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冬天的,让部落每个人吃饱不现实。不过晨说得对,孩子们的确很重要,就算喝汤,也至少隔几天就该喝一次肉汤。
    这个他可以动用部落存着用于应急的腌肉,每隔几天给孩子们熬一次肉汤。
    夙晨咬着指甲,皱着眉头冥思苦想。没有进入农耕时代的部落人冬日要有足够的食物的确很困难,从哪里能快速获取食物?
    他眼睛瞟到结了冰的水缸时,心里有了主意。
    第21章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冬捕”,即冬季在已经结厚冰的湖面凿冰捞鱼,是华国北方的一种习俗。自辽金时期,北方各大湖泊冬季都会进行冬捕。
    现代华国的尼龙绳什么的现在不敢想,古代华国渔民使用粗布加上麻作为原料,通过捆卷的方法制成渔网。连这种古老的渔网,夙晨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制作大型渔网的材料,即使炎黄部落的人个个力大无穷,大规模冬捕,一捞几百几千公斤的鱼这种美食显然不可能,但凿个洞捞鱼还是能做到的。
    冰面捕鱼的原理是当水面被厚冰覆盖,冰面下的鱼长期处于低氧环境,当冰面上出现窟窿,未结冰的水面含氧量提高,会吸引许多鱼类过来“透气”。捕鱼人守着冰窟窿,就能收获许多鱼。
    冰面捕鱼的关键除了渔网之外,确定凿冰的地点也是决定捕鱼量的重要因素。
    冬季鱼群聚集的位置被称为“窝子”,如果选对了窝子,冰窟窿的鱼捞一天都捞不完;如果窝子没选对,渔民们可能一天一条鱼的收获都没有。
    因此在冬捕时,渔民选窝的经验很重要。夙晨没有经验,但他知道这个时代的人获取鱼类作为食物非常困难——原始人只能在浅水区,用鱼叉叉鱼,这个效率可想而知。
    因为狩猎少,湖中可能“鱼满为患”,即使他没有经验,或许也能捕捞到不少鱼。
    炎黄部落明年开春将要搬过去的居住地附近就有一个小湖泊。夙晨带着头号工具人鸿,先去那个小湖泊试试看,凿冰窟窿捞鱼的点子能不能用。
    从结冰的湖里捉鱼这种事,在鸿看来,匪夷所思。但他不会质疑夙晨的话,夙晨说去冰面上捉鱼,他就兴致勃勃抱着裹得跟毛团子似的夙晨去了,并拒绝了其他人跟随。
    夙晨明白鸿的顾虑。鸿担心如果冰湖中找不到鱼,可能会影响夙晨在部落人心中的地位。
    夙晨明白归明白,但对鸿的顾虑嗤之以鼻。如果部落人是这种他失败一次就抱怨的白眼狼,他现在就换个部落待。
    何况,部落里的人哪会做这种事?鸿也太小看他部落中的人了。
    鸿只是笑笑,没有辩解。
    ……
    部落在尝试冶炼金属的时候,做出了几个成品。
    鸿这次带上了一把金属器。
    他在冰面上试了一下,金属的确比石头好用,凿冰速度非常快。
    在一旁来回横跳取暖的夙晨,搓着手哈着气看着鸿跟按了加速器的机器人似的,唰唰唰冰屑纷飞,很快就在冰面上凿出了一个洞,不由心想,这绝对不是金属工具太给力的原因。
    这明明是鸿的力气太逆天了!
    “呼。”凿出了一个洞的鸿摸了一把脸上的热汗,舒了一口气,“凿出洞了,然后怎么捉……我的先祖!!!!”
    眼前的景象吓得鸿高呼一声“先祖”,倒退了好几步!
    他刚凿出的洞口冒出了好多鱼,好多好多鱼!这些鱼争先恐后跃出水面,快把洞口挤满了!
    “这、这也是晨的巫术?”鸿吓得都结巴了!
    “不是巫术,是科学。”夙晨看着冰窟窿中的鱼,心里十分高兴。开门大吉!
    “就像人需要呼吸一样,鱼也需要呼吸。当水面和空气接触的时候,一部分空气融入了水中,就和你熬肉汤时肉中的一些东西进入水中,让水有了肉味一样。”
    “冬天湖面结冰,水无法和空气接触,水中溶解的空气太少,鱼呼吸不畅。等咱们凿开冰面,冰窟窿中的水面和空气接触,这部分的水中溶解的空气增加,憋了许久的鱼都会往这里跑。”
    夙晨用鸿能听懂的语言言简意赅的解释了一下为什么鱼会集中在冰窟窿里。
    “只要凿开冰面,都会有很多鱼?!”鸿十分激动。
    “不一定,还得找鱼群聚集的地方。”夙晨道,“我们再去其他地方看看。”
    鸿有点后悔没叫其他人来了。现在若有其他人在,就可以让其他人捞鱼运回部落。

章节目录

穿去史前搞基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木兰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兰竹并收藏穿去史前搞基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