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紫虞抿着嘴想了一会儿,也笑了摇头。
其实这样算起来,两代之内的血亲,正好就是穆寒和皇上这一代,也就是下一代并无规定属于近亲。
当然,按照民间的算法,这样的亲戚也已经出了五服了。
越绣宁之所以将近亲不准成亲的法度定的稍微的宽松了些,正是因为民间亲戚之间结亲的情况太过普遍,因为结亲讲究的是门当户对,知根知底。而在没有比亲戚之间更加知根知底了。
普遍到了什么程度?七出中有一条叫不事舅姑,意思其实是指出嫁的妇人如果不好好侍奉公婆,不孝顺公婆的话是会被休弃的。这里的舅姑指的是公婆,而用舅姑来代替,就能看出来,很多成亲的夫妻本身是表兄妹,所以公公婆婆可能就是小妇人的舅舅或者姑姑。
何况这年代两姓联姻,讲究的是同气连枝,如果不是知根知底的,随随便便哪里就跟联姻了?尤其是有些权势的人家,最怕的就是被连累。
说难听点,大周开国的时候斩奸佞,多少株连三族株连九族的。
因此要推行近亲不能成亲,还是有一定的的困难,别看是小事,但如果小事办的太过随便,都有可能酿成大的反对形式。
三代血缘便已经比较远了,对下一代的孩子影响不算很大。因此,越绣宁才这么定的,也兼顾了百姓们习惯亲戚之间寻亲事的习惯。
即便如此,这个法令下了之后,还是引起了一些反对之声,朝廷里的朝臣们,还有民间的百姓们,都有反对的。
之后又改了改,已经定了亲的就算了,不在不准成亲的范围之内。
因为增加的这一条,结果当年还引起了一阵紧急定亲的风潮,可比前朝的抢女婿,现在是抢定亲,只要是有这个意思的,也属于不准成亲的范围内的,那一年定亲的人特别多。
当然,朝廷也不会去盯着管,你要抢就去抢好了,能有多少?总不可能全部适龄的男女都是近亲的婚姻,都要抢着那一年定亲?
然后,便推行开了,头一两年还有特别的,要找着求情的,或者偷偷成亲的,成了亲之后衙门不给户籍的,等等,各种情况都有。
全国各地,就为了这个打官司的都不少,民间的怨气也着实有点大。当然了,法令已经出了,该执行就得执行,只不过处罚很轻而已,都是按照最轻的来罚。
朝廷就还是和其他的法度一样,不会非常孟浪的来推行,可以慢慢的执行,便是有违反的,也不至于用多严厉的手段来处理。这样过了几年之后,这种强行要近亲之间成亲的情况便少了很多。
甚至在曦姐儿只有两岁的时候,邓夫人就已经惦记上了,认为给皇子言哥儿做媳妇再合适不过,自家和穆寒的身份也非常合适,穆寒和皇帝是表兄弟,这亲上加亲多好!
随着皇后娘娘颁布近亲不准成亲的法令,邓夫人疑心病起,这也很正常。
好在,言哥儿和曦姐儿并不在法令严格不准成亲的范围内。
不过这也让邓夫人不安。所以穆寒和邓紫虞说她这些年了只操心两件事,一件是给女婿房里塞个房里人,当然了,这个女人一定要是自己的女儿选的,要老实规矩,是忠心耿耿协助女儿,只给女婿多添几个男孩儿的。
另一件事,就是怎么让言哥儿和曦姐儿的婚事变成现实。
言哥儿今年十一岁,婚事已经有朝臣们在议论,琢磨的当然更多,只不过邓夫人表露的比较早也比较明显,大家心知肚明,这样一来,其他有这方面意思的,反倒不好太过明显的表露。
底下是明争暗斗,上面的皇上和皇后却稳如泰山,仿佛根本没考虑。
别说言哥儿,就是已经十四岁的蕤姐儿,皇上和皇后都是一副不着急的样子,公主今年十四了,朝臣们都急了!这婚事可得抓紧了啊。
底下走动的人太多了,何止一个邓夫人。
现在大家都在等,等公主的婚事定下来了,估摸着皇上和皇后就该考虑大皇子的婚事了。那时候,还不知道要争斗到什么程度呢!
夫妻俩正说着话,曦姐儿进来了。
曦姐儿今年七岁了,小脸蛋儿长得和邓紫虞很像,瓜子脸,柳叶眉,因为年纪小便显得特别的秀气,白白净净的小脸蛋儿惹人怜爱的很,叫人看见就想亲一口。
进了屋子规规矩矩的行礼,行了礼之后才左右的看了看,见外祖母已经走了,小姑娘偷偷松了口气,这才过来坐在了榻边,问道:“娘,外祖母走了?”
她偷着瞄的样子邓紫虞已经看见了,心里头好笑,便道:“走了。走之前还找你呢,你去哪儿了?”
曦姐儿小脸蛋就是一红,抿着嘴不说话。
小姑娘不善于说谎,而且父母亲也没教她说谎,因此从不敢说谎,如果遇上了这样的问题,她就不回答。
穆寒和邓紫虞身为父母的当然知道,看她这样,穆寒已经道:“以后外祖母来你要陪在旁边。外祖母喜欢你,不辞辛苦的过来看你,你倒跑的没影。”
曦姐儿红着脸低着头答应,不敢说什么,只是小鼻子皱了一下。
邓紫虞一看这小模样儿就心疼的很,伸手将她搂过来,道:“你哥哥去避暑山庄,你成天待家里也没意思。不如明天娘带你去找雯姐姐和云裳玩儿?”
曦姐儿的小脸马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来,但是因为父亲在旁边,父亲是很严厉的,曦姐儿很怕他,所以高兴的也不敢太过,点了点头道:“好啊,只是母亲不要太劳累才好。”
邓紫虞笑:“娘也是要多走动走动的。”
她们母女说起来了,穆寒就去了小屋换衣裳,刚刚从外面进来,不见邓紫虞在屋里,他就有点着急,衣裳也没换在屋里踱步等着,如果一时不会来,他就要出去找找了。
换了家里穿的长衫出来,丫鬟们已经将饭菜端到了堂屋的圆桌上,到时辰该用午膳了。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 )
其实这样算起来,两代之内的血亲,正好就是穆寒和皇上这一代,也就是下一代并无规定属于近亲。
当然,按照民间的算法,这样的亲戚也已经出了五服了。
越绣宁之所以将近亲不准成亲的法度定的稍微的宽松了些,正是因为民间亲戚之间结亲的情况太过普遍,因为结亲讲究的是门当户对,知根知底。而在没有比亲戚之间更加知根知底了。
普遍到了什么程度?七出中有一条叫不事舅姑,意思其实是指出嫁的妇人如果不好好侍奉公婆,不孝顺公婆的话是会被休弃的。这里的舅姑指的是公婆,而用舅姑来代替,就能看出来,很多成亲的夫妻本身是表兄妹,所以公公婆婆可能就是小妇人的舅舅或者姑姑。
何况这年代两姓联姻,讲究的是同气连枝,如果不是知根知底的,随随便便哪里就跟联姻了?尤其是有些权势的人家,最怕的就是被连累。
说难听点,大周开国的时候斩奸佞,多少株连三族株连九族的。
因此要推行近亲不能成亲,还是有一定的的困难,别看是小事,但如果小事办的太过随便,都有可能酿成大的反对形式。
三代血缘便已经比较远了,对下一代的孩子影响不算很大。因此,越绣宁才这么定的,也兼顾了百姓们习惯亲戚之间寻亲事的习惯。
即便如此,这个法令下了之后,还是引起了一些反对之声,朝廷里的朝臣们,还有民间的百姓们,都有反对的。
之后又改了改,已经定了亲的就算了,不在不准成亲的范围之内。
因为增加的这一条,结果当年还引起了一阵紧急定亲的风潮,可比前朝的抢女婿,现在是抢定亲,只要是有这个意思的,也属于不准成亲的范围内的,那一年定亲的人特别多。
当然,朝廷也不会去盯着管,你要抢就去抢好了,能有多少?总不可能全部适龄的男女都是近亲的婚姻,都要抢着那一年定亲?
然后,便推行开了,头一两年还有特别的,要找着求情的,或者偷偷成亲的,成了亲之后衙门不给户籍的,等等,各种情况都有。
全国各地,就为了这个打官司的都不少,民间的怨气也着实有点大。当然了,法令已经出了,该执行就得执行,只不过处罚很轻而已,都是按照最轻的来罚。
朝廷就还是和其他的法度一样,不会非常孟浪的来推行,可以慢慢的执行,便是有违反的,也不至于用多严厉的手段来处理。这样过了几年之后,这种强行要近亲之间成亲的情况便少了很多。
甚至在曦姐儿只有两岁的时候,邓夫人就已经惦记上了,认为给皇子言哥儿做媳妇再合适不过,自家和穆寒的身份也非常合适,穆寒和皇帝是表兄弟,这亲上加亲多好!
随着皇后娘娘颁布近亲不准成亲的法令,邓夫人疑心病起,这也很正常。
好在,言哥儿和曦姐儿并不在法令严格不准成亲的范围内。
不过这也让邓夫人不安。所以穆寒和邓紫虞说她这些年了只操心两件事,一件是给女婿房里塞个房里人,当然了,这个女人一定要是自己的女儿选的,要老实规矩,是忠心耿耿协助女儿,只给女婿多添几个男孩儿的。
另一件事,就是怎么让言哥儿和曦姐儿的婚事变成现实。
言哥儿今年十一岁,婚事已经有朝臣们在议论,琢磨的当然更多,只不过邓夫人表露的比较早也比较明显,大家心知肚明,这样一来,其他有这方面意思的,反倒不好太过明显的表露。
底下是明争暗斗,上面的皇上和皇后却稳如泰山,仿佛根本没考虑。
别说言哥儿,就是已经十四岁的蕤姐儿,皇上和皇后都是一副不着急的样子,公主今年十四了,朝臣们都急了!这婚事可得抓紧了啊。
底下走动的人太多了,何止一个邓夫人。
现在大家都在等,等公主的婚事定下来了,估摸着皇上和皇后就该考虑大皇子的婚事了。那时候,还不知道要争斗到什么程度呢!
夫妻俩正说着话,曦姐儿进来了。
曦姐儿今年七岁了,小脸蛋儿长得和邓紫虞很像,瓜子脸,柳叶眉,因为年纪小便显得特别的秀气,白白净净的小脸蛋儿惹人怜爱的很,叫人看见就想亲一口。
进了屋子规规矩矩的行礼,行了礼之后才左右的看了看,见外祖母已经走了,小姑娘偷偷松了口气,这才过来坐在了榻边,问道:“娘,外祖母走了?”
她偷着瞄的样子邓紫虞已经看见了,心里头好笑,便道:“走了。走之前还找你呢,你去哪儿了?”
曦姐儿小脸蛋就是一红,抿着嘴不说话。
小姑娘不善于说谎,而且父母亲也没教她说谎,因此从不敢说谎,如果遇上了这样的问题,她就不回答。
穆寒和邓紫虞身为父母的当然知道,看她这样,穆寒已经道:“以后外祖母来你要陪在旁边。外祖母喜欢你,不辞辛苦的过来看你,你倒跑的没影。”
曦姐儿红着脸低着头答应,不敢说什么,只是小鼻子皱了一下。
邓紫虞一看这小模样儿就心疼的很,伸手将她搂过来,道:“你哥哥去避暑山庄,你成天待家里也没意思。不如明天娘带你去找雯姐姐和云裳玩儿?”
曦姐儿的小脸马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来,但是因为父亲在旁边,父亲是很严厉的,曦姐儿很怕他,所以高兴的也不敢太过,点了点头道:“好啊,只是母亲不要太劳累才好。”
邓紫虞笑:“娘也是要多走动走动的。”
她们母女说起来了,穆寒就去了小屋换衣裳,刚刚从外面进来,不见邓紫虞在屋里,他就有点着急,衣裳也没换在屋里踱步等着,如果一时不会来,他就要出去找找了。
换了家里穿的长衫出来,丫鬟们已经将饭菜端到了堂屋的圆桌上,到时辰该用午膳了。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