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707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京师,皇极门,内阁。
此刻,五大宰辅济济一堂,全都坐在这,他们面色严肃,正襟危坐。而旁边则是曹化淳,他倒是有些百无聊赖,只是指点着一个较为年轻的太监如何记录。
徐光启等人没有管他,他们五人只是相互看着,气氛显得有些沉闷。
“御马监移交过来的情报,你们怎么看?”最终,还是徐光启开口问道。
海军的情报经过几天的漂泊后,终于抵达了京师,然而收到情报后,王承恩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面对这封很重要的情报,他完全慌了神。
是出兵救援,还是派人通知,亦或者坐视不理?
王承恩不知道该怎么办,最终只好将消息通传给内阁,以期望内阁能给个主意。
他当然知道这样不对,皇帝不希望内阁染指兵权,但现在却不一样,这个消息明显关系到皇帝的安危,情急之下,只能破例了。
“这个问题,问我们不合适吧,海军是将消息传给御马监的,这是军事问题,也关系到兵马调动,我们不适合插手。”王承恩想要破例,但有些人却不太同意,钱龙锡看着徐光启,明确表示反对。
对于钱龙锡的言语,徐光启没有说什么只是看了一眼,随即撇过头去,看向其他三人。真以为皇帝容忍你,就什么言论都敢发表?
钱龙锡的言辞看似公正无缺,但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点,这个消息可能让皇帝陷入险地,你说不管,皇帝回来了会怎么想?这个内阁宰辅的位置还坐得稳?
当然,钱龙锡也许知道,但却故意忽视了这点,故意装傻充愣,当做不知道。
这也是为什么徐光启不回应的原因,相对来说,其他三人和皇帝的关系很好,都是陛下一手提拔起来的,算得上典型的帝党。
有这三人在,徐光启根本不担心钱龙锡居心叵测的提议会通过。
果不然,王在晋当即就皱眉反对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乎这个,兵战凶危,王承恩不敢拿主意,我们有经验,理当拿个主意,此时破例,也是无奈之举,陛下知道了也不会怪罪的!”
“没错。此时不是计较这些的,当尽快拿定主意。”熊文灿立刻道。
“本官以为,不论我们要做什么,当先把消息通传过去,让陛下有个准备。”朱燮元则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此事不用担心,王承恩过来时,我已经叮嘱他了,他立刻就派了人前去。”徐光启笑着说道,事情不出他所料。
“怕就怕已经晚了。”王在晋却叹了口气,“看上面的日期,多尔衮是最后渡河的,但也在十日之前,派人寻到陛下,起码也要三四天,这个时间,足够骑兵赶到战场了。”
“也许,现在已经……”朱燮元忽然道。
他这话出口,内阁忽然沉默下来,就连旁边一直小声教导的曹化淳也安静下来。
“诸位大学士,可是说,陛下已经败了?”曹化淳凝眉问道。
“不知道,陛下在千里之遥,消息不畅,我等怎能知道,只能说有这个可能!”徐光启解释了下。
这番解释倒让曹化淳松了口气,“吓死咱家了!”
“若陛下真败了,当如何?若陛下未败又当如何?”王在晋问着,看向了朱燮元。
对于这种具体的战术应对,他不擅长,他擅长的是战略和大局观。而这个问题,自然是朱燮元更有发言权。
一时间,其他几人也看了过来,想要他拿个具体的主意。
朱燮元没有说话,这本是他擅长的,自然不会推辞,只是皱眉思索着,推演着种种可能。
“釜底抽薪。围魏救赵!”良久,朱燮元缓缓吐出这两个成语,随后他的表情舒缓下来,似乎想通了什么事情。
“釜底抽薪?”
“围魏救赵?”
“你是说,东江镇?”
在座的都是人精,立刻想到朱燮元这两个成语指的是什么。
“没错,不仅是东江镇,还有海军的刀马兵,两路并出,直捣黄龙。”朱燮元肯定道。
“黄太吉身在科尔沁,陛下定然监视其一举一动,若多尔衮想要联系黄太吉一起出兵偷袭,陛下定然得知,则危机自解,不过本官推测,多尔衮不可能这么不智,欲要偷袭的肯定只有多尔衮四人,兵力不过四万,就算败,也不会大财,最恶劣的结果,不过是在黄太吉八旗大军下退出草原。”
“而这时,若赫图阿拉不稳,甚至兵峰直指沈阳,黄太吉定然退兵,无论陛下面临何种危险,都当解除。”朱燮元将自己的想法慢慢说了出来。
“果然大才!”徐光启上下看了眼朱燮元,满是赞赏之声,“就如此定了,诸位可有异议?”
所有人都摇头,这是他们能想出来最好的办法。
“如此,本官这就拟旨。”徐光启微笑道,然而他刚想动手,就被人打断。
“不想死的话,最好不要写!”钱龙锡冷冷道。
徐光启先是不解,随即才恍然,东江镇属于军队系统,只能御马监那边去指挥发布命令。
“本官这就去通知王掌印,诸位不必聚在这里,可以去忙自己的事情了。”徐光启交代了一句后,便立刻离开。
随后,其他三人也是如此,只有轮值的钱龙锡没走,留了下来。
坐在椅子上,他看着上首的龙椅,眼神闪烁,阴晴不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广袤的草原上,黑压压一片的骑兵在奔跑着,剧烈的震动声,惊起了无数的飞鸟。而这样的场景,在这片草原上有四处,每处都差不多相隔十里的样子。
这正是从朝鲜顺利撤退的多尔衮四人,他们度过鸭绿江后,便连夜赶路,想要千里奔袭明皇朱由检。
为了保证这次行动的隐秘,他们四人没有走科尔沁那边,而是绕了个大圈子,先往北。然后折向南边,沿着大兴安岭的边缘往南行进。
而朱由检的所在,正是在大兴安岭的边缘地带。多尔衮这样行军,不仅可以避开明皇对科尔沁的密集探查,还可以绕道侧翼,出其不意。
“朱由检小儿,这次让你尝尝本王的厉害!”多尔衮看向远方,露出狞笑。
京师,皇极门,内阁。
此刻,五大宰辅济济一堂,全都坐在这,他们面色严肃,正襟危坐。而旁边则是曹化淳,他倒是有些百无聊赖,只是指点着一个较为年轻的太监如何记录。
徐光启等人没有管他,他们五人只是相互看着,气氛显得有些沉闷。
“御马监移交过来的情报,你们怎么看?”最终,还是徐光启开口问道。
海军的情报经过几天的漂泊后,终于抵达了京师,然而收到情报后,王承恩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面对这封很重要的情报,他完全慌了神。
是出兵救援,还是派人通知,亦或者坐视不理?
王承恩不知道该怎么办,最终只好将消息通传给内阁,以期望内阁能给个主意。
他当然知道这样不对,皇帝不希望内阁染指兵权,但现在却不一样,这个消息明显关系到皇帝的安危,情急之下,只能破例了。
“这个问题,问我们不合适吧,海军是将消息传给御马监的,这是军事问题,也关系到兵马调动,我们不适合插手。”王承恩想要破例,但有些人却不太同意,钱龙锡看着徐光启,明确表示反对。
对于钱龙锡的言语,徐光启没有说什么只是看了一眼,随即撇过头去,看向其他三人。真以为皇帝容忍你,就什么言论都敢发表?
钱龙锡的言辞看似公正无缺,但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点,这个消息可能让皇帝陷入险地,你说不管,皇帝回来了会怎么想?这个内阁宰辅的位置还坐得稳?
当然,钱龙锡也许知道,但却故意忽视了这点,故意装傻充愣,当做不知道。
这也是为什么徐光启不回应的原因,相对来说,其他三人和皇帝的关系很好,都是陛下一手提拔起来的,算得上典型的帝党。
有这三人在,徐光启根本不担心钱龙锡居心叵测的提议会通过。
果不然,王在晋当即就皱眉反对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乎这个,兵战凶危,王承恩不敢拿主意,我们有经验,理当拿个主意,此时破例,也是无奈之举,陛下知道了也不会怪罪的!”
“没错。此时不是计较这些的,当尽快拿定主意。”熊文灿立刻道。
“本官以为,不论我们要做什么,当先把消息通传过去,让陛下有个准备。”朱燮元则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此事不用担心,王承恩过来时,我已经叮嘱他了,他立刻就派了人前去。”徐光启笑着说道,事情不出他所料。
“怕就怕已经晚了。”王在晋却叹了口气,“看上面的日期,多尔衮是最后渡河的,但也在十日之前,派人寻到陛下,起码也要三四天,这个时间,足够骑兵赶到战场了。”
“也许,现在已经……”朱燮元忽然道。
他这话出口,内阁忽然沉默下来,就连旁边一直小声教导的曹化淳也安静下来。
“诸位大学士,可是说,陛下已经败了?”曹化淳凝眉问道。
“不知道,陛下在千里之遥,消息不畅,我等怎能知道,只能说有这个可能!”徐光启解释了下。
这番解释倒让曹化淳松了口气,“吓死咱家了!”
“若陛下真败了,当如何?若陛下未败又当如何?”王在晋问着,看向了朱燮元。
对于这种具体的战术应对,他不擅长,他擅长的是战略和大局观。而这个问题,自然是朱燮元更有发言权。
一时间,其他几人也看了过来,想要他拿个具体的主意。
朱燮元没有说话,这本是他擅长的,自然不会推辞,只是皱眉思索着,推演着种种可能。
“釜底抽薪。围魏救赵!”良久,朱燮元缓缓吐出这两个成语,随后他的表情舒缓下来,似乎想通了什么事情。
“釜底抽薪?”
“围魏救赵?”
“你是说,东江镇?”
在座的都是人精,立刻想到朱燮元这两个成语指的是什么。
“没错,不仅是东江镇,还有海军的刀马兵,两路并出,直捣黄龙。”朱燮元肯定道。
“黄太吉身在科尔沁,陛下定然监视其一举一动,若多尔衮想要联系黄太吉一起出兵偷袭,陛下定然得知,则危机自解,不过本官推测,多尔衮不可能这么不智,欲要偷袭的肯定只有多尔衮四人,兵力不过四万,就算败,也不会大财,最恶劣的结果,不过是在黄太吉八旗大军下退出草原。”
“而这时,若赫图阿拉不稳,甚至兵峰直指沈阳,黄太吉定然退兵,无论陛下面临何种危险,都当解除。”朱燮元将自己的想法慢慢说了出来。
“果然大才!”徐光启上下看了眼朱燮元,满是赞赏之声,“就如此定了,诸位可有异议?”
所有人都摇头,这是他们能想出来最好的办法。
“如此,本官这就拟旨。”徐光启微笑道,然而他刚想动手,就被人打断。
“不想死的话,最好不要写!”钱龙锡冷冷道。
徐光启先是不解,随即才恍然,东江镇属于军队系统,只能御马监那边去指挥发布命令。
“本官这就去通知王掌印,诸位不必聚在这里,可以去忙自己的事情了。”徐光启交代了一句后,便立刻离开。
随后,其他三人也是如此,只有轮值的钱龙锡没走,留了下来。
坐在椅子上,他看着上首的龙椅,眼神闪烁,阴晴不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广袤的草原上,黑压压一片的骑兵在奔跑着,剧烈的震动声,惊起了无数的飞鸟。而这样的场景,在这片草原上有四处,每处都差不多相隔十里的样子。
这正是从朝鲜顺利撤退的多尔衮四人,他们度过鸭绿江后,便连夜赶路,想要千里奔袭明皇朱由检。
为了保证这次行动的隐秘,他们四人没有走科尔沁那边,而是绕了个大圈子,先往北。然后折向南边,沿着大兴安岭的边缘往南行进。
而朱由检的所在,正是在大兴安岭的边缘地带。多尔衮这样行军,不仅可以避开明皇对科尔沁的密集探查,还可以绕道侧翼,出其不意。
“朱由检小儿,这次让你尝尝本王的厉害!”多尔衮看向远方,露出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