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锦绣 作者:十年残梦
孙吉等人是站在本身的价值上面想的,他们永远不会知道,馒头是一个多么大的生意,可是苗远知道,这个生意大到没有边,只要它能够保持着这样的味道,保持着这样水准,绝对是以5万起步的,这还是每天的销量。
整个保州10万人,甚至是加上保州周边,吃不掉5万个馒头,作为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主食,拿苗家庄为例,2800人的苗家庄,每天大概消耗1.7万个馒头,平均每个人超过7个,这还是馒头不好吃的情况下。
保州城的人口,是苗家庄的50倍,哪怕生意不是他们全做完的,只要有5000人,每天吃他们的馒头,就是5万个,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苗远激动不已,不过,另外一个问题浮出水面,他计算的是庞大的销量,1200个馒头用掉了1斤的粉末,如果是5万个的话,最少要40斤?之前制作的过程,他也全程的看过了,很麻烦,前前后后要好几天,到底产生了多少?
还真的不多,按照一碗出17克莱算,100多碗,最多也就是1700克,不到4斤,这就是全部的产出,按照3天这么多,根本就支撑不起来的庞大的消耗。
激动的心情,戛然而止,苗远有些为难,却又不得不问道:“四少爷,如果我们每天在5万个以上,甚至是10万个,能够供给的起么?”
“什么?”孙吉几乎失声的叫出来,他们想的,只是几十个,几百个,完全没有想到,是超过万个,还是5万个,这么庞大数量,聚沙成塔之下,利润恐怕不会低。
“当然!”赵信自信的点点头,5万个,不过是40多斤,就算是10万,20万,也不过是不超过2担,按照目前具现的速度来算,也就是20分钟的事情,根本没问题,毛毛雨了。
“太好了,我们今天就想25斤!”苗远打蛇随棍上的说道,哪怕现在,什么都是八字没有一撇,他甚至都没有考虑,到底有没有能力,制作出这么庞大的数量,可是这些东西先拿到手再说,这些白色粉末,全部是钱,一个个长着翅膀,就要掉到他碗里的钱。
一个大生意,就这么定下来了,孙吉他们都插不上话,这都快下午了,也就是说,就算去销售,也只有一个晚饭的时间,3万个左右,他们懂得计算成本,因为面粉价格不高,一个平均不足半文,粉末多一点,平均一个1文,只要馒头能够卖到2文以上,就有半文的利润,3万个,就是15贯,这样的日利润,可一点都不少啊。
“你现在可以布置了,等下,让人到我房间去拿!”赵信说道。
苗起心急火燎的出去,赵信笑笑,开始吃饭,借助着吃饭的时间,他在卡牌系统之中,具现了两担的纯碱,10分钟一担,一担才不足一贯,却卖出了120贯,120倍以上的利润,这个利润率相当的惊人。
很快的,就在他具现完成,早就等的心急火燎的苗远就匆匆的进来了,他看着装在木桶之中的纯碱,直接称重,一桶大概是40斤左右,他直接带走了一桶,并且跟赵信签字,现在的苗家庄,可拿不出40贯,这一点,赵信也没有强求,只要还款之后,拿过来就可以了。
苗远千恩万谢,甚至跪倒在地,感谢提供这些东西,给村民们一个赚钱的门路。庄户人家,在苗家庄这样的地方,或许不缺吃喝,也能够有些余粮,可是手头都不宽裕,偶尔通过赶集,把集起来的鸡蛋卖了,换上几文钱之外,就是每年的养猪了,赵信这样做,完全开辟了新的来源。
对于此,赵信不在意,原来没打算这么快开启,算是给他们一个赚钱的门路了,趁苗远没有离开,他提出了个要求,让他们留心一下,兵营之中一切动静。
军队之中,那些军官之间有矛盾,大部分士兵们有什么状态,有没有抱怨,或者是被克扣军饷一类的,特别是后者,一旦发现,不但要调查的起因和推波助澜,还要第一时间汇报。
保州兵变,如无意外,应该是对付他的杀手锏,在没办法提前预防之前,情报收集工作相当的重要。
苗远本以为赵信郑重其事的要求,是什么为难的要求呢,却是这个,当然是满口的答应了。
又不是什么困难的,他们本身就准备多做兵营的生意,这些军汉们,也是整个保州餐饮业的最大销售对象,2500个云翼军的士兵,按照每天10个馒头来算,就是2.5万个。
当然了,不能这么算,只要馒头的名声出去,在军营之中销售个两三万个,应该是没多大的问题的,算上整个保州,销售5万个馒头,甚至是10万,应该是不成问题,如果售价在3文的话,一个馒头1文半的利润,10万馒头就是15万铜钱,这不是小数目了,一天150贯。
远景永远是远景,为了达成这个远景,他们必须要一步步的去尝试,首先,就是做出来3万个馒头,这也是考验他们的最关键的步骤。
当天下午,苗远几乎是忙的马不停蹄,布置人员,当然了,还有一个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准备发面,每家每户都有,却不太多,这个成为了最大的制约,发面的过程,也需要时间,他们一起都准备了。
全村人大概凑了足够2.4万个馒头的发面,顺带着,又做了很多,预计两三天之内,就可以达到极限,在此之前,每天大概就是5万个左右。
数量庞大的面粉,开始跟发面混合,进行了一定的加温,保证整个发酵的过程,这个过程会长达一个晚上,苗起协调了一个下午,安排人手准备,就等明天上午开始制作。
一个上午的时候,准备做出来3万个,加上下午的话,才6万个,哪怕保州有庞大的市场,他们也要能够做出来才行。
在过来找赵信拿纯碱之前,苗远就开始组织了,大规模的蒸馒头,当然了,不能再在主宅的厨房了,哪怕主宅的厨房够大,也不可能容纳这么多蒸笼。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有蒸笼,馒头是大部分普通北方农户常用食物,可是就算按照一个人一天吃5个来算,一家七八口也就是几十个,平均两三天,或者是三四天蒸一次就够了,一次可以连续好几锅,蒸一二百个。
这些蒸锅的使用率不是很高,却是每家每户的必需品,穷苦的农民,可不能放弃馒头这样廉价的东西。
整个苗家庄,800多户,有800多个蒸锅,集中到一起,看起来声势惊人的,却是有些杂乱无章的,苗远也知道,这是无奈的选择,铁匠哪里和木匠哪里,也都吩咐下去,需要准备大型蒸笼了。这里面,赵信海给他们一个提醒,就如同后世的蒸馒头店一样,高高的,超过10层的大蒸笼,这样节约人力物力,不是小的普通的蒸锅那么麻烦。
铁匠和木匠们制作大蒸笼,要几天的时间,他们现在只有小的,苗远刚刚计算过,一般的小型蒸锅,一次性可以出30个左右的馒头,整个苗家庄,大概有蒸锅800个,只要人手足够,一次可以出2.4万个,这已经够了,极限的话,每个下午都可以蒸好四五锅,如果保州每天的销量在10万个,是绝对够用的。
2.4万个馒头,也是一次完成极限,用来试水是最好的选择,要把这些东西给做出来,从下午开始弄,时间稍稍有些紧张一点。
好在,熟练的人员很多,几乎每家都有一两个擅长于蒸馒头,其他人就算不擅长,也能够打打下手,比如说,揉揉面,和面。
在苗起的宣传之下,整个苗家庄都参与到了这个庞大生意之中,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整个苗家庄,除了超过50岁,行动不便的,剩下的可以正馒头的,最少有1200人,这其中绝大部分是妇女,成年男子只有300人左右。
原料是现成的,赵信提供的纯碱,没有要钱,小麦也是苗家庄的主要收成,他们去年因为小麦的价钱较低,没有卖出,5万亩,有四分之一种了小麦,差不多有1万石左右,当然优先使用了的,1200人之中跳出来600个专门做馒头,按照1个人做50个的,今天上午最少可以做出来3万个。
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生意,却让苗家庄都看到了希望,今天做的1200个馒头,并没有交给主宅的吃,而是分给了村民们,有些人只能够吃到一口,可是就这么一口,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劳动人民是质朴的,他们只是不知道赚钱的门路,却不是笨的,这个馒头跟原来的馒头,差别巨大,怎么可能没有市场,太有市场了,在坚信自己的劳动,能够产生价值的时候,迸发出来激情是无限。
这一晚上,对于很多的农户都是不眠之夜,他们怀揣着憧憬和感慨,很久很久都睡不着,最终在辗转反侧之中,进入到了梦乡,明天对他们而言,是特别的,是一个新的开始,不知道有多少人做着关于馒头的梦,分不清虚幻和现实。
孙吉等人是站在本身的价值上面想的,他们永远不会知道,馒头是一个多么大的生意,可是苗远知道,这个生意大到没有边,只要它能够保持着这样的味道,保持着这样水准,绝对是以5万起步的,这还是每天的销量。
整个保州10万人,甚至是加上保州周边,吃不掉5万个馒头,作为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主食,拿苗家庄为例,2800人的苗家庄,每天大概消耗1.7万个馒头,平均每个人超过7个,这还是馒头不好吃的情况下。
保州城的人口,是苗家庄的50倍,哪怕生意不是他们全做完的,只要有5000人,每天吃他们的馒头,就是5万个,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苗远激动不已,不过,另外一个问题浮出水面,他计算的是庞大的销量,1200个馒头用掉了1斤的粉末,如果是5万个的话,最少要40斤?之前制作的过程,他也全程的看过了,很麻烦,前前后后要好几天,到底产生了多少?
还真的不多,按照一碗出17克莱算,100多碗,最多也就是1700克,不到4斤,这就是全部的产出,按照3天这么多,根本就支撑不起来的庞大的消耗。
激动的心情,戛然而止,苗远有些为难,却又不得不问道:“四少爷,如果我们每天在5万个以上,甚至是10万个,能够供给的起么?”
“什么?”孙吉几乎失声的叫出来,他们想的,只是几十个,几百个,完全没有想到,是超过万个,还是5万个,这么庞大数量,聚沙成塔之下,利润恐怕不会低。
“当然!”赵信自信的点点头,5万个,不过是40多斤,就算是10万,20万,也不过是不超过2担,按照目前具现的速度来算,也就是20分钟的事情,根本没问题,毛毛雨了。
“太好了,我们今天就想25斤!”苗远打蛇随棍上的说道,哪怕现在,什么都是八字没有一撇,他甚至都没有考虑,到底有没有能力,制作出这么庞大的数量,可是这些东西先拿到手再说,这些白色粉末,全部是钱,一个个长着翅膀,就要掉到他碗里的钱。
一个大生意,就这么定下来了,孙吉他们都插不上话,这都快下午了,也就是说,就算去销售,也只有一个晚饭的时间,3万个左右,他们懂得计算成本,因为面粉价格不高,一个平均不足半文,粉末多一点,平均一个1文,只要馒头能够卖到2文以上,就有半文的利润,3万个,就是15贯,这样的日利润,可一点都不少啊。
“你现在可以布置了,等下,让人到我房间去拿!”赵信说道。
苗起心急火燎的出去,赵信笑笑,开始吃饭,借助着吃饭的时间,他在卡牌系统之中,具现了两担的纯碱,10分钟一担,一担才不足一贯,却卖出了120贯,120倍以上的利润,这个利润率相当的惊人。
很快的,就在他具现完成,早就等的心急火燎的苗远就匆匆的进来了,他看着装在木桶之中的纯碱,直接称重,一桶大概是40斤左右,他直接带走了一桶,并且跟赵信签字,现在的苗家庄,可拿不出40贯,这一点,赵信也没有强求,只要还款之后,拿过来就可以了。
苗远千恩万谢,甚至跪倒在地,感谢提供这些东西,给村民们一个赚钱的门路。庄户人家,在苗家庄这样的地方,或许不缺吃喝,也能够有些余粮,可是手头都不宽裕,偶尔通过赶集,把集起来的鸡蛋卖了,换上几文钱之外,就是每年的养猪了,赵信这样做,完全开辟了新的来源。
对于此,赵信不在意,原来没打算这么快开启,算是给他们一个赚钱的门路了,趁苗远没有离开,他提出了个要求,让他们留心一下,兵营之中一切动静。
军队之中,那些军官之间有矛盾,大部分士兵们有什么状态,有没有抱怨,或者是被克扣军饷一类的,特别是后者,一旦发现,不但要调查的起因和推波助澜,还要第一时间汇报。
保州兵变,如无意外,应该是对付他的杀手锏,在没办法提前预防之前,情报收集工作相当的重要。
苗远本以为赵信郑重其事的要求,是什么为难的要求呢,却是这个,当然是满口的答应了。
又不是什么困难的,他们本身就准备多做兵营的生意,这些军汉们,也是整个保州餐饮业的最大销售对象,2500个云翼军的士兵,按照每天10个馒头来算,就是2.5万个。
当然了,不能这么算,只要馒头的名声出去,在军营之中销售个两三万个,应该是没多大的问题的,算上整个保州,销售5万个馒头,甚至是10万,应该是不成问题,如果售价在3文的话,一个馒头1文半的利润,10万馒头就是15万铜钱,这不是小数目了,一天150贯。
远景永远是远景,为了达成这个远景,他们必须要一步步的去尝试,首先,就是做出来3万个馒头,这也是考验他们的最关键的步骤。
当天下午,苗远几乎是忙的马不停蹄,布置人员,当然了,还有一个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准备发面,每家每户都有,却不太多,这个成为了最大的制约,发面的过程,也需要时间,他们一起都准备了。
全村人大概凑了足够2.4万个馒头的发面,顺带着,又做了很多,预计两三天之内,就可以达到极限,在此之前,每天大概就是5万个左右。
数量庞大的面粉,开始跟发面混合,进行了一定的加温,保证整个发酵的过程,这个过程会长达一个晚上,苗起协调了一个下午,安排人手准备,就等明天上午开始制作。
一个上午的时候,准备做出来3万个,加上下午的话,才6万个,哪怕保州有庞大的市场,他们也要能够做出来才行。
在过来找赵信拿纯碱之前,苗远就开始组织了,大规模的蒸馒头,当然了,不能再在主宅的厨房了,哪怕主宅的厨房够大,也不可能容纳这么多蒸笼。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有蒸笼,馒头是大部分普通北方农户常用食物,可是就算按照一个人一天吃5个来算,一家七八口也就是几十个,平均两三天,或者是三四天蒸一次就够了,一次可以连续好几锅,蒸一二百个。
这些蒸锅的使用率不是很高,却是每家每户的必需品,穷苦的农民,可不能放弃馒头这样廉价的东西。
整个苗家庄,800多户,有800多个蒸锅,集中到一起,看起来声势惊人的,却是有些杂乱无章的,苗远也知道,这是无奈的选择,铁匠哪里和木匠哪里,也都吩咐下去,需要准备大型蒸笼了。这里面,赵信海给他们一个提醒,就如同后世的蒸馒头店一样,高高的,超过10层的大蒸笼,这样节约人力物力,不是小的普通的蒸锅那么麻烦。
铁匠和木匠们制作大蒸笼,要几天的时间,他们现在只有小的,苗远刚刚计算过,一般的小型蒸锅,一次性可以出30个左右的馒头,整个苗家庄,大概有蒸锅800个,只要人手足够,一次可以出2.4万个,这已经够了,极限的话,每个下午都可以蒸好四五锅,如果保州每天的销量在10万个,是绝对够用的。
2.4万个馒头,也是一次完成极限,用来试水是最好的选择,要把这些东西给做出来,从下午开始弄,时间稍稍有些紧张一点。
好在,熟练的人员很多,几乎每家都有一两个擅长于蒸馒头,其他人就算不擅长,也能够打打下手,比如说,揉揉面,和面。
在苗起的宣传之下,整个苗家庄都参与到了这个庞大生意之中,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整个苗家庄,除了超过50岁,行动不便的,剩下的可以正馒头的,最少有1200人,这其中绝大部分是妇女,成年男子只有300人左右。
原料是现成的,赵信提供的纯碱,没有要钱,小麦也是苗家庄的主要收成,他们去年因为小麦的价钱较低,没有卖出,5万亩,有四分之一种了小麦,差不多有1万石左右,当然优先使用了的,1200人之中跳出来600个专门做馒头,按照1个人做50个的,今天上午最少可以做出来3万个。
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生意,却让苗家庄都看到了希望,今天做的1200个馒头,并没有交给主宅的吃,而是分给了村民们,有些人只能够吃到一口,可是就这么一口,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劳动人民是质朴的,他们只是不知道赚钱的门路,却不是笨的,这个馒头跟原来的馒头,差别巨大,怎么可能没有市场,太有市场了,在坚信自己的劳动,能够产生价值的时候,迸发出来激情是无限。
这一晚上,对于很多的农户都是不眠之夜,他们怀揣着憧憬和感慨,很久很久都睡不着,最终在辗转反侧之中,进入到了梦乡,明天对他们而言,是特别的,是一个新的开始,不知道有多少人做着关于馒头的梦,分不清虚幻和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