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霸三国 作者:凤鸣岐山
“二弟,依你看来,那公孙小儿究竟想作甚来着?”
袁熙匆匆赶回了城中,将曹纯的首级送上之余,又紧着将与公孙明的交涉经过详述了一番,结果便是袁谭也被弄糊涂了,皱着眉头想了良久,都没能搞懂公孙明到底想干啥。
“小弟也在懵懂中,然,若是依其所拟之策,似于我颇为有利,倒是不妨予其便利,我等也好坐山观虎斗了去,至不济,我军也可从容退守平原自保。”
袁熙同样也是满腹的疑惑,只不过他倒是不反对与公孙明配合上一把的,当然了,前提条件是先得确保己方之万全。
“嗯,漯沃离蒲山城太近了些,若予之,却恐此獠翻脸无情啊,不若令其迁往蓼城安营也罢,二弟看可行否?”
袁谭自忖与公孙明之间只有仇没有恩,哪敢轻易相信公孙明会如此好心地千里来送温暖,纵使明知按着公孙明的战略走,己方只会有得不会有失,可心中还是不免有些不衬底。
“这……”袁谭这般提议一出,袁熙可就有些不知该说啥才是了的,此无他,蓼城虽说毗邻漯沃城,可两城间到底还是有着八十余里的路程,加之蓼城并不紧靠黄河,显然不太合适用来作为粮秣辎重的转运中心,根
本用不着去谈,袁熙也知晓公孙明断不会接受此提议的,只是这话显然不好直接说出口来,袁熙也只能是无奈地支吾着。
“报,禀使君,主公有急信一封在此,请使君过目。”
没等袁熙支吾出个所以然来,却见一名浑身大汗淋漓的报马已匆匆抢进了城门楼,冲着袁谭便是一个单膝点地,紧着禀报了一句道。
“唔……”这一听是自家老父有信来,袁谭自是不敢大意了去,赶忙伸手接过了信函,手脚麻利地挑去了其上的火漆,从内里取出了两张写满了字的信纸,飞快地过了一遍之后,脸上顿时满是怪异之色,竟是迟迟而
无一言。
“大哥,父亲可是有甚交待么?”
见得袁谭面色明显不对,袁熙的好奇心不由地便大起了,紧着便从旁出言探问道。
“嗯……父亲有令,着我等将蒲山城并舟师一道交予公孙明,全军即刻撤往平原,待得幽州军过了黄河之后,再酌情兵进历城。”
被袁熙这么一打岔,袁谭这才算是从遐思里醒过了神来,只见其满脸苦涩地摇了摇头,将袁绍信中的交待简单地道了出来。
“呼……那便好,事不宜迟,小弟这就再去城外走上一遭也罢。”袁熙本心里就不愿在此时招惹公孙明,毕竟己方大败之余,最需要的便是抓紧时间休养生息,他还真就怕袁谭死活要赖在蒲山城,倘若因此跟公孙明起了冲突,那后果须不是元气大伤的袁家所能承受得起
的。
“也好,二弟快去快回,为兄这就下令集结人马,待得二弟归来,便即全军撤往平原。”青州乃是数年前袁谭率部打下来的,算是他的自留地,若是能从曹军手中夺回来,他自不会不乐意,先前之所以一直在犹豫着,怕的不单是公孙明会别有埋伏,同时也不免担心袁绍会有所见责,而今有了
其父之命令在手,他也就放心了许多,然则对公孙明的警惕心却并未松懈多少,虽是打算按其父之命令行事,可暗中却是思忖好了应变之准备……
“诸公都说说看,那公孙小儿究竟要作甚?”曹操昨日一夜未眠,于榻上翻来覆去,却始终睡不着,心神难定,总觉得有甚大事要发生,果不其然,一大早方才刚起床,青州的战报便到了,说是公孙明突然大举进兵青州,以奇兵突袭了夏侯渊所部,曹纯战死,全军万余众几乎尽墨,夏侯惇唯恐背水而战不利,已率部撤回到了黄河以南,正在向临淄转进,闻知此事,曹操雷霆震怒,于后院中暴跳如雷地发泄了一通,砸碎了家什无算,足足闹腾了大半
个时辰之久,方才算是勉强平抑住了心中蒸腾不已的火气,将众谋士都请了来,也自无甚寒暄的废话,待得主薄杨修将军报念毕,曹操便已是满脸晦色地直奔了主题。“明公,窃以为公孙小儿这是要收渔人之利了,今,我军主力已疲,袁本初也已是伤了元气,是儿自以为可行卞庄刺虎之举,故而斗胆兴兵来犯,然,其刚吞并了黑山军之地盘,内部其实并不甚稳,只消坚
守不战,其必无能为也,最多三数月,其必退兵无疑。”
曹操话音刚落,往昔很少在军议时发言的荀攸此番却是头一个站了出来,朗声进谏了一番。
“明公,窃以为公达(荀攸的字)所言恰是正理,只是夏侯惇兄弟二人皆是刚烈之辈,怕是难耐公孙小儿的激将之法,还请明公赶紧去信提醒,以防我军入了此贼彀中。”
郭嘉对荀攸的分析明显持着赞同之态度,只不过他之所想无疑要更深了一步,紧着便从旁提醒了曹操一句道。
“嗯……传令下去,着夏侯惇所部紧守临淄,不得擅自与敌决战,另,着北海太守秦琪调集郡中所有兵马向剧县(今之寿光)进发,与夏侯惇所部成犄角之势,亦自坚守不战,以待敌退。”
这一见郭嘉与荀攸都一致认为不能与幽州军急战,曹操虽急欲为曹纯报仇,可也只能是强摁下了兴大军赶赴青州之冲动,但见其闷闷地长出了口大气之后,已是面色铁青地连下了两道将令。
“明公,元让(夏侯惇的字)兄弟二人皆刚烈太过,纵使有明公严令,也恐难逃公孙小儿算计,某愿紧急赶赴临淄,以防有变。”
曹操的话音刚落,却见程昱突然从旁闪了出来,朗声自荐了一句道。
“好,有仲德前往,某无忧矣。”程昱乃是最早追随曹操的谋臣,向来多谋,素得曹操之信重,此际一听其自告奋勇要赶去临淄,曹操心底里最后的一丝担忧也已是尽去了……
“二弟,依你看来,那公孙小儿究竟想作甚来着?”
袁熙匆匆赶回了城中,将曹纯的首级送上之余,又紧着将与公孙明的交涉经过详述了一番,结果便是袁谭也被弄糊涂了,皱着眉头想了良久,都没能搞懂公孙明到底想干啥。
“小弟也在懵懂中,然,若是依其所拟之策,似于我颇为有利,倒是不妨予其便利,我等也好坐山观虎斗了去,至不济,我军也可从容退守平原自保。”
袁熙同样也是满腹的疑惑,只不过他倒是不反对与公孙明配合上一把的,当然了,前提条件是先得确保己方之万全。
“嗯,漯沃离蒲山城太近了些,若予之,却恐此獠翻脸无情啊,不若令其迁往蓼城安营也罢,二弟看可行否?”
袁谭自忖与公孙明之间只有仇没有恩,哪敢轻易相信公孙明会如此好心地千里来送温暖,纵使明知按着公孙明的战略走,己方只会有得不会有失,可心中还是不免有些不衬底。
“这……”袁谭这般提议一出,袁熙可就有些不知该说啥才是了的,此无他,蓼城虽说毗邻漯沃城,可两城间到底还是有着八十余里的路程,加之蓼城并不紧靠黄河,显然不太合适用来作为粮秣辎重的转运中心,根
本用不着去谈,袁熙也知晓公孙明断不会接受此提议的,只是这话显然不好直接说出口来,袁熙也只能是无奈地支吾着。
“报,禀使君,主公有急信一封在此,请使君过目。”
没等袁熙支吾出个所以然来,却见一名浑身大汗淋漓的报马已匆匆抢进了城门楼,冲着袁谭便是一个单膝点地,紧着禀报了一句道。
“唔……”这一听是自家老父有信来,袁谭自是不敢大意了去,赶忙伸手接过了信函,手脚麻利地挑去了其上的火漆,从内里取出了两张写满了字的信纸,飞快地过了一遍之后,脸上顿时满是怪异之色,竟是迟迟而
无一言。
“大哥,父亲可是有甚交待么?”
见得袁谭面色明显不对,袁熙的好奇心不由地便大起了,紧着便从旁出言探问道。
“嗯……父亲有令,着我等将蒲山城并舟师一道交予公孙明,全军即刻撤往平原,待得幽州军过了黄河之后,再酌情兵进历城。”
被袁熙这么一打岔,袁谭这才算是从遐思里醒过了神来,只见其满脸苦涩地摇了摇头,将袁绍信中的交待简单地道了出来。
“呼……那便好,事不宜迟,小弟这就再去城外走上一遭也罢。”袁熙本心里就不愿在此时招惹公孙明,毕竟己方大败之余,最需要的便是抓紧时间休养生息,他还真就怕袁谭死活要赖在蒲山城,倘若因此跟公孙明起了冲突,那后果须不是元气大伤的袁家所能承受得起
的。
“也好,二弟快去快回,为兄这就下令集结人马,待得二弟归来,便即全军撤往平原。”青州乃是数年前袁谭率部打下来的,算是他的自留地,若是能从曹军手中夺回来,他自不会不乐意,先前之所以一直在犹豫着,怕的不单是公孙明会别有埋伏,同时也不免担心袁绍会有所见责,而今有了
其父之命令在手,他也就放心了许多,然则对公孙明的警惕心却并未松懈多少,虽是打算按其父之命令行事,可暗中却是思忖好了应变之准备……
“诸公都说说看,那公孙小儿究竟要作甚?”曹操昨日一夜未眠,于榻上翻来覆去,却始终睡不着,心神难定,总觉得有甚大事要发生,果不其然,一大早方才刚起床,青州的战报便到了,说是公孙明突然大举进兵青州,以奇兵突袭了夏侯渊所部,曹纯战死,全军万余众几乎尽墨,夏侯惇唯恐背水而战不利,已率部撤回到了黄河以南,正在向临淄转进,闻知此事,曹操雷霆震怒,于后院中暴跳如雷地发泄了一通,砸碎了家什无算,足足闹腾了大半
个时辰之久,方才算是勉强平抑住了心中蒸腾不已的火气,将众谋士都请了来,也自无甚寒暄的废话,待得主薄杨修将军报念毕,曹操便已是满脸晦色地直奔了主题。“明公,窃以为公孙小儿这是要收渔人之利了,今,我军主力已疲,袁本初也已是伤了元气,是儿自以为可行卞庄刺虎之举,故而斗胆兴兵来犯,然,其刚吞并了黑山军之地盘,内部其实并不甚稳,只消坚
守不战,其必无能为也,最多三数月,其必退兵无疑。”
曹操话音刚落,往昔很少在军议时发言的荀攸此番却是头一个站了出来,朗声进谏了一番。
“明公,窃以为公达(荀攸的字)所言恰是正理,只是夏侯惇兄弟二人皆是刚烈之辈,怕是难耐公孙小儿的激将之法,还请明公赶紧去信提醒,以防我军入了此贼彀中。”
郭嘉对荀攸的分析明显持着赞同之态度,只不过他之所想无疑要更深了一步,紧着便从旁提醒了曹操一句道。
“嗯……传令下去,着夏侯惇所部紧守临淄,不得擅自与敌决战,另,着北海太守秦琪调集郡中所有兵马向剧县(今之寿光)进发,与夏侯惇所部成犄角之势,亦自坚守不战,以待敌退。”
这一见郭嘉与荀攸都一致认为不能与幽州军急战,曹操虽急欲为曹纯报仇,可也只能是强摁下了兴大军赶赴青州之冲动,但见其闷闷地长出了口大气之后,已是面色铁青地连下了两道将令。
“明公,元让(夏侯惇的字)兄弟二人皆刚烈太过,纵使有明公严令,也恐难逃公孙小儿算计,某愿紧急赶赴临淄,以防有变。”
曹操的话音刚落,却见程昱突然从旁闪了出来,朗声自荐了一句道。
“好,有仲德前往,某无忧矣。”程昱乃是最早追随曹操的谋臣,向来多谋,素得曹操之信重,此际一听其自告奋勇要赶去临淄,曹操心底里最后的一丝担忧也已是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