼珠子一动,立刻奏道:“不知何事让陛下如此生气?”
    皇太极闻声盯了他一眼,盯得阿济格心中涌出一股惧意。
    他可是知道,这位皇帝可是心狠手辣的,要是恶了他,不要看他表面上可能会和你笑呵呵,那手中可是会随时握着刀子捅过来的。
    不过让他松口气的是,皇太极没有再盯着他,而是扫视中军帐内的众人,冷声喝道:“多尔衮辜负朕意,十万大军入关,竟然损失了将近三万人马。大清何时有过这么大的损失!”
    一听这话,顿时,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甚至阿济格和多铎都没有了互相笑话互怼的心思,纷纷看向皇太极。
    这些建虏头目,都是从小打仗打出来的,没有一个是没上过战场的草包。因此,他们每个人都清楚,损失了将近三万人马,这个数目是非常恐怖的。一般情况下,损失接近三成,军队士气都会崩溃的。
    而皇太极显然比他们更为精明,不但军事,包括政治、民生等等事情,都可以算是精通的。因此他更是明白,这一次多尔衮带十万大清军队入关,竟然损失了将近三万,这背后会给大清带来多大的不利影响!
    一直以来,大清对明国一直是屡战屡胜,光是士气方面,就保持了巨大的优势。大清军队的将士,见到明军就会勇三分,而明国军卒,见到大清将士就会怯三分;这一来一回,对于战事的胜负,是会起到非常巨大作用的。
    而如今,入关的大清军队,先是被全歼了五千步卒,而后又被明军伏击,损失了一半的战利品不说,人马也损失了将近两万,更有像图尔格这样的大清高层战死。这些事情,对于入关的大清军队绝对是个打击。而对于那些打赢了大清军队的明军,又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以后再次相遇,那支明军会很难对付。
    战事的经过,多尔衮不敢对皇太极隐瞒。因此他也一清二楚。正是如此,他心中就更是有点不安。
    那种情况,他是有自知之明的,哪怕是他自己去领军,都很有可能会上了明军的胆。谁能知道,明军对上大清军队的时候,会那么骁勇善战,悍不畏死?谁能知道,明军精锐明明是在后面尾随的,又如何能突然埋伏到了前面去?
    从这些事情中,皇太极嗅到了很不一样的东西,一种让他担心的东西。他心中有了决定,等回头,一定要联系晋商那边,把这次明军突然变化的关键原因搞清楚。明国官场上,不知道会有什么新情况出现?
    这么想着,时间过了一会,皇太极也缓了过来了。他扫视着底下,忽然脸上又是云开雾散,露出笑容道:“不过损失的人马,多是包衣奴才,我大清的主力并未有多少损失。这一次,奉天大将军领兵在大明关内纵横驰骋,甚至还连藩王都给朕抓来了,呵呵,不错,好!”
    看到他的这个变化,中军帐内的人,一时之间都反应不过来。
    多尔衮的这次入关,到底是好是坏啊?
    他们自然不知道,皇太极心中对于这次的入关,是非常、非常地不满意,对多尔衮的意见非常地大。可是,他不能这么表现出来,否则对大清军队的士气打击会很大。因此,他就做出了决定,尽量淡化这次入关的负面之事,多说说这次入关所带来的好事。
    这个是哑巴亏,吃了就只能吃了,不能声张。
    至于暗地里,皇太极肯定是要追责的,另外,也要好好调查这事明军突然变得悍勇起来的原因。回头再对上明军的时候,一定要狠狠地打回来。
    多尔衮已经回来,这里也就没有必要再继续待着了。继续围困锦州城已经失去了意义。
    于是,他连夜派出使者,赶去交代多尔衮那边,交代细节。他相信,那边的人,也肯定不愿意把打败仗地事情公布出来。幸亏他们掠回的物资人口都不少,至少还有东西能说,且损失的,大部分也确实是包衣和蒙古人,这些都是容易补充的。否则的话,想掩盖都难。
    第二天,皇太极传旨回盛京,同时把多尔衮活抓明国藩王地事情,还带回将近二十来万人畜的事情传遍军中,只是不提那将近三万人马的损失。
    只是,皇太极不知道,他寄予厚望的晋商,还想通过晋商查出明国朝廷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却是不可能了。因为晋商如今自身难保!
    蝴蝶翅膀的扇动,让多尔衮的这次入关,改变了很多。
    对于建虏来说,也算是有点好事的。至少在原本的历史上,岳托会在这次入关感染了天花,死在了关内。但是,在这个位面,他活着回了辽东。
    这天亮之后,建虏大军开拔,留下一地狼藉,回盛京去了。而在大明京师,担心了一夜的文武官员,在上朝的时候,终于慢慢地了解到了昨晚厂卫搞出那么大动静的原因。
    “什么?御史刘美才涉嫌谋逆?这怎么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他和那些被抓的谋逆粮商可都是一伙的。”
    “可那些粮商也不可能是谋逆吧?”
    “那要是杨阁部也参与了其中呢?”
    “不会吧,杨阁部?你说杨阁部也被抓了,谋逆?”
    “不止杨阁部,还有好多个御史呢,全都被厂卫抓了,呀,也不知道厂卫还会不会抓人?”
    “这……皇上这么乱抓人就不怕闹出大乱子么?”
    “……”
    类似这样的讨论,一开始在小范围内的讨论,后来,就慢慢地扩张到整个衙门。很多人都很担心,不知道皇帝发了什么疯,竟然一下抄家抓人了那么多,而且还多是御史。
    这俗话说得好,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御史其实就是一张嘴而已,要说朝中有人造反,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是御史吧?
    就这么想着,很多人都担心,皇帝是得了失心疯,乱来了。那么一个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皇帝是不是还会继续抓人,下一个,是不是会抓到自己头上?
    为此,他们纷纷去找各自衙门的主官,想要有个明确说法。
    衙门主官也都担心啊,就大着胆子一级级地找上去,很快就有新的消息传回来了。说是御史刘美才、廖国遴、杨枝起和内阁辅臣杨嗣昌涉嫌谋逆,其他御史只是被查出,贪赃枉法。
    按理来说,那些被查封抄家的并不都是谋逆之罪,说明皇帝是有区分的,应该不是失心疯,他们应该能放心一些了。可事实上恰恰相反,他们没想到皇帝因为那些个御史都是贪赃枉法被抓,就更担心了。
    这个世道,谁没有做过一些亏心事?那皇帝回头是不是还会抓自己?毕竟昨晚之前,好像一切都还是好好的,突然就抓上了!
    一时之间,朝廷各衙门,基本都无心办公,忧心忡忡,互相之间唉声叹气。
    等到中午时候,趁着用膳的间隙,聚集起来的官员,就有开始商议起来了。
    “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总不能皇上说谁是谁,想抓谁就抓谁吧?”
    “那有什么办法,又不是让刑部衙门去抓人,要不然,刑部衙门还可以找理由抗旨,或者由六科给事中驳回旨意。如今这次,是厂卫在抓人。据说,连驾帖都没有,直接抓人的。”
    “皇上这是不讲规矩了啊,这……这天下是皇上和我们士大夫共治,难道……难道皇上不管不顾,要当暴君了么?”
    “不行,不能这样任由皇帝乱来,我们身为臣子的,一定要规劝皇帝,做好臣子的本份才行!”
    “对,我们必须做点什么,可千万不能让皇上遗臭万年!”
    “……”
    就这样,他们慢慢地达成了共识,虽然不可能明面上去反对皇帝,但他们自然有他们的手段。
    有的臣子,开始上书,询问厂卫动静,要求公布证据,否则如此大规模抓人,必将导致京师人心惶惶。
    有的臣子,开始以各种理由请假,或者头疼脑热,或者腰酸背痛,反正只是找个理由请病假,都散伙回家。你皇帝独断专行,那行,所有事情你自己干去。
    如果只是一个两个官员这么干,那就是大海里的浪花,压根翻不起什么浪。可是,但罢工的官员多了,这事就严重了。特别是如今战后,百废待兴之举,还有难民嗷嗷待哺之时,一旦朝廷陷入罢工危机,那势必会引发一连串的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做这种事情,在皇帝那里肯定会留下不好的印象。可是,如今这些官员人人自危,都担心因为自己也有做过那些贪赃枉法地事情,而被厂卫抓了去。相比这样的后果,装病回家算什么?再者说了,大家都这样,法不责众,你当皇帝的,难不成还能把所有人都抓了不成?
    哪怕那些在京师等着升官、等着做官的人,也多有行贿之举。要是因为别的事情,只是抓了个别人,那这些人估计也没有顾忌,反而会拍手称快,腾出官职来了。
    可如今皇上一次抓了那么多人,还抄家,那这些人也不敢在这时候凑上去。否则的话,信不信立刻会有人把行贿的事情捅破,你皇帝到底抓不抓这样的人?
    抓的话,那就还是没人当差,衙门就还是瘫痪的。不抓的话,何以他们就能这么干,别人就不行?你皇帝失了抓人地理由,这就有问题了!
    等到第二天地时候,在京师的大明官员,罢工地越来越多,已经开始影响衙门的运行。
    当然了,在大的舆论方面,这些官员还不会那么笨,把他们同样贪赃枉法的事情摆出来,说皇上你不能处置这个;明面上的理由,都是纷纷对这次的谋逆一案提出了各种各样地质疑。
    粮商造反?这可能么?
    御史造反?这是个笑话吧?
    杨阁部这样的重臣造反?他连当个权臣都没人相信吧?
    这种质疑,他们是质疑的理直气壮,因为他们觉得,皇帝以谋逆之罪把这些粮商和官员抓了,又怎么可能让天下人信服?只要抓住这一点,天下人必定质疑四起,哪怕是当皇帝的,在这么大的压力之下,必然也不可能扛得住!
    皇帝你想任性是吧,那就等着瞧好了!这天下,已经不是皇帝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了!
    对此,崇祯皇帝在第一时间已经获悉了这些事情。对此,他其实早有预料。

章节目录

崇祯窃听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叫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叫天并收藏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