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徐庶的精明,世家大族子弟们的神情,他如何看不出来?张兄和赵兄猜得没错儿,他之所以来到这里大讲特讲本朝的底层社会和游侠、群盗、世家大族这些血淋淋的话头儿,目的便是借这些世家子弟的嘴巴把话儿传回去,朝廷早已做好了杀人的准备,你们瞧着办!
徐庶出身寒门,是颍川郡长社县人,他原名徐福,早年间为人报仇杀人,为官吏所擒。后来为同党救走,这才一洗前愆,开始读书。他的前半生颠沛流离,尝尽了人间诸般苦难,对于小民百姓之苦,他感同身受。赋税新政一出,他便知道,对于小民百姓而言,这是极大的善政。思索再三之后,他便禀明了大司马,来京师大学堂和国子监,做了一篇偌大的文章。
既然已经把话儿传出去了,剩下的便是静待结果了,于是,徐庶清清嗓子,继续说下去了。“本朝最后的社,便是士人议论时政和品评人物的集会,谓之文社。文社并不是出自底层社会,而是出自上层社会,之所以在这里讲,是因为它和世家大族有莫大的关系。”
“本朝的两次党锢之祸,想必诸君都非常清楚,这里就不展开讲了。党锢之祸起因,在于张成交通宦官,其弟子牢修上书诬告李膺等‘诽讪朝廷,疑乱风俗’,这当然是诬陷。可是但当时太学诸生以郭林宗、贾伟节为首,确实与李膺、陈蕃‘更相褒重’,‘危言深论,不隐豪强。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在人主眼中,虽无诽谤之实,却结党乱政之嫌”
一听到徐中丞如此议论李校尉和党锢之祸,数百儒生世子顿时便哗然了,他们纷纷举手,准备好生折辩一番。徐庶微微一笑,示意诸生安静。“党锢列传说: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嫜直之风,于斯行矣。煌煌史书,如此记载,充分说明了这些太学生议政集会,便是为了实现政治理想而结社。可是他们却从未想过,卧榻之侧,岂能容他人酣睡?在人主眼中,这样的行为距离谋反叛乱只差一步了!我的这番话话,不知诸君以为然否?”
一听这话儿,数百儒生士子立刻便都安静下来了,他们皱着眉头,仔细地品味着徐庶这番话中所蕴含的深意。“党锢之祸起后,太学生何顒‘亡匿汝南间’,常潜入洛阳,与袁绍密议。‘其穷困闭厄者,为求援救,以济其患。有被掩捕者,则广设权计,使得逃隐,全免者甚众。’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卷入党锢之祸的太学生,至少有一部分中坚分子是有组织联系的!仅太学生如此,当时各地的士人,也经常有集会。如汝南许劭及其从兄许靖‘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这便是本朝的文社。”
“至于本朝的文社如何,我不在此议论,请诸君自己去揣摩参悟。可是若是在人主眼中,这便是朝野联合,要左右政局的信号儿!即便当时没有宦官专权,也是天子所不能容的。朝野联合,结成联盟,其用意便是试图左右朝局,这便是试图在挑战人主的权威!本朝的恒灵二帝,虽然昏庸,好歹还仅仅是禁锢而已。等到董卓秉政之时,便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了。”
“另外,对待游侠的态度,本朝的世家大族一向是不齿的,何也?游侠侵犯了他们的利益罢了。班固在汉书?游侠传中对游侠的行为很不以为然,认为他们‘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观其温良泛爱,振穷周急,谦退不伐,亦皆有绝异之姿。惜乎不入于道德,苟放纵于末流,杀身亡宗,非不幸也。’这便是世族对游侠的看法。”
“郭解家贫,本来不够徙陵的财产标准,但汉武帝以其‘布衣权至使将军’,硬是把他和高赀豪桀一样看待。后来郭解的党羽杀人,郭解并不知杀人者,御史大夫公孙弘以‘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不知,此罪甚于解知杀之。当大逆无道。’郭解因此而被族诛。由此可见,游侠结党是一向为朝廷和官府所不容的。至于亡命、“群盗”和地痞流氓组织,更是朝廷和官府追捕和打击的对象。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威胁到了朝廷和皇权!”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讲了这些血淋淋的故事,想必诸君心中都暗暗捏了一把汗,对于这些民间或者合法或者非法的里社,日后将何以应对呢?徐庶不才,认为当以天子和朝廷的看法为准。合法的组织自不待言,既然合法,定然是无虞的。至于那些非法的,只要他们还没有威胁到朝廷和官府的地位之时,一半是不会被禁止的。相反,为了改造他们,或者说是为了利用他们,朝廷和官府也会派出一些人加入他们。至于目的嘛,很简单,便是想让他们为我所用。”
“张角刚开始传道之时,‘宫省直卫’乃至宦官,就有奉事张角的黄老道的。现在江东的官吏、将领、百姓、军民人等,都争先迎拜太平道的首领于吉。又如太学生集会‘品核公卿,裁量执政’,许多士大夫都以与他们交往为荣。可是诸君不要忘了,本朝的天下,乃是刘家的天下,一旦这些人威胁到了天子朝廷,便会立刻被毫不留情地取缔和镇压。”
“读史可以知兴替,从商汤以至文武周公,大略如此。每一个王朝,无论它强大还是孱弱,都有着它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有它的顽疾。对于本朝而言,外戚与宦官争斗不休,中间还夹杂着世家大族和清流儒生,军方强硬分子,每一次政权的转移,都带着淋漓的鲜血。为什么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政治信仰,只不过有的强烈,有的无所谓。”
说到这里,徐庶停下来了,他要让在场的儒生士子们仔细地思考一下这番话中蕴含着的深意。徐庶的目光威严肃穆,看向自己面前的数百儒生士子,就像看待一群在自己面前列队的士兵一般。在大司马麾下的这段日子,他所获良多,但是最重要的,便是一颗身怀小民百姓之心终于逐渐生根发芽,现在已经到了瓜熟蒂落的地步,令他心中顿生无限感慨。
“敢问徐中丞,既然本朝的政治势力如此之多,天子、外戚、宦官、清流儒生、还有军方,那么问题就来了,究竟该以谁的利益为重?又该如何平衡其中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一个年近四十的老儒生挥动着衣袖,朗声问道。他的脸上黑黝黝的,身躯强壮,像极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墨门弟子,粗食布衣,日日为“非攻”、“息兵止战”而奔走呼号,奉献一生。
“这个问题提得极好!想必你也是仔细读了许多书,走了许多路,才看得如此之深。”徐庶满脸含笑,朗声赞叹道。“每个阶层都有他自己的核心利益,都有他们的底线,谁的行为超过了他们的底线,便会被迎头痛击。千百年来,这便是上流社会内斗的根本,利益!”
“每一个阶层都想着自己的利益,别人手中的东西,一定要抢过来据为己有,这便是个个阶层的法则,弱肉强食。可是,谁都没有意识到,作为社会最底层儿的小民百姓们在想什么?他们可曾吃得饱,可曾穿的暖?他们的日子过得如何?有没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又有没有在荒年时节被迫卖掉妻子和子女?在他们眼中,小民百姓便是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
“然而,这个最重要的问题终于被大司马意识到了,他才是时时刻刻为小民百姓着想的人!在他眼里,小民百姓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了小民百姓,这天下的所有人便都会饿死!因此,此次的赋税新政,才是真正的为小民百姓着想,使得他们身上的担子轻些儿。”
听到这里,数百儒生士子立刻便纷纷议论起来了。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参差不齐,但是,他们参政议政的渴望却是一样的。如今,徐中丞终于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理由,他们的心中怀着各种各样主张和情绪,正在迅速地划分着阵营。可以预见的是,折辩很快就要开始了。
“折辩正式开始,请诸君做好准备!”卢植义正言辞地宣布折辩开始了!
以徐庶的精明,世家大族子弟们的神情,他如何看不出来?张兄和赵兄猜得没错儿,他之所以来到这里大讲特讲本朝的底层社会和游侠、群盗、世家大族这些血淋淋的话头儿,目的便是借这些世家子弟的嘴巴把话儿传回去,朝廷早已做好了杀人的准备,你们瞧着办!
徐庶出身寒门,是颍川郡长社县人,他原名徐福,早年间为人报仇杀人,为官吏所擒。后来为同党救走,这才一洗前愆,开始读书。他的前半生颠沛流离,尝尽了人间诸般苦难,对于小民百姓之苦,他感同身受。赋税新政一出,他便知道,对于小民百姓而言,这是极大的善政。思索再三之后,他便禀明了大司马,来京师大学堂和国子监,做了一篇偌大的文章。
既然已经把话儿传出去了,剩下的便是静待结果了,于是,徐庶清清嗓子,继续说下去了。“本朝最后的社,便是士人议论时政和品评人物的集会,谓之文社。文社并不是出自底层社会,而是出自上层社会,之所以在这里讲,是因为它和世家大族有莫大的关系。”
“本朝的两次党锢之祸,想必诸君都非常清楚,这里就不展开讲了。党锢之祸起因,在于张成交通宦官,其弟子牢修上书诬告李膺等‘诽讪朝廷,疑乱风俗’,这当然是诬陷。可是但当时太学诸生以郭林宗、贾伟节为首,确实与李膺、陈蕃‘更相褒重’,‘危言深论,不隐豪强。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在人主眼中,虽无诽谤之实,却结党乱政之嫌”
一听到徐中丞如此议论李校尉和党锢之祸,数百儒生世子顿时便哗然了,他们纷纷举手,准备好生折辩一番。徐庶微微一笑,示意诸生安静。“党锢列传说: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嫜直之风,于斯行矣。煌煌史书,如此记载,充分说明了这些太学生议政集会,便是为了实现政治理想而结社。可是他们却从未想过,卧榻之侧,岂能容他人酣睡?在人主眼中,这样的行为距离谋反叛乱只差一步了!我的这番话话,不知诸君以为然否?”
一听这话儿,数百儒生士子立刻便都安静下来了,他们皱着眉头,仔细地品味着徐庶这番话中所蕴含的深意。“党锢之祸起后,太学生何顒‘亡匿汝南间’,常潜入洛阳,与袁绍密议。‘其穷困闭厄者,为求援救,以济其患。有被掩捕者,则广设权计,使得逃隐,全免者甚众。’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卷入党锢之祸的太学生,至少有一部分中坚分子是有组织联系的!仅太学生如此,当时各地的士人,也经常有集会。如汝南许劭及其从兄许靖‘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这便是本朝的文社。”
“至于本朝的文社如何,我不在此议论,请诸君自己去揣摩参悟。可是若是在人主眼中,这便是朝野联合,要左右政局的信号儿!即便当时没有宦官专权,也是天子所不能容的。朝野联合,结成联盟,其用意便是试图左右朝局,这便是试图在挑战人主的权威!本朝的恒灵二帝,虽然昏庸,好歹还仅仅是禁锢而已。等到董卓秉政之时,便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了。”
“另外,对待游侠的态度,本朝的世家大族一向是不齿的,何也?游侠侵犯了他们的利益罢了。班固在汉书?游侠传中对游侠的行为很不以为然,认为他们‘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观其温良泛爱,振穷周急,谦退不伐,亦皆有绝异之姿。惜乎不入于道德,苟放纵于末流,杀身亡宗,非不幸也。’这便是世族对游侠的看法。”
“郭解家贫,本来不够徙陵的财产标准,但汉武帝以其‘布衣权至使将军’,硬是把他和高赀豪桀一样看待。后来郭解的党羽杀人,郭解并不知杀人者,御史大夫公孙弘以‘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不知,此罪甚于解知杀之。当大逆无道。’郭解因此而被族诛。由此可见,游侠结党是一向为朝廷和官府所不容的。至于亡命、“群盗”和地痞流氓组织,更是朝廷和官府追捕和打击的对象。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威胁到了朝廷和皇权!”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讲了这些血淋淋的故事,想必诸君心中都暗暗捏了一把汗,对于这些民间或者合法或者非法的里社,日后将何以应对呢?徐庶不才,认为当以天子和朝廷的看法为准。合法的组织自不待言,既然合法,定然是无虞的。至于那些非法的,只要他们还没有威胁到朝廷和官府的地位之时,一半是不会被禁止的。相反,为了改造他们,或者说是为了利用他们,朝廷和官府也会派出一些人加入他们。至于目的嘛,很简单,便是想让他们为我所用。”
“张角刚开始传道之时,‘宫省直卫’乃至宦官,就有奉事张角的黄老道的。现在江东的官吏、将领、百姓、军民人等,都争先迎拜太平道的首领于吉。又如太学生集会‘品核公卿,裁量执政’,许多士大夫都以与他们交往为荣。可是诸君不要忘了,本朝的天下,乃是刘家的天下,一旦这些人威胁到了天子朝廷,便会立刻被毫不留情地取缔和镇压。”
“读史可以知兴替,从商汤以至文武周公,大略如此。每一个王朝,无论它强大还是孱弱,都有着它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有它的顽疾。对于本朝而言,外戚与宦官争斗不休,中间还夹杂着世家大族和清流儒生,军方强硬分子,每一次政权的转移,都带着淋漓的鲜血。为什么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政治信仰,只不过有的强烈,有的无所谓。”
说到这里,徐庶停下来了,他要让在场的儒生士子们仔细地思考一下这番话中蕴含着的深意。徐庶的目光威严肃穆,看向自己面前的数百儒生士子,就像看待一群在自己面前列队的士兵一般。在大司马麾下的这段日子,他所获良多,但是最重要的,便是一颗身怀小民百姓之心终于逐渐生根发芽,现在已经到了瓜熟蒂落的地步,令他心中顿生无限感慨。
“敢问徐中丞,既然本朝的政治势力如此之多,天子、外戚、宦官、清流儒生、还有军方,那么问题就来了,究竟该以谁的利益为重?又该如何平衡其中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一个年近四十的老儒生挥动着衣袖,朗声问道。他的脸上黑黝黝的,身躯强壮,像极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墨门弟子,粗食布衣,日日为“非攻”、“息兵止战”而奔走呼号,奉献一生。
“这个问题提得极好!想必你也是仔细读了许多书,走了许多路,才看得如此之深。”徐庶满脸含笑,朗声赞叹道。“每个阶层都有他自己的核心利益,都有他们的底线,谁的行为超过了他们的底线,便会被迎头痛击。千百年来,这便是上流社会内斗的根本,利益!”
“每一个阶层都想着自己的利益,别人手中的东西,一定要抢过来据为己有,这便是个个阶层的法则,弱肉强食。可是,谁都没有意识到,作为社会最底层儿的小民百姓们在想什么?他们可曾吃得饱,可曾穿的暖?他们的日子过得如何?有没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又有没有在荒年时节被迫卖掉妻子和子女?在他们眼中,小民百姓便是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
“然而,这个最重要的问题终于被大司马意识到了,他才是时时刻刻为小民百姓着想的人!在他眼里,小民百姓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了小民百姓,这天下的所有人便都会饿死!因此,此次的赋税新政,才是真正的为小民百姓着想,使得他们身上的担子轻些儿。”
听到这里,数百儒生士子立刻便纷纷议论起来了。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参差不齐,但是,他们参政议政的渴望却是一样的。如今,徐中丞终于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理由,他们的心中怀着各种各样主张和情绪,正在迅速地划分着阵营。可以预见的是,折辩很快就要开始了。
“折辩正式开始,请诸君做好准备!”卢植义正言辞地宣布折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