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来到一处茶室时,很快便有人与他接洽,来者赫然是石府的管家石温。
当初崔行舟征讨了西北,正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时绥王和石家都盯上了这块肥肉,为了将铁矿据为己有,两人为此明争暗,使用了许多手段。可惜后来绥王被崔行舟抓住了把柄,找到了他私卖铁矿的玄机。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终还是石义宽技高一筹,将自己的心腹安插在了西北,得以经营铁矿。
为了得利更丰,他便想到走私铁器,挑选一圈后便看上了北海的倭人鹰司寺。因为他知道这些铁器最终都会被重新熔炼成兵器。
当初绥王不也是在大燕的境内周转,才被崔行舟抓住了把柄吗?
石义宽在绥王的身上总结教训,干脆将铁矿卖得远些,倒卖到东瀛和南洋,如此一来,转卖的国家和大燕都远隔大海,他私下里生财的秘密便可以保存妥帖了。
不过石义宽也是万万没想到,当初的东瀛混混鹰司寺竟然也不是吃素的。靠着走私买卖获利后,竟然招兵买马,在北海落脚,不断试探上岸,大有分割掉北海的意思。
鹰司寺之前就跟他表明了意图,东瀛太小,子民们都渴望在大陆生活。若是石国丈愿意帮助他分割掉北海,那是最好不过了。
毕竟北海对于大燕来说,也是鸡肋一块,并非什么福地。
石义宽没想到鹰司寺竟然怀着这般狼子野心,想收手,却不大好甩开这位合作多时的生意伙伴了。
不过眼下鹰司寺与崔行舟对上了,对于石义宽来说,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随着绥王的倒台,刘淯皇权巩固。可是对于石义宽来说并非太好的事情。
皇权巩固,就意味着臣子不好当了。
而崔行舟这厮更与他不是同道中人。想到他回绝了自己小女儿的联姻之意,又将自己的脸面狠狠摔在地上,石义宽便觉得郁气难平。
可是如今,崔行舟去北海剿灭匪患,正好跟鹰司寺对上。这两个人无论谁死,他都不吃亏!
在石义宽看来,事情若是分出轻重缓急的话,他倒是希望崔行舟先死。
毕竟淮阳王的羽翼壮大了,若想再扳倒就难了。
而鹰司寺无非是贪图北海而已,让他得逞的话,倒也不急……
这般打算后,石义宽便将查探到的淮阳王的军事动向整理好后都转给鹰司寺,他则要在故技重施。就像当年看崔行舟与绥王掐架一般,坐当渔翁,笑看鹬蚌相争。
当关于崔行舟的情报送到鹰司寺的手里时,鹰司寺一目十行地看着,然后便在记录者淮阳王妃柳氏的几顿住了:
柳氏眠棠,罪臣之女,影传曾在仰山落草为寇,为群匪之首,亦曾与当今万岁有私交,化名陆文,其性狡黠不下于淮阳王是也。
鹰司寺越看越心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么娇滴滴的女子,怎么可能……是匪?
再说北海,随着崔行舟带领兵卒在倭人经常肆虐的村庄主动打了一场遭遇战后,海面清平了不少。
若不是倭人仗着地利,占据了离岸较远的一处海岛,加之最近风浪甚大不利于偷袭,只怕崔行舟要一鼓作气,攻向寇岛了。
不过崔行舟知道,若是海战变数甚大,那些倭人们常年生活在海上,对于海战熟稔得很。最主要的事他们的海船,简直船身遍布獠刺,让人无法攀爬,而且船只转动灵活。
反观大燕的战船笨重极了,若是真跟倭人在海上遭遇,只怕占不得什么便宜。
所以倭人虽然一时不敢上道骚扰。可是大燕的军队这边也要加紧造船,只要夺回寇岛,才可让北海之患彻底消失。
为此,崔行舟花重金聘请了几位南阳的工匠,改造北海的战船。
一转眼,淮阳王到北海已经数月,这段时间四处出击大败倭人,倭人已经有段时间没有上岸劫掠。镇南侯也是日夜操劳,救助百姓,所以百姓对淮阳王和眞州军大为改观,当地青壮年也纷纷报名参军。
战船的图纸终于画好,淮阳王立刻筹备建造战船,同时操练水军,大半时间都在水军营寨度过,人也晒得黑了了一些。
眠棠每天都做些崔行舟喜欢的饭菜,用大食盒提着坐车来到水军营寨送饭。
这日海上起了大雾,触目望去皆是雾茫茫的一片。
远处传来吱吱嘎嘎划桨前进的声音,随着声音渐响,一艘小船晃悠悠地在浓雾中逐渐现形,影影绰绰的显露出几个着北海当地人服饰的人影。过了一会,小船来到一处偏僻无人的地方靠岸,几个人先后跳了下来,为首的正是鹰司寺。
倭人的驻地小岛易守难攻,也是贫瘠不堪,平时的吃穿用度都是抢掠而来。因为淮阳王的打击,倭人有段时日没有上岸,坐吃山空,物质贫乏,很快就要没得东西吃了。
鹰司寺一向胆子奇大,便算准了天气,趁着大雾掩护,领着几个手下上岸,乔装客商购买些吃食,顺便打探些消息。
下船后,鹰司寺乔装打扮,领着手下首先来到水军营寨,选了处隐秘的位置仔细瞧看营寨的规模和里面正在操练的水军。
前几日大燕内探特意传给他消息,说淮阳王开始建造战船,可惜战船都是在营寨里秘密打造,他看了半天也没看到一点战船的影子。
可是若再想靠前些,却不能了。
当初崔行舟征讨了西北,正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时绥王和石家都盯上了这块肥肉,为了将铁矿据为己有,两人为此明争暗,使用了许多手段。可惜后来绥王被崔行舟抓住了把柄,找到了他私卖铁矿的玄机。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终还是石义宽技高一筹,将自己的心腹安插在了西北,得以经营铁矿。
为了得利更丰,他便想到走私铁器,挑选一圈后便看上了北海的倭人鹰司寺。因为他知道这些铁器最终都会被重新熔炼成兵器。
当初绥王不也是在大燕的境内周转,才被崔行舟抓住了把柄吗?
石义宽在绥王的身上总结教训,干脆将铁矿卖得远些,倒卖到东瀛和南洋,如此一来,转卖的国家和大燕都远隔大海,他私下里生财的秘密便可以保存妥帖了。
不过石义宽也是万万没想到,当初的东瀛混混鹰司寺竟然也不是吃素的。靠着走私买卖获利后,竟然招兵买马,在北海落脚,不断试探上岸,大有分割掉北海的意思。
鹰司寺之前就跟他表明了意图,东瀛太小,子民们都渴望在大陆生活。若是石国丈愿意帮助他分割掉北海,那是最好不过了。
毕竟北海对于大燕来说,也是鸡肋一块,并非什么福地。
石义宽没想到鹰司寺竟然怀着这般狼子野心,想收手,却不大好甩开这位合作多时的生意伙伴了。
不过眼下鹰司寺与崔行舟对上了,对于石义宽来说,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随着绥王的倒台,刘淯皇权巩固。可是对于石义宽来说并非太好的事情。
皇权巩固,就意味着臣子不好当了。
而崔行舟这厮更与他不是同道中人。想到他回绝了自己小女儿的联姻之意,又将自己的脸面狠狠摔在地上,石义宽便觉得郁气难平。
可是如今,崔行舟去北海剿灭匪患,正好跟鹰司寺对上。这两个人无论谁死,他都不吃亏!
在石义宽看来,事情若是分出轻重缓急的话,他倒是希望崔行舟先死。
毕竟淮阳王的羽翼壮大了,若想再扳倒就难了。
而鹰司寺无非是贪图北海而已,让他得逞的话,倒也不急……
这般打算后,石义宽便将查探到的淮阳王的军事动向整理好后都转给鹰司寺,他则要在故技重施。就像当年看崔行舟与绥王掐架一般,坐当渔翁,笑看鹬蚌相争。
当关于崔行舟的情报送到鹰司寺的手里时,鹰司寺一目十行地看着,然后便在记录者淮阳王妃柳氏的几顿住了:
柳氏眠棠,罪臣之女,影传曾在仰山落草为寇,为群匪之首,亦曾与当今万岁有私交,化名陆文,其性狡黠不下于淮阳王是也。
鹰司寺越看越心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么娇滴滴的女子,怎么可能……是匪?
再说北海,随着崔行舟带领兵卒在倭人经常肆虐的村庄主动打了一场遭遇战后,海面清平了不少。
若不是倭人仗着地利,占据了离岸较远的一处海岛,加之最近风浪甚大不利于偷袭,只怕崔行舟要一鼓作气,攻向寇岛了。
不过崔行舟知道,若是海战变数甚大,那些倭人们常年生活在海上,对于海战熟稔得很。最主要的事他们的海船,简直船身遍布獠刺,让人无法攀爬,而且船只转动灵活。
反观大燕的战船笨重极了,若是真跟倭人在海上遭遇,只怕占不得什么便宜。
所以倭人虽然一时不敢上道骚扰。可是大燕的军队这边也要加紧造船,只要夺回寇岛,才可让北海之患彻底消失。
为此,崔行舟花重金聘请了几位南阳的工匠,改造北海的战船。
一转眼,淮阳王到北海已经数月,这段时间四处出击大败倭人,倭人已经有段时间没有上岸劫掠。镇南侯也是日夜操劳,救助百姓,所以百姓对淮阳王和眞州军大为改观,当地青壮年也纷纷报名参军。
战船的图纸终于画好,淮阳王立刻筹备建造战船,同时操练水军,大半时间都在水军营寨度过,人也晒得黑了了一些。
眠棠每天都做些崔行舟喜欢的饭菜,用大食盒提着坐车来到水军营寨送饭。
这日海上起了大雾,触目望去皆是雾茫茫的一片。
远处传来吱吱嘎嘎划桨前进的声音,随着声音渐响,一艘小船晃悠悠地在浓雾中逐渐现形,影影绰绰的显露出几个着北海当地人服饰的人影。过了一会,小船来到一处偏僻无人的地方靠岸,几个人先后跳了下来,为首的正是鹰司寺。
倭人的驻地小岛易守难攻,也是贫瘠不堪,平时的吃穿用度都是抢掠而来。因为淮阳王的打击,倭人有段时日没有上岸,坐吃山空,物质贫乏,很快就要没得东西吃了。
鹰司寺一向胆子奇大,便算准了天气,趁着大雾掩护,领着几个手下上岸,乔装客商购买些吃食,顺便打探些消息。
下船后,鹰司寺乔装打扮,领着手下首先来到水军营寨,选了处隐秘的位置仔细瞧看营寨的规模和里面正在操练的水军。
前几日大燕内探特意传给他消息,说淮阳王开始建造战船,可惜战船都是在营寨里秘密打造,他看了半天也没看到一点战船的影子。
可是若再想靠前些,却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