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盛唐 作者:断刃天涯
第五百零七章 目标指向
有的事情能做,但是不能说,不能拆穿了往白里说。韦挺现在遭遇的就是这么一种尴尬。
韦氏可不简单,关陇集团的巨头之一。嗯,举个例子吧,像武则天学习邯郸学步的韦后。
门阀下注这种事情,从来都是多方下注。韦挺支持李泰,这种事情不能说出来的。但是李诚很讨厌,直接就点明了,“离间天家”。那么,后面就很好理解了,其心可诛!
这事情打死韦挺都不敢承认的,这是要死人的事情。
韦挺跟李诚真没啥瓜葛,但是为何会这么坑韦挺呢?很简单,烦这家伙蹭热度。李诚就是想告诉大家一个事情,李诚遇刺,请就事论事,如果往里头夹带私货,哥弄不死你。
一句话,就把韦挺置于极为尴尬,极为危险的境地。这就是李诚要达到的效果,我看还有谁敢借这个事情做文章。查,一定要查,但是不能偏离轨道。
李世民在台上的表情愕然,他也没想到李诚这么狠。台下站在一旁的李承乾,心里则是暗暗的爽。头一次觉得,李诚这人没那么讨厌。
“闭嘴,让自成往下说。”李世民一声怒喝,韦挺闭嘴了,也吓的魂不附体。就李世民这语气,韦挺觉得事情要坏。尤其是让李诚往下说的话。
这时候大太监走到李世民跟前,附耳低语,李世民脸色骤变,看看韦挺,又看看李诚道:“自成,怎么继续说了?”李诚举起笏板,正色道:“陛下,臣不用想都能猜到,适才消息来了。丢失的八牛弩,出自太子三卫。”
这伏天都没过啊,韦挺全身的汗毛都炸了,冷汗涌出,浑身湿透。身子一软,跪下了!
李世民一听这话,露出一丝笑容,看都没看韦挺,饶有兴趣的盯着李诚:“自成智者也,如此说来,另有蹊跷咯?”李诚点点头:“陛下,此事易尔,只是臣不好在此说。”
其实李诚也是昨晚上才想明白的,刚才韦挺跳出来的时候,李诚似乎又明白了一点什么。
这个事情的节奏是这样了,抛开李诚昨晚上想明白的事情,韦挺这边的上蹿下跳,无非就是信息领先的结果,这个信息领先怎么来的?在东宫有眼线呗。有了这个前提,那么太子三卫的自查结果出来比较慢,就不难理解了。
还有一个标志性的事情就是,于志宁没出现,他是东宫总管,奉命清查三卫的武库。
如果不是查出问题来了,于志宁不可能迟到,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于志宁到了,但是觉得事情太大,决定秘密上奏。这也就是于志宁这个人,在关键时刻比较稳重。
所以咯,韦挺倒霉了,谁让他想借这个事情黑太子呢。李诚很清楚,这个时候的李承乾,在李世民那里还是有很重要的位子的。就算是后来李承乾彻底堕落了,李世民也想着抢救一下。就凭这一点,韦挺跳出来,李诚正好杀鸡儆猴。
李世民没察觉到李诚的真实想法,但是他能察觉到,李诚似乎找到了方向,而且不会错。
“那等散朝了再说吧。”李世民一句话,现场气氛松缓了下来,跪在地上的韦挺,还在呆滞中。李世民怒道:“身为朝廷大员,跪着像什么样子?还不站起来?”
韦挺有种死里逃生的感觉,李世民没再看他,而是对众臣子道:“朕头晕,出去走走。”说着起身下来,迈步出去了。
他就这么出去了,李诚还在里头呢,不少大臣一看皇帝走了,凑一起窃窃私语。韦挺这家伙,畏惧的看了一眼李诚,没等到李诚搭理他,迎来了太子李承乾恶毒的眼神。
魏王李泰在对面呢,此刻眼神复杂的看着李诚。这场面的气氛太诡异了,到底谁能弄清楚其中的蹊跷呢?把事情串起来想明白的李诚算一个。
“肃静!”房玄龄喝了一声,现场很快安静了下来。
李世民出了大殿,看见等在门口的于志宁便道:“太子三卫丢了八牛弩么?”
于志宁赶紧行礼道:“圣明无过陛下,正是如此。经查,武库一小吏失踪了,臣顺着这条线索差下去才发现,武库记录被动过手脚,记录在案的八牛弩,没有使用过的记录,但却别标注为年久败坏销毁了。”
“人呢?拿到了么?”李世民关心的是这个,于志宁摇摇头:“死了!此人无妻儿,父母兄弟都不在长安。臣觉得,就算派人去铜川老家查,也查不到什么线索,便来汇报了。”
“怎么死的?”李世民的语气凝重,心里想着,李诚一定算到了这个结果。韦挺那边应该是提前得到了于志宁这边查出问题的消息。在大朝会上拿出来说,而不是等于志宁来报,其心未必就是要离间天家,而是想表现自己。
至于李诚那个竖子嘛,应该是担心别人曲解太子,才会站出来给韦挺扣帽子。这个想法呢,无疑有点美化李诚了,这家伙哪有那么好心,就是不爽别人借自己的力气,成就私心。
重点还是李诚知道,韦挺是挺李泰的,所以才一刀见血。李世民不这么想,是因为他的私心,他喜欢李泰,不认为李泰会让人这么干。可惜李世民不知道黄袍加身的典故。
“交给刑部继续查吧,看看还有没有别的线索。”李世民想了想,还是做了决断。这事情瞒不住,太子三卫出了事情,不等于就是太子指使的。于志宁点点头:“臣明白,这就去办。”李世民指了指大殿:“事无不可对人言啊!”
于志宁顿时脸涨红了,深深弯腰:“臣惶恐!”李世民笑道:“不是你的错,事关重大,朕也会乱了方寸。”话是这么说,李世民心里有个念头,是不是该整顿一下太子三卫了。鬼才知道太子身边有多少牛鬼蛇神。韦挺的事情,还真不好说。
一念之间,李世民似乎有点懊恼,自己对李泰的态度,是不是出了问题呢?群臣还在等着,李世民不好多想,甩甩头回去了。
于志宁走大殿正门进来,等到李世民出现了,赶紧上前奏报。讲发现的事情都说了出来,现场一阵骚动。刚才李诚做了猜测,全中。现在好了,大家都把眼神对着韦挺了。
魏征站出来说了一句:“陛下,臣以为,大唐有律可循,凡事当以证据为准。”
李诚听的清楚,当时有中日了哈士奇的感觉。这话怎么那么熟悉呢?这老魏,真是……
李世民点点头:“玄成言之有理!”贞观一朝,除了谋反,还真没大臣被诛杀的,每年勾决的犯人也很少。可见李世民的仁!
魏征退下去,八牛弩的事情就商议到这了,暂时没有李诚的事情了,好困。李诚习惯性的找根柱子靠着补觉,谁了没多一会,身子往下滑,坐地上继续靠着睡。有趣的是,没人去叫醒他,李世民也当着没看见。
李诚是散朝之后被踹醒的,睁眼一看是李世民站跟前,赶紧爬起来,擦掉眼屎,很没形象的笑道:“散朝了,臣也该回去睡觉了。”李世民直接乐了,抬脚又是轻轻的踹几下:“竖子,还有事情没交代清楚呢。八牛弩,不能流落民间啊。”
嗯,意思就是,民间不能有八牛弩啊。李诚点点头,表示理解。君前失仪什么的,李世民不在乎,不等于臣子们不在乎。今天没被人弹劾,不等于以后还可以这样。毕竟情况特殊,这个节骨眼上,没哪个傻子跳出来帮韦挺拉仇恨。
“陛下,派人去查解盐吧。”李诚很干脆的指出方向,李世民当时就一愣,看看四周没人,这才低声道:“何以见得?”
“这不是明白的事情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八牛弩可是军中重器,弄来对付臣,那可不是一般的仇恨。臣思来想去,也就是盐了。断人财路,杀人父母啊。”
“呵呵,为何不能是铁呢?为何不能是海贸呢?为何不能是大豆呢?为何不能是粮食呢?”李诚目瞪口呆,我了个去,排比句啊。行,我就一一反驳好了。
“陛下,大豆才几个钱啊?海贸臣都被踢出来了,为了点保护费,不至于。铁就更不用说了,就大唐这点铁的产量,臣都觉得不好意思说。海盐就不一样了,成本低的感人啊。而且,还可以不断的扩大生产,这是死仇啊,陛下。”
一番话说的李世民频频点头,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了。没人敢冒这么大的风险,动用八牛弩,暴露了太子三卫的钉子。李世民沉吟的时候,李诚突然笑道:“陛下,这是个机会啊。”
李世民听着突然表情凝滞,看着李诚好一会才缓缓点头:“是个机会,但是风险和压力也不小啊。”李诚歪歪嘴,摇头道:“陛下,要是五年前,这话臣不会说,也不敢说。”
李世民低头沉思好一阵子才道:“容朕在想想!这事不急!倒是自成的安慰,不可大意。”
李诚嘿嘿一笑:“臣倒是不担心还有下一次,这种事情一次不成功,就不会有下一次。臣可不是泥捏的。”
李世民突然想明白了什么事情,笑了起来,抬手点了点李诚:“竖子!”
第五百零七章 目标指向
有的事情能做,但是不能说,不能拆穿了往白里说。韦挺现在遭遇的就是这么一种尴尬。
韦氏可不简单,关陇集团的巨头之一。嗯,举个例子吧,像武则天学习邯郸学步的韦后。
门阀下注这种事情,从来都是多方下注。韦挺支持李泰,这种事情不能说出来的。但是李诚很讨厌,直接就点明了,“离间天家”。那么,后面就很好理解了,其心可诛!
这事情打死韦挺都不敢承认的,这是要死人的事情。
韦挺跟李诚真没啥瓜葛,但是为何会这么坑韦挺呢?很简单,烦这家伙蹭热度。李诚就是想告诉大家一个事情,李诚遇刺,请就事论事,如果往里头夹带私货,哥弄不死你。
一句话,就把韦挺置于极为尴尬,极为危险的境地。这就是李诚要达到的效果,我看还有谁敢借这个事情做文章。查,一定要查,但是不能偏离轨道。
李世民在台上的表情愕然,他也没想到李诚这么狠。台下站在一旁的李承乾,心里则是暗暗的爽。头一次觉得,李诚这人没那么讨厌。
“闭嘴,让自成往下说。”李世民一声怒喝,韦挺闭嘴了,也吓的魂不附体。就李世民这语气,韦挺觉得事情要坏。尤其是让李诚往下说的话。
这时候大太监走到李世民跟前,附耳低语,李世民脸色骤变,看看韦挺,又看看李诚道:“自成,怎么继续说了?”李诚举起笏板,正色道:“陛下,臣不用想都能猜到,适才消息来了。丢失的八牛弩,出自太子三卫。”
这伏天都没过啊,韦挺全身的汗毛都炸了,冷汗涌出,浑身湿透。身子一软,跪下了!
李世民一听这话,露出一丝笑容,看都没看韦挺,饶有兴趣的盯着李诚:“自成智者也,如此说来,另有蹊跷咯?”李诚点点头:“陛下,此事易尔,只是臣不好在此说。”
其实李诚也是昨晚上才想明白的,刚才韦挺跳出来的时候,李诚似乎又明白了一点什么。
这个事情的节奏是这样了,抛开李诚昨晚上想明白的事情,韦挺这边的上蹿下跳,无非就是信息领先的结果,这个信息领先怎么来的?在东宫有眼线呗。有了这个前提,那么太子三卫的自查结果出来比较慢,就不难理解了。
还有一个标志性的事情就是,于志宁没出现,他是东宫总管,奉命清查三卫的武库。
如果不是查出问题来了,于志宁不可能迟到,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于志宁到了,但是觉得事情太大,决定秘密上奏。这也就是于志宁这个人,在关键时刻比较稳重。
所以咯,韦挺倒霉了,谁让他想借这个事情黑太子呢。李诚很清楚,这个时候的李承乾,在李世民那里还是有很重要的位子的。就算是后来李承乾彻底堕落了,李世民也想着抢救一下。就凭这一点,韦挺跳出来,李诚正好杀鸡儆猴。
李世民没察觉到李诚的真实想法,但是他能察觉到,李诚似乎找到了方向,而且不会错。
“那等散朝了再说吧。”李世民一句话,现场气氛松缓了下来,跪在地上的韦挺,还在呆滞中。李世民怒道:“身为朝廷大员,跪着像什么样子?还不站起来?”
韦挺有种死里逃生的感觉,李世民没再看他,而是对众臣子道:“朕头晕,出去走走。”说着起身下来,迈步出去了。
他就这么出去了,李诚还在里头呢,不少大臣一看皇帝走了,凑一起窃窃私语。韦挺这家伙,畏惧的看了一眼李诚,没等到李诚搭理他,迎来了太子李承乾恶毒的眼神。
魏王李泰在对面呢,此刻眼神复杂的看着李诚。这场面的气氛太诡异了,到底谁能弄清楚其中的蹊跷呢?把事情串起来想明白的李诚算一个。
“肃静!”房玄龄喝了一声,现场很快安静了下来。
李世民出了大殿,看见等在门口的于志宁便道:“太子三卫丢了八牛弩么?”
于志宁赶紧行礼道:“圣明无过陛下,正是如此。经查,武库一小吏失踪了,臣顺着这条线索差下去才发现,武库记录被动过手脚,记录在案的八牛弩,没有使用过的记录,但却别标注为年久败坏销毁了。”
“人呢?拿到了么?”李世民关心的是这个,于志宁摇摇头:“死了!此人无妻儿,父母兄弟都不在长安。臣觉得,就算派人去铜川老家查,也查不到什么线索,便来汇报了。”
“怎么死的?”李世民的语气凝重,心里想着,李诚一定算到了这个结果。韦挺那边应该是提前得到了于志宁这边查出问题的消息。在大朝会上拿出来说,而不是等于志宁来报,其心未必就是要离间天家,而是想表现自己。
至于李诚那个竖子嘛,应该是担心别人曲解太子,才会站出来给韦挺扣帽子。这个想法呢,无疑有点美化李诚了,这家伙哪有那么好心,就是不爽别人借自己的力气,成就私心。
重点还是李诚知道,韦挺是挺李泰的,所以才一刀见血。李世民不这么想,是因为他的私心,他喜欢李泰,不认为李泰会让人这么干。可惜李世民不知道黄袍加身的典故。
“交给刑部继续查吧,看看还有没有别的线索。”李世民想了想,还是做了决断。这事情瞒不住,太子三卫出了事情,不等于就是太子指使的。于志宁点点头:“臣明白,这就去办。”李世民指了指大殿:“事无不可对人言啊!”
于志宁顿时脸涨红了,深深弯腰:“臣惶恐!”李世民笑道:“不是你的错,事关重大,朕也会乱了方寸。”话是这么说,李世民心里有个念头,是不是该整顿一下太子三卫了。鬼才知道太子身边有多少牛鬼蛇神。韦挺的事情,还真不好说。
一念之间,李世民似乎有点懊恼,自己对李泰的态度,是不是出了问题呢?群臣还在等着,李世民不好多想,甩甩头回去了。
于志宁走大殿正门进来,等到李世民出现了,赶紧上前奏报。讲发现的事情都说了出来,现场一阵骚动。刚才李诚做了猜测,全中。现在好了,大家都把眼神对着韦挺了。
魏征站出来说了一句:“陛下,臣以为,大唐有律可循,凡事当以证据为准。”
李诚听的清楚,当时有中日了哈士奇的感觉。这话怎么那么熟悉呢?这老魏,真是……
李世民点点头:“玄成言之有理!”贞观一朝,除了谋反,还真没大臣被诛杀的,每年勾决的犯人也很少。可见李世民的仁!
魏征退下去,八牛弩的事情就商议到这了,暂时没有李诚的事情了,好困。李诚习惯性的找根柱子靠着补觉,谁了没多一会,身子往下滑,坐地上继续靠着睡。有趣的是,没人去叫醒他,李世民也当着没看见。
李诚是散朝之后被踹醒的,睁眼一看是李世民站跟前,赶紧爬起来,擦掉眼屎,很没形象的笑道:“散朝了,臣也该回去睡觉了。”李世民直接乐了,抬脚又是轻轻的踹几下:“竖子,还有事情没交代清楚呢。八牛弩,不能流落民间啊。”
嗯,意思就是,民间不能有八牛弩啊。李诚点点头,表示理解。君前失仪什么的,李世民不在乎,不等于臣子们不在乎。今天没被人弹劾,不等于以后还可以这样。毕竟情况特殊,这个节骨眼上,没哪个傻子跳出来帮韦挺拉仇恨。
“陛下,派人去查解盐吧。”李诚很干脆的指出方向,李世民当时就一愣,看看四周没人,这才低声道:“何以见得?”
“这不是明白的事情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八牛弩可是军中重器,弄来对付臣,那可不是一般的仇恨。臣思来想去,也就是盐了。断人财路,杀人父母啊。”
“呵呵,为何不能是铁呢?为何不能是海贸呢?为何不能是大豆呢?为何不能是粮食呢?”李诚目瞪口呆,我了个去,排比句啊。行,我就一一反驳好了。
“陛下,大豆才几个钱啊?海贸臣都被踢出来了,为了点保护费,不至于。铁就更不用说了,就大唐这点铁的产量,臣都觉得不好意思说。海盐就不一样了,成本低的感人啊。而且,还可以不断的扩大生产,这是死仇啊,陛下。”
一番话说的李世民频频点头,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了。没人敢冒这么大的风险,动用八牛弩,暴露了太子三卫的钉子。李世民沉吟的时候,李诚突然笑道:“陛下,这是个机会啊。”
李世民听着突然表情凝滞,看着李诚好一会才缓缓点头:“是个机会,但是风险和压力也不小啊。”李诚歪歪嘴,摇头道:“陛下,要是五年前,这话臣不会说,也不敢说。”
李世民低头沉思好一阵子才道:“容朕在想想!这事不急!倒是自成的安慰,不可大意。”
李诚嘿嘿一笑:“臣倒是不担心还有下一次,这种事情一次不成功,就不会有下一次。臣可不是泥捏的。”
李世民突然想明白了什么事情,笑了起来,抬手点了点李诚:“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