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217 总结奏报
“终究是担当不够!”朱由检暗自叹息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淡淡的失望,随即有飞快消失不见,不曾被人看见。
崔呈秀看的不错,朱由检的确对他有些失望。早在前些时日,他就将这次会议的一些大致事宜和进程下发下去。
然而,此刻崔呈秀还是没起到宰辅的作用,没再皇帝愣神的情况下,主持会议,而是大声询问皇帝。
这虽然没错,但显得他非常没有担当,不能做主处理事务,让他当个大学士已经是极限,决不能再进一步,放在首辅的位置上。
脑中虽然闪过这么多的念头,但丝毫不影响朱由检说话,他看了看刘若愚,然后说了声开始吧。
“朝会开始,各部奏陈部务。”刘若愚喊道,他的嗓音一如既往的尖利,但却似乎多了些什么,变得更加圆润一些,没有了以前那种刺耳的感觉。
“老刘有了些变化啊!”朱由检疑惑的看了对方一眼,然后没放在心上。
时间在不断流逝,经过一段时间后,人或多或少都会发生些变化,他不就是如此,去年刚登基的他和此时的他就有很大的不相同。
吏部尚书周应秋深吸一口气,战出班次,六部中,以吏部为尊,六部发言,自然是他先开始。
说实话,对于这种总结性发言,他有些发憷,不知道该说哪些,不该说哪些,大明很大,一年下来,发生的事情非常多,要从中挑选总结,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就算仅仅局限在官员当中,也很难理清楚,什么是重点,更何况还要所谓的总结,总结什么?
这里面似乎有很深的水,周应秋有些把握不住,但此刻到了他发言,他还是要站出来。
“乾圣元年,目前有文官两万三千八百四十一人,武官八万一千二十四人.....”吏部既然是管理官员的,那就从官员着手,周应秋开始列举目前全国有多少官员,增补了多少,致仕了多少,一样样的,都很清晰,有数字可查。
说实话,念叨这些数字时,周应秋十分感谢阁老崔呈秀,若不是他频繁被皇帝打回来的奏折,吏部还不会有这么详细的数字,虽然各地反馈回来的数字皇帝似乎没用上,但却让吏部的工作顺畅了很多。
大致诉说了一番,他话锋一转,又转到了考成法上了,如今已经到了十一月下旬,被称之为‘上计’的考成早就开始了,往日的一些反馈也都到了吏部,这些也成立周应秋的材料。
“考成法自颁布后,便开始实行,成果显著。”周应秋慢慢说着,然后又是很详实的数字出来,比如各地受到申饬的官员数字,公务完成成情况等等,看起来很有些东西。
考成法虽然主要是都察院在监督,但最终反馈还是汇总到吏部,谁让执行巡抚处罚的是吏部呢。
最终这些汇总,就成了周应秋的汇报,这也是他的奏报重点,官员官员数目和增补,以及考成法实施的情况。
当将精心准备的东西都给念完后,周应秋偷眼看了下皇帝,却见皇帝面无表情,不知道对他的奏报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周应秋惴惴不安的站了回去,吏部之后,按照排名,则是户部。
毕自严站了出来,咳嗽了声,也不拿奏本,径直开始禀报起来,“乾圣元年,太仓库入银七百一十三万两,其中辽饷五百六十万两,库银两百五十三万两。秋粮征收为1529万石,北运漕粮为400万石。”
一连串的数字从毕自严口中蹦出来,他虽仅仅上任不过数月,但业务已经非常娴熟,朝廷各种收入都在他心中。
他说的这些都是朝廷收入的大头,其他的一些小东西,如木材、丝麻布帛之类的,也一一在册。这些数字看起来很丰富,然而各种消耗,却让人头皮发麻。
首先是俸禄,其中文官涨了俸禄,在以往基础上,翻了好几倍,其中每月缺口是七十万两,这些缺口中,一部分是增长的,一部分是不发粮食本色后,改成银币发放的缺口,而相应的,各地粮仓多了很多粮食。
而按照皇帝的说法,文官俸禄不够的,以辽饷冲抵,而辽饷只有五百多万两,就今年来说,只要发五个月的新俸禄,辽饷暂时来说还够,但到了明年,肯定不够,而且,皇帝并未全部停掉对辽东的支援,时不时的还会有饷银送过去。
比如今年,就送了两次,共计四十万两。剩下的五百二十万两,也就够俸禄的发放。同时,饷银的解送也是个问题,有的地方是不征收辽饷的,比如北直隶,还有点因为战乱没有收,比如云贵,这些地方的官员俸禄,从何而出?
亦或者其他省份转运过去?
这些都是问题,毕自严一边汇报,一边直接将问题摆了出来。而朱由检也没装作看不到,直接开始处理。
“官粮多了多少?”朱由检冷静问道。
“两百万石。”毕自严答道,这是全国官员俸禄转发银币后多出来的。
“卖给四海商行,以粮换钱,冲抵缺口。”朱由检说道,然后看对方有些不解的神色,便加了一句,“四海商行乃皇店。”
对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皇帝的店铺,难怪能吃下这么多粮食。对于内廷的种种变化,毕自严也有所耳闻,知道皇帝动作不小,而且似乎赚了很多钱。
“依然不够。”毕自严暗自算了下,还是摇头。
两百万石粮食,按照现在的粮价来说,应该能卖到两万两,民间粮食一石更贵些,但大宗出货肯定不可能和零售一个价,不过一石一两银还是能卖到的,就算少些,也少不了太多。
不过,两百万两还是不过,官员一年俸禄下来,要八百多万两银子,加上辽饷,还有将近一百万的缺口,而且辽饷还不可能全给。
对于这个问题,朱由检没有说,毕自严看了皇帝一眼,见对方没有当场解决的意思,便继续往下汇报。
“终究是担当不够!”朱由检暗自叹息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淡淡的失望,随即有飞快消失不见,不曾被人看见。
崔呈秀看的不错,朱由检的确对他有些失望。早在前些时日,他就将这次会议的一些大致事宜和进程下发下去。
然而,此刻崔呈秀还是没起到宰辅的作用,没再皇帝愣神的情况下,主持会议,而是大声询问皇帝。
这虽然没错,但显得他非常没有担当,不能做主处理事务,让他当个大学士已经是极限,决不能再进一步,放在首辅的位置上。
脑中虽然闪过这么多的念头,但丝毫不影响朱由检说话,他看了看刘若愚,然后说了声开始吧。
“朝会开始,各部奏陈部务。”刘若愚喊道,他的嗓音一如既往的尖利,但却似乎多了些什么,变得更加圆润一些,没有了以前那种刺耳的感觉。
“老刘有了些变化啊!”朱由检疑惑的看了对方一眼,然后没放在心上。
时间在不断流逝,经过一段时间后,人或多或少都会发生些变化,他不就是如此,去年刚登基的他和此时的他就有很大的不相同。
吏部尚书周应秋深吸一口气,战出班次,六部中,以吏部为尊,六部发言,自然是他先开始。
说实话,对于这种总结性发言,他有些发憷,不知道该说哪些,不该说哪些,大明很大,一年下来,发生的事情非常多,要从中挑选总结,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就算仅仅局限在官员当中,也很难理清楚,什么是重点,更何况还要所谓的总结,总结什么?
这里面似乎有很深的水,周应秋有些把握不住,但此刻到了他发言,他还是要站出来。
“乾圣元年,目前有文官两万三千八百四十一人,武官八万一千二十四人.....”吏部既然是管理官员的,那就从官员着手,周应秋开始列举目前全国有多少官员,增补了多少,致仕了多少,一样样的,都很清晰,有数字可查。
说实话,念叨这些数字时,周应秋十分感谢阁老崔呈秀,若不是他频繁被皇帝打回来的奏折,吏部还不会有这么详细的数字,虽然各地反馈回来的数字皇帝似乎没用上,但却让吏部的工作顺畅了很多。
大致诉说了一番,他话锋一转,又转到了考成法上了,如今已经到了十一月下旬,被称之为‘上计’的考成早就开始了,往日的一些反馈也都到了吏部,这些也成立周应秋的材料。
“考成法自颁布后,便开始实行,成果显著。”周应秋慢慢说着,然后又是很详实的数字出来,比如各地受到申饬的官员数字,公务完成成情况等等,看起来很有些东西。
考成法虽然主要是都察院在监督,但最终反馈还是汇总到吏部,谁让执行巡抚处罚的是吏部呢。
最终这些汇总,就成了周应秋的汇报,这也是他的奏报重点,官员官员数目和增补,以及考成法实施的情况。
当将精心准备的东西都给念完后,周应秋偷眼看了下皇帝,却见皇帝面无表情,不知道对他的奏报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周应秋惴惴不安的站了回去,吏部之后,按照排名,则是户部。
毕自严站了出来,咳嗽了声,也不拿奏本,径直开始禀报起来,“乾圣元年,太仓库入银七百一十三万两,其中辽饷五百六十万两,库银两百五十三万两。秋粮征收为1529万石,北运漕粮为400万石。”
一连串的数字从毕自严口中蹦出来,他虽仅仅上任不过数月,但业务已经非常娴熟,朝廷各种收入都在他心中。
他说的这些都是朝廷收入的大头,其他的一些小东西,如木材、丝麻布帛之类的,也一一在册。这些数字看起来很丰富,然而各种消耗,却让人头皮发麻。
首先是俸禄,其中文官涨了俸禄,在以往基础上,翻了好几倍,其中每月缺口是七十万两,这些缺口中,一部分是增长的,一部分是不发粮食本色后,改成银币发放的缺口,而相应的,各地粮仓多了很多粮食。
而按照皇帝的说法,文官俸禄不够的,以辽饷冲抵,而辽饷只有五百多万两,就今年来说,只要发五个月的新俸禄,辽饷暂时来说还够,但到了明年,肯定不够,而且,皇帝并未全部停掉对辽东的支援,时不时的还会有饷银送过去。
比如今年,就送了两次,共计四十万两。剩下的五百二十万两,也就够俸禄的发放。同时,饷银的解送也是个问题,有的地方是不征收辽饷的,比如北直隶,还有点因为战乱没有收,比如云贵,这些地方的官员俸禄,从何而出?
亦或者其他省份转运过去?
这些都是问题,毕自严一边汇报,一边直接将问题摆了出来。而朱由检也没装作看不到,直接开始处理。
“官粮多了多少?”朱由检冷静问道。
“两百万石。”毕自严答道,这是全国官员俸禄转发银币后多出来的。
“卖给四海商行,以粮换钱,冲抵缺口。”朱由检说道,然后看对方有些不解的神色,便加了一句,“四海商行乃皇店。”
对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皇帝的店铺,难怪能吃下这么多粮食。对于内廷的种种变化,毕自严也有所耳闻,知道皇帝动作不小,而且似乎赚了很多钱。
“依然不够。”毕自严暗自算了下,还是摇头。
两百万石粮食,按照现在的粮价来说,应该能卖到两万两,民间粮食一石更贵些,但大宗出货肯定不可能和零售一个价,不过一石一两银还是能卖到的,就算少些,也少不了太多。
不过,两百万两还是不过,官员一年俸禄下来,要八百多万两银子,加上辽饷,还有将近一百万的缺口,而且辽饷还不可能全给。
对于这个问题,朱由检没有说,毕自严看了皇帝一眼,见对方没有当场解决的意思,便继续往下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