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创建于去年过年期间。当时每天窝在家里,时间大把就开始酝酿这篇文章。
因为是随笔,这文里的数据我就不核实了,反正量级,定性没问题就好。
从小爱看杂书,各种各样的杂书,那时候获得书的途径也少,大抵是图书馆,朋友处到处借借,偶尔有钱也买一些。等90年代以后,年纪见长,人却是越来越懒了,懒得去买书,也懒得再认真读书,于是开始看网文。
印象里,最早看的历史文大概是异时空之中华再启,杨手掌的故事,大约现在的年轻人,应该都没读过这篇文章了。甭管怎么说吧,那时候看了真是热血沸腾,原来历史是可以自己写的啊,原来很多遗憾是可以用自己的手弥补的哦。
时间一年一年的走,再后面出了窃明。那时候真是惊为神文,大约遍还是看过的。
又以后,真正用心看的,就是晚明了,读起来的时候真是叹为神作,作者描述的真是太感人了(这书我完整看过四五遍)。战争描述的细致,时代脉络说的清楚,尤其里面数十个小人物,那写的已经不是一个个小配,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这文真的是读起来让人动情,荡气回肠。
等我40岁那一年,忽然,不知道是不是不惑了,就觉得其实历史文,都是那么回事了。为什么这么说,大抵是觉得太取巧了,成千上万乃至上亿人创造的历史,真的就是几千人的长枪兵,一两场战役就能更改的吗?
又或者说,一个穿越者,真的就能够靠着自己那点半吊子知识,改变韬韬历史吗?
从这点上说,所有历史小说上都太取巧。或者只是酣畅淋漓的只写战争,或者任开金手指,所谓任意开,就是看着似乎没什么领先科技,但是甭管什么样的敌人,只要和主角对上,智商一定是白痴的,仗是一定会输的。而主角,动辄数十万大军,随便能几十万大军远征印度,大抵钱库都是无限大的。
哪怕晚明,一样是取巧。他也只是截取起家一段,浓重下笔,刻画,精心修饰。别的不说,就算打赢了满清,只一百二三十万登州百姓,没有全新的教育体系,没有文官培养体系的登州体制,没有持续的、远超对手的财政收入,又怎么对抗已经烂到家,无可救药的国内格局呢?但这已经是最好的历史文了,作者很高明,写到一个战略方向的胜利,嘎然而止了。
一个时代的形成,一个国家的建立,一个民族的创建、升华,真的可以用几百万字就能描述的清楚吗?
我不是什么学者,只是个历史爱好者。我只能用我贫瘠的语言,不专业的知识简单阐述下我对中国的认知。
毋庸置疑,汉族不是一个纯粹的血缘民族,当我们的民族四千年前从黄土高原试图走出去的时候,那真的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攻击性民族,不断的攻击周边民族、种族,用铁和血,完成着自己的扩张。现代挖掘的商代奴隶坑里,至少一半的殉葬奴隶是白人——闪米特人;本朝建国后,从史书了趴出来三百多个民族的名字,最后调查来调查去,定出来56个民族。
一句话,谁家的欢乐,都是建立在别人家的痛苦上的。所谓民族融合,就是先进民族抢夺落后民族生存空间,奴役落后民族(不管是肉体上的,还是经济上的)的血泪史。
大汉,这个亚洲东部的攻击性民族,他的地缘环境是幸运的。北面的荒漠草原,注定成长不出具有庞大人口基数的敌手。西面的葱岭、西南的喜马拉雅诸山脉,挡住了由中亚可能过来的诸多文明比较先进,侵略性民族。
而南面,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乃至红河流域的原生民族,他们的人口基数和科技水准,一直对起家在温带的汉族,形成不了真正的威胁。所以,我们这个民族,在持续两千年的时间内,只能我们欺负人,别人顶多就是拼命还还手的环境里,不断成长起来。
没有被灭绝的风险,这让我们的历史、文化、科技有了连续的传承,也培养了民族自信心。陈汤那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听着真是让人热血沸腾啊,那不是只嘴上说说的,那是两千年的成功经验,给了民族信心、尊严和底气。那时候的汉民族,确实是一个热血、强大、充满攻击性的民族。
那是个一汉抵五胡的时代。充满血性的民族,一个身高比周边民族超过十公分的民族(汉代身高要远高于清代),用全套铁甲对抗别人骨箭的民族,他的攻击性、民族自信心会是多么的强大。
想象一下,汉武帝发往阳关,准备殖民西域的都是什么人,罪犯,赘婿,流民等,和欧洲人把罪犯发到殖民地,镇压原住民有任何区别吗,没有。
人有生老病死,民族同样也有。盛唐虽盛,但是那时候,中原的科技水平已经大量传递到周边,恒罗斯战役的时候,唐军的技战术水平,已经无法对阿拉伯联军形成代差。所以,看看前汉书,后汉书,再看看旧唐书、新唐书,可以发现,唐代的对外战争,战败比例开始迅速增加。
宋以后得历史,能看这文的书友,都是懂历史的,我不再赘述。简单说,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被迅速的打击,我们的科技水平,已经达不到遥遥领先了。国都被人灭了两次,真的还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心态吗?
进入1500时代,大航海时代开始了。从明中叶左右,我们的国家综合实力、军事实力开始被赶超。这次再遇到的敌人,已经不是周围那些未开化民族,而是坐着大船,带着强大武器和充满种族优越性的欧洲人。
明末,大明沿海,汉族和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都开过战。不管是屯门海战,还是料罗湾海战,明虽然胜了,可都是用数十倍人力物力,靠着人多怼赢了对方。
这时候,我们的民族疲惫了,血性不够了,科技不领先了,综合国力大幅下降了,真的,能够天上掉下来一个穿越客,就能起死回生吗?
或者再想想,就算回来一个,把大清推倒了,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真的建了国,难道就一定不会有鸦片战争吗?举一个离得最近的例子,越南后阮朝,1802年才靠血战开国,1858年就沦为法国殖民地。
进入19世纪,一切农业国家对上工业化国家,都会被打成狗屎。农业化到工业化的转变,工业革命对全球各国家、各民族的洗牌。程度之深,范围之广,远远超过古典时期和中古时期。
而工业化,真的就靠穿越客上去就弄一台蒸汽机就能搞定吗?在这个点上,我曾经想过很久很久。不展开说了,那要说个两三千字。
总之,我很想写一篇模拟的历史,能够在外交、科技、时代、民族性、军事、成长轨迹等方方面面写的清楚。在这个科技大变革的时代,我们这个民族,到底有没有机会主动变革,提前翻身,而不是等到人家打上门来,把我们几千年的自信心,荣誉感打到谷底,然后再从地狱里重新爬起来。
很遗憾,立的志向太大了,想写的太多了,想描述的方面太多了。一句话,志大才疏了。我想写的,大抵已经不是一部小说,而且一部虚构的,一个大国的完整百年转型史。
我也没想到,这年代的人,大抵更喜欢看小白文,爽文吧,可能我这么认真,从一开始定位上就输了。
这部书,最开始设定的时间是超过60年,从王浩许三多台南创业,到刘浩天古稀老人的时候,作为帝国的首相,签署下战书,那一章的名字,我都有想过,叫过河(黄河)。
60年啊,那就是三代人,大概前文的人物,到后面都进了棺材里了,后面又要一岔一岔的出主角配件,这写下去,确实书友也不爱看所以,可能写一部历史,本身就是个错误。
这一年来,我写了大约250260天时间,成稿约91万字。改了大概四十天,后面下一卷有十六万多字被我删除掉了,因为那部分是按照很多书友的想法写的。很抱歉,节奏提的很快,但是写着写着,发现做不到那么快,我只能推倒重来。
本朝太祖,创业团队水准之高,执行力之强,历史罕见。从19211949年,创建这个国家也要28年历史,这还是有汽车有飞机的时代。而且,毋庸讳言,本朝为了能够快速起势,用了土地革命,文化抹杀两大利器。
对比之下,我实在想象不出,在古代能够速推的办法。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如果肯像元或者清一样,屠杀半国没准也是可以的,除此,就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这一年,这本书就像是个难产的孩子,真的很难产,比工作还难。大抵为了写这些粗浅的文字,工具书都买了五七八千块的,每天至少要看五六个小时的资料,到现在还没读完
还打着写书的名义,特意跑到下关去玩了一圈,柬埔寨也去了老婆为此没少骂我哦。
让我感动的是,甭管文笔多糟,还是有书友一直在支持我,鼓励我,这是我后几个月的最大动力。名字我不赘述了,真的是记在心里,你们让我感动。
我自己也多少有些气节。本书45、50和66万字的时候,编辑一直要求我上架。因为没可能写到350万字以上了,我一直拖到最后,坚持发完以飨书友,咱没本事写一篇神文,就不让书友花这个钱了。虽然,其实我挺想上v两篇,把整个作家流程都走一遍的,哈哈。
本文暂停于此,并不是将来不写了,等我将来有大段空余时间的时候,我会继续写下去,毕竟,我和大家一样,心里有着一个大国梦。
s手头有后面20年的大事件,时间进度表,有人想看吗,如果大家想看,回头我发一篇剧透章。
谢谢你们,看了这么长的一篇白话文,用了这么多时间。
又s主要为了回答大肘棒书友,何时进攻大清,也有很多读者不停在问这个问题。1696年昭莫多大战,大清彻底打垮葛尔丹(但不是整个准格尔汗国)。1697年6月葛尔丹确切死讯传至康熙(此时在宁夏前线督战),按照康熙的智商和清国的执行效率,对琉球采取措施,至少要到1699年。所以,开战必须要在1699年前,毕竟穿越客至少知道葛尔丹吧。对清战争的第一步是广东,也只能是广东。
而对北海道、库页岛的开发,殖民,从这一卷第一次对倭战争胜利后就要启动了。只不过经济效益有限,北线开发是一个漫长,枯燥(而且异常残酷)的支线。在19世纪末之前,在库页岛,堪察加这些冰冻地域,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只有毛皮和金砂。
因为是随笔,这文里的数据我就不核实了,反正量级,定性没问题就好。
从小爱看杂书,各种各样的杂书,那时候获得书的途径也少,大抵是图书馆,朋友处到处借借,偶尔有钱也买一些。等90年代以后,年纪见长,人却是越来越懒了,懒得去买书,也懒得再认真读书,于是开始看网文。
印象里,最早看的历史文大概是异时空之中华再启,杨手掌的故事,大约现在的年轻人,应该都没读过这篇文章了。甭管怎么说吧,那时候看了真是热血沸腾,原来历史是可以自己写的啊,原来很多遗憾是可以用自己的手弥补的哦。
时间一年一年的走,再后面出了窃明。那时候真是惊为神文,大约遍还是看过的。
又以后,真正用心看的,就是晚明了,读起来的时候真是叹为神作,作者描述的真是太感人了(这书我完整看过四五遍)。战争描述的细致,时代脉络说的清楚,尤其里面数十个小人物,那写的已经不是一个个小配,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这文真的是读起来让人动情,荡气回肠。
等我40岁那一年,忽然,不知道是不是不惑了,就觉得其实历史文,都是那么回事了。为什么这么说,大抵是觉得太取巧了,成千上万乃至上亿人创造的历史,真的就是几千人的长枪兵,一两场战役就能更改的吗?
又或者说,一个穿越者,真的就能够靠着自己那点半吊子知识,改变韬韬历史吗?
从这点上说,所有历史小说上都太取巧。或者只是酣畅淋漓的只写战争,或者任开金手指,所谓任意开,就是看着似乎没什么领先科技,但是甭管什么样的敌人,只要和主角对上,智商一定是白痴的,仗是一定会输的。而主角,动辄数十万大军,随便能几十万大军远征印度,大抵钱库都是无限大的。
哪怕晚明,一样是取巧。他也只是截取起家一段,浓重下笔,刻画,精心修饰。别的不说,就算打赢了满清,只一百二三十万登州百姓,没有全新的教育体系,没有文官培养体系的登州体制,没有持续的、远超对手的财政收入,又怎么对抗已经烂到家,无可救药的国内格局呢?但这已经是最好的历史文了,作者很高明,写到一个战略方向的胜利,嘎然而止了。
一个时代的形成,一个国家的建立,一个民族的创建、升华,真的可以用几百万字就能描述的清楚吗?
我不是什么学者,只是个历史爱好者。我只能用我贫瘠的语言,不专业的知识简单阐述下我对中国的认知。
毋庸置疑,汉族不是一个纯粹的血缘民族,当我们的民族四千年前从黄土高原试图走出去的时候,那真的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攻击性民族,不断的攻击周边民族、种族,用铁和血,完成着自己的扩张。现代挖掘的商代奴隶坑里,至少一半的殉葬奴隶是白人——闪米特人;本朝建国后,从史书了趴出来三百多个民族的名字,最后调查来调查去,定出来56个民族。
一句话,谁家的欢乐,都是建立在别人家的痛苦上的。所谓民族融合,就是先进民族抢夺落后民族生存空间,奴役落后民族(不管是肉体上的,还是经济上的)的血泪史。
大汉,这个亚洲东部的攻击性民族,他的地缘环境是幸运的。北面的荒漠草原,注定成长不出具有庞大人口基数的敌手。西面的葱岭、西南的喜马拉雅诸山脉,挡住了由中亚可能过来的诸多文明比较先进,侵略性民族。
而南面,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乃至红河流域的原生民族,他们的人口基数和科技水准,一直对起家在温带的汉族,形成不了真正的威胁。所以,我们这个民族,在持续两千年的时间内,只能我们欺负人,别人顶多就是拼命还还手的环境里,不断成长起来。
没有被灭绝的风险,这让我们的历史、文化、科技有了连续的传承,也培养了民族自信心。陈汤那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听着真是让人热血沸腾啊,那不是只嘴上说说的,那是两千年的成功经验,给了民族信心、尊严和底气。那时候的汉民族,确实是一个热血、强大、充满攻击性的民族。
那是个一汉抵五胡的时代。充满血性的民族,一个身高比周边民族超过十公分的民族(汉代身高要远高于清代),用全套铁甲对抗别人骨箭的民族,他的攻击性、民族自信心会是多么的强大。
想象一下,汉武帝发往阳关,准备殖民西域的都是什么人,罪犯,赘婿,流民等,和欧洲人把罪犯发到殖民地,镇压原住民有任何区别吗,没有。
人有生老病死,民族同样也有。盛唐虽盛,但是那时候,中原的科技水平已经大量传递到周边,恒罗斯战役的时候,唐军的技战术水平,已经无法对阿拉伯联军形成代差。所以,看看前汉书,后汉书,再看看旧唐书、新唐书,可以发现,唐代的对外战争,战败比例开始迅速增加。
宋以后得历史,能看这文的书友,都是懂历史的,我不再赘述。简单说,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被迅速的打击,我们的科技水平,已经达不到遥遥领先了。国都被人灭了两次,真的还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心态吗?
进入1500时代,大航海时代开始了。从明中叶左右,我们的国家综合实力、军事实力开始被赶超。这次再遇到的敌人,已经不是周围那些未开化民族,而是坐着大船,带着强大武器和充满种族优越性的欧洲人。
明末,大明沿海,汉族和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都开过战。不管是屯门海战,还是料罗湾海战,明虽然胜了,可都是用数十倍人力物力,靠着人多怼赢了对方。
这时候,我们的民族疲惫了,血性不够了,科技不领先了,综合国力大幅下降了,真的,能够天上掉下来一个穿越客,就能起死回生吗?
或者再想想,就算回来一个,把大清推倒了,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真的建了国,难道就一定不会有鸦片战争吗?举一个离得最近的例子,越南后阮朝,1802年才靠血战开国,1858年就沦为法国殖民地。
进入19世纪,一切农业国家对上工业化国家,都会被打成狗屎。农业化到工业化的转变,工业革命对全球各国家、各民族的洗牌。程度之深,范围之广,远远超过古典时期和中古时期。
而工业化,真的就靠穿越客上去就弄一台蒸汽机就能搞定吗?在这个点上,我曾经想过很久很久。不展开说了,那要说个两三千字。
总之,我很想写一篇模拟的历史,能够在外交、科技、时代、民族性、军事、成长轨迹等方方面面写的清楚。在这个科技大变革的时代,我们这个民族,到底有没有机会主动变革,提前翻身,而不是等到人家打上门来,把我们几千年的自信心,荣誉感打到谷底,然后再从地狱里重新爬起来。
很遗憾,立的志向太大了,想写的太多了,想描述的方面太多了。一句话,志大才疏了。我想写的,大抵已经不是一部小说,而且一部虚构的,一个大国的完整百年转型史。
我也没想到,这年代的人,大抵更喜欢看小白文,爽文吧,可能我这么认真,从一开始定位上就输了。
这部书,最开始设定的时间是超过60年,从王浩许三多台南创业,到刘浩天古稀老人的时候,作为帝国的首相,签署下战书,那一章的名字,我都有想过,叫过河(黄河)。
60年啊,那就是三代人,大概前文的人物,到后面都进了棺材里了,后面又要一岔一岔的出主角配件,这写下去,确实书友也不爱看所以,可能写一部历史,本身就是个错误。
这一年来,我写了大约250260天时间,成稿约91万字。改了大概四十天,后面下一卷有十六万多字被我删除掉了,因为那部分是按照很多书友的想法写的。很抱歉,节奏提的很快,但是写着写着,发现做不到那么快,我只能推倒重来。
本朝太祖,创业团队水准之高,执行力之强,历史罕见。从19211949年,创建这个国家也要28年历史,这还是有汽车有飞机的时代。而且,毋庸讳言,本朝为了能够快速起势,用了土地革命,文化抹杀两大利器。
对比之下,我实在想象不出,在古代能够速推的办法。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如果肯像元或者清一样,屠杀半国没准也是可以的,除此,就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这一年,这本书就像是个难产的孩子,真的很难产,比工作还难。大抵为了写这些粗浅的文字,工具书都买了五七八千块的,每天至少要看五六个小时的资料,到现在还没读完
还打着写书的名义,特意跑到下关去玩了一圈,柬埔寨也去了老婆为此没少骂我哦。
让我感动的是,甭管文笔多糟,还是有书友一直在支持我,鼓励我,这是我后几个月的最大动力。名字我不赘述了,真的是记在心里,你们让我感动。
我自己也多少有些气节。本书45、50和66万字的时候,编辑一直要求我上架。因为没可能写到350万字以上了,我一直拖到最后,坚持发完以飨书友,咱没本事写一篇神文,就不让书友花这个钱了。虽然,其实我挺想上v两篇,把整个作家流程都走一遍的,哈哈。
本文暂停于此,并不是将来不写了,等我将来有大段空余时间的时候,我会继续写下去,毕竟,我和大家一样,心里有着一个大国梦。
s手头有后面20年的大事件,时间进度表,有人想看吗,如果大家想看,回头我发一篇剧透章。
谢谢你们,看了这么长的一篇白话文,用了这么多时间。
又s主要为了回答大肘棒书友,何时进攻大清,也有很多读者不停在问这个问题。1696年昭莫多大战,大清彻底打垮葛尔丹(但不是整个准格尔汗国)。1697年6月葛尔丹确切死讯传至康熙(此时在宁夏前线督战),按照康熙的智商和清国的执行效率,对琉球采取措施,至少要到1699年。所以,开战必须要在1699年前,毕竟穿越客至少知道葛尔丹吧。对清战争的第一步是广东,也只能是广东。
而对北海道、库页岛的开发,殖民,从这一卷第一次对倭战争胜利后就要启动了。只不过经济效益有限,北线开发是一个漫长,枯燥(而且异常残酷)的支线。在19世纪末之前,在库页岛,堪察加这些冰冻地域,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只有毛皮和金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