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盛唐 作者:断刃天涯
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作姿态
新罗王国对大唐爸爸的要求很多,但是这些诉求你得让爸爸国的老大听到才有效果不是?整天呆在驿站里头,别说李二了,鸿胪寺少卿都没出现过,好伤心。一定是高句丽和百济在背后说了新罗的坏话,一定是的。
抱着这样的心态,朴正勇看见李诚的时候,几乎被幸福淹死了。呼吸,不能自已。泪水,不能自已。踉跄的脚步上前,缓缓抱手,郑重的长揖及地,颤抖的发生:“新罗下臣,见过自成先生!先生一向可好?”
新罗是真的害怕被大唐抛弃了,只要大唐露出一点意思,高句丽和百济就会像饿狼一样扑上去,一口咬断新罗的咽喉,吃干净血肉。
看见李诚固然是欣喜无比,但是也有担忧,万一这家伙是个记仇的呢?朴正勇不敢不这么想,毕竟李诚在新罗的旅途,并不能算愉快。如果不是合作挣钱了,朴正勇还真不敢见他。
至于金胜曼的事情,那也叫事情么?朴正勇甚至希望,此刻的金胜曼是个大肚婆,那才算是一家人呢?至于把金胜曼接回去的事情,如果能带着一个孩子回去,那就更好了。李诚自己写的三国演义里头,可是有孙尚香带着阿斗跑路的段子。
不记仇?呵呵,不存在的!人在新罗的时候,李诚受点委屈当时就怼回去了。这都在长安了,送上门来的新罗人,不收拾一下能心里舒服?
“你谁啊?我认识你么?”李诚没打算破坏李世民的半岛三国政策,但是吓唬一下朴正勇,弄点乐子点缀一下无聊的生活,这是必须的。
朴正勇不知道李诚的心思,吓的当时就懵掉了,呆呆的看着李诚,不认识?不应该啊!啊,完蛋了,这家伙是在算旧账呢。朴正勇自诩机智,这时候真是半点反应都没有。
李诚背着双手,一脸冷漠的样子,实在是太逼真了。看见朴正勇一脸的绝望,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既然破功了,李诚也就不演戏了,抬手抱拳道:“朴兄,对我就这么没信心么?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唉哟妈啊!朴正勇一屁股坐地上了,刚才被吓半死都没倒下,现在一放松,反倒坐下了。腿软软的,一点力气都没有,这都是给吓的,刚才就没反应过来。实在是李诚的态度太重要了,新罗现在的情况并不好,两国联盟的压力非常的大。
朴正勇可不认为,双方合作的买卖能左右李诚对新罗的态度。毕竟这个买卖,没有新罗人参与,可以找别人合作,百济,东瀛,甚至高句丽人,都可以合作。
李诚一伸手给朴正勇拉了起来,笑道:“朴兄迎客的礼数,倒是很别致。”
朴正勇笑的比哭都难看,他当然明白,李诚这是在报复。当初要不是他的缘故,在新罗也不会搞出这么多事情来。
“自成先生,真是……不知先生此来,有何见教?”朴正勇憋的脸都红了,又不能吐槽,只好忍着。这一次来大唐的任务,就惦记着李诚帮忙说话呢。
“见教谈不上,就是来看看有没有熟人,尽一番地主之谊。”李诚说的很是客气,看起来像真的样子。朴正勇却不敢当真,而是很恭敬的抱手道:“先生太客气了,朴某有心登门拜访,却又恐唐突登门,失了礼数。”
这意思就是,快邀请我登门拜访吧,求大腿啊大佬。
“明日在下于醉仙楼设宴,给朴兄接风。今日尚有公务在身,要去见两国使者,告辞了。”李诚说着要走,朴正勇可是急了,这来照个面就跑,回头别人看了怎么想?赶紧抓住衣袖:“自成先生既然来了,不妨入内一叙。”朴正勇心里很不踏实。
李诚都说了明天请客,朴正勇还是担心万一这货去了高句丽和百济那边,人家送了重礼呢?人都来了,不留下来不是自己蠢么?别人的官员,朴正勇不熟悉,李诚就不一样了。这家伙贪财好色,贪财好理解,水师总管亲自去做买卖,好色是传言。
据说,金荣的官职,是送了两个新罗婢换来的,到了金城,还把老婆献给了李诚。送新罗婢这个事情,朴正勇是信的,新罗婢在大唐很受欢迎,但是献老婆这事情嘛,朴正勇只信一半。为啥信一半呢?还不是因为李诚把别人的媳妇给拐走了么?
李诚也就是做个样子,朴正勇拉着他的目的,十有八九是要给好处。送上门的竹杠,为啥不敲几个呢?顺着朴正勇给的台阶下来,李诚还露出一脸的无奈:“朴兄啊!回头陛下训斥我办事不力,算你的。”
朴正勇知道他开玩笑,哈哈哈大笑道:“算某的!”
入内看座,两个新罗婢端着茶具出现,这念头喝茶有点麻烦,或者说是穷讲究比较多。为啥要穷讲究呢?无非就是要拉高B格。喝茶这种事情呢,不管啥茶叶,一大口焖下去,那就是“牛嚼牡丹”,太俗了。
这会喝茶呢,就得是豆蔻少女,山泉水,或者是露水,最差都是去年的雪水。现场用小火炉烧开了,然后现场冲泡。以前那种喝法,加了很多东西,现在不流行了。有李诚引领的新式冲泡法,又分两种喝法。
绿茶的喝法比较简单,一个茶杯一点茶叶,直接冲泡就搞定了。红茶喝起来比较麻烦,需要有茶具,茶壶和茶杯。这都是李诚弄出来的,为了卖高价,忽悠人的东西。
喝茶的最初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解渴么?茶叶里的有效物质,难道会因为仪式感而增加么?不存在的好不好?就解渴来说,大碗茶和龙井茶没区别吧?
也就是为了把茶叶价格卖高一点,李诚才搞出各种套路。当然了,茶叶这东西还是有品质区别的,超市里几十块钱一盒的茶叶,冲出来你会觉得是在喝树叶。尤其是那种炒成一个小球状,放超市里卖的茶叶,不泡不知道,泡了你一辈子都不会在超市买茶叶。
一个强大的帝国,在文化上绝对是周边国家的模仿对象,不过有的东西学的总是四不像,有的则抱着中原帝国抛弃的东西不放。
两个新罗婢,木炭烧水的时候,朴正勇拉着李诚说话。好一番客套好,朴正勇才进入正题道:“新罗心向大唐,高句丽和百济,则是阳奉阴违,还望先生明察。”
李诚抽了几下嘴角,看不出来是笑呢,还是牙疼。反正这表情吧,朴正勇看着就肝颤。这是不信自己说的话的意思咯,也不怪李诚不信。嘴上说啥,跟实际做啥,那是两回事。嘴上说的再好听,捅刀子的时候一点都不耽误,这种事情多了。
不知道该如何继续的时候,两个新罗婢把茶给泡好了,白瓷的茶壶,到了两杯碧绿的茶水,白嫩的双手奉上:“贵人喝茶!”这新罗婢岁数不大,白白嫩嫩的,肌肤如最好的白瓷,闪着光泽。朴正勇对这两个精挑细选出来的新罗婢很有信心。
奈何李诚只是接过茶杯,看都没看一眼,抿了一口茶后淡淡道:“这茶叶是哪买来的?”
朴正勇的心肝再次颤了一下,端起茶杯喝一口,好像没喝出什么不对来。
“东市的崔记杂货铺子。”朴正勇倒是记的很清楚,当初特意问过,这崔氏是李诚的岳家。所以才花大价钱去买点茶叶回来装点门面。
“呵呵,卖这种茶叶,崔六叔也不怕砸了崔氏的牌子。”李诚讽刺了一句,朴正勇心里一阵发苦,这是在说我不懂茶叶咯,被人骗了!
“这茶叶,难道还有什么特别的讲究?”朴正勇小心翼翼的维系着两人谈话的节奏,生怕这天被李诚聊死了。“跟你说你也不懂!”说着交代跟前的新罗婢:“去,告诉门口的壮汉。让他派人回去送个信,带两桶明前龙井过来。”
朴正勇听着眼泪都要下来了,自己花高价买的茶叶,人家喝不惯,还要回家去讨茶叶来喝。简直太丢人了!这面子全都砸这茶叶上了。李诚扭头看他一眼,笑道:“你也别泄气,要说这茶叶呢,学问大了去了。”
朴正勇一听这话,知道这聊天还能继续,赶紧捧场:“先生就说说吧,朴某长点见识。”
两个新罗婢都用大眼睛看过来,李自成这个名字,在新罗就听了一耳朵。
“崔氏的茶叶,品质一般,最关键的还是炒工火候没掌握好,有点炒糊了。肉眼看不出来,口感中涩大于苦。可惜,没有透明的琉璃杯,不然看着更为直观一些。”李诚说两句,朴正勇瞳孔有点大了,透明的琉璃杯是什么鬼?这是国之重宝吧?
根据考古发现,隋朝的时候就有玻璃瓶子了,说明当时有工匠掌握了吹玻璃瓶子的技术。不过那个瓶子不是透明的,也就是所谓的琉璃瓶子。中国人是最看中实用性的,杂质过多的玻璃,也就是琉璃,出现技术后被用来烧制琉璃瓦。
隋末的战乱和瓷器技术的突飞猛进,造成了玻璃技术在中国迟迟没有长足的发展。
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作姿态
新罗王国对大唐爸爸的要求很多,但是这些诉求你得让爸爸国的老大听到才有效果不是?整天呆在驿站里头,别说李二了,鸿胪寺少卿都没出现过,好伤心。一定是高句丽和百济在背后说了新罗的坏话,一定是的。
抱着这样的心态,朴正勇看见李诚的时候,几乎被幸福淹死了。呼吸,不能自已。泪水,不能自已。踉跄的脚步上前,缓缓抱手,郑重的长揖及地,颤抖的发生:“新罗下臣,见过自成先生!先生一向可好?”
新罗是真的害怕被大唐抛弃了,只要大唐露出一点意思,高句丽和百济就会像饿狼一样扑上去,一口咬断新罗的咽喉,吃干净血肉。
看见李诚固然是欣喜无比,但是也有担忧,万一这家伙是个记仇的呢?朴正勇不敢不这么想,毕竟李诚在新罗的旅途,并不能算愉快。如果不是合作挣钱了,朴正勇还真不敢见他。
至于金胜曼的事情,那也叫事情么?朴正勇甚至希望,此刻的金胜曼是个大肚婆,那才算是一家人呢?至于把金胜曼接回去的事情,如果能带着一个孩子回去,那就更好了。李诚自己写的三国演义里头,可是有孙尚香带着阿斗跑路的段子。
不记仇?呵呵,不存在的!人在新罗的时候,李诚受点委屈当时就怼回去了。这都在长安了,送上门来的新罗人,不收拾一下能心里舒服?
“你谁啊?我认识你么?”李诚没打算破坏李世民的半岛三国政策,但是吓唬一下朴正勇,弄点乐子点缀一下无聊的生活,这是必须的。
朴正勇不知道李诚的心思,吓的当时就懵掉了,呆呆的看着李诚,不认识?不应该啊!啊,完蛋了,这家伙是在算旧账呢。朴正勇自诩机智,这时候真是半点反应都没有。
李诚背着双手,一脸冷漠的样子,实在是太逼真了。看见朴正勇一脸的绝望,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既然破功了,李诚也就不演戏了,抬手抱拳道:“朴兄,对我就这么没信心么?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唉哟妈啊!朴正勇一屁股坐地上了,刚才被吓半死都没倒下,现在一放松,反倒坐下了。腿软软的,一点力气都没有,这都是给吓的,刚才就没反应过来。实在是李诚的态度太重要了,新罗现在的情况并不好,两国联盟的压力非常的大。
朴正勇可不认为,双方合作的买卖能左右李诚对新罗的态度。毕竟这个买卖,没有新罗人参与,可以找别人合作,百济,东瀛,甚至高句丽人,都可以合作。
李诚一伸手给朴正勇拉了起来,笑道:“朴兄迎客的礼数,倒是很别致。”
朴正勇笑的比哭都难看,他当然明白,李诚这是在报复。当初要不是他的缘故,在新罗也不会搞出这么多事情来。
“自成先生,真是……不知先生此来,有何见教?”朴正勇憋的脸都红了,又不能吐槽,只好忍着。这一次来大唐的任务,就惦记着李诚帮忙说话呢。
“见教谈不上,就是来看看有没有熟人,尽一番地主之谊。”李诚说的很是客气,看起来像真的样子。朴正勇却不敢当真,而是很恭敬的抱手道:“先生太客气了,朴某有心登门拜访,却又恐唐突登门,失了礼数。”
这意思就是,快邀请我登门拜访吧,求大腿啊大佬。
“明日在下于醉仙楼设宴,给朴兄接风。今日尚有公务在身,要去见两国使者,告辞了。”李诚说着要走,朴正勇可是急了,这来照个面就跑,回头别人看了怎么想?赶紧抓住衣袖:“自成先生既然来了,不妨入内一叙。”朴正勇心里很不踏实。
李诚都说了明天请客,朴正勇还是担心万一这货去了高句丽和百济那边,人家送了重礼呢?人都来了,不留下来不是自己蠢么?别人的官员,朴正勇不熟悉,李诚就不一样了。这家伙贪财好色,贪财好理解,水师总管亲自去做买卖,好色是传言。
据说,金荣的官职,是送了两个新罗婢换来的,到了金城,还把老婆献给了李诚。送新罗婢这个事情,朴正勇是信的,新罗婢在大唐很受欢迎,但是献老婆这事情嘛,朴正勇只信一半。为啥信一半呢?还不是因为李诚把别人的媳妇给拐走了么?
李诚也就是做个样子,朴正勇拉着他的目的,十有八九是要给好处。送上门的竹杠,为啥不敲几个呢?顺着朴正勇给的台阶下来,李诚还露出一脸的无奈:“朴兄啊!回头陛下训斥我办事不力,算你的。”
朴正勇知道他开玩笑,哈哈哈大笑道:“算某的!”
入内看座,两个新罗婢端着茶具出现,这念头喝茶有点麻烦,或者说是穷讲究比较多。为啥要穷讲究呢?无非就是要拉高B格。喝茶这种事情呢,不管啥茶叶,一大口焖下去,那就是“牛嚼牡丹”,太俗了。
这会喝茶呢,就得是豆蔻少女,山泉水,或者是露水,最差都是去年的雪水。现场用小火炉烧开了,然后现场冲泡。以前那种喝法,加了很多东西,现在不流行了。有李诚引领的新式冲泡法,又分两种喝法。
绿茶的喝法比较简单,一个茶杯一点茶叶,直接冲泡就搞定了。红茶喝起来比较麻烦,需要有茶具,茶壶和茶杯。这都是李诚弄出来的,为了卖高价,忽悠人的东西。
喝茶的最初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解渴么?茶叶里的有效物质,难道会因为仪式感而增加么?不存在的好不好?就解渴来说,大碗茶和龙井茶没区别吧?
也就是为了把茶叶价格卖高一点,李诚才搞出各种套路。当然了,茶叶这东西还是有品质区别的,超市里几十块钱一盒的茶叶,冲出来你会觉得是在喝树叶。尤其是那种炒成一个小球状,放超市里卖的茶叶,不泡不知道,泡了你一辈子都不会在超市买茶叶。
一个强大的帝国,在文化上绝对是周边国家的模仿对象,不过有的东西学的总是四不像,有的则抱着中原帝国抛弃的东西不放。
两个新罗婢,木炭烧水的时候,朴正勇拉着李诚说话。好一番客套好,朴正勇才进入正题道:“新罗心向大唐,高句丽和百济,则是阳奉阴违,还望先生明察。”
李诚抽了几下嘴角,看不出来是笑呢,还是牙疼。反正这表情吧,朴正勇看着就肝颤。这是不信自己说的话的意思咯,也不怪李诚不信。嘴上说啥,跟实际做啥,那是两回事。嘴上说的再好听,捅刀子的时候一点都不耽误,这种事情多了。
不知道该如何继续的时候,两个新罗婢把茶给泡好了,白瓷的茶壶,到了两杯碧绿的茶水,白嫩的双手奉上:“贵人喝茶!”这新罗婢岁数不大,白白嫩嫩的,肌肤如最好的白瓷,闪着光泽。朴正勇对这两个精挑细选出来的新罗婢很有信心。
奈何李诚只是接过茶杯,看都没看一眼,抿了一口茶后淡淡道:“这茶叶是哪买来的?”
朴正勇的心肝再次颤了一下,端起茶杯喝一口,好像没喝出什么不对来。
“东市的崔记杂货铺子。”朴正勇倒是记的很清楚,当初特意问过,这崔氏是李诚的岳家。所以才花大价钱去买点茶叶回来装点门面。
“呵呵,卖这种茶叶,崔六叔也不怕砸了崔氏的牌子。”李诚讽刺了一句,朴正勇心里一阵发苦,这是在说我不懂茶叶咯,被人骗了!
“这茶叶,难道还有什么特别的讲究?”朴正勇小心翼翼的维系着两人谈话的节奏,生怕这天被李诚聊死了。“跟你说你也不懂!”说着交代跟前的新罗婢:“去,告诉门口的壮汉。让他派人回去送个信,带两桶明前龙井过来。”
朴正勇听着眼泪都要下来了,自己花高价买的茶叶,人家喝不惯,还要回家去讨茶叶来喝。简直太丢人了!这面子全都砸这茶叶上了。李诚扭头看他一眼,笑道:“你也别泄气,要说这茶叶呢,学问大了去了。”
朴正勇一听这话,知道这聊天还能继续,赶紧捧场:“先生就说说吧,朴某长点见识。”
两个新罗婢都用大眼睛看过来,李自成这个名字,在新罗就听了一耳朵。
“崔氏的茶叶,品质一般,最关键的还是炒工火候没掌握好,有点炒糊了。肉眼看不出来,口感中涩大于苦。可惜,没有透明的琉璃杯,不然看着更为直观一些。”李诚说两句,朴正勇瞳孔有点大了,透明的琉璃杯是什么鬼?这是国之重宝吧?
根据考古发现,隋朝的时候就有玻璃瓶子了,说明当时有工匠掌握了吹玻璃瓶子的技术。不过那个瓶子不是透明的,也就是所谓的琉璃瓶子。中国人是最看中实用性的,杂质过多的玻璃,也就是琉璃,出现技术后被用来烧制琉璃瓦。
隋末的战乱和瓷器技术的突飞猛进,造成了玻璃技术在中国迟迟没有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