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的封锁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作者:大汉校尉
这一年的寒冬,由于建州女真陷入饥荒、寒潮以及不断爆发在内部的奴隶起义,导致后金政权摇摇欲坠,无暇南顾,使得复辽军进入一段安稳而快速的发展期。
除了蒙古来使、高丽国与东瀛国的一些小摩擦以外,辽南和辽东暂时没有大事发生。当然,这只是明面上没有出现大事,实际上却暗潮涌动。
大明朝廷在派出去至辽南的官吏、锦衣卫如同石沉大海以后,再加上后金在京城传播的谣言,朝廷上下都察觉到了辽南的不对劲。虽然表面上楚云仍然接受大明的册封,但是却软硬不吃,始终不肯离开辽南那片地盘。而且朝廷也无法派人去接收收复的土地,楚云名副其实成为了辽南、辽东的无冕之王。
崇祯皇帝在清理了宦党之后,开始想办法制衡楚云的势力,锦衣卫出入更加频繁,早朝也有大臣奏请制裁复辽军。于是乎,一场针对于复辽军的封锁悄然展开……
宁远防线,边军没有因为建州女真势力的收缩而裁减,反而又新增了几千新兵和十万两军饷。
天津卫等港口,开始限制商人前往辽南进行贸易,特别是粮食、矿物等重要物资。
这道更加严格的禁海令一路八百里加急送达南京、泉州、广州,严令各地严禁出海贸易,就连辽南也不例外。
更加严格的禁海令一出,天下哗然。不过东南沿海的商人并不重视这份命令。崇祯时期朝廷对于东南沿海地区的掌控已经不及以前,海贼横行,就连福建水师都不是海贼郑芝龙的对手。而为何海贼横行?如果东南沿海海运不发达,海贼抢什么?
对于东南商人,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他们安家立命之本,所谓断人财路如同sa人父母,这些商人们对禁海令熟视无睹。他们与当地的官吏疏通,照样扬帆,来往东南沿海、西洋、辽南三地,形成一条海上贸易线。
也许是东南商人们依然正常来往辽南,所以辽南并没有因为更严格的禁海令而遭受比较严重的损失,当然,天津卫靠近京师,所以受到的影响最大,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山东登莱地区。
大明朝廷在耍一些手段的时候,楚云并没有过分担心。现在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就算他有意封锁辽南地区,命令层层传递下去,最终能实行到什么程度大家都心里有数。
复辽军最近也在忙着新一轮的变革。楚云在这一段安稳的时期开始正式确认新的管理体制。目前复辽军有农业局、海事局、工程局、宣传处、情报处等管理机构,而里面官吏的级别自然也应该按照在管理机构中的位置,权力的大小分级,而大明朝廷的官职反而成为了虚职。
同时复辽军军队开始实施军衔体制。分为将军、校官、尉官三个级别。将军又划分为上中少三等,校官分为上中少三等,尉官也是分为上中少三等。军衔体制的实施一是为了给众人一个奋斗的目标,二是方便指挥,三是方便对不同军事部队的管理,比如如何平衡陆军军官与海军军官的待遇。
目前复辽军中除了楚云这个特殊的存在,海军只有纳尔逊有资格成为少将军,其他人均只是校官和尉官。陆军的话楚云没有将唯一的将军给卡尔大公,而是给了危难之时曾经帮助楚云逆转了局势,度过最困难一段时期的刘兴祚,第三步兵旅的旅长。其余的步兵旅旅长,暂时为中校或上校。
除了变革军衔,楚云还逐渐建立起军事参谋制度,军事参谋从步兵旅到中队,直接对参谋部负责,而参谋部又对楚云负责,除了参谋军事,也有监督的作用。
在入冬前楚云有四个步兵旅、一个炮兵旅、一个龙骑兵营和其他零散部队,大致有两万人。
而入冬后再次扩张,新成立两个步兵旅,原来的各支部队也按照军部的计划编制扩军,由原来三千人的步兵旅扩招成五千人的步兵旅,使得复辽军的军队规模扩张到四万人。
这样的规模可以说是疯狂地爆兵了。这也是楚云为了等到开春对建州女真开始彻底的平推。
当然,将部队翻倍,无论是装备物资的生产都十分紧张,还要有个训练期。好在这个比较平静的冬天作为了缓冲期。
公元1628年正月初一,正旦节,辽南、辽东各地张灯结彩,一片祥和,百姓门旁值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番经轮,或编结黄钱如龙。
被建州女真蹂躏了数年的辽南大地,重新恢复元气,并成为这乱世中的桃园,这年劫后余生的辽南百姓,才有兴致过起一个喜庆的正旦节。
除了驻防在辽东城、西宁堡、盖州城三地的军官因为要防备后金趁机南下侵扰以外,复辽军几乎所有的高层都回到金州城这座起兵之地,普天同庆。
天才刚刚泛亮,金州城内便响起了鞭炮的喜庆声。
足足有数以百计的中高层军官、行政官员、科学家齐聚楚云的府邸附近。而外围,数以万计的大明百姓自发地围观,一层层围得水泄不通,以至于万人空巷!
“大人,府外已经汇聚了好几万人,卫兵们正在维持秩序,就等您了。”卫队长余成从府外进来对楚云说道。
“你说什么?!几万人?!”刚睡醒的楚云目瞪口呆。
不就是过个春节嘛……本来自己只是想要借助这个机会和旧部下以及最近提拔的新军官联络一下感情,没想到好奇喜欢搞事情的老百姓们也跟着汇聚到自己的府邸前,这年头没有春晚看,也真是……闲得慌……
“几万人,我要说些什么?”楚云没有什么准备啊,难道要自己对着几万大明百姓说几句话就能哄他们走?
“陈挺刚才急忙去安排了,大人出去后便能随机应变。”余成说道。
等到楚云洗漱完毕,带着余成等亲兵出来,一推开府门,楚云便看到外面人头涌动、人山人海,几乎淹没了整个街道!
这一年的寒冬,由于建州女真陷入饥荒、寒潮以及不断爆发在内部的奴隶起义,导致后金政权摇摇欲坠,无暇南顾,使得复辽军进入一段安稳而快速的发展期。
除了蒙古来使、高丽国与东瀛国的一些小摩擦以外,辽南和辽东暂时没有大事发生。当然,这只是明面上没有出现大事,实际上却暗潮涌动。
大明朝廷在派出去至辽南的官吏、锦衣卫如同石沉大海以后,再加上后金在京城传播的谣言,朝廷上下都察觉到了辽南的不对劲。虽然表面上楚云仍然接受大明的册封,但是却软硬不吃,始终不肯离开辽南那片地盘。而且朝廷也无法派人去接收收复的土地,楚云名副其实成为了辽南、辽东的无冕之王。
崇祯皇帝在清理了宦党之后,开始想办法制衡楚云的势力,锦衣卫出入更加频繁,早朝也有大臣奏请制裁复辽军。于是乎,一场针对于复辽军的封锁悄然展开……
宁远防线,边军没有因为建州女真势力的收缩而裁减,反而又新增了几千新兵和十万两军饷。
天津卫等港口,开始限制商人前往辽南进行贸易,特别是粮食、矿物等重要物资。
这道更加严格的禁海令一路八百里加急送达南京、泉州、广州,严令各地严禁出海贸易,就连辽南也不例外。
更加严格的禁海令一出,天下哗然。不过东南沿海的商人并不重视这份命令。崇祯时期朝廷对于东南沿海地区的掌控已经不及以前,海贼横行,就连福建水师都不是海贼郑芝龙的对手。而为何海贼横行?如果东南沿海海运不发达,海贼抢什么?
对于东南商人,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他们安家立命之本,所谓断人财路如同sa人父母,这些商人们对禁海令熟视无睹。他们与当地的官吏疏通,照样扬帆,来往东南沿海、西洋、辽南三地,形成一条海上贸易线。
也许是东南商人们依然正常来往辽南,所以辽南并没有因为更严格的禁海令而遭受比较严重的损失,当然,天津卫靠近京师,所以受到的影响最大,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山东登莱地区。
大明朝廷在耍一些手段的时候,楚云并没有过分担心。现在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就算他有意封锁辽南地区,命令层层传递下去,最终能实行到什么程度大家都心里有数。
复辽军最近也在忙着新一轮的变革。楚云在这一段安稳的时期开始正式确认新的管理体制。目前复辽军有农业局、海事局、工程局、宣传处、情报处等管理机构,而里面官吏的级别自然也应该按照在管理机构中的位置,权力的大小分级,而大明朝廷的官职反而成为了虚职。
同时复辽军军队开始实施军衔体制。分为将军、校官、尉官三个级别。将军又划分为上中少三等,校官分为上中少三等,尉官也是分为上中少三等。军衔体制的实施一是为了给众人一个奋斗的目标,二是方便指挥,三是方便对不同军事部队的管理,比如如何平衡陆军军官与海军军官的待遇。
目前复辽军中除了楚云这个特殊的存在,海军只有纳尔逊有资格成为少将军,其他人均只是校官和尉官。陆军的话楚云没有将唯一的将军给卡尔大公,而是给了危难之时曾经帮助楚云逆转了局势,度过最困难一段时期的刘兴祚,第三步兵旅的旅长。其余的步兵旅旅长,暂时为中校或上校。
除了变革军衔,楚云还逐渐建立起军事参谋制度,军事参谋从步兵旅到中队,直接对参谋部负责,而参谋部又对楚云负责,除了参谋军事,也有监督的作用。
在入冬前楚云有四个步兵旅、一个炮兵旅、一个龙骑兵营和其他零散部队,大致有两万人。
而入冬后再次扩张,新成立两个步兵旅,原来的各支部队也按照军部的计划编制扩军,由原来三千人的步兵旅扩招成五千人的步兵旅,使得复辽军的军队规模扩张到四万人。
这样的规模可以说是疯狂地爆兵了。这也是楚云为了等到开春对建州女真开始彻底的平推。
当然,将部队翻倍,无论是装备物资的生产都十分紧张,还要有个训练期。好在这个比较平静的冬天作为了缓冲期。
公元1628年正月初一,正旦节,辽南、辽东各地张灯结彩,一片祥和,百姓门旁值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番经轮,或编结黄钱如龙。
被建州女真蹂躏了数年的辽南大地,重新恢复元气,并成为这乱世中的桃园,这年劫后余生的辽南百姓,才有兴致过起一个喜庆的正旦节。
除了驻防在辽东城、西宁堡、盖州城三地的军官因为要防备后金趁机南下侵扰以外,复辽军几乎所有的高层都回到金州城这座起兵之地,普天同庆。
天才刚刚泛亮,金州城内便响起了鞭炮的喜庆声。
足足有数以百计的中高层军官、行政官员、科学家齐聚楚云的府邸附近。而外围,数以万计的大明百姓自发地围观,一层层围得水泄不通,以至于万人空巷!
“大人,府外已经汇聚了好几万人,卫兵们正在维持秩序,就等您了。”卫队长余成从府外进来对楚云说道。
“你说什么?!几万人?!”刚睡醒的楚云目瞪口呆。
不就是过个春节嘛……本来自己只是想要借助这个机会和旧部下以及最近提拔的新军官联络一下感情,没想到好奇喜欢搞事情的老百姓们也跟着汇聚到自己的府邸前,这年头没有春晚看,也真是……闲得慌……
“几万人,我要说些什么?”楚云没有什么准备啊,难道要自己对着几万大明百姓说几句话就能哄他们走?
“陈挺刚才急忙去安排了,大人出去后便能随机应变。”余成说道。
等到楚云洗漱完毕,带着余成等亲兵出来,一推开府门,楚云便看到外面人头涌动、人山人海,几乎淹没了整个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