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皇太极怒了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作者:大汉校尉
“早就听说复辽军的火枪火炮厉害,我们到了金州以后也会发火枪火炮给我们吗?”黄炜姚和赵祥听杨太这么一说,顿时来了兴趣。
“只要你们是忠诚于我们复辽军的,火枪火炮算得了什么?你们好好看看,我们第一步兵营人手一支火枪,就连做饭的伙夫都有。”杨太得意地说道。
“做饭的伙夫都有火枪?”黄炜姚和赵祥终于知道复辽军是怎样可怕的存在了。真是壕无人性。
“好了,李永芳的大部队快要到来了。我们先撤回金州,只要回到金州,就算他皇太极亲自到来,都奈我们不何。”杨太说道。
第一步兵营即将准备离开石河村时,杨太的谋士突然过来在杨太耳边嘀咕了几句。杨太微微变色:“各位,我们暂时先不走了。”
黄炜姚和赵祥感到疑惑:“我们不是要撤回金州吗?李永芳快来了,再不走可能就被拖住了。”
“军主传来命令,要求我们在石河村固守,吸引金兵主力前来。”杨太将楚云遣人送来的信件传给两人。
两人看来信件后面如死灰:“要我们坚守到后金主力到来,这是要拿我们当诱饵啊。”
“粮食和弹药军主会率部队带过来,我们准备搭建工事吧。”杨太想了想,坚决地履行楚云的命令,“军主应该是谋划好了,才有这样的决定,我们只需要服从命令。”
李永芳带着两千多人来到石河村外,惊奇地发现明军竟然没有撤退,而是已经整整齐齐地排列好了队形。
“他们不是要撤向金州吗?怎么还呆在石河村,没这道理啊。”李永芳看着旗帜鲜明的明军队伍,他们丝毫没有要撤退的意思。
“报,明军发动攻击了!”李永芳的前锋还没集结完毕,石河村外的明军再次主动发动攻击,如同一群疯子一样嚷嚷地杀了过来。
“这这这……”李永芳不知如何说什么是好,这明军也太疯狂了!每次都主动出击!
“我曾经与复辽军交手过,我带兵去拦住他们,父亲大人您集结主力包围他们。”李率泰匆忙带着亲兵上前。
就在李永芳的汉军左营匆忙迎战时,明军的火炮再次发起了咆哮……
金州卫,楚云集结了三个步兵营、一个火炮营、骑兵大队以及大量的运输部队,开始战前的部署。复辽军下面,几乎所有的校官都向楚云请战,想要在这场战役中获取军功,以提高自己在复辽军的地位。
现在的复辽军已经有了强盛的势头,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所以在先期成为复辽军高层的话,以后的权力自然就很大了。
“根据探子的来报,后金八旗齐聚盛京,复州受到威胁的话,皇太极肯定会派兵南下支援,顺便消灭我们复辽军。我推测,这次起码有两个旗的主力南下,我们的对手是两万人或者更多。”楚云凝重地在地图上比划,“他们顺着海州、盖州南下,很快就会到复州。我令第一营固守在复州与金州不远的石河村固守,牵制住复州的汉军左营以及南下的八旗一部,而我们将会和八旗南下主力进行一场会战。只要打掉他们南下的主力,他们就不得不放弃对辽南四卫的控制了。”
“南下的主力可能是两万人,而我们能派出的,除了第一营,大致有三千人,对方是我们的六七倍,我们想要获胜,还是十分困难的。不过就算我们打败了,我们还有金州城,武库里还有多余的火枪和火炮,可以随时发动第二次反击。”
“有军主领导,我们是不会打败的!”第二步兵营的昌义说道。
“没错,金州城内的百姓听说金兵南下,想要夺走他们现有的平稳生活,他们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参军,现在我们军营外足足有近千人喊着要加入,只要军主点头,我们随时能再拉出一两个步兵营。”第三步兵营的徐继说道。
民心可用!楚云听说金州城内百姓的反应,心里大概有数。就算真的打败了,他楚云也要狠狠咬下后金一块肉!有金州城在,楚云在前线败了这金州城还是能守住的!
“徐继,你率领第三步兵营留守金州城,看好我们的大本营,同时训练预备兵役。”楚云说道。
“我不干!我也要到前线和军主一同战斗!”徐继不满道。
“你怎么学起杨太那个倔脾气?看好我们大本营比上前线要重要一百倍!没了金州城,我们在前面打的再好也无济于事!”楚云怒道。
“是!徐继遵命!”徐继见一向平和近人的楚云发火,说明楚云是真的重视接下来这场战役,于是赶紧挺直身板,敬了个军礼。
“骑兵大队护送运输大队,将粮食和弹药迅速在金兵主力南下前运往石河村。第二步兵营、第四步兵营、火炮营、警卫中队带足弹药干粮随我出来。”楚云拍了拍桌子,“这一次,我们要拿下辽南!”
盛京,后金的王都,十万加急的情报呈送到皇太极的案头。
“李永芳误我!”皇太极愤怒地将情报撕成碎片!
守候在皇太极身边的奴仆害怕地直哆嗦。
“竟然敢隐瞒百姓逃亡、军队逃亡的消息,终于酿成大祸,再晚一步,复州就不是我大金国的了!”皇太极自言自语,“让大贝勒父子、二贝勒阿敏等人过来!”
“是是……”奴仆慌不择路地去通知几个后金的最高层。
大致是皇太极对复辽军的挑衅大为暴怒,所以在复州牛录叛逃事件之后的次日,后金大贝勒代善父子的正红旗和镶红旗、二贝勒阿敏的镶蓝旗、新成立的汉军右营,组建起三万多人的军团,向金州方向开发。
这是继宁远大战、进击高丽以后,后金的又一次大规模的行动,除了皇太极要亲自坐镇后方意外,他近乎调用了一半的国力,打算以泰山压顶之势一口气推平整个辽南。
“早就听说复辽军的火枪火炮厉害,我们到了金州以后也会发火枪火炮给我们吗?”黄炜姚和赵祥听杨太这么一说,顿时来了兴趣。
“只要你们是忠诚于我们复辽军的,火枪火炮算得了什么?你们好好看看,我们第一步兵营人手一支火枪,就连做饭的伙夫都有。”杨太得意地说道。
“做饭的伙夫都有火枪?”黄炜姚和赵祥终于知道复辽军是怎样可怕的存在了。真是壕无人性。
“好了,李永芳的大部队快要到来了。我们先撤回金州,只要回到金州,就算他皇太极亲自到来,都奈我们不何。”杨太说道。
第一步兵营即将准备离开石河村时,杨太的谋士突然过来在杨太耳边嘀咕了几句。杨太微微变色:“各位,我们暂时先不走了。”
黄炜姚和赵祥感到疑惑:“我们不是要撤回金州吗?李永芳快来了,再不走可能就被拖住了。”
“军主传来命令,要求我们在石河村固守,吸引金兵主力前来。”杨太将楚云遣人送来的信件传给两人。
两人看来信件后面如死灰:“要我们坚守到后金主力到来,这是要拿我们当诱饵啊。”
“粮食和弹药军主会率部队带过来,我们准备搭建工事吧。”杨太想了想,坚决地履行楚云的命令,“军主应该是谋划好了,才有这样的决定,我们只需要服从命令。”
李永芳带着两千多人来到石河村外,惊奇地发现明军竟然没有撤退,而是已经整整齐齐地排列好了队形。
“他们不是要撤向金州吗?怎么还呆在石河村,没这道理啊。”李永芳看着旗帜鲜明的明军队伍,他们丝毫没有要撤退的意思。
“报,明军发动攻击了!”李永芳的前锋还没集结完毕,石河村外的明军再次主动发动攻击,如同一群疯子一样嚷嚷地杀了过来。
“这这这……”李永芳不知如何说什么是好,这明军也太疯狂了!每次都主动出击!
“我曾经与复辽军交手过,我带兵去拦住他们,父亲大人您集结主力包围他们。”李率泰匆忙带着亲兵上前。
就在李永芳的汉军左营匆忙迎战时,明军的火炮再次发起了咆哮……
金州卫,楚云集结了三个步兵营、一个火炮营、骑兵大队以及大量的运输部队,开始战前的部署。复辽军下面,几乎所有的校官都向楚云请战,想要在这场战役中获取军功,以提高自己在复辽军的地位。
现在的复辽军已经有了强盛的势头,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所以在先期成为复辽军高层的话,以后的权力自然就很大了。
“根据探子的来报,后金八旗齐聚盛京,复州受到威胁的话,皇太极肯定会派兵南下支援,顺便消灭我们复辽军。我推测,这次起码有两个旗的主力南下,我们的对手是两万人或者更多。”楚云凝重地在地图上比划,“他们顺着海州、盖州南下,很快就会到复州。我令第一营固守在复州与金州不远的石河村固守,牵制住复州的汉军左营以及南下的八旗一部,而我们将会和八旗南下主力进行一场会战。只要打掉他们南下的主力,他们就不得不放弃对辽南四卫的控制了。”
“南下的主力可能是两万人,而我们能派出的,除了第一营,大致有三千人,对方是我们的六七倍,我们想要获胜,还是十分困难的。不过就算我们打败了,我们还有金州城,武库里还有多余的火枪和火炮,可以随时发动第二次反击。”
“有军主领导,我们是不会打败的!”第二步兵营的昌义说道。
“没错,金州城内的百姓听说金兵南下,想要夺走他们现有的平稳生活,他们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参军,现在我们军营外足足有近千人喊着要加入,只要军主点头,我们随时能再拉出一两个步兵营。”第三步兵营的徐继说道。
民心可用!楚云听说金州城内百姓的反应,心里大概有数。就算真的打败了,他楚云也要狠狠咬下后金一块肉!有金州城在,楚云在前线败了这金州城还是能守住的!
“徐继,你率领第三步兵营留守金州城,看好我们的大本营,同时训练预备兵役。”楚云说道。
“我不干!我也要到前线和军主一同战斗!”徐继不满道。
“你怎么学起杨太那个倔脾气?看好我们大本营比上前线要重要一百倍!没了金州城,我们在前面打的再好也无济于事!”楚云怒道。
“是!徐继遵命!”徐继见一向平和近人的楚云发火,说明楚云是真的重视接下来这场战役,于是赶紧挺直身板,敬了个军礼。
“骑兵大队护送运输大队,将粮食和弹药迅速在金兵主力南下前运往石河村。第二步兵营、第四步兵营、火炮营、警卫中队带足弹药干粮随我出来。”楚云拍了拍桌子,“这一次,我们要拿下辽南!”
盛京,后金的王都,十万加急的情报呈送到皇太极的案头。
“李永芳误我!”皇太极愤怒地将情报撕成碎片!
守候在皇太极身边的奴仆害怕地直哆嗦。
“竟然敢隐瞒百姓逃亡、军队逃亡的消息,终于酿成大祸,再晚一步,复州就不是我大金国的了!”皇太极自言自语,“让大贝勒父子、二贝勒阿敏等人过来!”
“是是……”奴仆慌不择路地去通知几个后金的最高层。
大致是皇太极对复辽军的挑衅大为暴怒,所以在复州牛录叛逃事件之后的次日,后金大贝勒代善父子的正红旗和镶红旗、二贝勒阿敏的镶蓝旗、新成立的汉军右营,组建起三万多人的军团,向金州方向开发。
这是继宁远大战、进击高丽以后,后金的又一次大规模的行动,除了皇太极要亲自坐镇后方意外,他近乎调用了一半的国力,打算以泰山压顶之势一口气推平整个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