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真正已完结凤和鸣全本免费阅读txt下载!
朝廷沉静,卢和裕抓紧一切机会发展,而临近快要过年之时,姜家又迎来了喜事。
姜伯君的妻子霍佩玉十二月十六这一日生下了郑幼娘的第二个孙子,全家高兴不已,姜太傅取名为姜一鸣。
过完年,春耕时分,四月初八,郑依楠生下了姜伯庸的嫡长子,重六斤六两,被姜伯庸抱着取了个小名叫六斤。
姜太傅乐呵呵的为自己第三个重孙子取名为姜一翰。
五月二十日,崔素娘生下了姜伯旭的嫡长女,同时也是姜家这一代的嫡长孙女,喜得姜太傅亲自抱着看得眼也不眨,为了取名这回事,还烦恼了很久,直到满月也没想到个好的名字出来。
最后还是姜元羲笑着讨了这件差事,给自己侄女儿取了一个名字。
“徽音。取自《文王之什·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紧跟着,到了六月十八日,郑晗玥也生下了姜伯锦的嫡长子,姜太傅为之取名姜一昭。
家中多了好些个新生儿,这种人丁兴旺的兆头,让姜家全族上下喜不自禁,连带的知道县令大人家中喜事的百姓们也齐齐乐呵。
就在这种喜庆的日子里,姜元羲吃着郑幼娘亲手做的长寿面,过了她十七岁的生辰。
半个月后,丹阳县和北地八城的百姓们正在抢收着稻谷,一个震动天下的消息传开。
新帝崩天!
陈晋死得突然,甚至还未发丧天下之时,姜元羲就先一步得知了这个消息,她当机立断,亲率十万大军趁着李家还没来得及全面接收关中,先行一步把一半的关中占了。
她来得迅猛,又打了李家一个措手不及,李家当时又要在都城扑灭朝廷余孽,无暇分身,以至于等李家终于平定了朝廷余孽之后,姜元羲已经在关中所占郡城之前选了一个天险之地,修筑工事,严密布防,李家只能望洋兴叹。
不管是李家毫无预兆的动手,还是姜元羲突然出兵,双方之间的动作都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远在南地的卢和裕想要从里头分一杯羹,却错失了良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两头巨兽呈包围之势将他困住。
不管是李家还是姜元羲,突然多了这么多新地盘,都要慢慢吸收消化,派人接收郡城,得用的郡守就留下,不得用的就换掉,又要出安民告示,安抚百姓,且这会儿其实还是丰收时节,又要尽快安排百姓们继续抢收稻谷、晾晒、而后过称交赋税。
幸好姜元羲的班底已经越来越厚,人才越来越多,她身边最亲厚最得用的自然是姜伯庸、姜伯锦、崔玉书这些一开始就跟在她身边的人,而姜伯庸他们自己手底下也有一群人,不然这大半江山还真的很难打理。
为了坐镇新占的地盘,姜元羲中秋也没回丹阳县,连带的就连姜伯庸等人也留在了汉安。
“五娘,李家送来的帖子。”
一看到这份帖子,姜伯庸亲自给她送来。
“陇西李家李仲闻敬拜。”
姜元羲看着落款人,微挑了一下眉,“送帖子的人呢?”
姜伯庸神色沉肃,“在城外候着。”
姜元羲看着拜帖上写着的“盼三日后会晤”这几个字样,蓦地笑了笑,“让人去回话,就说我应了,恭候大驾。”
姜伯庸微微蹙了蹙眉头,“你要见他?”
姜元羲摩挲着手中拜帖,看着那几行强劲有力的字,眸色深深,“他都敢来汉安见我,我为何不敢应他?”
她已经好久没见过李仲闻了,此刻竟有种热血之感。
她摸了摸脸蛋,心想,莫非是这位对手太难得,所以才会这么兴奋?
随着姜元羲所占地盘越来越多,年岁渐长,她身上的威势也越来越重,她决定的事,哪怕就是姜太傅都没能让她回心转意,听到她要见李仲闻,姜伯庸就算觉得不妥当也阻止不了。
这场会晤让姜伯庸等人如临大敌,反倒是姜元羲,该吃吃,该喝喝,并无多大变化。
三日转眼即逝,汉安城外,来了一支百人队伍,骑着马,拉着两辆马车,骑马在最前的两个人策马飞奔至城门口,下马之后颇是客气的对守城门的军士拱手道:
“诸位好汉,某乃陇西李家部曲,此前我家主人曾奉上拜帖与丹阳主,于今日拜见她,还望通报一声。”
守城门的军士手持长枪警惕的看着两人,又看了看不远处的队伍,沉声道:“两位稍后片刻。”
手一挥,吩咐人去回禀主上。
片刻之后,军士领着好几个人回来。
姜伯庸带着人来到城门,见两个身形彪悍的壮汉,“我乃姜家五郎,未知你家主子在哪里?”
两壮汉又连忙朝姜伯庸行礼,举止之间十分客气,“我家主子在后头,请姜五郎君稍后。”
两人策马离去,很快,队伍行进,姜伯庸终于又一次看到了李仲闻。
他扬起一抹疏离客套的笑意,“见过仲郎君。”
李仲闻下马,他身后的部曲也跟着下马,与姜伯庸见礼,“见过五郎君。”
两人客套一番,姜伯庸伸手一摆,“请,我们五娘正在恭候大驾。”
姜伯庸是走着来的,说完这句话转身就走,主人家都走路了,李仲闻作客的也就客随主便,跟在他身边,笑着向他道喜,“还未向五郎君祝贺,恭喜你抱得美人归,又得了一个麒麟儿。”
姜伯庸想起娇妻佳儿,眸色温暖,“多谢仲郎君。”
又打量着他,问道:“不知仲郎君的好事何时近?”
李仲闻微微一笑,又颇是惆怅的叹了口气,“也不知我何时才能跟五郎君一样,能有娇妻相伴,佳儿承欢膝下。”
姜伯庸摇头失笑,“仲郎君说笑了,凭你的家世人品,多的是小娘子喜欢。”
李仲闻不置可否,“但愿如此吧。”
到了郡守府,姜伯庸伸手一指,“仲郎君请,五娘在里头候着,我还有事,先失陪。”
李仲闻见姜伯庸丝毫没有阻止他带身后上百部曲进去的意思,眸色一深,朝他拱拱手,当即往里头走,他身后的部曲紧紧跟随着。
姜伯庸见李仲闻进了大厅,这才收敛了脸上的笑意,转身离去。
朝廷沉静,卢和裕抓紧一切机会发展,而临近快要过年之时,姜家又迎来了喜事。
姜伯君的妻子霍佩玉十二月十六这一日生下了郑幼娘的第二个孙子,全家高兴不已,姜太傅取名为姜一鸣。
过完年,春耕时分,四月初八,郑依楠生下了姜伯庸的嫡长子,重六斤六两,被姜伯庸抱着取了个小名叫六斤。
姜太傅乐呵呵的为自己第三个重孙子取名为姜一翰。
五月二十日,崔素娘生下了姜伯旭的嫡长女,同时也是姜家这一代的嫡长孙女,喜得姜太傅亲自抱着看得眼也不眨,为了取名这回事,还烦恼了很久,直到满月也没想到个好的名字出来。
最后还是姜元羲笑着讨了这件差事,给自己侄女儿取了一个名字。
“徽音。取自《文王之什·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紧跟着,到了六月十八日,郑晗玥也生下了姜伯锦的嫡长子,姜太傅为之取名姜一昭。
家中多了好些个新生儿,这种人丁兴旺的兆头,让姜家全族上下喜不自禁,连带的知道县令大人家中喜事的百姓们也齐齐乐呵。
就在这种喜庆的日子里,姜元羲吃着郑幼娘亲手做的长寿面,过了她十七岁的生辰。
半个月后,丹阳县和北地八城的百姓们正在抢收着稻谷,一个震动天下的消息传开。
新帝崩天!
陈晋死得突然,甚至还未发丧天下之时,姜元羲就先一步得知了这个消息,她当机立断,亲率十万大军趁着李家还没来得及全面接收关中,先行一步把一半的关中占了。
她来得迅猛,又打了李家一个措手不及,李家当时又要在都城扑灭朝廷余孽,无暇分身,以至于等李家终于平定了朝廷余孽之后,姜元羲已经在关中所占郡城之前选了一个天险之地,修筑工事,严密布防,李家只能望洋兴叹。
不管是李家毫无预兆的动手,还是姜元羲突然出兵,双方之间的动作都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远在南地的卢和裕想要从里头分一杯羹,却错失了良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两头巨兽呈包围之势将他困住。
不管是李家还是姜元羲,突然多了这么多新地盘,都要慢慢吸收消化,派人接收郡城,得用的郡守就留下,不得用的就换掉,又要出安民告示,安抚百姓,且这会儿其实还是丰收时节,又要尽快安排百姓们继续抢收稻谷、晾晒、而后过称交赋税。
幸好姜元羲的班底已经越来越厚,人才越来越多,她身边最亲厚最得用的自然是姜伯庸、姜伯锦、崔玉书这些一开始就跟在她身边的人,而姜伯庸他们自己手底下也有一群人,不然这大半江山还真的很难打理。
为了坐镇新占的地盘,姜元羲中秋也没回丹阳县,连带的就连姜伯庸等人也留在了汉安。
“五娘,李家送来的帖子。”
一看到这份帖子,姜伯庸亲自给她送来。
“陇西李家李仲闻敬拜。”
姜元羲看着落款人,微挑了一下眉,“送帖子的人呢?”
姜伯庸神色沉肃,“在城外候着。”
姜元羲看着拜帖上写着的“盼三日后会晤”这几个字样,蓦地笑了笑,“让人去回话,就说我应了,恭候大驾。”
姜伯庸微微蹙了蹙眉头,“你要见他?”
姜元羲摩挲着手中拜帖,看着那几行强劲有力的字,眸色深深,“他都敢来汉安见我,我为何不敢应他?”
她已经好久没见过李仲闻了,此刻竟有种热血之感。
她摸了摸脸蛋,心想,莫非是这位对手太难得,所以才会这么兴奋?
随着姜元羲所占地盘越来越多,年岁渐长,她身上的威势也越来越重,她决定的事,哪怕就是姜太傅都没能让她回心转意,听到她要见李仲闻,姜伯庸就算觉得不妥当也阻止不了。
这场会晤让姜伯庸等人如临大敌,反倒是姜元羲,该吃吃,该喝喝,并无多大变化。
三日转眼即逝,汉安城外,来了一支百人队伍,骑着马,拉着两辆马车,骑马在最前的两个人策马飞奔至城门口,下马之后颇是客气的对守城门的军士拱手道:
“诸位好汉,某乃陇西李家部曲,此前我家主人曾奉上拜帖与丹阳主,于今日拜见她,还望通报一声。”
守城门的军士手持长枪警惕的看着两人,又看了看不远处的队伍,沉声道:“两位稍后片刻。”
手一挥,吩咐人去回禀主上。
片刻之后,军士领着好几个人回来。
姜伯庸带着人来到城门,见两个身形彪悍的壮汉,“我乃姜家五郎,未知你家主子在哪里?”
两壮汉又连忙朝姜伯庸行礼,举止之间十分客气,“我家主子在后头,请姜五郎君稍后。”
两人策马离去,很快,队伍行进,姜伯庸终于又一次看到了李仲闻。
他扬起一抹疏离客套的笑意,“见过仲郎君。”
李仲闻下马,他身后的部曲也跟着下马,与姜伯庸见礼,“见过五郎君。”
两人客套一番,姜伯庸伸手一摆,“请,我们五娘正在恭候大驾。”
姜伯庸是走着来的,说完这句话转身就走,主人家都走路了,李仲闻作客的也就客随主便,跟在他身边,笑着向他道喜,“还未向五郎君祝贺,恭喜你抱得美人归,又得了一个麒麟儿。”
姜伯庸想起娇妻佳儿,眸色温暖,“多谢仲郎君。”
又打量着他,问道:“不知仲郎君的好事何时近?”
李仲闻微微一笑,又颇是惆怅的叹了口气,“也不知我何时才能跟五郎君一样,能有娇妻相伴,佳儿承欢膝下。”
姜伯庸摇头失笑,“仲郎君说笑了,凭你的家世人品,多的是小娘子喜欢。”
李仲闻不置可否,“但愿如此吧。”
到了郡守府,姜伯庸伸手一指,“仲郎君请,五娘在里头候着,我还有事,先失陪。”
李仲闻见姜伯庸丝毫没有阻止他带身后上百部曲进去的意思,眸色一深,朝他拱拱手,当即往里头走,他身后的部曲紧紧跟随着。
姜伯庸见李仲闻进了大厅,这才收敛了脸上的笑意,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