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至终,李凡都不觉得自己有错。
“我在赚钱。”
“陈四丫是我老婆,我打她两下还犯法了?拉屎放屁打老婆,衙门管得着吗?”
“正经女人就不该一个人出门,打扮的花枝招展骚给谁看?见人只是浪笑,还能是什么好货?”
就连脾气最好的卫蓝都差点掀桌子,愤愤道:“病入膏肓,无药可医,非极刑不足以平民愤正法典。”
庞牧给圣人递折子,晏骄也顺便给太医院的方院首和张仵作写了封信,提醒他们稍后有“教学模型”到,别忘了签收。
四月下旬她还辗转接到一封来自方院首的信,字里行间都透着激动,开头第一句就是“晏大人,吾等必将名垂青史……”
当时还给晏骄吓得够呛,心道这老头平时挺低调谨慎的,怎么几个月不见就开始吹牛逼,别是受什么刺激了吧。
谁知看过信之后,她也抑制不住激动之情,冲出去对众人大声宣布由京城太医院和仵作团队联合协作的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大家要名垂青史了。
众人:“……”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
自从晏骄带人突破千难万险开启实体解剖之后,尝到甜头的太医院和刑部就开始主动大力推进,现在基本上每个月都能练练手。
多少年的理论积累终于可以进行实践,废寝忘食的研究之下,众人对人体结构的了解和掌控力突飞猛进。
然而谁也没想到实际应用的机会来的这样快:
三月份有位诰命夫人突发肠痈,也就是后世的急性阑尾炎,确诊时已经比较严重,惯用的针灸和汤药早已无用。
若在以前,这就相当于绝症了,家人知道后顿时痛哭失声,又心存侥幸的辗转求到方院首头上。
他乃公认医术第一人,若连他也摇头,那就得立刻回去预备后事了。
方院首听罢,直接就说了实话,“想必由晏骄晏捕头发起的尸体解剖一事诸位早已有所耳闻,实不相瞒,最近一年多来老夫一直在与几位同僚钻研破体之术,已经略有心得,若几位敢叫老夫放手一试,或有一线生机。”
那家人果然迟疑起来。
倒是那位官员着实有些魄力,又舍不得妻子,权衡利弊之后忍痛问道:“不知方院首有几成把握?”
方院首略一思索,谨慎道:“五五之数。”
其实这种病说白了就是体内一块肠子坏了,那位夫人的情况比较严重,若能及时将烂肠切除,病灶一去自然无恙。
他没把话说死,那官员反而松了口气。
世人皆知方院首素来谦逊,既然敢说五成把握,想来未尝不行。
他想了一回,到底不忍擅自做主,转身去找发妻商量去了。
“方院首自己也说了,从未在活人身上试过,并不敢打包票。”
那夫人正疼的死去活来,恨不得叫人直接给自己抹了脖子算完。可她到底才四十来岁,孙子都没抱过一回,一听尚有一线生机,登时万般留恋涌上心头,就不舍得死了。
“割!”要说女人发起狠来真是无人能敌,她狠狠喘了几口气,“左右不割就是个死,如此狼狈,倒不如拼一回,即便不成,也没有遗憾了!”
说罢,又挣扎着起来,要亲自给方院首行礼,并当着众人的面放了话:
“此举前无古人,若有不测,尔等不许为难任何人!”
“待我死后,尸首交由太医院处置,尔等不许阻拦!”
肠痈不算罕见,每年因此而死的人屡见不鲜,若能就此令世人摆脱苦痛折磨,她也不枉了。
且不说她的家人和方院首听后何其震动,就连圣人和太后听说后亦是由衷赞叹道:“世人所不及,真英雄也!”
晏骄把这事细细说给众人听时,所有人都油然生出敬佩之情。
须知此时的尸体解剖虽然也打着“提升医术、推动破案”的旗帜,但因为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相违背,尸体全部由死囚担任,实际外界接受的人依旧寥寥无几。
而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被世人忽略的妇道人家却勇敢的站出来,不仅敢于接受大禄朝第一例开刀手术,竟主动提出要捐献遗体以作研究!
别说在封建社会,就是现代社会,有此决心、觉悟者也为数不多。
有了病患的鼓励和支持,方院首自然全力以赴,大禄朝第一例体内手术十分成功,不过一月,那位诰命夫人便已可下床独立行走。
经此一役,不仅方院首再次名声大噪,连带着尸体解剖极其首席推动者晏骄也成了京城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讨论中心。
恰如晏骄在开始说的那样,世人最是实际,只有这样活生生得了实惠的例子摆出来,他们才有可能扭转对尸体解剖的印象。
到了现在,世人已经不像最初那样排斥解剖,虽然自己依旧不愿献身吧,但再也不是清一色反对的声音。偶然间提及,也会有人来几句诸如“可不是造孽,那是造福世人哩”之类的言语。
“爹,爹,娘!”众人正自感慨,平安就兴冲冲跑了进来,又将手中的小弓箭举给庞牧和晏骄看,“图叔叔做的!”
晏骄细看时,就见那弓箭十分精巧,虽然不过一尺长,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一样不缺,边边角角都打磨的十分光滑,一根毛刺都没有,俨然是下了大功夫的。
“我在赚钱。”
“陈四丫是我老婆,我打她两下还犯法了?拉屎放屁打老婆,衙门管得着吗?”
“正经女人就不该一个人出门,打扮的花枝招展骚给谁看?见人只是浪笑,还能是什么好货?”
就连脾气最好的卫蓝都差点掀桌子,愤愤道:“病入膏肓,无药可医,非极刑不足以平民愤正法典。”
庞牧给圣人递折子,晏骄也顺便给太医院的方院首和张仵作写了封信,提醒他们稍后有“教学模型”到,别忘了签收。
四月下旬她还辗转接到一封来自方院首的信,字里行间都透着激动,开头第一句就是“晏大人,吾等必将名垂青史……”
当时还给晏骄吓得够呛,心道这老头平时挺低调谨慎的,怎么几个月不见就开始吹牛逼,别是受什么刺激了吧。
谁知看过信之后,她也抑制不住激动之情,冲出去对众人大声宣布由京城太医院和仵作团队联合协作的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大家要名垂青史了。
众人:“……”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
自从晏骄带人突破千难万险开启实体解剖之后,尝到甜头的太医院和刑部就开始主动大力推进,现在基本上每个月都能练练手。
多少年的理论积累终于可以进行实践,废寝忘食的研究之下,众人对人体结构的了解和掌控力突飞猛进。
然而谁也没想到实际应用的机会来的这样快:
三月份有位诰命夫人突发肠痈,也就是后世的急性阑尾炎,确诊时已经比较严重,惯用的针灸和汤药早已无用。
若在以前,这就相当于绝症了,家人知道后顿时痛哭失声,又心存侥幸的辗转求到方院首头上。
他乃公认医术第一人,若连他也摇头,那就得立刻回去预备后事了。
方院首听罢,直接就说了实话,“想必由晏骄晏捕头发起的尸体解剖一事诸位早已有所耳闻,实不相瞒,最近一年多来老夫一直在与几位同僚钻研破体之术,已经略有心得,若几位敢叫老夫放手一试,或有一线生机。”
那家人果然迟疑起来。
倒是那位官员着实有些魄力,又舍不得妻子,权衡利弊之后忍痛问道:“不知方院首有几成把握?”
方院首略一思索,谨慎道:“五五之数。”
其实这种病说白了就是体内一块肠子坏了,那位夫人的情况比较严重,若能及时将烂肠切除,病灶一去自然无恙。
他没把话说死,那官员反而松了口气。
世人皆知方院首素来谦逊,既然敢说五成把握,想来未尝不行。
他想了一回,到底不忍擅自做主,转身去找发妻商量去了。
“方院首自己也说了,从未在活人身上试过,并不敢打包票。”
那夫人正疼的死去活来,恨不得叫人直接给自己抹了脖子算完。可她到底才四十来岁,孙子都没抱过一回,一听尚有一线生机,登时万般留恋涌上心头,就不舍得死了。
“割!”要说女人发起狠来真是无人能敌,她狠狠喘了几口气,“左右不割就是个死,如此狼狈,倒不如拼一回,即便不成,也没有遗憾了!”
说罢,又挣扎着起来,要亲自给方院首行礼,并当着众人的面放了话:
“此举前无古人,若有不测,尔等不许为难任何人!”
“待我死后,尸首交由太医院处置,尔等不许阻拦!”
肠痈不算罕见,每年因此而死的人屡见不鲜,若能就此令世人摆脱苦痛折磨,她也不枉了。
且不说她的家人和方院首听后何其震动,就连圣人和太后听说后亦是由衷赞叹道:“世人所不及,真英雄也!”
晏骄把这事细细说给众人听时,所有人都油然生出敬佩之情。
须知此时的尸体解剖虽然也打着“提升医术、推动破案”的旗帜,但因为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相违背,尸体全部由死囚担任,实际外界接受的人依旧寥寥无几。
而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被世人忽略的妇道人家却勇敢的站出来,不仅敢于接受大禄朝第一例开刀手术,竟主动提出要捐献遗体以作研究!
别说在封建社会,就是现代社会,有此决心、觉悟者也为数不多。
有了病患的鼓励和支持,方院首自然全力以赴,大禄朝第一例体内手术十分成功,不过一月,那位诰命夫人便已可下床独立行走。
经此一役,不仅方院首再次名声大噪,连带着尸体解剖极其首席推动者晏骄也成了京城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讨论中心。
恰如晏骄在开始说的那样,世人最是实际,只有这样活生生得了实惠的例子摆出来,他们才有可能扭转对尸体解剖的印象。
到了现在,世人已经不像最初那样排斥解剖,虽然自己依旧不愿献身吧,但再也不是清一色反对的声音。偶然间提及,也会有人来几句诸如“可不是造孽,那是造福世人哩”之类的言语。
“爹,爹,娘!”众人正自感慨,平安就兴冲冲跑了进来,又将手中的小弓箭举给庞牧和晏骄看,“图叔叔做的!”
晏骄细看时,就见那弓箭十分精巧,虽然不过一尺长,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一样不缺,边边角角都打磨的十分光滑,一根毛刺都没有,俨然是下了大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