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作者:报纸糊墙
那些郎君们管她手里头这些东西叫做秽物,好像只要碰上一碰,人都会跟着掉价一般,却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人,连着秽物都吃不起哩。
在后院的一条水沟边,有两个妇人这时候正坐在小马扎上,清洗着二娘她们收来的下水杂物。
这两个妇人是罗大娘前几日叫光德坊这边的一个牙郎给介绍过来的,大娘她们初来乍到的也不识得很多人,若是让马家人帮忙介绍,这中间便多了几分人情牵扯,那样的人用起来也有几分束手束脚,倒还不如花些铜钱叫牙郎介绍,若是用得不好,便退了叫他换一个来。
“我方才又收了些,你们一并洗了吧。”大娘将那一盆鹅杂放到地上。
“娘子放着便好。”一个妇人应道。
“那大灶上的热水你们尽管舀去用,莫要这般拘谨。”
大娘见那边一口大灶上的热水都被烧得直冒白烟,这边这两个妇人用的却似是凉水,于是便过去帮她们提了一桶热水过来。这寒冬腊月的,若是不掺着点热水来用,不需几日,那手都要开裂了。
马氏客舍为了烧那几堵火墙,每日都要耗费许多柴火,那边那个灶台也是与客房一堵火墙相连,一天到晚的,整日都烧着呢,所以那个热水用起来便也不用太心疼,用完了及时添些凉水进去便好。
只是这两个妇人着实太过拘谨,这都来了好几日了,罗大娘与她们说过好几回,她们都还是不怎么过去打热水来用。
听那谢牙郎说,这两个妇人乃是邻里,她们那一片的人都穷,也不知是从前在别处做工养成的习惯还是怎么的,话少得很,人也拘谨,干活倒是不错。
“待洗完了这些,便去前面吃饭吧。”大娘略略查看了一下她们洗过的那些下水杂物,见她们的活计做得细致,心中便添了几分满意。
“哎。”那两个妇人应了一声,面上也露出几分笑模样,来这阿姊食铺做活,工钱虽不见得比别处高很多,吃得却着实很不错。
大娘见她俩一说吃就高兴那模样,也是觉着有几分好笑,又交代了两句叫她们别再省着热水,那些个杂物,该扔的便扔了,别到时候叫客人吃出什么怪味道,然后便回前边忙活去了。
一会儿待她二人忙完了手头上这些活计,看看时候也差不多了,便去前头吃饭。
刚进阿姊食铺,便见那离石来的那个少年人正在摊煎饼,想到阿姊食铺并不卖煎饼,于是这两个妇人便知道她们今日的午饭便是煎饼了。
只见那一大勺面糊倒在大大的陶制圆盘之上,再用刀背一扫一转,一个煎饼就摊开了,再打一个鸡蛋上去,摊开在饼上,然后还要抹上一些大酱,洒上一些葱花,放几片青菜叶子,末了卷一卷折一折,用油纸略略一包,一个妇人伸手过去接了,另外一个妇人继续等着。
那摊煎饼的少年,似也知道她们是想要个大一点的煎饼,面糊打得足,酱也刷得爽快,摊出来一个大煎饼,卷一卷折一折,用油纸包起来,沉甸甸的一大块。
大娘她们这时候又在包饺子了,也不知道已经吃过了没有,见这两个妇人过来吃饭,便叫郑氏长女一人给她们打一碗热豆花,加了卤汁的,热腾腾,滋味好得很。
这两个妇人捧着豆花,一口一口吃完了,将各自那个煎饼揣在怀中,便回后院去干活去了。
一会儿,天空中又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那边楼上,有几个郎君开了窗户赏雪咏诗,咏的便是瑞雪,一群郎君在楼上有说有笑的,很是热闹。
楼下那两个妇人听闻了,便也跟着笑一笑,那一大包煎饼热烘烘地在怀里捂着呢,外边这雪下得再大,盆子里的水再冷,她们也不觉得冷。
第194章最后一批打谷机
要说那长安城,热闹着实也是很热闹的。
听闻等再过几日到了元宵节,前后三日都不实行宵禁,城中百姓尽可以在外面随便走随便逛,所以大家都很期待这一年一度的元宵节。
罗用在西坡村这边听人说起这件事,心里也是有几分向往的,像那样的人山人海,他自打来到这个年代以后,就再也没有再看到过了。
前两次去往长安城,虽然感觉比离石当地热闹许多,但是跟他印象中二十一世纪的人口密集程度根本没得比,整个长安城还给人予一种十分宽敞的印象。
听吴幼那边传过来的消息说,皇帝的那条水泥路,很快就要修到晋州临汾那边可,待他们修到离石县这边,明年这个时候,罗用就好带着家里这几个小孩到长安城去过元宵节了。
往来商贾亦有传言,说从城州那边,今年已经运送了好几批羊肉罐头南下。从潼关往长安城的那一段路,甚至还有人看到兵卒们用“三脚燕”运送羊肉罐头。
那“三脚燕”,便是大伙儿给那种新型的车子给起的名字了,因它与燕儿飞相似,同样都是用于骑行的车子,但它却比燕儿飞多了一个轮子,于是大伙儿便管它叫“三脚燕”,也有叫“三脚铁燕”的。
罗用听了这些人的描述,大概也能猜到,皇帝肯定是把三轮车给鼓捣出来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以精铁取代了木竹结构,无论是在负重能力还是在骑行速度上,都与原来的燕儿飞不可同日而语。
转眼正月便已过完,待到进入农历二月份以后,离石县当地的天气逐渐开始转暖。
许二郎对罗用说,最后这批打谷机,是时候可以送出去了。这个时节雇脚夫也容易些,待到送完了打谷机,他们这些人回来的时候,还能赶上这一年的春耕。
贞观十一年,二月初六这一日,一条长长的运送打谷机的队伍,便从西坡村出发了。
眼下还没有拿到打谷机的村子,大多集中在河东道东面,那边有个太行山脉,山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村落。
那太行山脉从南到北,遍及整个河东道东面,所以他们这个队伍到了汾州以后,便要在隰城兵分两路,一路北上,一路南下。
罗用牵着驴子,一路将他们送出去老远,见那一台台打谷机被装在板车之上,又想到这一路的山高水远,忍不住又要向他的那些弟子与脚夫们道一声辛苦。
那些郎君们管她手里头这些东西叫做秽物,好像只要碰上一碰,人都会跟着掉价一般,却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人,连着秽物都吃不起哩。
在后院的一条水沟边,有两个妇人这时候正坐在小马扎上,清洗着二娘她们收来的下水杂物。
这两个妇人是罗大娘前几日叫光德坊这边的一个牙郎给介绍过来的,大娘她们初来乍到的也不识得很多人,若是让马家人帮忙介绍,这中间便多了几分人情牵扯,那样的人用起来也有几分束手束脚,倒还不如花些铜钱叫牙郎介绍,若是用得不好,便退了叫他换一个来。
“我方才又收了些,你们一并洗了吧。”大娘将那一盆鹅杂放到地上。
“娘子放着便好。”一个妇人应道。
“那大灶上的热水你们尽管舀去用,莫要这般拘谨。”
大娘见那边一口大灶上的热水都被烧得直冒白烟,这边这两个妇人用的却似是凉水,于是便过去帮她们提了一桶热水过来。这寒冬腊月的,若是不掺着点热水来用,不需几日,那手都要开裂了。
马氏客舍为了烧那几堵火墙,每日都要耗费许多柴火,那边那个灶台也是与客房一堵火墙相连,一天到晚的,整日都烧着呢,所以那个热水用起来便也不用太心疼,用完了及时添些凉水进去便好。
只是这两个妇人着实太过拘谨,这都来了好几日了,罗大娘与她们说过好几回,她们都还是不怎么过去打热水来用。
听那谢牙郎说,这两个妇人乃是邻里,她们那一片的人都穷,也不知是从前在别处做工养成的习惯还是怎么的,话少得很,人也拘谨,干活倒是不错。
“待洗完了这些,便去前面吃饭吧。”大娘略略查看了一下她们洗过的那些下水杂物,见她们的活计做得细致,心中便添了几分满意。
“哎。”那两个妇人应了一声,面上也露出几分笑模样,来这阿姊食铺做活,工钱虽不见得比别处高很多,吃得却着实很不错。
大娘见她俩一说吃就高兴那模样,也是觉着有几分好笑,又交代了两句叫她们别再省着热水,那些个杂物,该扔的便扔了,别到时候叫客人吃出什么怪味道,然后便回前边忙活去了。
一会儿待她二人忙完了手头上这些活计,看看时候也差不多了,便去前头吃饭。
刚进阿姊食铺,便见那离石来的那个少年人正在摊煎饼,想到阿姊食铺并不卖煎饼,于是这两个妇人便知道她们今日的午饭便是煎饼了。
只见那一大勺面糊倒在大大的陶制圆盘之上,再用刀背一扫一转,一个煎饼就摊开了,再打一个鸡蛋上去,摊开在饼上,然后还要抹上一些大酱,洒上一些葱花,放几片青菜叶子,末了卷一卷折一折,用油纸略略一包,一个妇人伸手过去接了,另外一个妇人继续等着。
那摊煎饼的少年,似也知道她们是想要个大一点的煎饼,面糊打得足,酱也刷得爽快,摊出来一个大煎饼,卷一卷折一折,用油纸包起来,沉甸甸的一大块。
大娘她们这时候又在包饺子了,也不知道已经吃过了没有,见这两个妇人过来吃饭,便叫郑氏长女一人给她们打一碗热豆花,加了卤汁的,热腾腾,滋味好得很。
这两个妇人捧着豆花,一口一口吃完了,将各自那个煎饼揣在怀中,便回后院去干活去了。
一会儿,天空中又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那边楼上,有几个郎君开了窗户赏雪咏诗,咏的便是瑞雪,一群郎君在楼上有说有笑的,很是热闹。
楼下那两个妇人听闻了,便也跟着笑一笑,那一大包煎饼热烘烘地在怀里捂着呢,外边这雪下得再大,盆子里的水再冷,她们也不觉得冷。
第194章最后一批打谷机
要说那长安城,热闹着实也是很热闹的。
听闻等再过几日到了元宵节,前后三日都不实行宵禁,城中百姓尽可以在外面随便走随便逛,所以大家都很期待这一年一度的元宵节。
罗用在西坡村这边听人说起这件事,心里也是有几分向往的,像那样的人山人海,他自打来到这个年代以后,就再也没有再看到过了。
前两次去往长安城,虽然感觉比离石当地热闹许多,但是跟他印象中二十一世纪的人口密集程度根本没得比,整个长安城还给人予一种十分宽敞的印象。
听吴幼那边传过来的消息说,皇帝的那条水泥路,很快就要修到晋州临汾那边可,待他们修到离石县这边,明年这个时候,罗用就好带着家里这几个小孩到长安城去过元宵节了。
往来商贾亦有传言,说从城州那边,今年已经运送了好几批羊肉罐头南下。从潼关往长安城的那一段路,甚至还有人看到兵卒们用“三脚燕”运送羊肉罐头。
那“三脚燕”,便是大伙儿给那种新型的车子给起的名字了,因它与燕儿飞相似,同样都是用于骑行的车子,但它却比燕儿飞多了一个轮子,于是大伙儿便管它叫“三脚燕”,也有叫“三脚铁燕”的。
罗用听了这些人的描述,大概也能猜到,皇帝肯定是把三轮车给鼓捣出来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以精铁取代了木竹结构,无论是在负重能力还是在骑行速度上,都与原来的燕儿飞不可同日而语。
转眼正月便已过完,待到进入农历二月份以后,离石县当地的天气逐渐开始转暖。
许二郎对罗用说,最后这批打谷机,是时候可以送出去了。这个时节雇脚夫也容易些,待到送完了打谷机,他们这些人回来的时候,还能赶上这一年的春耕。
贞观十一年,二月初六这一日,一条长长的运送打谷机的队伍,便从西坡村出发了。
眼下还没有拿到打谷机的村子,大多集中在河东道东面,那边有个太行山脉,山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村落。
那太行山脉从南到北,遍及整个河东道东面,所以他们这个队伍到了汾州以后,便要在隰城兵分两路,一路北上,一路南下。
罗用牵着驴子,一路将他们送出去老远,见那一台台打谷机被装在板车之上,又想到这一路的山高水远,忍不住又要向他的那些弟子与脚夫们道一声辛苦。