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盛唐 作者:断刃天涯
第四百七十九章 绕不过李自成
居然不收礼,给退回来了,这是两人都没想到的。不等他们要说话,侧门砰的一声关上了。这俩面面相觑,顾不上敌对了。各自把礼物带回去,心里都有点犯嘀咕。
沙罗回到车上,里头还有个妹妹冲他笑道:“吃了闭门羹,心里不舒服?”
“妹子,你就别说这个了。”沙罗心里正是没底的时候,感受到了嘲讽。
“早就说了,自成先生所图甚大,些许财物,如何入的了他的眼?看轻自己就算了,看轻自成先生,自取其辱罢了。”
兄妹二人去了,朴正勇却没着急走,让人把礼物都带回去后,从车上又取下一份礼物,带着几个仆从去敲隔壁的门。
武家不比李家,门房里出来的是个五大三粗,二百多斤的仆妇,手里拎着根粗门栓,警惕的看着朴正勇:“有事?”朴正勇一看这妇人,襟怀半开的风格极为豪放,也不知道刚才一个人在门房里干啥来着。赶紧低头抱手:“劳烦传个话,朴正勇求见金娘子。”
说着话,递过去一两的小银锭,来到大唐才知道,银锭才是最好用的。这妇人接过银锭道:“等着。”说罢转身把门关上,回到门房时脸上笑嘻嘻对里头一个人道:“冤家,有客人来了,夜里再来寻我。”
李诚这边正在前院里,木匠房里太闷热,李诚直接在院子的树下蹲着。杜海指挥两个徒弟在忙活,嘴里也不闲着:“这车轮最是要慢工细活,能做好车轮,你们就算出师了。”
李诚吊着烟斗,正要点火,突然抬头看了一眼院墙上出现一个人头,一个黑铁塔翻墙上去,跳下来时噗通一声,激起一阵烟尘。
一条藏獒扑上去,被李山嫌弃的用脚踹开。李诚看的清楚,倒吸一口凉气,说好的忠厚老实人李山呢?李山一眼就看见了树下的李诚,立刻笑嘻嘻的跑上前来:“主人。”
“翻墙头,你算是有出息了,说吧,看上隔壁哪个娘子了?”
“主人!我错了!”李山就像个犯错被老师抓了现行的孩子,低头看着双脚。
李诚抬脚狠狠踹过去,李山被踹翻在地却一点都没有反抗之心。爬起来,有站在李诚面前,低头不语。李诚用拿烟斗的手敲了敲他的额头:“看上就找管家帮忙提亲啊,蠢货!滚远点,别在这里妨碍老子搞情怀。”
李山一溜烟跑远了,李诚目瞪口呆看着他的背影消失,身后还跟着一条狗。
边上杜海已经笑的站不稳了,李诚瞪眼道:“有那么好笑么?”
杜海笑道:“家主有所不知,李山这厮,寻常妇人怕是经不起他折腾。隔壁武家倒是有个壮硕的健妇,寻常汉子她能打三五个的。”
“别提了,我知道了,门房那个妇人吧?”李诚想起来了,杜海笑道:“正是那个妇人,说是克死了两个男人。小的看来,怕不是克死的,是被压死的。”说着露出猥琐的笑容来。
李诚脑子里浮现一个跟自己个头相当,二百斤都打不住,走起来两个篮球乱跳的形象。非常认同的点点头道:“确实,选错姿势是要出人命的。这李山居然喜欢篮球,闷骚啊!”
被皇帝罚面壁的李诚,自然是不会安心在家里面壁的。当然是要搞点事情的,眼前这个带槽子的车轮,就是李诚要搞的事情。火车是不可能的,这一辈子都不可能了。只能靠牛马拉的轨道车来改变一下运输现状。
现在做的只是样品,回头还要去少府监,让匠人们做出铁轮子来。李诚计划是在李庄先短距离铺设轨道,只是这个木制的轨道不耐用啊。不是没想过做钢轨,真的要做的话,李诚怕是自己活不过三天。在这个钢铁产量感人的时代,做钢轨能被人用口水淹死。
呆在长安城里,怕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这样肯定是不行的。李诚摸了摸下巴,这年月别人都留胡子,就李诚刮的干净。有主意了,起身拍拍屁股,走到隔壁的院子门口。
钱谷子抱着一个娃娃,正在槐树下逗孩子玩呢,这货居然也当爹了。看见李诚,钱谷子立刻招呼一声,叫婆姨出来接孩子。这婆姨见了李诚,很是惶恐,当年的事情应该没忘记。
“谷子,辛苦一趟,去宫城送信给陛下,奏折是陛下要的,我才写好。”
安排钱谷子办好事情,李诚背着手到后院,院墙上的门就是个摆设,随风摇曳,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李诚迈过门去,沿着绿树成荫的小道,不紧不慢的往里走。这个武顺,死活都不肯搬到李家来住,倒是把后院变成李家的部分。
看见李诚出现,丫鬟眼睛眯成了缝,刻意的喊一声:“郎君来了?”这种在院子里看门的粗使丫鬟,自然是没啥机会近身的。难得有这种机会,总是要展现一下自己的风情。
无奈李诚眼皮都不夹她一下,点点头就往里头去。武顺的贴身丫鬟小娅站门口打着珠帘,笑道:“郎君怎生这时候来了?”这就等于是崔芊芊身边的莺儿,李诚和武顺办事时,站一边看直播,随时等着要帮忙的。
李诚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办了她,不过很明显李诚暂时没这个想法。 不是以为颜值,而是因为得看着武顺的面子。再说了,女人多了烦神,没有女人伤纸。
武顺捧着一个小本子出来,看见李诚自然是眉开眼笑的,一举一动风情万种。这女人,天生的狐媚子,性子又是逆来顺受的,李诚自然是怎么都爱不够。
“在看什么?”李诚笑着上前,接过丫鬟端来的毛巾,擦了擦脸。武顺过来挨着他:“都是郎君给二娘准备的课本,妾身无聊便跟着学一学。妾身算是看明白了,在李家这后院,学点防身的本事没错。”
李诚知道她话里有话,坐在椅子上,也不避着下人,抱着放在腿上,脸贴着脸一阵亲昵后才笑道:“你是见三娘受重用,心里不平衡吧?不是小看顺娘,有的事情顺娘做不来的。顺娘还是安心的在后院呆着,抓紧给我生个娃娃要紧。”
武顺也就是泛酸,听到这话身子就软了,也不管这是白日当头,身子如蛇一般的扭了几下。小娅已经习惯了这一幕,立刻看了一眼站着的两个丫鬟,这俩赶紧出去,帘子放下后,李诚横抱武顺进里头,小娅赶紧跟上。
天气热,火气大,很难控制自己。李诚表示不是自己的错,都怪这秋老虎。
李世民这边刚散朝,一头的汗水回到甘露殿,宫女上前伺候更衣,换了轻便的衣服,擦拭一番,人没那么热了,这才坐在椅子上,看着面前的奏折。
吐蕃和亲的事情定下了,工匠是不可能的,李诚只要活着,就不会有一个工匠从官方渠道进去吐蕃。这竖子发疯起来,李世民都有点担心。尽管不是很理解李诚的心思,李世民还是认为他说的有道理。
很多道理在史书上都有记载,汉朝的时候,匈奴人一开始用的啥武器?箭头都是骨头磨出来的,后来才有的青铜箭头。这都是汉人的工匠带去的技术。技术这个东西,体现在军事上,就是对战时的效果了。
唐军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装备优势,这一点李世民非常清楚。
对待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中原王朝一直以来都没有太好的办法。原因无他,消耗太大。即便是汉朝在西域屯垦了,最终也没能坚持下来。这就是农耕文明的缺点所在了,没有可以耕作的土地,就很难在当地立足。
高昌一战后,留下一支军马。高昌那个地方,其实是可以种小麦的,但是产量不高。因为耕地不多,自然就给驻军带来更大的压力,还有就是驻军的装备,也是一个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朝廷暂时还是只能让驻军就地解决粮食问题,装备也争取就地解决一部分,最好是能全部都解决。这就需要工匠了,还需要当地有矿产。
第一任安西都护乔师望,任职之后没着急上任,而是提出了各种要求。能解决么?能的,在长安解决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怎么运过去就是问题了。早朝的时候,李世民问过侯君集和薛万均,这两口径统一,去问李诚。
当时差点没给李世民气的跳起来,又是这竖子,怎么都绕不过他。
“陛下,适才有人送来自成先生的奏折。”大太监出现的很及时,双手捧着李诚的奏折。李世民拿过来看一眼,很想随手就丢一边,但是一看抬头就收不回眼神了。
李诚先说的问题是开海,强调的是风险,并且大胆的预测,那些打算趁李诚不在登州,私自下海的家伙,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放任下去,只会打击到开海的积极性。
李诚还强调了,航海是一门技术活,需要系统的学习,然后才能下海航行,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那种不管不顾,看见别人发财,闷头往海里跳的人呢,最终结果就是喂鱼。
李世民看完之后就一个想法,竖子,怎么不早说?这下药丸!
第四百七十九章 绕不过李自成
居然不收礼,给退回来了,这是两人都没想到的。不等他们要说话,侧门砰的一声关上了。这俩面面相觑,顾不上敌对了。各自把礼物带回去,心里都有点犯嘀咕。
沙罗回到车上,里头还有个妹妹冲他笑道:“吃了闭门羹,心里不舒服?”
“妹子,你就别说这个了。”沙罗心里正是没底的时候,感受到了嘲讽。
“早就说了,自成先生所图甚大,些许财物,如何入的了他的眼?看轻自己就算了,看轻自成先生,自取其辱罢了。”
兄妹二人去了,朴正勇却没着急走,让人把礼物都带回去后,从车上又取下一份礼物,带着几个仆从去敲隔壁的门。
武家不比李家,门房里出来的是个五大三粗,二百多斤的仆妇,手里拎着根粗门栓,警惕的看着朴正勇:“有事?”朴正勇一看这妇人,襟怀半开的风格极为豪放,也不知道刚才一个人在门房里干啥来着。赶紧低头抱手:“劳烦传个话,朴正勇求见金娘子。”
说着话,递过去一两的小银锭,来到大唐才知道,银锭才是最好用的。这妇人接过银锭道:“等着。”说罢转身把门关上,回到门房时脸上笑嘻嘻对里头一个人道:“冤家,有客人来了,夜里再来寻我。”
李诚这边正在前院里,木匠房里太闷热,李诚直接在院子的树下蹲着。杜海指挥两个徒弟在忙活,嘴里也不闲着:“这车轮最是要慢工细活,能做好车轮,你们就算出师了。”
李诚吊着烟斗,正要点火,突然抬头看了一眼院墙上出现一个人头,一个黑铁塔翻墙上去,跳下来时噗通一声,激起一阵烟尘。
一条藏獒扑上去,被李山嫌弃的用脚踹开。李诚看的清楚,倒吸一口凉气,说好的忠厚老实人李山呢?李山一眼就看见了树下的李诚,立刻笑嘻嘻的跑上前来:“主人。”
“翻墙头,你算是有出息了,说吧,看上隔壁哪个娘子了?”
“主人!我错了!”李山就像个犯错被老师抓了现行的孩子,低头看着双脚。
李诚抬脚狠狠踹过去,李山被踹翻在地却一点都没有反抗之心。爬起来,有站在李诚面前,低头不语。李诚用拿烟斗的手敲了敲他的额头:“看上就找管家帮忙提亲啊,蠢货!滚远点,别在这里妨碍老子搞情怀。”
李山一溜烟跑远了,李诚目瞪口呆看着他的背影消失,身后还跟着一条狗。
边上杜海已经笑的站不稳了,李诚瞪眼道:“有那么好笑么?”
杜海笑道:“家主有所不知,李山这厮,寻常妇人怕是经不起他折腾。隔壁武家倒是有个壮硕的健妇,寻常汉子她能打三五个的。”
“别提了,我知道了,门房那个妇人吧?”李诚想起来了,杜海笑道:“正是那个妇人,说是克死了两个男人。小的看来,怕不是克死的,是被压死的。”说着露出猥琐的笑容来。
李诚脑子里浮现一个跟自己个头相当,二百斤都打不住,走起来两个篮球乱跳的形象。非常认同的点点头道:“确实,选错姿势是要出人命的。这李山居然喜欢篮球,闷骚啊!”
被皇帝罚面壁的李诚,自然是不会安心在家里面壁的。当然是要搞点事情的,眼前这个带槽子的车轮,就是李诚要搞的事情。火车是不可能的,这一辈子都不可能了。只能靠牛马拉的轨道车来改变一下运输现状。
现在做的只是样品,回头还要去少府监,让匠人们做出铁轮子来。李诚计划是在李庄先短距离铺设轨道,只是这个木制的轨道不耐用啊。不是没想过做钢轨,真的要做的话,李诚怕是自己活不过三天。在这个钢铁产量感人的时代,做钢轨能被人用口水淹死。
呆在长安城里,怕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这样肯定是不行的。李诚摸了摸下巴,这年月别人都留胡子,就李诚刮的干净。有主意了,起身拍拍屁股,走到隔壁的院子门口。
钱谷子抱着一个娃娃,正在槐树下逗孩子玩呢,这货居然也当爹了。看见李诚,钱谷子立刻招呼一声,叫婆姨出来接孩子。这婆姨见了李诚,很是惶恐,当年的事情应该没忘记。
“谷子,辛苦一趟,去宫城送信给陛下,奏折是陛下要的,我才写好。”
安排钱谷子办好事情,李诚背着手到后院,院墙上的门就是个摆设,随风摇曳,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李诚迈过门去,沿着绿树成荫的小道,不紧不慢的往里走。这个武顺,死活都不肯搬到李家来住,倒是把后院变成李家的部分。
看见李诚出现,丫鬟眼睛眯成了缝,刻意的喊一声:“郎君来了?”这种在院子里看门的粗使丫鬟,自然是没啥机会近身的。难得有这种机会,总是要展现一下自己的风情。
无奈李诚眼皮都不夹她一下,点点头就往里头去。武顺的贴身丫鬟小娅站门口打着珠帘,笑道:“郎君怎生这时候来了?”这就等于是崔芊芊身边的莺儿,李诚和武顺办事时,站一边看直播,随时等着要帮忙的。
李诚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办了她,不过很明显李诚暂时没这个想法。 不是以为颜值,而是因为得看着武顺的面子。再说了,女人多了烦神,没有女人伤纸。
武顺捧着一个小本子出来,看见李诚自然是眉开眼笑的,一举一动风情万种。这女人,天生的狐媚子,性子又是逆来顺受的,李诚自然是怎么都爱不够。
“在看什么?”李诚笑着上前,接过丫鬟端来的毛巾,擦了擦脸。武顺过来挨着他:“都是郎君给二娘准备的课本,妾身无聊便跟着学一学。妾身算是看明白了,在李家这后院,学点防身的本事没错。”
李诚知道她话里有话,坐在椅子上,也不避着下人,抱着放在腿上,脸贴着脸一阵亲昵后才笑道:“你是见三娘受重用,心里不平衡吧?不是小看顺娘,有的事情顺娘做不来的。顺娘还是安心的在后院呆着,抓紧给我生个娃娃要紧。”
武顺也就是泛酸,听到这话身子就软了,也不管这是白日当头,身子如蛇一般的扭了几下。小娅已经习惯了这一幕,立刻看了一眼站着的两个丫鬟,这俩赶紧出去,帘子放下后,李诚横抱武顺进里头,小娅赶紧跟上。
天气热,火气大,很难控制自己。李诚表示不是自己的错,都怪这秋老虎。
李世民这边刚散朝,一头的汗水回到甘露殿,宫女上前伺候更衣,换了轻便的衣服,擦拭一番,人没那么热了,这才坐在椅子上,看着面前的奏折。
吐蕃和亲的事情定下了,工匠是不可能的,李诚只要活着,就不会有一个工匠从官方渠道进去吐蕃。这竖子发疯起来,李世民都有点担心。尽管不是很理解李诚的心思,李世民还是认为他说的有道理。
很多道理在史书上都有记载,汉朝的时候,匈奴人一开始用的啥武器?箭头都是骨头磨出来的,后来才有的青铜箭头。这都是汉人的工匠带去的技术。技术这个东西,体现在军事上,就是对战时的效果了。
唐军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装备优势,这一点李世民非常清楚。
对待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中原王朝一直以来都没有太好的办法。原因无他,消耗太大。即便是汉朝在西域屯垦了,最终也没能坚持下来。这就是农耕文明的缺点所在了,没有可以耕作的土地,就很难在当地立足。
高昌一战后,留下一支军马。高昌那个地方,其实是可以种小麦的,但是产量不高。因为耕地不多,自然就给驻军带来更大的压力,还有就是驻军的装备,也是一个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朝廷暂时还是只能让驻军就地解决粮食问题,装备也争取就地解决一部分,最好是能全部都解决。这就需要工匠了,还需要当地有矿产。
第一任安西都护乔师望,任职之后没着急上任,而是提出了各种要求。能解决么?能的,在长安解决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怎么运过去就是问题了。早朝的时候,李世民问过侯君集和薛万均,这两口径统一,去问李诚。
当时差点没给李世民气的跳起来,又是这竖子,怎么都绕不过他。
“陛下,适才有人送来自成先生的奏折。”大太监出现的很及时,双手捧着李诚的奏折。李世民拿过来看一眼,很想随手就丢一边,但是一看抬头就收不回眼神了。
李诚先说的问题是开海,强调的是风险,并且大胆的预测,那些打算趁李诚不在登州,私自下海的家伙,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放任下去,只会打击到开海的积极性。
李诚还强调了,航海是一门技术活,需要系统的学习,然后才能下海航行,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那种不管不顾,看见别人发财,闷头往海里跳的人呢,最终结果就是喂鱼。
李世民看完之后就一个想法,竖子,怎么不早说?这下药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