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适当的名言警句开头有助于提升印象分,让阅卷老师有读下去的欲望。
    “前朝亡国,其故有三:其一,永炤帝登基未稳,便营建长河岭道,以致国库渐空,其下官员搜刮民脂民膏,强征劳力,大量田地荒芜无人耕种,民心已失;其二,彼时前朝内忧外患,南有百越,北有回讫,更有蛮族虎视眈眈……”
    贬完了,该夸一下,这样比较全面,有理有据。
    “永炤帝虽昏聩,却不可一概贬之,长河岭道打通商路,连接南北,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发展,大晋亦有所获益,可谓弊在当下,功在千秋……”
    至于后面君臣百姓三者的关系,沈妙平就往死里灌心灵鸡汤,
    “夫万万人之上者为君,君之下为臣,臣之下为民,三者休戚相关,缺一不可……”
    前朝就是因为失了民心,导致百姓揭竿而起,四处起义,大晋就是这个时候建立的,沈妙平水够了字数,最后写下总结。
    “……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是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毛笔字写的慢,沈妙平又字斟句酌,两炷香的功夫过后才写完交卷,刘公公将纸一卷放入了锦盒内,对谢延平笑眯眯的道:“有劳探花郎了,时候不早,咱家要回宫复命了,公爷留步莫送。”
    谢延平也懒得送这个笑里藏刀的老东西,直接让身边的大嬷嬷把人送了出去,沈妙平见状也顺势告退。
    外头天色已经半黑了,沈妙平出了点云阁,却没有立即回去,而是左顾右盼的,像是在找人,就在此时,屋顶上忽然悄无声息的落下了一道黑影。
    “答完了?”
    谢玉之的声音陡然从身后响起,沈妙平一回头,发现他正负手站在自己身后,不由得问道:“你从哪儿下来的?”
    谢玉之笑着指了指屋顶:“我在上面待着,你方才写的东西我瞧见了,很不错。”
    沈妙平道:“你怎么看见的?”又问:“把瓦片给掀开了?”
    什么逆天视力。
    谢玉之点了点头,解释道:“待在窗户外头会被父亲发现,所以我上了屋顶,你的策论应当没有什么问题,写的真的不错。”
    沈妙平没忍住,轻轻捏了捏他的脸:“……只有你会觉得不错了。”
    后世随便来一个文科生都能秒杀他。
    谢玉之正色道:“我一直觉得你不错。”
    “哦?”沈妙平压低了声音问道:“哪方面?床榻间吗?”
    谢玉之:“……”
    第47章谁睡谁?
    夜已深,盛京的净街鼓已经敲罢,灯火渐熄灭,喧嚣了一天的市集也陷入沉寂,只有明月高挂在天上,照耀着恢宏的皇城。
    承明殿内灯火未熄,宫女太监立在屋檐的长廊下屏气凝神,自皇上登基以来,已经有许多年不曾见他发过这样大的火,那些御史言官虽无缚鸡之力,嘴皮子却一个赛一个的狠,皇上气的一天都水米未进了。
    御案上静静摆放着一张策论,在明亮的烛光下,那字便愈发歪歪扭扭起来,皇帝盯着这张纸足有半个时辰了,翻来覆去的看,翻来覆去的读,最后语调平平听不出起伏的问道:“这是沈妙平写的么?”
    刘公公臂弯里搭着拂尘,闻言躬身道:“回陛下,奴才亲眼看着他写的,只是探花郎不慎伤了手,是以这字迹便有些潦草。”
    沈妙平虽有原身的记忆,但字迹一时片刻也练不出来,用裁纸刀故意在掌心喇了道伤口,届时也好开脱些。
    皇上闻言点了点头,目光再一次回到那张纸上,潦草的字迹和太过白话的言论都不是重点,真正令他来回品读的唯有三句话而已。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得民心者得天下……”
    皇上在龙椅中枯坐了许久,忽然轻笑出声,半真半假的玩笑道:“这沈妙平倒是个面面俱到的人物,字字精辟,难得他小小年纪有这样的见解,当初他若将这几句话放入殿试卷中,朕说不定会给他一个状元当当……也罢,算他过了。”
    语罢将那三句话工工整整的誊抄了一遍,然后吩咐刘公公装裱了挂在自己床头,倒让后者暗自心惊不已。
    皇帝自古就不是个容易差事,尤其最近正值多事之秋,命人将沈妙平的策论收下去,皇上批阅奏折的时候发现又出了一桩糟心事。

章节目录

不做软饭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碉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碉堡并收藏不做软饭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