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首领,你干脆来我们契丹吧,我可以向伯父保举你在契丹可以有更好的发展,比在这里当一个小部落首领要好很多。”
卢龙节度使东北,东奚聚集地某处草原,一个年轻而且还是契丹贵族打扮的男子骑着一匹白色骏马的身上,笑着对旁边一个年龄相仿的塞外男子笑着说道。
“可能要让耶律扈卫官(契丹语叫‘挞马狨沙里’)失望了,在下答应了义父,要让沙陀延续下去。”李嗣源委婉地拒绝了。
没错,其中一个男子就是李嗣源,李克用义子。
自从当初李克宁、李嗣源、康君立等人北逃后,后面李克宁和李嗣源又因为刘氏发生了矛盾,然后分道扬镳。
李嗣源带着几百亲信逃到了东奚的境内,投靠了东奚。
由于李嗣源本人能征善战,加上东奚老是受到契丹的压迫,于是李嗣源就得到了东奚的收留并重用。
几年下来,沙陀部这一支在东奚得到重建,作为东奚的附属部落生存在东奚的领地内。
如今的李嗣源所统领的这支沙陀部拥有数千帐族人,手下勇士数千人,即便是在东奚境内,也是一个不小的部落了。
而且李嗣源在东奚境内很有名气,当然都是打出来的。
除了他之外,手下的安重诲、孟知祥两人也都是骁勇之辈,十分有名气。
虽说如今的东奚已经受契丹控制,但是并不是没有自主权,就连契丹内部也是常年战争,东奚内部也分很多势力。
耶律阿保机笑着道,“李首领误会了。就算是去了契丹,也不会吞并李首领的部落,只是那里的发展前途更大,而且我的伯父也很喜欢李首领这样的骁勇之士。
统领几千部落战士算什么,去了契丹,你可以统领数万大军。数万骑兵,想想都很激动,所过之处,那叫一个震撼。”
为什么耶律阿保机会出现在这里?
因为耶律氏和述律氏是世代姻亲的两个部落,述律便是投靠了契丹的东奚贵族的姓氏。所以东奚也可以称为述律部,当然现在东奚还没有完全融入契丹,依然处于半独立状态。
耶律阿保机的姑姑就是嫁给了述律婆姑(也就是述律平的父亲),而耶律阿保机迎娶了述律平为妻子,可见耶律部和东奚的关系之密切。
“数万大军?在下之前也不是没有统领过,所以耶律扈卫官还是不用再劝了。以耶律扈卫官的地位,没必要跟在下一个小小的部落首领纠缠下去。”李嗣源有些不屑。
“哦?”耶律阿保机有些好奇了,“我倒是忘了李首领之前的经历。”
对于李嗣源的来历,耶律阿保机自然去调查过,原大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义子。
不过几年前因为李克用造反被大唐朝廷剿灭,李嗣源带着一部分沙陀族人逃到了东奚。
据说当时的沙陀族也很强大,拥有步骑近二十万人,没想到最后还是被大唐朝廷剿灭了。
“李首领来自大唐,可否为在下讲一下如今的大唐到底有多强大?”耶律阿保机好奇道。
“大唐啊!”李嗣源眼神有些怀念,但怀念中也带着一些恨意。
总之神色很复杂,若不是大唐朝廷,他不会流落塞外;但若不是流落塞外,他又不可能跟以前心中爱慕但又不敢表明心意的女子在一起。
所以他的神色有些复杂。
“在下离开大唐已经好几年了,对于如今的大唐,在下也不是很清楚有多强大。
但是当年,我们沙陀十几万大军,几个月内败于大唐禁军之手。而且大唐有一种很厉害的武器,堪称骑兵的克星,即便是当年最精锐的沙陀铁骑,也都败在了这种武器之下。”李嗣源可没有什么帮大唐隐瞒机密的爱好。
他跟大唐注定是敌人。
而且契丹显然也会是大唐最强大的敌人,如今的契丹在塞外可谓一家独大,无论是东奚,还是室韦,抑或渤海、新罗,都不会是契丹的对手,被征服也是时间的问题。
只是如今契丹内部不统一,待契丹统一,那将是大唐最强大的敌人,堪比突厥、吐蕃这样的劲敌。
甚至可能更具威胁。
因为契丹人更加强大,而且更加善于学习,也很喜欢重用汉人。
“什么武器,还能威胁数万骑兵?”耶律阿保机好奇道,“不过这也没什么,只要契丹统一,可以短时间召集数十万步骑。若是曾经的大唐,或许契丹还不会是敌手,但如今的大唐早已是日落西山,不足为惧。
只要我能统一契丹,我就能率领契丹大军直抵幽州,甚至打到长安城下。”
统一契丹?
或许对方真有可能,但短时间却是够呛,李嗣源也没放在心上。
很快,数名骑兵飞奔而来,在耶律阿保机面前停下后说道,“启禀扈卫官,于越有令,让你速回。”
“什么事?这么着急?”耶律阿保机有些疑惑。
“回扈卫官,唐人的卢龙军发生变故,吐谷浑赫连铎攻破幽州,幽州已经易主!”
“幽州易主?”
李嗣源也有些惊讶,没想到赫连铎如今倒是混的风生水起,还能攻破幽州。
“可惜了,要是契丹统一,完全可以趁机发兵幽州,占领这里,作为进攻大唐腹地的跳板。”耶律阿保机叹气道,“李首领,今日便到这里,不过我说的话依然算数,我希望你能来帮我。”
说完耶律阿保机便策马而去,而李嗣源神色有些凝重,没一会儿便赶回了部落中。
“首领回来了!”
“首领回来了!”
李嗣源在部落里自然是说一不二,别看他年轻,但是部落中的男子都把其奉为神人。
很快,李嗣源策马来到部落最中间的大帐前,立即有人过来给他牵马。
李嗣源翻身下马,便看到一个妇女从大帐中走了出来,看到李嗣源,露出了笑容,“嗣源回来了?”
“回来了!”
看着眼前这腹部微微隆起的妻子,李嗣源脸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这人不是旁人,正是刘氏。
卢龙节度使东北,东奚聚集地某处草原,一个年轻而且还是契丹贵族打扮的男子骑着一匹白色骏马的身上,笑着对旁边一个年龄相仿的塞外男子笑着说道。
“可能要让耶律扈卫官(契丹语叫‘挞马狨沙里’)失望了,在下答应了义父,要让沙陀延续下去。”李嗣源委婉地拒绝了。
没错,其中一个男子就是李嗣源,李克用义子。
自从当初李克宁、李嗣源、康君立等人北逃后,后面李克宁和李嗣源又因为刘氏发生了矛盾,然后分道扬镳。
李嗣源带着几百亲信逃到了东奚的境内,投靠了东奚。
由于李嗣源本人能征善战,加上东奚老是受到契丹的压迫,于是李嗣源就得到了东奚的收留并重用。
几年下来,沙陀部这一支在东奚得到重建,作为东奚的附属部落生存在东奚的领地内。
如今的李嗣源所统领的这支沙陀部拥有数千帐族人,手下勇士数千人,即便是在东奚境内,也是一个不小的部落了。
而且李嗣源在东奚境内很有名气,当然都是打出来的。
除了他之外,手下的安重诲、孟知祥两人也都是骁勇之辈,十分有名气。
虽说如今的东奚已经受契丹控制,但是并不是没有自主权,就连契丹内部也是常年战争,东奚内部也分很多势力。
耶律阿保机笑着道,“李首领误会了。就算是去了契丹,也不会吞并李首领的部落,只是那里的发展前途更大,而且我的伯父也很喜欢李首领这样的骁勇之士。
统领几千部落战士算什么,去了契丹,你可以统领数万大军。数万骑兵,想想都很激动,所过之处,那叫一个震撼。”
为什么耶律阿保机会出现在这里?
因为耶律氏和述律氏是世代姻亲的两个部落,述律便是投靠了契丹的东奚贵族的姓氏。所以东奚也可以称为述律部,当然现在东奚还没有完全融入契丹,依然处于半独立状态。
耶律阿保机的姑姑就是嫁给了述律婆姑(也就是述律平的父亲),而耶律阿保机迎娶了述律平为妻子,可见耶律部和东奚的关系之密切。
“数万大军?在下之前也不是没有统领过,所以耶律扈卫官还是不用再劝了。以耶律扈卫官的地位,没必要跟在下一个小小的部落首领纠缠下去。”李嗣源有些不屑。
“哦?”耶律阿保机有些好奇了,“我倒是忘了李首领之前的经历。”
对于李嗣源的来历,耶律阿保机自然去调查过,原大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义子。
不过几年前因为李克用造反被大唐朝廷剿灭,李嗣源带着一部分沙陀族人逃到了东奚。
据说当时的沙陀族也很强大,拥有步骑近二十万人,没想到最后还是被大唐朝廷剿灭了。
“李首领来自大唐,可否为在下讲一下如今的大唐到底有多强大?”耶律阿保机好奇道。
“大唐啊!”李嗣源眼神有些怀念,但怀念中也带着一些恨意。
总之神色很复杂,若不是大唐朝廷,他不会流落塞外;但若不是流落塞外,他又不可能跟以前心中爱慕但又不敢表明心意的女子在一起。
所以他的神色有些复杂。
“在下离开大唐已经好几年了,对于如今的大唐,在下也不是很清楚有多强大。
但是当年,我们沙陀十几万大军,几个月内败于大唐禁军之手。而且大唐有一种很厉害的武器,堪称骑兵的克星,即便是当年最精锐的沙陀铁骑,也都败在了这种武器之下。”李嗣源可没有什么帮大唐隐瞒机密的爱好。
他跟大唐注定是敌人。
而且契丹显然也会是大唐最强大的敌人,如今的契丹在塞外可谓一家独大,无论是东奚,还是室韦,抑或渤海、新罗,都不会是契丹的对手,被征服也是时间的问题。
只是如今契丹内部不统一,待契丹统一,那将是大唐最强大的敌人,堪比突厥、吐蕃这样的劲敌。
甚至可能更具威胁。
因为契丹人更加强大,而且更加善于学习,也很喜欢重用汉人。
“什么武器,还能威胁数万骑兵?”耶律阿保机好奇道,“不过这也没什么,只要契丹统一,可以短时间召集数十万步骑。若是曾经的大唐,或许契丹还不会是敌手,但如今的大唐早已是日落西山,不足为惧。
只要我能统一契丹,我就能率领契丹大军直抵幽州,甚至打到长安城下。”
统一契丹?
或许对方真有可能,但短时间却是够呛,李嗣源也没放在心上。
很快,数名骑兵飞奔而来,在耶律阿保机面前停下后说道,“启禀扈卫官,于越有令,让你速回。”
“什么事?这么着急?”耶律阿保机有些疑惑。
“回扈卫官,唐人的卢龙军发生变故,吐谷浑赫连铎攻破幽州,幽州已经易主!”
“幽州易主?”
李嗣源也有些惊讶,没想到赫连铎如今倒是混的风生水起,还能攻破幽州。
“可惜了,要是契丹统一,完全可以趁机发兵幽州,占领这里,作为进攻大唐腹地的跳板。”耶律阿保机叹气道,“李首领,今日便到这里,不过我说的话依然算数,我希望你能来帮我。”
说完耶律阿保机便策马而去,而李嗣源神色有些凝重,没一会儿便赶回了部落中。
“首领回来了!”
“首领回来了!”
李嗣源在部落里自然是说一不二,别看他年轻,但是部落中的男子都把其奉为神人。
很快,李嗣源策马来到部落最中间的大帐前,立即有人过来给他牵马。
李嗣源翻身下马,便看到一个妇女从大帐中走了出来,看到李嗣源,露出了笑容,“嗣源回来了?”
“回来了!”
看着眼前这腹部微微隆起的妻子,李嗣源脸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这人不是旁人,正是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