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热闹与紧张

    朝的官位资源,还不是皇帝说的算,只要给皇帝一个借口,皇帝能够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朝廷官位,有才有德者居之,若是书院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官员,通过了朝廷的选拔考试,还怕没有官做?

    书院的学生做官,势必是要从那些世家大族手抢资源的,到最后还不是看哪边人才多,哪边有真本事?

    世家大族能靠着关系,把一个草包送到宰相的位子吗?

    能吗?不能。

    所以玄世璟觉得,学院的学生将来在朝,还是能够有作为的,只要他们不忘初心。

    若是将来有学院的学生做官之后,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为书院丢了脸,那也好办,书院可以革除他的学籍,不承认他是从学院出来的。

    一来,学院不承认的学生,他的作为,与书院无关,当然,人家毕业之后,本来作为跟书院没什么关系,书院也管不着人家,但是总要有个名头的说法。

    二来,作为学生,被书院革除学籍,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一旦书院规模大了,书院的学籍,毕业证明可是很有含金量的,被革除了学籍,收回其毕业证明,那他的名声可要跌到尘埃里去了,朝廷势必要考虑这个人在这个位子的影响,不可能不做出什么反应的。

    这对于学院出身的官员来说,是个时时刻刻都存在的监督,监督着他们莫要忘了自己的初心,监督者他们在将来的仕途,不要走歪路。

    东山县庄子,玄家要继续招人扩建书院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人手也很快都召集齐全了,这会儿秋收早过去了,庄子的人也闲散了下来,有的在东山湖的码头做些零工补贴家用,有的在家里看看,是否还能从地里再刨出点儿粮食来。

    现在庄子要用工,玄家用工,从来没有不给钱的时候,赚钱的机会又来了,只要有一把子力气,肯踏踏实实的干活儿,在庄子不怕找不到赚钱的活计,当然,做活还是要优先尽着主家的活儿来。

    做人要知道感恩,要懂得饮水思源,庄子能有今天,还不是主家的功劳?

    除却庄子的人之外,又把长安城工学院的学生都给叫了过来,他们之,有的无需他们自己出力气去搬砖抗木料,有本事的,都聚集在帐篷之,研究书院给出的图纸,研究怎么才能省工省料还能做出质量过硬的工程来,有的还是技术型人才,在别处是找不到这样优秀的人才的。

    工学院,得天独厚。

    这也是工学院的学生为数不多的与庄子其它四处学院的学生见面聊天的机会。

    较有趣的是,明德书院的学生,一出门,说不准看到一个衣着相貌普通的,那是他们的师兄学长。

    一共五处书院,不管是那座书院里的学生,一旦他们遇了,碰头了,一说是书院出身的,都得恭恭敬敬的叫一句学长,道一声学长辛苦。

    虽然出了明德书院之后读的书院不同,但都是从明德书院出来的,两年的同窗之谊也不是闹着玩儿的。

    读书为了什么?为了增长学识,开阔眼界,为了懂礼仪,若是见了师兄学长都不打招呼,算礼貌吗?

    玄世璟的日子也悠闲自在了下来,每天早,像模像样的去学院报道,而后往书房里一坐,开始编写给学生们的教材,朝九晚五,跟班儿似的,雷打不动。

    不想写了,没有思绪了,去书院里溜达溜达,或是去兵学院或是去医学院,反正这两方面,玄世璟不敢说精通,但是大唐能找出他厉害的,两只手也能掰扯出来。

    想想玄世璟,精通医术,精通兵法要略,真真的带着兵走南闯北打过仗的,至于医术,现在来看,祸兮福所倚,当年歪打误撞了,算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了。

    要说什么不擅长,书院方面来说,也说不来,玄世璟可是四岁入弘馆的,真正不擅长的,怕是工学院的活计了,理论他可以,但是让他亲自动手,那不成。

    但是,也用不着玄世璟亲自动手,只要他提出一个理论,工学院有太多的人可以对于他的理论付诸于实践了。

    要说,位者的好处是这个。

    四品官,算不得位者,只能勉强说是个大地主吧。

    守着东山县这一亩三分地儿,在这庄子“作威作福”。

    书院开工的这一天,冯浩也带领着官府的官员到场了,日子还是李淳风给算的,标准的黄道吉日,玄世璟还让工学院的人用大红纸做了两挂鞭炮出来,挂在了书院的坊门,吉时一到,点燃了鞭炮,在噼里啪啦的声响之,工学院的二期工程,正式开动了。

    书院周围的热火朝天与书院之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尤其是学院这边,玄世璟到来之后,开始给学院的学生们授课,学生们也很明显的感觉到了压力,学堂的黑板可是写着,春闱倒计时多少天呢。

    玄世璟也要让这帮学子们感受感受自己当年每天盯着黑板的倒计时的感觉。

    这一点,算是玄世璟的恶趣味了。

    高考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这时候的春闱,之高考,有过之而无不及,

    全国各地的学子齐聚长安,闯春闱,前三甲风光无限,二十多个进士及第,这不到三十个人,能够取得朝廷正式的认命,成为正式的官员,从整个大唐来说,科举的淘汰率可是相当的高了。

    在到长安闯春闱之前,还要经过地方的考试,考过了,才有资格到长安参加科举春闱,大唐可没有九年义务教育。

    而看看学院第一批即将要参加春闱的学生,十几个人,能有多少过了进士及第这个线呢?

    他们的学堂之已经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条幅,无非是激励他们进的话,这批学生都是东山县庄子的孩子,是第一批入学明德书院的学生,也都是庄户人家出身的学生。

章节目录

大唐第一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墨青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青空并收藏大唐第一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