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书友玉指一点,收藏与推荐,理由与昨天同。另明天三更约一万四千字,后天进入下一卷。
李光地咨询福建巡抚的信刚发出没几天,闽省的正式公文传到燕京。实际福州九月初已经接到琉球发的报捷疏,随着国书来的还有一小批倭人军旗盔甲以及二百一十六个倭人首级。琉球人报了经过七月底一千二百多倭人浮海突袭首里城,中山王在岛上汇集了三千多兵奋起抵抗。得到消息后,台湾镇守府派出一千七百人浮海回国支援。两边就在琉球大岛上对峙,而且还大战了数场,一个月后倭人粮尽乘舟而去,这是琉球首次对倭作战大胜,人家给母国报功来了。
有首级证明,这胜利是坐实了。可惜福建官场上,琉球人暗弱的形象实在太深,几位大佬坐一起议了议,觉得还是等等再报功。按提督万正色的说法,要是今天刚报了喜明天琉球又战败,这也太打脸了。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信使又来了,琉球派兵追到奄美,两边又在奄美起了大战。按信使的说法叫杀伤相当,接着琉球开始搬家,他们说首里离前线太近,准备把国都搬到奉恩(台北),首里留个据点就算了,接着琉球王提出俺们还是内附吧,独立一国实在是太累。
现在督抚都在夸万提督有先见之明,明明是琉球人在奄美吃了大亏,估计首里都守着费劲干脆向后转进。既然战事结束,那汇报可以写了,于是大家联名把琉球的情况给皇上写了汇报外加分析。这份上疏随着琉球前后总共三分折子一起发燕京供皇上参考。比这份上疏早三天,还有一份福州将军佟国瑶的秘折到了燕京,这份折子对战事的分析和福建封疆大员联署的上疏说法一致,本来就是大家凑在一起写的嘛。
佟大将军在秘折里表达了对闽省军事部署的担心,福建五个水路总兵营老是这么抽人,不是调防台湾,就是组织船队跨海运粮食送草料,别说正常训练,连兵员都缺额厉害。他觉得这样的营头如果开战,战力下降会很厉害。佟国瑶意见把岛内水陆两师都撤下来,澎湖那个水师营规模也减到千人,海坛那个营头要加强。另外在福州外海妈祖岛(今马祖岛)那里,新设一个小的水师游兵营,规模他建议大小船只十五,水兵千人。
这样福建沿海兵力保持原额,另有妈祖、海坛、澎湖三个前进基地,拥有战船65只,水兵5250员。如此他觉得‘进台岛不过两三百里间,旦夕可至,转输亦能在百里之内,无支转之疲,如此则进退自如。’用三个前进基地控制台湾局势,如果岛上情况可控,那就踏实待在福建,如果岛上局势逆转,那最近的部队一两天就可以扑上岛子。
这玩法颇有点像另一世美军在全世界要地设置海外基地的玩法,实在是先进的不能再先进的战法,以点控制面嘛,前提得有美军那么厉害的飞机和航母。这套说法颇有些兵家引而不发的玄妙感觉,康熙亲手拿着舆图看了又看,从图上看,澎湖距台岛最近的岸边不过两百里,正对着岛子中部;海坛和妈祖两个岛正好分布闽江口左右两侧,平日可以屏障福州,如果有警距离奉恩也不过三四百里路程,大船两天的距离。
我这个舅舅以前纯粹是个丘八,怎么忽然转了性子,能做出好大一篇文章来?康熙坐在御案前有些感慨,他绝没想到这套思路是王浩没事提炼出来的。要改变一种战略布局,必须得再弄一套方案顶上,甭管有用没有,这是人的惯性思维。没想到这招真好使,皇上连着想了几天,越想越觉得是个办法“传康亲王、明珠、索额图、鄂尔多、梁清标御书房议事。”
等大家传看过佟国瑶的折子,照例官小的先说话,梁清标这个兵部汉尚书马上表态“皇上,臣觉得可行。福建九个军镇,如今沿海无事,兵确实多了些。”再下面轮到鄂尔多这个满尚书:“奴才只懂骑射,海上的事儿奴才确实不懂,请皇上圣心独断。”他是满人不用特别矫情,直接说皇上也不会怪罪。索额图前几年得罪皇上,今年才启用,他搞不清楚皇上心里咋想所以回答就耍了滑头“皇上,要说闽海形式,撤下来也没什么,不过台湾这地方还有一层备倭,恐怕要多方考量。”
这话等于没说,把康亲王急得不行。和前朝制度不同,清朝刚立国的时候,只要大的出征习惯让亲王,郡王受领大将军印的,很有点打虎亲兄弟的意思。如今皇权越来越巩固,康熙已经开始对王公分化打压。三藩内乱后期,吴三桂刚露出些颓势,康熙马上下令,东南方面军总司令和中南方面军总司令两位亲王立刻回京,第二年还分别挑了个小错给了处分。这件事做的很显眼,大伙都知道皇上也是没办法,这两位都是亲王又立了大功,让上面怎么赏嘛……从福建回来后,杰书就留了个心眼只要是皇上召集议事,那皇上说咋办就咋办,千万别再让上面挑了错。
等这位进了御书房才发现,今天这事自己还不能不表态,在福建他可是有巨大利益的,那个合资的通海钱庄前年开张的时候本金只有五十万两,这三年工夫,账上已经快一百二十万两,那是只金牛啊。这事儿合伙人早就托过来了,康亲王开始琢磨怎么说合适。
明珠今年还管着户部,从本职上他肯定赞成撤兵,今年雅克萨用兵已经把国库吃光,台湾驻军粮饷两项每年吃掉六十几万两,和打场小仗也差不多。但是他记性好,还记得大议的时候皇上也是赞同开府的,现在这个琉璃球就耍开了心眼“皇上,要说台湾驻军确实靡费粮饷,不过奴才记得当年施琅曾经说过,担心荷兰夷重新占了岛子,这事儿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干系。”几个满员没一个表态,杰书有些急了,只能自己撸袖子亲自上“哼,屁个红毛夷,他是担心自己家那点地吧,朝廷在台湾每年亏那么多钱粮,也没见老施家捐一钱银子出来。”
这个眼药点的实在是准,皇上听着别提多腻歪了。还真是这么回事,这孙子当初一口咬定说岛上出糖出鹿皮,随便收点税就够驻军粮饷,现在鹿皮朕没见过,光看见朝廷赔钱。皇帝开口了“施琅倒是死的早,要不然朕看他那个谥号要减个襄字。”这句话说得重极了,古代为人臣子,生前最大图个封侯,身后最重得个美谥,施琅死后礼部给议了个‘襄壮’的谥。襄是美谥,辟地有德曰襄、威德服远曰襄;壮是中偏下的谥,武而不遂曰壮。两个字加起来,是说对此人评价两面看,有功劳但是不完美,如果去掉襄那只剩下壮字,这指向也太明显了……
“皇上,奴才听人说施家每年从台湾收着租子,每次收租还要当地官府代为征缴,如此做法简直骇人听闻。”索额图马上站队“如今圣天子在位,怎么有如此不知廉耻之人,臣请派员赴台勘察,还闽地一个朗朗乾坤。”
刚才自己的回答实在侥幸,还好站在皇上一边,梁清标马上往前迈了一步“海上风浪无形,每年浮海赴台兵丁,死伤不知烦几,要是每年这么轮调海外,这和每年打一仗有何不同。臣觉得这施琅如此安排,实在是心怀叵测,心怀叵测。”好家伙,越说这调调越升级,差点就要认定施琅是逆贼。最后还是皇上定了调子,虽然施琅为人粗暴阴险,不过大清天子为人宽厚,看在施琅剪除前明余孽的份上,就宽恕他吧,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让闽省查查,这几年施家到底从台湾收了多少银子,让他家都给我缴出来。
“皇上如此仁义,施家听到怕不是要感激涕零。”明珠赶紧凑热闹“皇上,台湾镇要是撤,现如今台湾三县还有一万多丁,是不是也要随大军撤回来?如果留在岛子上番汉混杂,又没有官府教化恐生事端。”历代的中国政府,在清乾隆年间前,是从来不统计全国百姓数字的,各地只统计‘丁’,也就是纳税的成年男子,所以按照丁口的统计,台南三个县只有可怜的一万多人。
这真是个问题,一万多丁撤回国内产生不了多少税收,而且安置起来还要花钱费工夫。如果留在岛上不处置,那万一数十或者百年后人口滋生,出个有野心的称王割据,那麻烦就大了。皇上正在气头上,明珠可不敢替他做主,免得将来出了后账,要算在自己或者后代头上。
反正台湾开府的罪责已经安到施琅头上,皇上已经没心理压力了,所以他考虑这件事就比较现实。岛上留几万人不管不问那肯定不行,而且那块地也不能空着,免得被逃出去的汉人占去或者被夷人占去,那时候再处置就落了下风。想了想康熙开了金口“今年琉球在首里那一仗没有输,首里去台湾又是一千里地,后面倭人要是想打到台湾再赢难上加难。琉球国约莫二十万人口,未必能管得住岛上几十万土番。这次台湾镇回闽,把军械,火药等物留一半给琉人,让他们给我朝守着岛子,安平水营的大船也留几条给琉球,助他们备倭。另外人口也拣选几千口会造船、制器或者手艺的赐给琉王,其他都要迁回内地安置。”
所谓迁回内地,可不是送回福建,而是要不远千里送陕西、河南等地安置,这是从海外迁回的惯例。从台湾送河南那么远,按大清国的行政水平,不知道得花多少银子,既然皇上决策,那台南三县的历史使命就结束了。
“琉球从先皇的时候(1654年)就归顺我朝,耿藩(耿精忠)作乱,卑词厚币招揽琉人,琉球国王严词拒了耿藩,对我朝恭顺可嘉。”顺治年间,大清国打到长江以南的时候,东亚和东南亚明朝藩国里,琉球是第一个主动过来归顺的。康熙二年(1663年),皇上钦定琉球国王为‘琉球国中山王’,这是琉王的法定爵位。
“早年琉球立国于中山故地(注一),朕赐他中山王的爵。如今琉球也遭了大难,既然立国在奉恩,那朕赐那尚贞‘琉球奉恩王’吧,礼部颁印的时候,赐该王亲王服同朝鲜例。”朝鲜伺候了中国上千年,换到的就是郡王衔赐穿亲王服,这是中国历代封藩体系里最大的荣誉,大皇帝把这个巨大的荣誉同样赐给了琉球国王,他万万也想不到,这位他心目里恭顺的琉王,正被台湾镇守府羁押在桃源县最南的苏澳乡,陪同他的还有二十几个贵族家庭,大家每天靠打叶子牌过日子。
李光地咨询福建巡抚的信刚发出没几天,闽省的正式公文传到燕京。实际福州九月初已经接到琉球发的报捷疏,随着国书来的还有一小批倭人军旗盔甲以及二百一十六个倭人首级。琉球人报了经过七月底一千二百多倭人浮海突袭首里城,中山王在岛上汇集了三千多兵奋起抵抗。得到消息后,台湾镇守府派出一千七百人浮海回国支援。两边就在琉球大岛上对峙,而且还大战了数场,一个月后倭人粮尽乘舟而去,这是琉球首次对倭作战大胜,人家给母国报功来了。
有首级证明,这胜利是坐实了。可惜福建官场上,琉球人暗弱的形象实在太深,几位大佬坐一起议了议,觉得还是等等再报功。按提督万正色的说法,要是今天刚报了喜明天琉球又战败,这也太打脸了。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信使又来了,琉球派兵追到奄美,两边又在奄美起了大战。按信使的说法叫杀伤相当,接着琉球开始搬家,他们说首里离前线太近,准备把国都搬到奉恩(台北),首里留个据点就算了,接着琉球王提出俺们还是内附吧,独立一国实在是太累。
现在督抚都在夸万提督有先见之明,明明是琉球人在奄美吃了大亏,估计首里都守着费劲干脆向后转进。既然战事结束,那汇报可以写了,于是大家联名把琉球的情况给皇上写了汇报外加分析。这份上疏随着琉球前后总共三分折子一起发燕京供皇上参考。比这份上疏早三天,还有一份福州将军佟国瑶的秘折到了燕京,这份折子对战事的分析和福建封疆大员联署的上疏说法一致,本来就是大家凑在一起写的嘛。
佟大将军在秘折里表达了对闽省军事部署的担心,福建五个水路总兵营老是这么抽人,不是调防台湾,就是组织船队跨海运粮食送草料,别说正常训练,连兵员都缺额厉害。他觉得这样的营头如果开战,战力下降会很厉害。佟国瑶意见把岛内水陆两师都撤下来,澎湖那个水师营规模也减到千人,海坛那个营头要加强。另外在福州外海妈祖岛(今马祖岛)那里,新设一个小的水师游兵营,规模他建议大小船只十五,水兵千人。
这样福建沿海兵力保持原额,另有妈祖、海坛、澎湖三个前进基地,拥有战船65只,水兵5250员。如此他觉得‘进台岛不过两三百里间,旦夕可至,转输亦能在百里之内,无支转之疲,如此则进退自如。’用三个前进基地控制台湾局势,如果岛上情况可控,那就踏实待在福建,如果岛上局势逆转,那最近的部队一两天就可以扑上岛子。
这玩法颇有点像另一世美军在全世界要地设置海外基地的玩法,实在是先进的不能再先进的战法,以点控制面嘛,前提得有美军那么厉害的飞机和航母。这套说法颇有些兵家引而不发的玄妙感觉,康熙亲手拿着舆图看了又看,从图上看,澎湖距台岛最近的岸边不过两百里,正对着岛子中部;海坛和妈祖两个岛正好分布闽江口左右两侧,平日可以屏障福州,如果有警距离奉恩也不过三四百里路程,大船两天的距离。
我这个舅舅以前纯粹是个丘八,怎么忽然转了性子,能做出好大一篇文章来?康熙坐在御案前有些感慨,他绝没想到这套思路是王浩没事提炼出来的。要改变一种战略布局,必须得再弄一套方案顶上,甭管有用没有,这是人的惯性思维。没想到这招真好使,皇上连着想了几天,越想越觉得是个办法“传康亲王、明珠、索额图、鄂尔多、梁清标御书房议事。”
等大家传看过佟国瑶的折子,照例官小的先说话,梁清标这个兵部汉尚书马上表态“皇上,臣觉得可行。福建九个军镇,如今沿海无事,兵确实多了些。”再下面轮到鄂尔多这个满尚书:“奴才只懂骑射,海上的事儿奴才确实不懂,请皇上圣心独断。”他是满人不用特别矫情,直接说皇上也不会怪罪。索额图前几年得罪皇上,今年才启用,他搞不清楚皇上心里咋想所以回答就耍了滑头“皇上,要说闽海形式,撤下来也没什么,不过台湾这地方还有一层备倭,恐怕要多方考量。”
这话等于没说,把康亲王急得不行。和前朝制度不同,清朝刚立国的时候,只要大的出征习惯让亲王,郡王受领大将军印的,很有点打虎亲兄弟的意思。如今皇权越来越巩固,康熙已经开始对王公分化打压。三藩内乱后期,吴三桂刚露出些颓势,康熙马上下令,东南方面军总司令和中南方面军总司令两位亲王立刻回京,第二年还分别挑了个小错给了处分。这件事做的很显眼,大伙都知道皇上也是没办法,这两位都是亲王又立了大功,让上面怎么赏嘛……从福建回来后,杰书就留了个心眼只要是皇上召集议事,那皇上说咋办就咋办,千万别再让上面挑了错。
等这位进了御书房才发现,今天这事自己还不能不表态,在福建他可是有巨大利益的,那个合资的通海钱庄前年开张的时候本金只有五十万两,这三年工夫,账上已经快一百二十万两,那是只金牛啊。这事儿合伙人早就托过来了,康亲王开始琢磨怎么说合适。
明珠今年还管着户部,从本职上他肯定赞成撤兵,今年雅克萨用兵已经把国库吃光,台湾驻军粮饷两项每年吃掉六十几万两,和打场小仗也差不多。但是他记性好,还记得大议的时候皇上也是赞同开府的,现在这个琉璃球就耍开了心眼“皇上,要说台湾驻军确实靡费粮饷,不过奴才记得当年施琅曾经说过,担心荷兰夷重新占了岛子,这事儿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干系。”几个满员没一个表态,杰书有些急了,只能自己撸袖子亲自上“哼,屁个红毛夷,他是担心自己家那点地吧,朝廷在台湾每年亏那么多钱粮,也没见老施家捐一钱银子出来。”
这个眼药点的实在是准,皇上听着别提多腻歪了。还真是这么回事,这孙子当初一口咬定说岛上出糖出鹿皮,随便收点税就够驻军粮饷,现在鹿皮朕没见过,光看见朝廷赔钱。皇帝开口了“施琅倒是死的早,要不然朕看他那个谥号要减个襄字。”这句话说得重极了,古代为人臣子,生前最大图个封侯,身后最重得个美谥,施琅死后礼部给议了个‘襄壮’的谥。襄是美谥,辟地有德曰襄、威德服远曰襄;壮是中偏下的谥,武而不遂曰壮。两个字加起来,是说对此人评价两面看,有功劳但是不完美,如果去掉襄那只剩下壮字,这指向也太明显了……
“皇上,奴才听人说施家每年从台湾收着租子,每次收租还要当地官府代为征缴,如此做法简直骇人听闻。”索额图马上站队“如今圣天子在位,怎么有如此不知廉耻之人,臣请派员赴台勘察,还闽地一个朗朗乾坤。”
刚才自己的回答实在侥幸,还好站在皇上一边,梁清标马上往前迈了一步“海上风浪无形,每年浮海赴台兵丁,死伤不知烦几,要是每年这么轮调海外,这和每年打一仗有何不同。臣觉得这施琅如此安排,实在是心怀叵测,心怀叵测。”好家伙,越说这调调越升级,差点就要认定施琅是逆贼。最后还是皇上定了调子,虽然施琅为人粗暴阴险,不过大清天子为人宽厚,看在施琅剪除前明余孽的份上,就宽恕他吧,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让闽省查查,这几年施家到底从台湾收了多少银子,让他家都给我缴出来。
“皇上如此仁义,施家听到怕不是要感激涕零。”明珠赶紧凑热闹“皇上,台湾镇要是撤,现如今台湾三县还有一万多丁,是不是也要随大军撤回来?如果留在岛子上番汉混杂,又没有官府教化恐生事端。”历代的中国政府,在清乾隆年间前,是从来不统计全国百姓数字的,各地只统计‘丁’,也就是纳税的成年男子,所以按照丁口的统计,台南三个县只有可怜的一万多人。
这真是个问题,一万多丁撤回国内产生不了多少税收,而且安置起来还要花钱费工夫。如果留在岛上不处置,那万一数十或者百年后人口滋生,出个有野心的称王割据,那麻烦就大了。皇上正在气头上,明珠可不敢替他做主,免得将来出了后账,要算在自己或者后代头上。
反正台湾开府的罪责已经安到施琅头上,皇上已经没心理压力了,所以他考虑这件事就比较现实。岛上留几万人不管不问那肯定不行,而且那块地也不能空着,免得被逃出去的汉人占去或者被夷人占去,那时候再处置就落了下风。想了想康熙开了金口“今年琉球在首里那一仗没有输,首里去台湾又是一千里地,后面倭人要是想打到台湾再赢难上加难。琉球国约莫二十万人口,未必能管得住岛上几十万土番。这次台湾镇回闽,把军械,火药等物留一半给琉人,让他们给我朝守着岛子,安平水营的大船也留几条给琉球,助他们备倭。另外人口也拣选几千口会造船、制器或者手艺的赐给琉王,其他都要迁回内地安置。”
所谓迁回内地,可不是送回福建,而是要不远千里送陕西、河南等地安置,这是从海外迁回的惯例。从台湾送河南那么远,按大清国的行政水平,不知道得花多少银子,既然皇上决策,那台南三县的历史使命就结束了。
“琉球从先皇的时候(1654年)就归顺我朝,耿藩(耿精忠)作乱,卑词厚币招揽琉人,琉球国王严词拒了耿藩,对我朝恭顺可嘉。”顺治年间,大清国打到长江以南的时候,东亚和东南亚明朝藩国里,琉球是第一个主动过来归顺的。康熙二年(1663年),皇上钦定琉球国王为‘琉球国中山王’,这是琉王的法定爵位。
“早年琉球立国于中山故地(注一),朕赐他中山王的爵。如今琉球也遭了大难,既然立国在奉恩,那朕赐那尚贞‘琉球奉恩王’吧,礼部颁印的时候,赐该王亲王服同朝鲜例。”朝鲜伺候了中国上千年,换到的就是郡王衔赐穿亲王服,这是中国历代封藩体系里最大的荣誉,大皇帝把这个巨大的荣誉同样赐给了琉球国王,他万万也想不到,这位他心目里恭顺的琉王,正被台湾镇守府羁押在桃源县最南的苏澳乡,陪同他的还有二十几个贵族家庭,大家每天靠打叶子牌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