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番选择比较之后,最后决定采用椰棕,即椰子壳外部的纤维,这种纤维鞣制成绳索之后坚韧耐用,即便被海水浸泡也不会腐烂,用盐和铁器和出产椰子的台湾本地土著或者海南黎人交换,然后再予以加工,光是制绳这一样就要五十多个熟练工人,其他木作、铁作更是需要大量的有技术人力。而习惯了游耕、渔猎生活的当地土著更愿意当水手、士兵、农夫,而不是承担繁重重复性劳动的工匠。从大陆招募来的流民也基本是没有技术的流氓无产者,用来做士兵和水手也还罢了,培养为工匠也不是短时间的事情。原本资源来源匮乏也还没有感觉,接下来铁砂矿、煤炭这两样来源已经确保,准备大炼钢铁爬科技树的时候,周可成突然发现没人了。
这就是周可成死咬着要在中左所画一个圈的真正原因,以台湾当时鹿比人多的状态,要想忽悠大明有熟练技术的工匠移民台湾比登天还难。那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如果能在靠近大陆占一个岛屿,然后给出一定的高薪,应该还是能忽悠到足够的技术工人的,把一些精细加工的工厂设置在这边,搞搞来料加工还是颇有可行性的。正好林希元提出借船御倭这一桩事,周可成自然不会放过。
“林老爷,其实如果在中左所划一块地盘给我泊船,对你也是有莫大的好处的!”周可成见林希元僵在那里,进退不得,上前给对方到了一杯热茶:“您想想,泉港虽然有诸多好处,但毕竟是个内河港,容易淤积,大一点吃水深一点的船就没法停泊,必须停在外海的大澳,然后用小船转运,麻烦的很。若是能在中左所开辟一片新天地,其中的好处何止亿万!”
“你的意思是重建一个双屿?”
“双屿那个不好!鱼龙混杂,明明是件官民两便的好事,却生出那么多事端来,当初若是让周某来搞,必然不会生出那么多事端来!”
“愿闻其详!”
“双屿之所以会落得后来那个下场无非是夷商中良莠不齐,既有远道而来的诚实商人,也有劫掠为生的奸恶之人,官府又不知道谁善谁恶,弄到了最后玉石俱焚,倒也颇为可惜可叹。若是在中左所划出一块地来,作为交易之所,设一执事发出牙贴,只允许诚实守信之商人进入,岂不是官民两便?”
“呵呵!”林希元笑了起来:“你说设一执事发出牙贴,可执事又如何知道何人为善,何人为恶?若是恶人拿了牙贴,那又如何?”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执事必须尽力缉拿恶人,拿住之前,由执事一力赔偿!”
“若是这般说,这执事绝非一般人能够承担了!”说到这里,林希元深深的看了周可成一眼:“你想做这个执事?”
“不,是你和我一起做这个执事!”周可成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林希元。
“哦?你还想把老夫拉下水?”林希元笑了起来:“老夫乃是堂堂朝廷进士,官至广东按察使。这执事不过是区区吏人,岂有操此贱业的道理?”
“呵呵!”周可成笑了两声,并没有直接回答林希元的问题,反而问道:“在下有一个问题,林老爷有几个儿子?”
林希元一愣,他不知道周可成为何突然问这个问题,不过他还是沉声答道:“有三个儿子。”
“那这三个儿子的科名如何?”
“次子中了举人,其他二人未有功名!”
“那孙子辈呢?”
“年纪尚幼,还未曾有人考上!”
“那林老爷可有把握孙子辈考中功名呢?”
“周先生说笑了!”林希元冷笑了一声:“俗话说场中莫论文,这科举功名之事又不是只凭才学的,时运、名数、才学缺一不可,自古以来大有才具之人一生未中也是有的。老夫如何敢保证孙子辈一定有人得中?”
“林老爷说的是!”周可成笑道:“我听说在大明即便家中有万顷良田,若是无有功名,必会成为他人眼中之饵食。是以书香门第无不划出学田,聘请名师教育族中子弟,以求后代有人出仕,也不求如何,至少可以保护家族不受外人欺辱,不知道在下说的是否属实?”
听了周可成这番话,林希元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科举制度在明清两代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庶族地主阶级已经成为帝国统治阶级中的中坚,任何一个家庭只要经济状况允许,无不督促子弟一心向学,以求取得功名,即便是商人阶层也不例外。原因倒也简单,一旦获得功名,即便不能出仕也可以跻身统治阶级的行列,无需承担沉重的徭役和捐税,也不会受到地方官绅的侵害;与之对应的则是即便家财万贯,如果没有功名,破门之祸也不过是旦夕之间。
比如明代著名的白粮:为了供应京师官府和宫廷,明中央政府向苏、松、常、嘉、湖五府,征收一笔钱粮,嘉靖以前大概一年十六万石,嘉靖之后增长为供应内府(宫廷)的为白熟粳糯米十七万四千余石,内折色八千余石;京师的各府部糙粳米四万四千余石,内折色八千八百余石。按说这些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二十四万石不到,以苏、松、常、嘉、湖五府的富庶,其实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但按照明王朝的规定,这些白粮不但对质量有特殊的要求,而且必须民间自己运到京师,承担沿途的花费和风险。明太祖朱元璋制定这个政策的时候首都在南京,相距苏、松、常、嘉、湖五府不过数百里地,而朱棣迁都至北京之后,路程陡然增长到数千里,而且沿途只能通过一条狭窄的运河,还要打理仓库、漕丁、水关等各种麻烦,其途中的风险花费不啻增长了数倍。因此只要是被选中运输白粮的家庭,无不家破人亡,而白粮只不过是当时诸多徭役中的一种。所以即便是像林希元这样的大户人家,只要两三代无人能够考中功名,哪怕子弟都勤勉老实,家族也会渐渐败落下去,最后沦为普通的农民。
这就是周可成死咬着要在中左所画一个圈的真正原因,以台湾当时鹿比人多的状态,要想忽悠大明有熟练技术的工匠移民台湾比登天还难。那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如果能在靠近大陆占一个岛屿,然后给出一定的高薪,应该还是能忽悠到足够的技术工人的,把一些精细加工的工厂设置在这边,搞搞来料加工还是颇有可行性的。正好林希元提出借船御倭这一桩事,周可成自然不会放过。
“林老爷,其实如果在中左所划一块地盘给我泊船,对你也是有莫大的好处的!”周可成见林希元僵在那里,进退不得,上前给对方到了一杯热茶:“您想想,泉港虽然有诸多好处,但毕竟是个内河港,容易淤积,大一点吃水深一点的船就没法停泊,必须停在外海的大澳,然后用小船转运,麻烦的很。若是能在中左所开辟一片新天地,其中的好处何止亿万!”
“你的意思是重建一个双屿?”
“双屿那个不好!鱼龙混杂,明明是件官民两便的好事,却生出那么多事端来,当初若是让周某来搞,必然不会生出那么多事端来!”
“愿闻其详!”
“双屿之所以会落得后来那个下场无非是夷商中良莠不齐,既有远道而来的诚实商人,也有劫掠为生的奸恶之人,官府又不知道谁善谁恶,弄到了最后玉石俱焚,倒也颇为可惜可叹。若是在中左所划出一块地来,作为交易之所,设一执事发出牙贴,只允许诚实守信之商人进入,岂不是官民两便?”
“呵呵!”林希元笑了起来:“你说设一执事发出牙贴,可执事又如何知道何人为善,何人为恶?若是恶人拿了牙贴,那又如何?”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执事必须尽力缉拿恶人,拿住之前,由执事一力赔偿!”
“若是这般说,这执事绝非一般人能够承担了!”说到这里,林希元深深的看了周可成一眼:“你想做这个执事?”
“不,是你和我一起做这个执事!”周可成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林希元。
“哦?你还想把老夫拉下水?”林希元笑了起来:“老夫乃是堂堂朝廷进士,官至广东按察使。这执事不过是区区吏人,岂有操此贱业的道理?”
“呵呵!”周可成笑了两声,并没有直接回答林希元的问题,反而问道:“在下有一个问题,林老爷有几个儿子?”
林希元一愣,他不知道周可成为何突然问这个问题,不过他还是沉声答道:“有三个儿子。”
“那这三个儿子的科名如何?”
“次子中了举人,其他二人未有功名!”
“那孙子辈呢?”
“年纪尚幼,还未曾有人考上!”
“那林老爷可有把握孙子辈考中功名呢?”
“周先生说笑了!”林希元冷笑了一声:“俗话说场中莫论文,这科举功名之事又不是只凭才学的,时运、名数、才学缺一不可,自古以来大有才具之人一生未中也是有的。老夫如何敢保证孙子辈一定有人得中?”
“林老爷说的是!”周可成笑道:“我听说在大明即便家中有万顷良田,若是无有功名,必会成为他人眼中之饵食。是以书香门第无不划出学田,聘请名师教育族中子弟,以求后代有人出仕,也不求如何,至少可以保护家族不受外人欺辱,不知道在下说的是否属实?”
听了周可成这番话,林希元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科举制度在明清两代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庶族地主阶级已经成为帝国统治阶级中的中坚,任何一个家庭只要经济状况允许,无不督促子弟一心向学,以求取得功名,即便是商人阶层也不例外。原因倒也简单,一旦获得功名,即便不能出仕也可以跻身统治阶级的行列,无需承担沉重的徭役和捐税,也不会受到地方官绅的侵害;与之对应的则是即便家财万贯,如果没有功名,破门之祸也不过是旦夕之间。
比如明代著名的白粮:为了供应京师官府和宫廷,明中央政府向苏、松、常、嘉、湖五府,征收一笔钱粮,嘉靖以前大概一年十六万石,嘉靖之后增长为供应内府(宫廷)的为白熟粳糯米十七万四千余石,内折色八千余石;京师的各府部糙粳米四万四千余石,内折色八千八百余石。按说这些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二十四万石不到,以苏、松、常、嘉、湖五府的富庶,其实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但按照明王朝的规定,这些白粮不但对质量有特殊的要求,而且必须民间自己运到京师,承担沿途的花费和风险。明太祖朱元璋制定这个政策的时候首都在南京,相距苏、松、常、嘉、湖五府不过数百里地,而朱棣迁都至北京之后,路程陡然增长到数千里,而且沿途只能通过一条狭窄的运河,还要打理仓库、漕丁、水关等各种麻烦,其途中的风险花费不啻增长了数倍。因此只要是被选中运输白粮的家庭,无不家破人亡,而白粮只不过是当时诸多徭役中的一种。所以即便是像林希元这样的大户人家,只要两三代无人能够考中功名,哪怕子弟都勤勉老实,家族也会渐渐败落下去,最后沦为普通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