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时辰左右的赶路时间,于秋和冯氏兄弟聊了很多岭南风物,同时,亦让他们见识到了洺州的繁华。
    这里的人口多的他们难以想象,恐怕就算是关中,也没有这么密集。
    马车最开始的时候,走了一小段水泥路,道路平整的车子都不带颠一下的,进入硬土夯实的路段之后,车子稍微有些晃动,但是颠簸感并不强,才走了半个多时辰,就到了一处规模不小的客栈,车夫用了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就给马车换了一匹马,包括随行的护卫,也一齐换了马继续全速前进。
    早年冯氏兄弟随父在中原征战的时候,可是经常骑马的,他们目测,像这样以全速驱赶马车的话,一个时辰恐怕可以走到近百里,说不得,他们要与两个时辰以前就出发往武安县的那些运送甘蔗的马车一起到达武安县。
    从这些微小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洺州的办事效率了,这与岭南那边的慢节奏有非常大的反差,而让他们比较意外的是,洺州的实际掌控者于秋本人,居然是个兽控。
    他居然会喜欢岭南的各种大型野兽,一头活着的独角犀,他居然愿意用两千件印染了花色的丝织成衣来交换,要知道,在岭南,两千件普通丝织成衣的价格都可能去到一万贯以上,两千件像他们身上现在穿的这种印染有漂亮花纹的丝织成衣,卖到两万贯都不在话下。
    更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还愿意花数十万贯,在岭南的海岛上修建百兽园,这样岭南的部落捕到犀牛或者一些猛兽之后,都不需要费力运送到洺州来,只需要将其运送到那些岛上养着即可。
    如果再算上他购买猛兽的钱,豪掷百万贯,就为了养野兽,这不是兽控是什么?
    当然,以他们的思维,自然是想不到这是于秋盘活岭南经济,为洺州打开岭南市场的一种套路。
    他只有这样在岭南投资巨款,才会让岭南那些对中原汉人带着几分仇视心理的蛮夷部落逐渐的改变对汉人的看法。
    历史上的贞观年间,岭南的叛乱可是不少,一直到盛唐,李唐朝廷对于岭南的控制力都极低。
    当这些当地以狩猎为主的蛮夷部落在猎到东西了之后,能在于秋这里卖到超乎他们想象的高价,能够在于秋这里换到海量他们想要的物资,那么,他们就会把于秋当成朋友,当成兄弟来看待了,再之后,当然是为于秋所用了。
    现在正在马车上喝冷饮,吃水果的冯氏兄弟,就已经把于秋当成了一个可以亲近的朋友,兄弟了。
    因为,他并没有像朝廷中枢那些官员一样,对他们这些岭南系出身的人带有歧视和疏远的目光,各种好处不断的在往他们身上砸。
    当然,即便是于秋这么乱花钱,他在岭南也未必会亏本。
    像洺州水军所用的那种渔网,岭南水军和渔民就非常的需要,于秋卖给他们的价格,一张就是数十贯。
    而得到了这些渔网,岭南的鱼货一定会多到吃不完,将其制作成鱼干,或者鱼罐头,销往内地,就是个大产业。
    毕竟,内地的盐贵,这些海鱼晒干了之后,会带一些咸味,就算不做菜,做调味料也是极好的。
    此外,开设一个规模达到五千人的榨糖作坊,每年能生产出多少糖来,是一个冯氏兄弟不敢想象的数字,这些糖贩卖到中原各地,甚至北方草原之后,能够赚到多少钱,更是他们的数学能力无法计算的。
    好在于秋是跟他们冯氏合作,只拿五成份子,否则,他一年都不知道要通过岭南产的糖,赚走几个一百万贯。
    而这个榨糖作坊,于秋实际投入的,只不过是几个榨糖技术工人和运输销售方面的人手而已,主体负责生产的工人,土地房屋,以及榨糖原材料,全部都由岭南出。
    有赚钱的大生意聊,赶路的过程就显得很轻松愉快了,车夫和于秋的亲卫们在沿途的酒楼客栈换了三次马之后,就到了目的地武安县境内了。
    此时天色已经黄昏,然而,由于夏天的白天长,大家伙的视线都还比较好,道路两侧的农田里,有许多正在忙碌的百姓吸引了冯氏兄弟的目光。
    这是入夏季之后,洺州百姓们的一种新的劳作模式,早上天麻亮劳作一个多时辰,等太阳逐渐火辣了之后,就回家做饭吃,吃完饭上半个时辰的文化课,然后睡个午觉,下午起床之后,还有半个时辰的养殖或者农耕课,下完课,大家再回家做饭吃,吃完差不多就到黄昏了,再下田去劳作一个多时辰,直到天完全黑下来,就回家洗澡睡觉。
    现在,正是天上太阳即将落山,还有点光线的时候,大家在田地里除草,除虫,浇水灌溉等,虽然累的汗流浃背,但是可以从他们的神情中,看到很大的满足。
    因为,他们种植的作物长势太好了,即便是这辈子没有种过田的冯氏兄弟,在看到这些作物的时候,也感觉莫名的喜悦,甚至是震撼。
    几百,上千,甚至是数万亩整齐的如同刀切一般的农田,在这个时代的其它任何地方都是看不到的。
    此外,一些偶尔直起身子擦汗的百姓,在看到马车上的于秋的时候,会开心的向他扬手打招呼,甚至是呼喊,就好像自己的一个亲戚朋友来了自家一般,从这些点上,冯氏两兄弟可以看出,于秋在洺州的民心是无人可以比拟的,难怪他能在中原腹地搞自治。
    “于都督,为何你们洺州种植的作物,我们此前都没有见过?”在马车在这些整齐的田地旁边走了一阵之后,冯智戴开口问道。
    “洺州的农田种植有整体的规划,武安县这边主要是种植蔬菜,邯郸县,曲周县和邱县那边则是种植小麦主粮。
    你们现在看到的,是平时给洺州各县供应蔬菜的菜地,里面有一些我从西域胡人手中淘换到的种子,此前中原地区没有人种植过,你们自然是没有见过。
    再走一会儿,你们就会看到很多竹弓,哪里就是冬日里种植反季节蔬菜的大棚,现在天气炎热,大家把罩棚子的布料都掀掉了,里面种植的是一些我师门先贤从海外带回来的作物,就比如这盘中的红果,现在正是成熟期,一亩可产三四十石呢!”于秋一边挥手向那些跟自己打招呼的百姓回应,一边道。
    “一,一亩可产三十四石?这怎么可能?”正吃着一个红果的冯智戣惊讶的看着手中这种酸甜多汁的果子道。
    于秋笑着看向他道,“只可能多,不可能少,一会儿你们到了地方就可以看到了,而我带你们来武安县,其实就是想让你们观看我种植甘蔗,可别以为你们岭南的野生甘蔗都多到吃不完了,不需要种植,等榨糖作坊真的修建起来了,你们就会知道,多少甘蔗都是不够用了,你们不仅要学会种,还要想办法实现高产,这样才能满足工坊的生产需求,赚到更多大钱,让岭南的百姓快速摆脱茹毛饮血的生活。”
    “那倒是要见识见识于都督所说的甘蔗种植技术了,如果真如于都督所说,甘蔗会不够用,我岭南不仅会多派一些人过来学习,我本人也会留在这里亲自学习。”冯智戴很有兴趣的样子道。
    “智戴兄你亲自留在洺州学习?我没记错的话,你应该是朝廷任命的春州刺史吧!”于秋有些意外的道。
    就凭冯智戴有这样的想法,他就算是个人才了,岭南百姓如果不识耕种,就永远都是蛮夷,能看清这个问题的人不多,冯智戴不愧是冯盎诸子中最为聪慧的一个。
    “呵呵,朝廷为了安抚我父亲,给我等兄弟都封了官,却不知道,在岭南,大部分朝廷封的官其实都是不顶用的。
    我们那边一个州的人口,还没有你们这边一个县的多,各部之间都隔着深山老林,很难通行,那些酋长首领也不喜欢我们对他们指手画脚,遇到了冲突,一般都会自行武力解决,我这个春州刺史,平时都是在广州帮助父亲管理军队,要是有什么地方实在闹的不可开交了,就出兵平灭。
    至于我是不是在春州做刺史,朝廷才懒得管,因为,我们岭南是烟瘴之地,是犯了罪被流放之人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冯智戴有些自嘲的笑道。
    如果说于秋的洺州是争取来的自治,那么,岭南就是实际上的自治,朝廷对于岭南的要求就是,不生叛乱,不让那些獠人,夷人聚集起来攻打周边地区汉人居住的城池就好。
    因为以岭南的微弱产出,是很难对朝廷中枢做出什么贡献的,就是他们将一些蔗糖水果运送到长安,几千里的路程,路又不好走,运输上花费的代价,也比这些蔗糖水果本身的价值还要高很多,没有必要。
    于秋笑道,“在别人眼里,岭南是烟瘴之地,在我眼里,哪里却是一块宝地,就比如这些蔬菜水果,在我们洺州种出来,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在武安县建造三十万亩大棚蔬菜田,总投入已经超过两千万贯了。
    可是,要是在你们岭南沿海种却不同,那里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这些蔬菜,大多数作物一年都可以种两季,甚至三季,而且长势可能会更好,根本不需要花费这么大代价。
    唯独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产出运输的问题,二是百姓生存环境的改造问题。
    而这两个方面,我们洺州都有把握帮你们改善,过一段时间,我会让你们见识到一种不需要考虑风向和顺水逆水都可以行驶的轮船,它能将你们岭南的产出,在半个月内,运送到长安,洛阳。
    我还会让你们见识到我们洺州产出的各种成药,如果你们岭南能够为我们提供制药的原材料,我们还可以在岭南建造作坊大量生产,帮助你们的百姓医治好大量的疾病,让你们的人口实现快速的增长。”
    闻言,冯智戴和冯智戣相视一眼,同时抱拳向于秋行大礼道,“若真能如此,我岭南三十余万众,必视于都督如再生父母。”
    “两位兄台不必客气,这是互利共赢的好事情,你们若是觉得欠了我的,就让我在岭南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就好,前面就到我选定的甘蔗田了,咱们一会亲自下田劳作一番。”于秋笑着将两人下拜的手臂托起来道。
    岭南这边的情谊,他今天算是结交下来了,今后一些耕种和养殖任务,有用到南方资源的,差不多都可以劳烦冯氏兄弟帮忙解决了。

章节目录

初唐大农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爱吃鱼的胖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吃鱼的胖子并收藏初唐大农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